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正德盛世从豹房开始 > 第一百三十四章 钟鼓齐响

第一百三十四章 钟鼓齐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正德盛世从豹房开始!

第134章 钟鼓齐响

皇城北边鼓楼之上,两个中年男子,看着远处有浓烟升起,其中留着长须的男子感慨道。

“古往今来,唯有热血与青春不可辜负。”

旁边那无须之人叹了一声,说道,“为什么不与正德合作呢?”

“时间不对!”长须中年男人轻轻说了一声。

“他肯定也是!”

“我知道,但他来晚了,事情总有个先后。”

两人相对无语,望着远方浓烟渐渐连成一片,街上开始传来敲锣的声音,道上奔跑的人多了起来。

“这样子好么?”无须男子问道。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长须男子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旁边男子皱了皱眉头,眼中有不忍之色。

“实际上,这句话原来是这么说的,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

“你看那浓烟下,一场雪崩正在发生,你我也是其中的一片雪花。”

“走啦,走啦,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可惜,烟花易冷!”

长须男子看了一脸着急的下人,笑了一下道。

一行人如入无人之境,不紧不忙从鼓楼上走了下来,守护士兵目不斜视,有若空气。

通往皇宫的大道,已经被从京城各处赶来的生员挤满,汇成一股黑色的洪流,四处蔓延,如同岩浆一般,经过之处,黑烟四起。

十三个门板在人的头上游动向前,所经之处,一片寂静。

人人脸有悲戚之色,眼含泪珠,胸前一股不平之色,如同风箱一般,跟随人潮一起一落。

随风而落的烟灰,在不少人脸上留下些许黑痕。

喧哗之声被无形之罩给隔开,根本无法穿透,只能在外面不停咆哮。

随着加入的人越多,静寂不断在扩大中,远远把抢劫放火之声抛在后面,只留下衣衫擦肩和纷乱脚步的声音。

人群中有人轻轻低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于谦的《石灰吟》,此时离这位明朝忠臣逝世还不到三十年,且明宪宗时,于谦复官赐祭,追谥“肃愍”,可谓声名显赫。

此诗一出,众贡生更是悲从心头来,抬着门板,声音由小而大,从乱而齐,逐渐连成一片,直冲云霄。

脚步声更是随着节奏,统一起来,落地嘣嘣有声,如同行军一般。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从旁边抄小巷赶过来的于捕头,看到此场景,脸色煞白,知道已经无法阻挡。

于捕头四处张望,见到不少赶过来的衙卫,也不敢触及风头,大多静静站在道路两边,一脸严肃看着贡生的队伍。

但奇怪的是,锦衣卫,东厂,西厂的人,连一个人影都没见着。

这,天,是要变了么?

贡生的队伍一路无阻,穿过长安左门,承天门,端门,一直来到了午门外面。

把十三个门板,整整齐齐摆放在午门前面,拥进来的贡生,一言不发,全都跪在地上。

晨起无云的天空,此时飘来不少的云朵,把阳光给挡住了,仿佛天也在怜惜。

前面跪着的百官,不少人都站起来。

夏言望着黑压压跪倒的贡生,眼光落在门板尸体上,转头跪下,高声喊道。

“臣等,求见皇上!”

此音一落,在场的官员,贡生,磕头高呼!

三声毕,现场一片寂静。

夏言见无人回应,又高喊一次。

“臣等,求见皇上!”

声音从午门开始,一直到皇城外大街,单牌楼,国子监,满地跪下的贡生,层层接力,惊起飞鸟无数,响彻半个京城。

后有人复述,声音所经之处,人皆变色,不敢言语,鸡狗伏地,牛马不立。

这一刻,整个京城仿佛被施了禁言术一般,落针可闻。

直到。

“铛!”

“铛!”

“铛!”

接着,又一阵密集的声音响起。

“咚!咚!咚!咚!……”

声音从皇城的东北角传来!

很快地,钟声和鼓声像雨点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京城。

跪在地上高呼的贡生,声音瞬时被打断,一个个不由抬头,不知是何人打鼓,鸣钟。

随着京城各处,又响起了锣声,整个城市在钟声,鼓声还有锣声中沸腾了起来。

在贡生周边围观的人,不少年长的人脸色大变,抬腿就走,有些年轻人不知所以然,见形势不对,也跟着跑了。

一眨眼间,大街上除了跪着的贡生们,只有几张废纸在空中飘落。

“这个是战争警报!我们必须回到国子监!”

贡生中有不少是军队来的人,明白这钟鼓楼齐响的意义。

“不行,我们更不能走,难道让同窗的血白流么!”

“这肯定是奸臣的诡计!”

贡生队伍里,响起了不少反对的声音。

“如果我们还继续在这的话,待会全都被军法处置!”

“说不定是烽火戏诸侯!”

“那人什么事干不出来!”

贡生队伍顿时吵成一团,听着一声紧一声的钟鼓声,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咋办。

午门前。

正在围观的官员,听到钟鼓声,并没有像百姓那般惊慌,只相互对了一眼,马上往各工作单位走去。

不一会,现场已经没有围观的人群,只留下言官和贡生队伍,两方相看,均是迷茫之色。

“这,怎么办?”有一言官问夏言。

夏言站了起来,京城预警,所有百姓必须回到屋里,禁足外出,官员到岗坚守,贡生要回国子监。

违者当斩!

还能怎办,夏言脸色不断地变幻,手紧紧握住拳头,指甲都扎到肉里面去。

贡生队伍那边已经吵成一团,不少人已经脱离了队伍,开始返回国子监。

城楼上,吴木清铮的一声,拔出刀来,高声叫道,“午门封闭,一刻钟内,所有人员退出承天门,否则格杀无论!”

旁边的侍卫拔刀上弓,直接对准在宫门的人。

还在争吵的贡生们,望着城楼上明晃晃的刀光,这时也不用人指挥,争先恐后往外面逃去,连放在地上的门板也不管了。

随着贡生的退去,夏言回头一看,有不少言官已经随着贡生已经离开了午门。

不由双手掩面,知道所有的东西在这一刻,已经化为流水,千算万计,阴谋阳谋,不如人家一力。

“回去吧!”夏言说完,整个人都软了下来,都不知道是怎么走出午门。

下面的言官听到此话,都松了口气,把前面的牌位收了起来,顺序退出午门。

若大的午门,只留十三块门板和上面的的尸体,孤零零摆在宫门之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