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皇家闺史:弃女不认命 > 第2章 告诫

第2章 告诫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皇家闺史:弃女不认命!

乔六婆笑微微地道:“你是丁庄苏猎户家的闺女?”

苏晴意外地问道:“你认识我?”

和上一次一样,乔六婆知道她的身份。

乔六婆倒吐了一口气,“你是我们仁和县十里八乡有情有义少见的奇女子,你供丁大平读书识字、考取功名,天下间能像你这般有见识的人可不多。”

丁大平考中秀才,苏晴供表兄读书的事就传得全县皆知;而后还供丁大平继续在县城读书,得中举人。

仁和县一年之中才出二三个秀才,十年、数年也出不了一个举人,苏晴的名字更是传得轰轰烈烈。

所有人都以为丁大平做了举人,就该依照丁祖母生前遗命。丁家一改嘴脸,再不承认苏晴与丁大平有婚约之事。

马员外的年纪,比丁舅父还大十几岁,便是做祖父都使得,五十多岁了,而苏晴不过十五之龄。

“我见识浅薄、有眼无珠,八年时间却供出一只中山狼。”苏晴对丁家再无感情,只有恨意,丁家从来不是她的舅家,他们不配。

这一次,丁家就算寻上门大闹,她也必不会就此罢休,大不了上公堂、讨公道,就算闹得天翻地覆,也绝不容许被他人掌控自己的姻缘与命运。

乔六婆悠悠轻叹了一声,“你这次病了三天,听说你舅父、舅母在碧水河一带寻人,今晨有人看到他们在王庄打听你的下落……”

苏晴未语,她不是死了,为什么又回来了,还回到了十几年前,现在的她正待及笄。

王巧儿唤了一声:“祖母,饭做好了。”

“盛一碗粥,先让苏姑娘吃着,她大病一场,身体正虚。”

王巧儿应了一声。

不多时,王巧儿推门而入,手里捧了一碗米粥。

乔六婆虽是带着一双孙儿、孙女,她家有祖传的二十八亩良田,家里不种田,都是赁给族人耕作,每亩收六成租子。祖孙三口倒比王庄其他人家还过得富足,但要说余钱却是没有的。

王明在私塾读书,今年十六岁,还未考中秀才。

乔六婆就觉得苏晴有见地,是个能旺夫、旺家的好姑娘,上一次便想让她嫁给王明,一则想帮苏晴脱困,二则王明亦能娶一个令她满意的儿媳。

王庄乔六婆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二十一岁丧夫,三十八岁丧子,四十岁时她做主,将守节的儿媳小乔氏收为义女,置备六抬嫁妆,当成女儿一样嫁出王家,独自哺养一双孙儿、孙女成人。

正因她年轻守节,所以她不支持守节。

仁和县提到王庄乔六婆,赞赏者有之,抵毁者有之,支持的觉得她仁义,不支持的则认为乔六婆行事有失规矩。

王明二十一岁时得中秀才,二十三岁中举,二十四岁时乔六婆仙逝,二十八岁时得二甲第四名传胪会。

王明高中后为乔六婆请封,提携同母异父所出的两个弟弟考功名,入仕途。因着这儿,连带着仁和县乔庄的姑娘也被各家看好,每有姑娘长成,数家求娶。

苏晴坐起身,捧着粥吃,许是饿得狠了,觉得这粥是道不出的美味甘甜,不多时就将一碗吃完。

乔六婆道:“苏姑娘,不可贪嘴,过一个时辰再吃一碗,你大病一场,不易暴食。”

前世时,她因这话,臊得满脸通红。

但这一次,她不会再这样,乔六婆是真的提醒,并没有旁的意思。

苏晴道:“粥熬得很香。”

乔六婆笑道:“锅里还多着呢,近晌时你再吃一碗。”

王巧儿在堂屋里盛饭、摆饭。

乔六婆道:“你好好养病,有什么事儿,稍后再说。”

“谢谢乔六婆。”

乔六婆正要出门,听到她这话,自她醒来自己从未说过名讳,对方是知道的。是了,这整个仁和县,大抵也没有像她这样,做主将儿媳当闺女给嫁出去的,就连相看的新夫家也是精挑细选。

有人说,那是因小乔氏是她娘家族侄女,其实就算不是族侄女,换作旁人,她也会这样做。

她从来都知道守节的苦楚,同样的二十一岁,让儿媳小乔氏守寡,她如何忍心看她承这份痛楚。

乔六婆祖孙三人正在堂屋用晨食,外头有人敲院门。

王巧儿一路飞奔,开了院门,行了一礼,“九婆可用过饭了?”

进来的是王庄妇人,他的丈夫与乔六婆的丈夫是亲兄弟,但在这辈的排行据九,人称“九婆”,“我有事找你祖母呢。”

九婆径直进了堂屋,坐到乔六婆对面,“六嫂,你和我说句实话,你们家明子、巧儿三天前的清晨是不是从碧水河救了个姑娘?”

那日原是王明去接河边洗衣的妹妹王巧儿,结果发现河上漂着一个人,兄妹俩联手将人救了上来,虽是清晨,他们兄妹带人回家,瞧见的村民亦有好几位。

乔六婆道:“是救了一个人。”

“六嫂,那是丁举人的表妹,现下丁庄人寻过来。”九婆今儿一早就看到丁庄的人在打听,“你们庄里有没有看到一个长着一张鹅蛋脸,生得漂亮清秀的外村姑娘,约莫十五六岁年纪,会读书识字,生得亦不像乡下姑娘……”

丁庄因出了一个丁举人,一庄的人都觉得他们鸡犬飞天了,最近几个月更是得意不已,就连丁庄也成了“耕读庄户”,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一庄的百姓都会识字。

丁庄也以丁大平马首是瞻。

乔六婆搁下碗筷,“这就寻回来了?”

“六嫂当人不知道?好些人瞧见的,王二家的不说,王四家的还能不说?”九婆倒不觉得是什么坏事,“你们是救人,又不是害人,六嫂不必怕他们。”

乔六婆道:“丁举人真不是好人,卖苏姑娘得银子拜师入私塾,人家辛苦当丫头挣钱供他读书,他一朝中举,倒忘了恩情,违背婚约,另订他人,还要将人卖给马员外当侍妾。”

“六嫂,丁举人双十年华就中举,仁和县多少年才出这么一个,现下又成了马员外的乘龙快婿,是县衙门里的红人,你可切莫招惹。”

“他们敢做,不怕人议论?”乔六婆起身,微蹙着眉头,“我去瞧瞧苏姑娘。”

九婆望着她的背影,摸不准乔六婆会有何主意,六嫂颇有主意,自来就没有比她主意大的。一旦六嫂说定的事,寻常人就是九头牛也拉拽不回来。

“六嫂,我同你一起瞧瞧罢。”

乔六婆、九婆进入房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