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释一刀传奇 > 第37章 晚宴(中)

第37章 晚宴(中)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释一刀传奇!

释一刀从他的话语中,听出了一些意味。

徐家五当家,徐令宽,年仅十八,乃是天策营的统领,四品大员。三年前,他与定南侯孙康之女成亲,与之结亲。按照大夫人的说法,徐令宽就是一个一无是处,只会飞鹰骑马的纨绔子弟,仗着老爷子的庇护,什么都不会做。

乔夫人该不会是指徐令宽吧?

太夫人只是微微一笑,没说话,引着众人往花厅而去。

会客室内有地暖,温暖如春。花厅西面的一张桌子上,已经摆好了碗筷,丫鬟婆子们都恭敬的站在一边。

三太太殷勤地请每一位入座。

经过一番推辞,太夫人、大夫人、乔夫人和三夫人,终于坐在了一起。

罗老太太,五娘,乔家六小姐,释一刀,都在一张桌子上。

至于文姨娘,就在大厅里等着了。

下人们拿着桂花水为众人洗手,君山银针被摆在太夫人的桌上,庐山云被摆在罗老太太的桌上。随后,侍女们端上了点心、拼盘、凉菜、凉菜、热菜、火锅。

三夫人在旁为大夫人和太夫人等斟酒,又为她们斟酒,又为她们斟上金华。

太夫人很有礼貌地向大太太道:“这是一顿普通的饭食,您别介意。”说完,她就给众人敬了一小杯酒。

大太太和乔太太也回答说。

宴会才刚刚开始。

释一刀的菜虽多,却没人敢多看一眼,其他端菜的人一看,肯定会伸出长筷子,让人觉得他们是个吃货,于是都老老实实地吃起了面前的菜。

而太夫人则是以身体不适为借口,多喝了几口,就把酒杯放下,让三夫人继续。老夫人看起来跟大夫人年龄相仿,实际上已经六十多岁了,谁也不敢再劝。于是,大夫人的目光,就落在了乔夫人的身上。乔夫人喝了几杯后,脸色已经变得通红,而大夫人的脸色,却是一如既往的平静。

没想到大夫人的酒量这么好!

释一刀则是一副看热闹的样子。

很快,乔夫人就语无伦次了。

太夫人一看这情形,立时向三夫人眨了眨眼睛。三夫人拿起酒杯,要替乔夫人斟酒,大夫人怕给自己的亲家带来麻烦,也就作罢了。

一顿饭吃完,众人就去了西边的一间茶室,喝着茶。

也许是因为喝醉了,乔夫人变得很健谈。

“……谁能嫁给你,谁就是幸运。就拿孙家来说吧。如果不是你,一个出了门的姑娘,也不会在婆家和娘家各住半个月。”

“定南侯就这么一个女儿,视若珍宝,他愿意嫁给我们,也是因为我们家男丁多,将来女儿和女婿可以经常来我们家做客。我也有自己的孩子。父母之情,溢于言表。就让她们两个,在红灯巷的定南侯府里呆上半月吧。双方都想要一种新奇的感觉。你来的真不是时候,现在才是下半月。让他们回去,给你拜见!”

“哪里哪里。”大太太忙道,“五娘子是丹阳县郡王,被先帝册封的,位高权重,岂能叫她行礼?!”

定南侯的妹妹是先帝最宠爱的妃子,没有子嗣,所以经常把孙氏召入宫中作陪,先帝很是喜爱,便给了她一个“丹阳县主”的名号,算是王公贵族中最尊贵的一个。

乔夫人笑着说,“皇上都有好几个可怜的亲戚,更别说你我了。况且,我家小公主才是最贤淑的,嫁入徐家后,谁都不许叫她一声“郡主”。亲朋好友都是很慷慨的,大家都很喜欢。”

大夫人见她说话越来越没分寸,也是气不打一处来,只是碍于这里是太夫人家,也不好发作,只是暗暗冷笑。

这是何等的目中无人。大周建国一百多年,太宗以“郑安王造反”为借口,将这些人全部处死,或者降职,或者剥夺了他们的爵位,或者将他们的资多允公,或者将他们的资产全部卖掉,剩下的人,就像是一条被抛弃的狗,瑟瑟发抖。到了孝宗年间,虽然又有数户人家恢复了官职,但人人都是心惊胆战,只怕性命难保,谁也不敢向朝廷立功。百多年后,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外强中干,依靠着祖辈留下的土地和财富,才能维持他们的生活。哪像他们这样的官员之家,不但有自己的产业,还掌管着内务府的银子,做着生意,若不是程国公在西北赚了点银子,只怕乔家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当着她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来……

越想,她的脸色就越难看。

“走吧,我们去新搭的戏台看看,也能让我们消化消化!”

大夫人明白这是太夫人给自己解了围,给了她一个感谢的眼神。

这是一个不大的舞台,只有两个房间,白色的墙壁,灰色的屋顶,就像是一只高高的燕子。舞台的墙壁上,画着五颜六色的牡丹,很是漂亮。戏台后有七间厢房,左侧有三间,右侧有一座大殿,对面有七间,四面都是棚子。

三夫人笑嘻嘻地说:“这是五爷出的法子。夏季的时候,在屋檐下的卷帘上挂上一把扇子,一边听着戏剧,一边摇着扇子,轻柔的微风,可以解暑。冬天的时候,你可以把窗帘拉起来,或者放下,或者卷起来,然后生火,烤红薯和豆子,你就可以尽情的玩了……”

罗老太太赞不绝口:“真是奇思妙想。”

大家齐声应道:“好”。

五娘眼中闪过一丝羡慕,乔六小姐浅浅一笑,释一刀在屋内的摆设上看得很认真。

栅栏和窗户?这些雕像,都是用五颜六色的黄金雕刻而成,有的雕刻着鲜花,有的雕刻着飞禽走兽,有的雕刻着百灵童子,有的雕刻着上古时代的人物。与通常所见的五蝠奉寿、是五子登科等图案有很大不同。气氛很是热闹,也很是严肃。显然是费了不少心思。

“这个舞台可费了不少心思。”说着,他指了指舞台后的七个房间:“这一排房间,是不是可以直通花园?”他指了指大厅,“小四的书房,也被拆掉了一半。别看他脾气再好,见了老侯爷,也得挨揍。”

乔夫人翻了个白眼,“哦”了一声,说:“这里若是有什么动静,怕是会惊动侯爷吧?”

“怎么这么吵?”小五成亲后,就搬家了,住在半月泮的后院。要不是这样,小五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

众人哈哈大笑。

太夫人也没多想,直接带着两个丫环往客厅走去。

这是一个不大的院落,有三间屋子,正对着北边,灰色的瓦片,白色的墙壁,黑色的柱子,白色的窗纸。院子里有几块青石,左侧有几根竹子,右侧有几棵芭蕉树,幽静典雅。

大夫人赞叹道:“好地方”,这是个好地方。

“可不是。”一群人纷纷附和。太夫人看着三夫人,笑眯眯的道:“若不是三夫人不让我们进去,让我们有个休息的地方,小五早就将这间屋子给拆了。”

三夫人捂着嘴笑道:“我家老爷见侯爷的脸都绿了,就过来阻止他了。”

众人一边说说笑笑,一边走出了小院,走出了后院,走上了一条青石板路。走廊左侧是一面开着窗户的墙壁,窗户有圆有方,像是海棠,透过窗户,可以看到花园里的青山和溪水,还有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走在路上,颇有几分江南园林的感觉。

乔夫人笑眯眯的说:“五爷还真是下了一番苦心,竟然将这里的墙壁都给换了。”

“老五就住在那里。”太夫人笑嘻嘻的指着右手边的一堵白墙上伸出的青翠的树枝道。

释一刀抬头一看,只见有五层楼高,有三个没戴帽子的小侍女,正在扔沙袋。

看到太夫人,都迎了上来,一个五十多岁,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妇人,从怀中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了几个丫鬟。几个小侍女欢天喜地地跑了。“那里就是元娘住的地方。”太夫人指着前方的一堵白墙道。

竹子的尖顶从墙里露了出来。

三夫人笑嘻嘻地指着甬道最里面的一堵墙:“这是我的家!”

老夫人的屋子后面有一个花厅,徐令宽就住在花厅的隔壁,徐令宜就在徐令宽的隔壁,徐令宁就在更远的地方——徐家应当是有一位守寡的弟媳的,只是不知她现在住在什么地方?

释一刀想了想。太夫人带着太夫人穿过院子,只见一扇明亮的大门从窗户里露了出来,正门和左门都是关着的,只有右门是开着的,门口的板凳上坐着两个老妪,看到太夫人,连忙迎了上来。

太夫人和颜悦色的对着两个女人说了一声,然后指着广亮的正门,对着大夫人道:“进了后院,就是后院。”

大夫人嗯了一声。

三夫人笑眯眯的道:“既然你已经离开了,那就到我这里来坐坐吧!”

“好啊!”太夫人看向大夫人,大夫人怕她太过劳累,笑着答应了下来。

两人顺着三夫人所指的方向,往南走,很快就到了三夫人居住的地方。

三夫人住的地方,是一座五室四厅的宅院,比起罗家位于弓弦巷的府邸,还要大上一圈。白色的墙壁,灰色的瓦片,黑色的大门,将这间屋子分成了两部分,一个是花厅,一个是客厅。进入大厅,是一条交叉的青石板路,两旁栽种着芭蕉,杏树,花架。三个房间,一个客厅,一个客厅,连接着东西两个房间,是徐家的大孙徐嗣勤、徐嗣俭的住所。第三间是徐令宁夫妇居住的院落,院内种满了木兰、青松。第四个房间是后车厢。

二人到了正厅,三娘子就住在那里。

清澈见底的金灿灿的茶水,青翠欲滴的绿叶,一缕缕桂花香,扑鼻而来。

释一刀愣了愣。

小口小口的喝着。

龙井独特的豆腐香味,夹杂着桂花的香甜,浓郁而又甘甜,回味无穷。

这是一种叫桂花的茶水。

这是一种很特别的味道,但她却不太喜欢。

释一刀最喜欢的就是绿茶,茶叶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东西,再加上一些别的东西,就会失去原本的纯净。

正想着,就有人赞了一声:“好茶!”

释一刀看了看说话的人,正是乔家的六姑娘。

“这是我们灵秀楼的新品种!”她美眸一眯,露出满意之色。

三夫人嫣然一笑:“小妹果然是个有教养的人。不过,我这里的茶,可不是你在这里泡的,而是你在秋日的时候,从花园中采摘了一棵有几百年历史的桂树上摘下的花朵,泡出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