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后长公主她靠弹幕登基了 > 第17章 土豆收获,获封护国

第17章 土豆收获,获封护国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后长公主她靠弹幕登基了!

“没事没事。”

林老将军回过神来,看着出落的亭亭玉立的孙女,欣慰道:“与北魏的仗打完了,边境安生了不少,祖父以后就不去边关了,好好在家里陪囡囡……”

******

种植作物需要熟手指导,大司农贺悯索性把小德子从沈长安那里借了过来。

在小德子的帮助下,土豆长的越来越好,喜的贺悯合不拢嘴。

快要收获了,经过小德子与贺悯的友好商量(bushi)后,将收获时间定在了十二月一日。

这一天,是沈长安的生辰。

发现土豆的那日,晋宣帝虽激动之下封沈长安为护国长公主了,但还没有写圣旨,后来晋宣帝头脑冷静下来,思虑再三,只私下写了圣旨,却没有让游公公传旨。

直到这天,晋宣帝下朝后没让大臣们走,直接包车,带头去了皇庄。

土豆的保密工作做的不错,但若是有心探查,还是会查出那么一丝蛛丝马迹。

到了皇庄后,沈长安已经和皇庄里的人等候已久了,晋宣帝也不废话,让大臣们站着,亲眼看着农户们挖土豆。

大臣们有的内心了然,心里暗暗锤炼要说的话,争取拍马屁拍到皇上心里;对此事一无所知的则是呆呆的看着农户将地里的“土疙瘩”珍视的放在空地上。

时间有限,晋宣帝只让人挖了一亩,为了确保土豆没有遗漏,农户们只差把土细细用筛过一遍了。

刚挖出来的土豆堆成了好几座小山,晋宣帝心中一阵激荡,看着这种土豆,他仿佛看见了未来百姓富足、大晋富强的美好场景……

“咳,父皇。”

沈长安一看晋宣帝这样,就知道他神游天外了,无语的“咳”了一声,试图将晋宣帝唤醒。

晋宣帝一激灵,梦醒了。

看着眼前的景象,晋宣帝面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怅然若失。

嗐,这倒霉孩子,不会让他这老父亲多在幻想里待一会儿嘛!

沈长安:呵呵。

回归正传,晋宣帝大手一挥,慷慨道:“众爱卿且看,此物如何?”

不等其他大臣们回答,大司农贺悯计算好亩产后,就迫不及待开口:“回禀皇上,据臣计算,这次的神粮亩产可达三千五百斤,若是多加培育,许能亩产更多!”

在场的大臣们都不是傻的,自然知道亩产三千五百斤对大晋是何等幸事。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上天赐下神粮,实乃大晋之幸,天下百姓之福!有此神粮,我大晋必会国富民安,百姓再无饥荒之苦!”

作为晋宣帝的第一纯臣(狗腿子),纪太傅一连串溢美之词麻溜的从嘴里窜出来,惹的想拍晋宣帝马屁的大臣直在心里骂骂咧咧。

晋宣帝听的心花怒放,别的大臣也跟着附和夸赞,还得注意不能和纪太傅重词了。

【6啊,这口才,佩服!】

【楼上还不赶紧记笔记,满满的干货啊!】

【怪不得皇帝多宠幸奸臣,谁不爱听好话呢?】

【楼上,你好像忘了,纪太傅是好官。】

【纪太傅: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_┯)】

同样,农人们也长见识了,心道不愧是城里的官老爷们,小词儿一溜一溜的,不像他们,得知有土豆这种高产神粮后,只会道一句:

“太他娘的好了!”

晋宣帝享受完奉承,才记起自己身边还有个女儿,他用余光扫了一眼托着明黄圣旨的游公公,开口道:

“众位爱卿可夸错了人,发现神粮的不是朕,而是大晋的护国长公主!”

护国长公主?!

本来酝酿一肚子漂亮话儿准备夸赞沈长安的臣子们傻了眼,封长公主还行,这封护国长公主……实在不妥!

晋宣帝早已做好了被臣子们反对的准备。

果然,晋宣帝话音刚落,就有御史头铁的站出来,义正言辞道:“皇上,臣有话要禀!”

晋宣帝一副“朕猜对了”的表情,示意他说。

御史出列,做拱手状,道:“皇上,且听臣一言,长安长公主发现神粮,实乃我朝之幸事、我大晋百姓之福……”

“但封护国长公主,实在不符礼法,自我朝开国至今,无赐公主‘护国’二字之先例……臣请皇上收回成命,赐长公主封地即可!”

“张御史这话说的不对,”林老将军也在群臣之中,匆忙瞥了一眼手心里孙女给他写的台词,义正言辞道:“寻神粮是福泽百姓、流传千古的大好事,依本将军看,区区‘护国’二字,长公主担得起!”

“且不说别的,给够本将军足够的粮草,别说北魏了,就算四国联合来犯,本将军都能把他们打回老家……”

“此次与北魏之战,若不是粮草供应不足,本将军岂会使出‘诈降’一计?”

偏了偏了,林老将军越说越偏,晋宣帝也不装背景板了,赶紧把话头往回拉。

“好了,朕心意已决,也说出了口,张爱卿难道要朕出尔反尔?”

晋宣帝威严的目光落到张御史身上,张御史赶忙跪地,颤音道:“皇上,臣不敢!”

晋宣帝满意的收回目光,温和的看向沈长安,“长安,接旨吧!”

沈长安落落大方行了个叩拜之礼,道,“儿臣遵旨。”

游公公麻利宣旨,沈长安接旨,此事才算告一段落。

晋宣帝乘车回去了。

本来他不打算如此大张旗鼓的来一趟,但他私底下试探群臣时,十个有九个劝他莫要封沈长安为“护国长公主”。

说沈长安担不起这两个字。

晋宣帝的小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嘿呦喂,朕是真龙天子,朕的长女就是龙长女,又寻神粮有功,怎么担不起“护国”二字?!

于是,叛逆期迟来的晋宣帝策划了此事件,张御史是他暗中安排的,连台词都是晋宣帝亲自操刀设计的,为的就是借张御史,堵住众臣悠悠之口。

那日晋宣帝欲封沈长安为护国长公主,却只宣之于口,没有板上钉钉,齐皇后并未过多担忧。

只当是晋宣帝话不过脑子,头脑一热,随便说说。

冯嬷嬷劝她多上些心,打探打探,齐皇后却不以为然。

为何呢?

盖因为晋宣帝在与她浓情蜜意之时,曾许诺,若是日后诞下公主,则寻个理由,封公主为长公主,封号“护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