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惊!穿成老寡妇,拖家带口去逃荒 > 第499章 有迁户的打算

第499章 有迁户的打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惊!穿成老寡妇,拖家带口去逃荒!

“确实是有事情相求……”

吴铁头笑着说道:“不过不是坏事,他们是想在咱们竹水湾安家,特意过来询问有没有多余的田地和宅基地出售。”

宋皎思索片刻,点头说道:“随后再来,你让郭林来见我,山下除了我那农庄,咱们不是格外要再规建两个寨子,加起来多少也得弄上七八十户人家,除了普通老百姓,也是需要些有点家底实力的,这样才能更快的把内防线围墙下面的小坊市发展起来………”

吴铁头也笑着点头,表示赞同。

“金家除了那老三夫妻俩心思太多,其他人都还不错,不过他们也不是啥大奸大恶的,小毛病而已,有金家老太太在,也兴不起啥浪………”

宋皎随即又说道:

“除了金家,我这段时间在县城,也结识了几家家底不错的,他们虽然都是在县城做生意,但是乡下还有老父母和亲族,当时听我说了一嘴,也是有迁户的打算。”

宋皎说的这些,自然包括一开始不等她说,就有这打算的罗副捕头的族人们,毕竟他们一下子过来了三十多人,来帮竹水湾这里开荒造田,这么小半年过去了,自然是对竹水湾各处的发展,都看在眼里的。

得知山下要规建俩新寨子这样的消息,自然也是头一手的,回去和家中人一商量,大家都是欢喜不已,毕竟这几个月以来,他们家中可是因为宋皎给的粮食,改善了不少生活。

而罗家别看条件不咋地,也是普通的老百姓,可毕竟亲族众多,再加上秦捕头眼看着就要高升,去往府城那边的衙门当差,而临水县衙门的总捕头一职,也是已经定了下来,自然由他的连襟,罗副捕头担任了!

宋皎也是乐见其成,比起秦捕头,她反倒觉得罗副捕头这人,更加的朴实真诚好交往,而且这段时间竹水湾招工买牛一事,罗副捕头确实帮忙不小,因此他的家人族亲们迁户到竹水湾,宋皎也是很乐意的。

另外还有两家则是最早之前买院子时认识的,一个是落雨巷的前主家的小舅子陈皮,还有一个则是那桥头胡同的店铺前主家周仲。

这两人当初卖院子得了不少粮食,转手卖到临县后,也是都小赚了一笔钱,后来尝到了甜头,想继续向宋皎购买粮食,不过被她以没有多余的粮食拒绝了!

不过她见陈皮家里是杂货铺,而那周仲则是做成衣鞋帽的,宋皎也是给了他们一些别的货物,陈皮是给了一些糖盐调料之类的,周仲则是直接给了些家纺区里面素静的各种棉布,粗布的床单。

钱自然是没要的,而是去他们的店铺里,换了等价的别的日常所需,不过因为宋皎这糖盐调料都是更加的精细,所以陈皮自然大有赚头。

至于周仲的鞋帽成衣,宋皎正好要给寨子里的工人们发工装,一套夏装,发一套冬装,包括鞋帽,因为工人太多,寨子里的婆娘们辛苦许久也做不出来多少,再说她们也都还有别的事情,所以有些分身乏力了,于是正好把这个工装的事情,交给了周仲的店铺。

他的店铺里,本身就有六个绣娘,再加上还有合作的别的绣娘,天天就是专门做成衣鞋帽的,自然速度快多了!

宋皎给周仲的虽然都是普通的棉布和粗布,可那些毕竟是现代工艺打造出来的,从颜色和花型上来说,自然是比这时候的布匹要更加的精美了,因此周仲同样是大赚的。

因此这俩人皆大欢喜,也和宋皎的关系更加好了,宋皎当时有了在山下规建新寨子的想法后,便立刻想到了这俩人,这不闲聊中就提了一嘴,两人果然有兴趣,并且各自都往老家送了信儿,详细说了竹水湾的情况,他们的家人族亲们,果然有那意思。

不过那时候宋皎只是个想法,并没有付诸行动,就没多说什么,而是让他们回去好好再商量一下,族中亲戚该如何搬迁,毕竟他们那老家也有田地,是卖掉还是租给别人,这些都是要仔细考虑的,等随后她这边彻底规划好了,再去衙门过户也不迟。

最后还有秦家,前段时间宋皎解救了秦霜等一众姑娘们,并且还把她们安置到了憩云会所里工作,可以说是帮了她们大忙了,她们的家人感激万分,其中秦秉秦掌柜更是想与宋皎交好,后来在她和朱家人回去竹水湾后,秦秉还和夫人一起,专门带了礼物,去竹水湾拜谢。

只不过到了竹水湾之后,也是被那里的各处景色还有飞快的发展,以及安全感爆棚的内外两处围墙所折服,在聊天时无意中听说竹水湾要在山下规建新寨子后,就立刻有了想法。

秦家的老家就在县城三十里外的简水湾,水湾倒是不小,不过里面只有四个寨子,其中有一个特大的寨子名叫魏家寨,里面是个魏姓的大家族,而且他们魏家的当家人,还是当地有名的乡绅土地主,自然也成了当之无愧的粮长。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那简水 湾里面的一大半的好田地,都归了魏家寨,这也导致其他的三个寨子,有些土地不够分,所以三个寨中一大半的百姓们,都成了魏家的佃户。

秦家所在的寨子,是三姓混住的因此名字就叫三家寨,其中秦家有二十多户人家,好在出了个秦秉这个小掌柜,他多少都给族人们寻了一些各种营生,因此族人们也都是家中种着田,另外青壮们出去打工挣钱,日子倒也能过,也不用去给魏家当佃户,因此魏家对秦家,略微有些不满,在纳税粮时,多少还是会刁难一二的。

所以他们也早就萌生了举家去别处安置的想法,只是临水县的村寨都是集中在县城五十里内的地方,好的地方都是住满了人,除非他们愿意去那穷乡僻壤,否则哪里有合适的村寨,能安置下他们秦家这二十多户人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