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金玉良缘录 >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金玉良缘录!

这位继妻谢氏虽然不是两人的正头婆婆,但却是正统的皇家血脉,乃是故去的礼郡王的独女,因为礼郡王一生只得她这一点儿血脉,便破格封了郡主之位,赐食邑五百户。

自幼失怙的怡安郡主很得先太皇太后的喜爱,少时常行走于宫闱,是先帝的幼时玩伴,与先帝的交情比先帝的亲姐妹还好。

怡安郡主有这两座靠山,倒也生活的安逸自在,长大之后更是目下无尘,孤高矜贵。

因为怡安郡主身家丰厚,又生的甚是美丽,待她及笄之后,上京城无数子弟蠢蠢欲动,使尽了浑身解数来引起郡主注意,以期抱得佳人归。

偏偏这怡安郡主不知是见识太广还是口味独特,对京中诸位身份尊贵的王孙公子的奉承讨好皆是冷若冰霜,不屑一顾,更别说要从里头找到意中人了。

这般蹉跎了数载,怡安郡主已是双十年华。连一向纵容她的太皇太后都着急起来,命她须得一年之内选个郡马,将自己嫁出去。

怡安郡主自是不肯,问急了,才说自己中意之人已有妻室,今生自己不嫁人便罢,若要嫁,也只嫁与他。

太皇太后再细一问是谁家的儿郎,竟是听了个前所未闻的生名字。

怡安郡主中意的公子自然就是时任户部詹事的葛尚书的独子葛侍郎了。

只是那时的葛侍郎虽然还是一个太学学生,但已是英年早婚,有了妻子娇儿,家庭堪称和乐美满。

太皇太后细端详怡安郡主,反复确认,怡安郡主皆表示若非此人,宁愿终身不嫁。

于是最后怡安郡主自然如愿以偿。

先皇亲自下旨赐婚,将怡安郡主嫁予葛侍郎,与葛侍郎发妻张氏做了平妻。

那张氏本就因丈夫叫人分去一半心中不忿,偏偏葛侍郎又是个多情种子,虽然与张氏琴瑟和谐,但与新夫人怡安郡主也十分甜蜜。

张氏哪里受得住这些刺激,此后便终日郁郁,在生下二老爷葛明忠一年后便撒手人寰。

怡安郡主自此便独占了葛夫人的位置,与葛侍郎相携相伴,已是过了四十载。

只是略微遗憾的是怡安郡主如她父亲一般,子息艰难,一生只得一女。

这位葛小姐在家中长到十几岁,常随母亲进宫玩耍。后头不知怎么竟叫血缘关系虽已隔了好几代,但身份是舅舅的先帝相中了。

先帝不顾非议强纳自己的外甥女为妃,当时在朝堂上掀起了好大的风波,葛尚书更是被气得挂印请辞。

奈何天子一意孤行,最终葛小姐还是进宫做了妃子,可惜先帝那时本来已是五十开外的人,又叫酒色掏空了身子,过了几年就驾崩了。

好在这位葛小姐进宫不久便顺利生下皇子,免于像其他无所出的妃嫔一般被发配皇家佛堂守节,或者为驾崩的先帝殉葬。

庆禧帝登基后,对着这只比自己大了不到两岁,拥着幼子瑟瑟发抖的庶母略头疼了一阵。

他是中宫嫡出,算是名正言顺登基为帝,因此手上沾的鲜血要比其他争储得来皇位的皇帝要少些,这葛妃不曾有任何争储之心,又跟皇室还有那么一丝遥远的亲缘关系,自然不好过于赶尽杀绝。

最后庆禧帝只得拣了了个不肥不瘦的封地叫才八岁的平王就藩,而已是康太妃的葛妃自然跟着儿子去了藩地,如今已是悠悠十载。

葛明德葛明忠皆为葛侍郎原配张氏所出,因着这段旧事,与怡安郡主自来便不亲热。

后头两人各自娶妻生子,两个儿媳也是耳闻过这一些前尘的,自然是夫唱妇随。

虽然大面上不敢失礼,但也就是每日里例行问安罢了。

两房的孩子们,也多怕这个总是仰着脖子吊着眼睛一脸高傲的继祖母,自然不敢亲近。

因此,怡安郡主堪称膝下空虚,加上葛侍郎贪恋年轻的容颜,早已不再留宿于她房内,这不免使她平日里更加寂寞冷清了。

不过她是郡主之尊,又是葛侍郎的正妻,葛家这些儿子媳妇当然也不敢拂了她的面子,家中有什么大事也是一定会来请示于她的。

李氏将淑妃娘娘邀请家中女眷进宫游玩的事细细地说与了谢氏,殷勤地询问谢氏要不要也一同前去。

现在宫里早换了天地,谢氏与当今太后又没有什么交情,进宫难免须得遵守那一套繁文缛节,因此谢氏便淡淡地推却了,只说让葛清懋这些年轻的女孩子们去长长见识便罢了。

葛家的姑娘们正好也过来给祖母请安,自然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皇宫自然是全大虞最为尊贵神秘的地方,任谁被邀请入内,都会觉得荣幸。

清淽几个先前哪知长姐当妃子竟然还有这种好处,自然充满了新奇期待,只有清懋一个心情复杂,面色沉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