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当朝首辅 > 第58章 传授柿饼方

第58章 传授柿饼方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当朝首辅!

饭桌上,大家又聊起了福田怀孕的事情,所有人都又开心了一下。

晚上当然是给福田加餐了,家里的母鸡不少,一天少说也有四五个鸡蛋,不过摸鸡蛋是奶奶的活计。

平时基本不动,积累一些就拿到酒楼换钱,或者拿到市集上换钱,不过市集上卖掉的不多,一般是大户人家会给自家的孩子或者老人买一些补身体。

而王家众人也就妇女怀孕的时候能够一天一个鸡蛋,其他人即便是王爷爷和王奶奶都不舍得食用。

吃完饭,大人们又是聚到堂屋聊事情,大概率是明天摘柿子做准备。

而王青云则是老老实实回屋,王母也是因为怀孕的缘故也老老实实地回屋。

因为怀孕还不到时候,所以王母还不太显怀,按照时间来看,也差不多了快要显怀了。

最近王母的胃口好像都大了一点。

“娘,上次我和我爹在山上碰到的蜂窝我爹弄回来蜂蜜了吗?”

“嗯,你爹偷偷留了一半,上交了一半,你小子,是不是想偷吃”

“不,娘,那是留给你补身子的,等到山上的枣子晒干了,我和我爹再去摘一点回来给你补身子”

“我家的青云真的是长大了”王母揉着王青云的脑袋一脸欣慰。

“青山哥不是说亲吗?说成了吗?”

“嗯已经定下了,是你二姨奶的偏远亲戚,知根知底的,长得也白净,人也贤惠,双方已经纳吉,就等到日子就可以迎亲了”

“啥时候是好日子?”

“不知道,还没找人算呢?双方刚交换庚贴,还要各自去算算日子,不过估计快了,最迟明年差不多。

堂哥十五岁明年十六岁,十六岁也是这个世界普遍结婚的年龄,前世也差不多是高一的年纪。

其实古代结婚还是相当繁琐的,一般分为三步。

说媒——三书六礼——成亲。

在古代说亲不仅是两个家庭的融合,更是两个家族的迎合。

所以大家才追求门当户对。

说媒即便是在现代也很流行,在古代你不能看到姑娘就上门追求(点我呢?是不是?是不是点我呢)

首先要找一个合格的媒人上门提亲,姑娘会趁机偷瞧,如果姑娘对你感觉不错,就会对父母说“全凭父母做主”,如果不太满意就会对父母说“还想给爹娘尽孝”

当然了也不能太挑,如果几次三番拒绝媒婆,估计就很少有媒婆上门了,毕竟也没人乐意上赶着丢脸,当然了很多情况下男女双方是不见面的,媒人觉得哪个女子比较优秀,就会带着礼品问询,然后双方父母互相了解对方的家境,为人,名声之类的,然后带着小伙子上门。

如果顺利的话,就可以走三书六礼了

三书指的是:

聘书(订亲的证明,在六礼中纳吉的时候交给女方)

礼书(相当于现在的彩礼清单)

迎书(相当于现在的结婚证,证明姑娘已经嫁给男方)

六礼指的是:

纳采(男方要送将近30中礼物给女方)

问名(将男女的年庚八字进行匹配)

纳吉(将庚贴于神前请示)

纳征(彩礼和嫁妆)

请期(确定结婚吉日)

亲迎(接亲)

这些走完就轮到成亲了,成亲也有讲究,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拜堂环节。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然后礼成,晚宴开始,新郎和新娘入洞房。

这样整个环节就结束了。

既郑重又繁琐,不过没有人会对此有什么意见,毕竟不合礼制就是最大的罪过。

如此,才算明媒正娶的正堂夫人,才不会被人说闲话,可以简,但决不可以省,省一个步骤就有可能黄掉。

王青云还是挺期待的,毕竟这个世界王青云还没吃过席的。

王母还听说王爷爷准备过两天去逮两头猪仔,养着,到结婚的时候杀掉宴饮。

这里杀母猪杀得多,公猪腥臊味很重,很多农户既不愿意养,也不愿意吃,所以养母猪的比较多,既能生崽,腥臊味又不大。

我青云也有点期待。

第二天,早早地王父,王大伯,王爷爷早早地就起床去摘柿子了。

夏天就在黑山山脚,有个二里地,不过除了地那里有点坡度,路上倒是平坦。

王父去的时候顺便推着板车,这样就比较省力。

王青云起床的时候,王父已经出去了。

王青云也没有去,毕竟摘柿子也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就是一个人爬上树摘着往下丢,别的人拿着麻袋,在下边兜着。

即便是前世都没有特别高效的工具。

王青云正常起床洗漱,站桩,练字,背书。

就这样早饭的时候王父几人终于拉回来了一车。

王青云也是详细的指导几人如何操作,这个世界也有简单的柿饼,但是想要做成前世富平柿饼那样的高品质,细节还是很重要的。

王青云看了看柿饼,硬度正好,不过有摔烂的,只好集中起来淋醋了。

不过有个事情是挺有难度的,削皮,这个世界既没有削皮刀,又没有机器,所以王家里人只好慢慢削了。

好在家里妇女较多,所以速度也还可以。

逐渐熟练起来,就会熟能生巧的。

家里菜刀只有一个,不过镰刀倒是可以用,不过镰刀太过锋利,稍不注意就会伤到手指,所以王爷爷准备了几个老旧的不太锋利的镰刀用来削皮。

一般通风良好的情况下,挂起来的柿子一周左右就可以晒干,然后就可以和柿子皮一样放在一块沉糖了。

王青云事无巨细,把细节说的清清楚楚,把各个阶段的合格标准都给几人说了清楚,可以说是手把手地教。

真正的好的柿饼是什么标准?

至少要符合四项:满霜,绵心,质润,味甘

王青云教的清清楚楚。

其实,

柿饼除了削皮,基本没有其他的难点,所以王青云也比较放心,毕竟王家众人要比王青云更加重视的。

上河村柿子树不多,因为柿子吃多了人受不了,所以没有人会将柿子作为主粮,王家是因为那块下田实在不好种粮食,否则王家人也不会用来种树。

每年等到柿子成熟时都会有小孩子来偷吃,不过今年王家摘柿子很早,现在还不能吃,除了做柿饼没有别的作用,所以小孩子今年怕是要失望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