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皇位无人继承 > 第20章 明德书院

第20章 明德书院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皇位无人继承!

当六岁的女儿跟自己说要开书院的时候,正轩帝的内心是拒绝的,怎么会有人放着快快乐乐的公主不做,要去开劳心劳力的书院。

“棠棠啊,你为什么想要开一家书院呢?难道宫里老师们教的不好吗?”

“回父皇,这次科举考试让儿臣十分有感触,送夜阑王子考试的时候,就发现了,虽然可以给寒门来读书,但是还是有很多穷苦百姓没有学上,我看到他们望向走进考场的学子的时候那些渴望的眼神,我就知道,必须要普及教育。”

谢聿棠想到自己看到那些想读书却不能读书的孩子的时候,内心是多么难受。在自己原来的那个年代,孩子就必须去读书,不能在家里闲着或者早早的结婚生子。

“教育是可以让人们开拓眼界,而且教育能够普及的话,一定会让更多的人获得实惠,轩国现在才开科举,那么教育就需要增加力量,我们皇室如果能够带头开办学院,完善教育体系,那么一定让轩国拥有更多的人才。”谢聿棠讲到激动之处,丝毫不觉得自己这些话不应该是一个六岁孩子讲出来的话。

“教育就应该从娃娃抓起。”稚嫩的娃娃的声音掷地有声。

谢聿棠觉得自己内心充满豪迈之情,展望着自己以后就是众多学子的未来校长,那得多少桃李满天下,那得让轩国有多少栋梁之才。

正轩帝震惊的嘴巴都合不起来了。

王公公也忘记了摆动拂尘。

所有人都在震撼中。

静雅后本来进来送甜汤,听着自己的宝贝女儿的高谈阔论,感觉自己似乎不认识自己的女儿了。

“棠棠,你才六岁,想那么多做什么?”静雅后本着母亲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苦的想法。

“母后,棠棠从三岁启蒙至今,接受太傅们的教育,可以说自己享受到了教育的好处,我真的是希望,全轩国的孩子,至少如棠棠一般大小的孩子都能够接受教育,开拓眼界,也为我们轩国培养人才。”

“轩国虽然现在看起来好像和平,但是北有罗斯族虎视眈眈,东有夕贝族伺机进宫,南边的苗疆虽说是与我国和平相处,但是国若不强大,怎么会一直和平相处。西边的夜国虽说现在仰仗我轩国之势,但是那是因为他们现在在内乱,朝政不稳,若有一日朝政稳固,难保不会起异心。”

这些都是谢聿棠在了解轩国地势人情之后,经过自己的手下们收集的资料分析的。

正轩帝这下更是震惊了,是的,其实作为帝王,他怎么会不知道这些在轩国周边的潜在危机,自己不也是因为知道这些危机,才会想让几个孩子早日解除朝政,早日能够独挡一面。

看着自己六岁的像个肉包子的女儿,正轩帝突然想笑,自己唯一的女儿居然跟自己有同样的想法,可惜是女儿!

既然是女儿,那么办学院也不会太过于引人耳目。

“那就办吧!”正轩帝金口玉言就同意了。

静雅后还准备阻止,但看着正轩帝的双眸中隐隐有赞赏之意,转念一想,自己的女儿,怎么办都可以,不就是办一个学院吗?有何不可!

谢聿棠开心极了,其实她看着自己父皇放权给自己的兄长们的时候,也看出父皇想要培养他们的意思,可是自己兄长们领会错了意思啊!

“谢谢父皇母后,儿臣定不负期望,办出一个全轩国最好的学院来!”谢聿棠笑眯眯的答道。

得到父皇母后的同意之后,谢聿棠就开始马不停蹄寻找学院地址、设计学院图纸、召集学院老师!

作为一个在教育系统中被教育十六年的好学生来说,谢聿棠心中自有想建成的学校的构想,其实每一个学生脑海中都会有一个自己要是管理一个学校,会建成什么样子的蓝图。

忙的是谢聿棠连殿试都没去围观,只听说夜阑在殿试上那可是大放异彩,博得百官的一致好评,自是红袍加身,快马寻城,那自是获得了一种小娘子们的鲜花和手绢。

据说花都把路给堵上了!但因夜阑夜国质子身份,终究是中了状元却无缘官场,炸街之后,就一直呆在自己的府邸里没有出来过。也有可能是门口围着的大姑娘小媳妇们让夜阑出不了门吧。

章崇光自是受到刺激,不愿再跑到谢聿棠面前刷存在感,他一心觉得是自己出现的太早了,决定要自己在家发奋苦读,等到十六岁那年再战科举,一举夺魁,让历史重演。

还好现在谢聿棠才六岁,说不定两年之后,她就不记得曾经的自己了。章崇光信心满满。

整的章太傅都觉得自己是不是教子太有方了。

谢聿棠却已是无心去关注,一心筹备自己书院。

三个月后,在离京都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的湖泊旁,一座建的庄严肃穆的学院拔地而起。

明德学院。

名字是因为谢聿棠真的很喜欢明德笃行这句话,知道路在何方,在为之而用心努力。是能够让人尊重的品质。

这几日,京都的大大小小的街道,连着靠近的城池里的人们,都在互相传着一张招生简章,自然是明德学院的招生简章。

轩国其实不是没有书院或者是私塾,但那些都是豪门大户才能够去上的起的,好的老师的束修自然是不能少的,也不是一般的子弟家能够付得起的。若是私塾那更是有一定的家族底蕴的才能够开办的起来,当然都是只有自己子弟能够进入。

像明德学院这样的,说是面对所有十八岁以下的人员开放。根据年龄分班级开课。那可是在轩国前所未有的。

并且据说每周还有皇家太傅开的专题讲学,那些人可都是出考卷的人啊,他们讲的东西难道还不是重点中的重点?

所以,不仅达官贵人家的子弟们心动了,更别提那些想要找老师去指导但是无门路的学子们更加心动了。

一时间明德学院就在京都打响了名号。

但是一个谣言却也在悄然传开。

谢聿棠听到的时候那简直是气疯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