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且隋 > 第237章 许祸

第237章 许祸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且隋!

而艰难北逃的宇文兄弟,急急如丧家之犬,忙忙如漏网之鱼。

因为他们的屁股背后,前有已经归顺朝廷的杜伏威,后有水陆并进的程棱大军。

中南部的萧铣,还在作死。

却不知北上的西南剿匪大总管冯盎、西南而下东方的偏师罗士信、高安早成东西夹击之势。

……

最最大的不同,就是病入膏肓的杨广,还没有驾鹤西去!

他,深藏宫中,成了大隋的最大的局!

相比于去年,今年的大朝会在前来上计的人员结构上,有了大变化。

雍州总管府下,除扶风郡之外,绝大多数通守、太守都来了。

豫州总管府下,除了杨义臣之外,各郡通守、太守都来了。

江南、岭南,除了不多的战死通守、太守,都来了。

这些地区,去年大部分都缺席。

多是去年大部分都在的并州、东北、山东一带的郡守,都缺了席!

但是坚持抗敌的郡,都至少派出了大县县令或一郡功曹上计!

上计,现在基本是形势了。

岁入,根本就是惨不忍睹。

这一年,为了保证豫州总管府、雍州总管府、巴蜀诸郡、岭南诸郡、江南诸郡的恢复,大隋开始施行减免租庸调的政策。

反而是输入人口最多的辽东、辽西、北平、渔阳四郡,不仅足额上缴,还额外支援朝廷太仓、含嘉仓若干粮食。

而新型产物土豆、玉米,更是以种子的形式推向全国各地,可谓贡献极大!

虽然这两样作物不能当年见效,但以东北的收成情况推论,来年的希望可期!

特别是玉米,将以耐存贮、可口性、营养性、适应性等特点,必将引起大隋粮食供给结构的极大变化。

土豆虽然营养性、存储性上较差,但其饱腹性、适口性都具有极其鲜明的优势。

政事堂在杨子灿的大吹特吹之下,也积极的进行推广和保护,人员、土地、政令,都基本上能够保持从上到下的一致性!

农业文明的特点,就是对种子的异常重视。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华夏民族一定要对这些来自外域大陆的种子,保持足够的感恩。

还有一个大变化,就是杨侑正式临朝,以代君的身份接受大臣、外使、嘉宾的朝贺。

没有一个人,对此提出异议。

杨侑再次号召天下百姓,共诛宇文兄弟等弑君奸邪之辈。

群情激愤,高度一致!

但让所有不明真相的大臣、使节、嘉宾惊诧莫名的是,监国杨侑在大朝会上竟然没有发布任何大祭先帝杨广的举动!

也没有布告天下,他自己将何时正式登及大位!

这是怎么了?

杨侑即使再年幼,也是素有聪明通达、气度非凡的美誉。

如此做,到底是什么意思?

而且,他身边的人,如苏威、萧瑀、杨子灿、吐万绪、屈突通等人,无一不是当今天下的明白人。

没有他们的策划谋论,杨侑就是有十万个胆子,也不会这样干!

那,这下人物,到底在搞什么文章?

带着生生的疑惑和忐忑,大朝会走向尾声,人们开始了接近十五天的天下大假。

有些人,在假日里优哉游哉,欢度这个长休。

有些人,在辛苦搏命节衣缩食,苦熬这个年关。

有的人,忙忙碌碌为情所困,辛苦地偿着风流债……

杨子灿,没能幸福度假!

老爹忙于辽东战事,没有来!

阿妈,自然不回来!

至于老婆和孩子们,在阿布千叮咛万嘱咐之下,也不敢来!

他的身边,全是一帮自己的兄弟、战友!

至于女人,的确有,一个是忙着复仇、有点不犯花痴的青梅竹马老相好杨吉儿!

还有一个,正在犯喜的不知怎么定位关系的绝世美女国公嫡女家鬼谷秀子李秀宁!

可是,这两个,他现在都不敢沾惹。

一个,分分钟会变女暴龙!

一个,分分钟会变女大虫!

唉,这个春节,是阿布自穿越以来,过得最缺少女人滋润的春节。

不仅如此,苦命的大将军还得变身输粮大使,去给女大虫去送粮食!

这粮食,送得才可谓技巧。

怎么搞?

用粮食,换娘子军所占领土上的老百姓。

按人头算,不分老幼病弱,全可以换。

一手交给官府人,一手从指定的商贾手里拿粮食。

朝廷的这一招,比较厉害了!

用不多的粮食,不仅获得了宝贵的人口,更赢得了许多老百姓的民心。

李秀宁和窦璡明知道如此举动,是在饮鸩止渴,但是却又不得不去答应朝廷。

因为一旦娘子军缺粮,那就距离溃散败亡不远了!

伴随着百姓交换的越来越多,娘子军缺粮的窘境,终于得到了暂时的缓解……

正月十四,元夕的前一日。

宇文化及和他的北窜人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彭城郡谷阳县。

这一帮平时养尊处优、声色犬马之辈,哪里受过如此风餐露宿的生活?

刚刚进入算是一座空城的谷阳县城,他们便再也走不动了。

刚开始十二的人马,经过长途跋涉之后,已经减员成了八万!

没有水路舟船的借力,光靠一双脚板和不多的战马、驮畜力量,宇文化及的北伐之路实可谓是一次灾难之行!

泥泞的道路,起伏的山梁,湍急的河流,湿冷的天气,沉重的负担…

快被走废的大军,很快就迎来了大范围的伤寒潮!

宇文化及病了!

宇文智及病了!

宇文士及病了!

……

封德彝,倒是没病,看着很健康。

可是,借以保命的四万大军之中,伤寒在肆意横行。

已经有不少将士,因为持续的高烧倒闭在沿途。

要不是司马德戡、赵行枢、陈伯图等人极力控制,这十几万病着的但身负重物的军队,早就散了。

士气低沉,怨声载道。

被刻意废弃的谷阳县城,成了一座拥挤不堪的许国临时陪都。

县令府衙,成了许国皇帝宇文化及的行宫。

而旁边的弘化寺,则成了宇文化及亲卫大军的营盘。

董景珍、林士弘为左右御卫大将军,直接受宇文兄弟控制。

至于其他的部署衙门,自然是抢占城内大户,各自安置。

酒楼,商铺,妓院,赌馆,学舍,粮库……

然后就是那些无主的大宅、院落……

左卫大将军司马德戡,占据的是固阳县的西校场。

旁边的鹰扬府官衙, 成了他这个大将军的办公地点。

这时,在司马德戡正和两位同僚赵行枢、陈伯图在偏庭里说话。

“宇文化及这厮,都病成这样了,还整日泡在自己的后宫之中,真不怕死在女人的肚皮之上!”

赵行枢不满地对二人说道。

“嘿,皇帝,都不这样?”

陈柏图笑着说道。

“一样?可真不一样!”

“文皇帝就不说了,就是这被勒死的广,也不是这个样子!”

司马德戡皱着眉头说道。

“可不是,都说广粉黛六宫,美人无数,可咱们都明白,这广很少临行这些女人。”

“只是他太能折腾,还不如像宇文化及这般,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六宫美人们的肚皮上。”

陈柏图有点猥琐的说道。

“唉,可是咱们杀掉广,退宇文化及上位,可不是为了跟着这么一个无才无德的人挣命开创天下。”

司马德戡长叹一声,言语间甚是忧愁。

“说到无才,咱们这个许国皇帝,真是无能到了极点。”

“现在他给自己搜罗的那帮政事大员,都是些什么人?”

“封德彝、宇文智及、宇文士及、元敏、唐奉义、牛方裕、薛世良、张恺等人,无不首鼠两端、欺上瞒下、胡作非为!”

“可笑的是,宇文化及每次临朝,就像个木偶一样不发一言。”

“大家上书奏事,只是让其留下启状,并不当场决断。”

“等下朝之后,就把这些东西一股脑儿丢给他的那些心腹商量处理,可怜咱们这帮推立中出力最多者,反而成了边缘之人。”

司马德戡的话,引起了二人的极大共鸣。

原来,宇文兄弟掌权之后,就开始积极夺权、排除异己。

像司马德戡、赵行枢之流,因为掌握军权,所以很被宇文化及兄弟忌惮。

现在,军略上的事情,宇文化及跟愿意询问他的心腹董景珍和林士弘,反而越来越疏远司马德戡这些许国元老。

新近有消息说,宇文化及有意调司马德戡为礼部尚书。

这是干啥?

不就是假借重用,来削掉他这个军中头号大佬温国公的军权?!

司马德戡一走,军中那些原来的大隋兵头,自然就失去了主脑。

那时候,想将那些不听话的刺儿头捏扁搓圆,还不是由着宇文兄弟的兴趣?

按理说,做为许国皇帝,放着自己走上“杨广被弑”的旧路,这么做没什么问题。

可是,现在当今之时,搞着动作就显得过于心急和愚蠢。

毕竟遍看许国大军,真正能放到台面的军事大臣,还真没几个人。

时机,不对!

“老赵啊,现在看来,你当初鼓动我立宇文化及当皇帝,真是害人不浅啊!”

“当今想要谋成大业、治平乱世,一定得要靠一位雄才大略的人物。”

“可是宇文化及如此昏聩愚蠢,又依赖他身边的一帮奸猾小人,坏事是迟早的事情。”

“到时候,我们身负弑君之恶名,这世间还有何人、何地可以让我等容身?”

一番言语下来,登时把两个司马德戡的好兄弟给搞沉默了。

是啊,弑君的人,历朝历代都没有好下场。

他们当日的所谓,的确有点草率了!

“不说远的了,如果司马兄被调礼部尚书这样的虚位,我等兄弟的日子就到头了!”

陈柏图说的有点牙疼,满脸泛起愁容。

”是啊,当初宇文化及将我调到尚书省,那就没按设么好心。“

“表面看我是位高权重,可实际上政事堂里,赞一句话也说不上,全是封德彝、宇文智及、宇文化及之流做决定!”

“唉,我也是悔不当初,可我们又有什么退路呢?”

赵行枢,是最早一批从军中调入中枢的一批大将。

名义上是在尚书省参议军机,但实际上一点话语权都没有。

“那我们就这样等着被他一步步干掉?”

陈柏图愤愤不平地说道。

“哼,希望宇文化及真不要像传言中那般,将司马兄调离军中。”

“如果他真这样做,那就是取死之道!”

“咱们既然能干掉广,那废除一个如此蠢货,又有什么难出?”

赵行枢恶狠狠地说道,

像极了当初鼓动司马德戡,一同弑君造反时的样子。

“啊?”

“真的?”

……

过了两天,双腿虚扶、面色潮红的宇文化及升朝。

朝会之上,诸多颁发的旨意中,就有两项大事。

其一,擢升左卫大将军、温国公司马德戡为礼部尚书,主管科教文卫外等诸般事务。

其二,鉴于兵力不多,将近八万大军分为八路,每路皆由一名宇文化及任命的将军率领,并直接向宇文化及负责和汇报。

此诏一出,整个朝堂议论纷纷,都将目光对准武班首位的司马德戡。

可是这位四十岁的老将,面色如常,而是不紧不慢地跪下谢恩。

这样就完了?

非也。

只见右仆射宇文智及施施然出班,上前说道:

“司马德戡大将军升任礼部尚书,得彩配位,可喜可贺!”

“然臣却以为,如今我等已入杨义臣的地盘,多有兵事之忧。”

“故而,司马尚书还得能者多劳,宜为皇上分忧武事。”

“这后军关系我朝脚跟后背,非常关键,须得一经年干臣认知,所以臣建议司马尚书还可领五千兵马殿后!”

说完,向坐在县令大案之后的宇文化及施了礼,退回班内。

这还没完,之间封德彝出班,也想宇文化及启奏。

“陛下,宇文仆射之言乃老城谋国之言,臣附议。”

呵呵,既然两个仆射都发了话,其他人还怎么有异议?

哗啦啦,涌出来一大堆人,附议宇文智及。

有封德彝和宇文智及出面说项,宇文化及自然没有不同意的。

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