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女帝:我在大安搞基建的日子 > 第11章 赏赐

第11章 赏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女帝:我在大安搞基建的日子!

然后他一觉睡到了第二天日上三竿。

他一睁眼就看到麻瓜在一旁候着:“殿下终于醒了。”

翻了个身,安弘察笑道:“管他呢,反正也没什么事,再躺一会儿。”

麻瓜无奈:“殿下今天是躺不成了,陛下派人来赐赏了。”

“什么时候?”安弘察惊了,立马坐了起来,准备更衣。

麻瓜一边拿衣服过来服侍他换上,一边说道:“半个时辰前就来了。”

安弘察满头问号:“怎么不叫醒我?”

说话间已经穿戴整齐,安弘察出去接了赏赐,居然是一座皇庄!

这可真是下雨了有人递伞,瞌睡了有人递枕头,亲爹啊!

安弘察兴冲冲地去找亲爹。

结果到了那里,还没等他说话,就看到皇帝已经换上了常服。

“父皇!您怎么知道儿臣在愁没有地!”

“朕什么不知道。”皇帝一边往外走,一边看着安弘察,“朕不下令,你就不知道来见朕了?”

安弘察一脸乖巧:“怎么会!您可是我爹!儿臣这不马上就来见父皇了。”

皇帝伸手摸上他的头,拍了拍:“就你装乖弄巧,走。”

安弘察纳闷:“父皇,这是要去哪?”

“你不是说没见过民生百态吗?今日带你去见见,顺便看看庄子。”

今日天气好的很。

一帮人浩浩荡荡从皇宫出发,出了城往郊外去。

行进的路上一开始还有许多人家,逐渐就一开始密集的瓦房变成了零零星星的草屋,接着就是大片大片的农田,田里皆有农户劳作。

过了一会儿安弘察就看到了高墙,他心想这应该就是了。

果然就是皇庄,庄头早早就领着一帮管事站在门口候着了。

父子俩没下马车。

庄子大的很,又有着成片的田地,步行太慢了。

庄头跟在御驾边上,说道:“陛下,东西都已经备好了。”

安弘察闻言侧头看了看皇帝老爹:“父皇准备了什么?”

皇帝好似之前也没来过这庄子,正饶有兴致的四处打量:“不是你说不理解民生百态么?今个带你看看。”

田里一片忙碌,庄头介绍着:“陛下、殿下,田里这些日子正在春耕,种的皆是稻。这一片是上等田,亩产二百五十斤有余。”

一块上等田,亩产才两百多斤,着实是少了。

安弘察下了车辇,蹲下来抓了一把筐子里的种子,仔细端详了一番。

这些种子都有些营养不良。比起他在现代见过的种子普遍要更泛白,颗粒更小,也没有那么饱满。

可能是因为没有育种施肥,毕竟这时候粮食产量也不高。

他有些担心:“这些种子都是哪来的?”

庄头在一旁解释道:“是去年收成的粮食,留的种。”

直接留的种?没有筛选吗?

于是他便问道:“这些粮种,是去年收成比较好的地块留的种?还是随意留的?”

庄头有些茫然:“就是随意留的。不过种的时候会挑选一番,选肥实光滑的做种。”

安弘察点了点头,有几分育种的意思,这东西,看上去挺简单,实际上做起来也确实不难,只是费工。

“那会施肥吗?”

“会的,一般是在播种后施几轮。一般人家用田间杂草腐烂沤肥较多、大户人家也有养猪积肥的。”

安弘察无奈,看来问题出在这。

沤肥里大多是腐质,养分少得很。腐质多了植物易烂根,少了肥料也少。

若是想要粮食增产,那就要有针对性的给作物补肥。

后世常见的肥料便是氮、磷、钾肥,养分含量高,肥效快、肥劲猛。

钾肥这东西其实很简单,我们最常见的草木灰就是其中一种。

磷肥也不难,古代常见的“鬼火”,其实就是因为人或动物骨头里含有大量的磷,磷的燃点低在空气中便会自燃。

氮肥是这两种的伴生肥料,要是想要含量高,黄豆水发酵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今想要增产,以现有的生产力,大概率都是复合肥。

他站了起来,一扭头发现皇帝老爹并一帮随从都在盯着他看。

安弘察有些奇怪:“父皇盯着儿臣看做什么?”

皇帝沉默了半晌才说道:“你这......是要下去种地吗?”

安弘察:??????

我这快要五谷不分的水平,怎么敢下去祸害粮食啊。

他皮笑肉不笑:“我哪有有这水平。”

皇帝像是松了一口气:“朕看你问的如此细致,还以为......”

“儿臣顶多想想有哪些好法子,吩咐庄头去做。术业有专攻,大师傅干了这么多年活了,儿臣哪里顶得上。”安弘察气鼓鼓的。

皇帝的注意力却没有在这个上面。“弘察有很多办法?”

“当然有很多!”说道这个安弘察来了兴致,“儿臣不知道该从何入手,父皇给出出主意吧。”

“想要粮食增产,大约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育种,不止是挑选饱满光滑的种子,还要在抽穗、开花的时候就人工选育起来,定向授粉;

二者是施肥,施以定向的氮、磷、钾肥,给足营养,届时不要说亩产二百五十斤,三百五十斤也是有可能的。”

听到这里,在场的众人皆是愣住,皇帝也惊了一下,眯了眯眼。

庄头碎步跑到安弘察身边:“殿下,殿下说得是真的吗?亩产三百五十斤,那亩产多了四成啊!”

安弘察点了点头:“当然可以做到,但田地品质如何、水利灌溉、蝗灾虫害,都会影响到收成。不一定每块田都有这么多,还需要一点点实验摸索。”

“这是自然。”皇帝接话,“朕看育种、施肥两法似是并不冲突。”

确实,这两对应的是农业生产的不同环节。

见安弘察没有异议,他便继续说:“那便全都要。”

好家伙,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也是冲浪达人呢。小孩子才做选择题,你全都要。

“嗯......不是这个问题,为了分清楚不同的条件对粮食增产的影响,那每一块地只能有一样增产的措施。

对比分析出增产效果如何,后续才能有针对性的改进。但是这样一来,就需要占用很多田地。”

庄头立马接话:“这是小事,殿下可尽管拿庄子实验,小人一定认真执行。”

皇帝也开口:“弘察尽管实验,朕让户部尚书给你调两个农官来,有什么问题尽管和朕讲。”

那可是大好事!有了皇帝的支持,什么事干不成?

安弘察指挥管事带着一队农户把板结的泥土全翻出来,一块块捣碎,挑出石子,重新划分了地块。

两块只是翻了土便埋了种,两块掺了草木灰填了进去;两块让庄头找了些动物骨头磨成粉和了草木灰洒了上去。

翻了土,埋了种子,施了肥,庄头又带人仔仔细细浇了一遍水。

接下来,就是等种子出苗了。

天热了,植物生长得快。种子种下去没几天,就出了苗,萌发出了微黄的芽。

松土、浇水、拔草、再施肥....

安弘察对这事上心的很,每隔几日都要来亲自看看小苗的生长情况。

苗也争气的很,十几天便窜到了两寸有余。

施过化肥的地也明显嫩芽长得更大更快。

安弘察心情非常不错,招来麻瓜:“几块地每样各拔几颗苗,带着送给父皇看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