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魂穿异世之:我成了匪二代 > 第22章 化缘

第22章 化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魂穿异世之:我成了匪二代!

很快刘伟拿来了账本,上官灵儿内心其实还有些小激动,她也想知道到?庄子有多少银子。

刘伟看着众人说“由于外面几个州府接连出现天灾,大哥下令庄内所有粮食不得出卖。

所以粮食这一块庄内暂时没有任何的收入,年初和前几日大哥带人劫回银钱三万六千两。

其中有二万两银子用在了庄内在各地细作和细作处的各项开支,另外其中有六千两用于购买马匹。

剩下的一万两中有八千两已经每月作为月银支付给护卫队中人,现在账上还有两仟两白银。

眼看就要入冬,庄内每年入冬前都要买碳过冬,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大哥这是账本请你过目。”

刘伟刚想递上账本,上官雄抬手阻止说“二弟管账我自然信得过,看来开春后还得出庄一次。”

“大哥是想回岳州?”

“上官家到了我这一代没有想到我不但没存下银子,还得动用老祖宗留下的银子来重建山庄。

我上官雄实在是愧对我上官家列祖列宗,我已决定等开春我就亲自带人回岳州去将银子取回来。”

上官灵儿知道庄内穷,没有想到穷成这样,这两千两银子在寻常百姓家的确是笔巨款,可这样一个庄子只有这点银子确实是少了点。

坐在一旁的房老一听忙说“庄主此举恐怕不妥。”

“房叔有何不妥?”

“且不说岳州距离此地较远,这些年外面流民、贼寇较多,要将银子运回来恐怕困难重重。

再加上皇后一党在各地耳目众多,虽说我们到此地已有十几年,不过不得不防,万事还是小心为妙。”

“大哥房伯所说有理,还请大哥三思。”

“义父不如开春以后由我去取银子吧,义父放心我定会将银子取回来。”

“好了,此事我意已决,开春后我亲自去岳州。”

“请义父三思。”

“请大哥三思。”

“请庄主三思。”

看几人说来说去,上官灵儿忙问“爹咱们庄上之前就没有留下银子吗?”

刘伟顿了顿说“灵儿你不知道,当年我们收到司马家消息,那狗皇帝不知从何处听说,上官家曾为几朝皇帝修建过皇陵,其中在前朝皇帝陵墓中有修炼长生不老之术。

那皇陵中机关重重,那狗皇帝几次让大哥交出天书未果,便以谋反之罪强加于大哥身上。

当时我等走得十分匆忙,所带银两本就不多,加之众位兄弟前来投靠,这些年庄内收入基本只够庄子所需。

我们当初所带出的银两大多用于购买马匹、铁矿和各地细作处所用,所以庄内并没有留下银子。”

上官灵儿一听心想“就是说没有银子喽,难怪老爹要当土匪。”

上官灵儿想了想说“其实爹你也不是非要去岳州不可。”

“哦,灵儿你有什么想法?”

上官灵儿左右看了看问“爹此地安全吗?”

“放心吧这里地处深山,周围又都是自己人,再说有爹在没人能接近这间屋子。”

“那我就放心了,其实女儿想说我们完全可以自己赚银子。”

“怎么赚?”

“当然是将庄中的产出卖出去了。”

“这办法可不行,这外面灾祸连连,为父是怕这粮食一卖,万一庄内要是遭了灾那可怎么办?”

“爹这庄内的产出可不止粮食。”

上官雄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忙问“这庄内除了粮食还有什么可卖的?”

“爹我们可以种茶、种棉花,再不济我们种药材去卖,这天下的人不会不生病吧?”

上官雄眼睛一亮“这种药倒是可以找你三叔,可这种茶和棉花我们也不会呀,再说弄这些也需要许多银子。”

“爹咱们可以去化缘。”

“化缘?找谁化缘?”

“逍遥王轩辕澈呀。”

众人听闻一脸不可思议,刘伟问“灵儿怎么能肯定这逍遥王肯出银子?”

“二叔我们帮着逍遥王造了这么多武器,他却只给我们一些铁矿,这买卖是不是有些亏了?

我们可以让他将种茶、种棉花的方法给我们,他不是要造反吗?药材可是除了粮食以外他最需要的。

我们只需他出药材种子和足够的银子,我们便可以提供给他足够的药材,这岂不是两全齐美?

这药材我们可以直接种在树林里,这仗总有打完的时候,到时候我们光卖药材就能得到一大笔收入。”

“妙,妙呀,大哥灵儿这办法可行。”

“二叔我还没有说完呢,这药材是一方面,如果他不同意我这还有一法宝不怕他不答应。”

“什么法宝?”

“两季稻。”

“何为两季稻?”

“女儿观山庄这里的气候,完全可以一年播种两季水稻。”

“当真?”

“就算做不了一年两季,就算天气不随人愿,也可做到两年三熟。”

上官灵儿说完大家十分欣喜,上官灵儿接着说“不过要做两季稻还需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灵儿你只管说,爹想办法给你弄来。”

“要做两季稻需要先育苗,需要造那种透明的、阳光可以通过屋顶直接照进屋子的房子。”

刘伟忙问“灵儿说的可是琉璃?”

“元启国有吗?”

“这琉璃自然是有的,不过价钱十分昂贵,一般只有达官贵人家和皇家才用得上。”

“二叔这只要有就行,我们可以用两季稻的种植方法,向逍遥王换取琉璃的制作方法。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向他多要些种子,一但我们种出别的粮食,同样可以将种植方法给他。

以此换取更多的种子和我们所需的东西,我们不是要重建山庄吗?什么烧砖术、烧瓷术、制瓦术就都可以弄来了。”

众人陷入沉思,上官彦不解的问“灵儿妹妹若真能种出两季稻,这种植之法我们何不抓在手里,何必要交由他人?”

“若山庄真种出两季稻和其他粮食,无论谁当皇帝我们都不一定能守住。

况且这种植方法,只要是个会种地的,看个三五年也就会了,我们何不在最初的时候换取最大的利益?”

“灵儿妹妹说得有理,可为何要那些方子和种子,要银子岂不是更好?”

“彦哥哥你知道大米多少文一斤吗?”

“平遥城里卖六十文一斤,好的精米卖八十文一斤。”

“那我们就按个中间价算七十文一斤算,这一亩地一年就算种两季,若风调雨顺一年最多能产七百多斤大米。

我们往高了算就算有七百五十斤,那一亩地大米就能卖五万两仟五佰文钱,也就是五十二两五钱白银。

可一斤上好的茶少说也能卖五十两吧,再说了一片琉璃至少也能抵一亩地一年的产出吧。

这还得是没有天灾的情况下,这要是遇到个灾年,这一亩地恐怕还种不出这么多粮食呢。

况且我们自己还得留下自己吃的粮食和种子,这能卖的粮食就更少了,有了这些赚钱的东西还怕没银子吗?”

众人恍然大悟,上官雄忙说“这缘必须得化,此事交给爹和二叔去办,只是这次去平遥城要辛苦二弟与我走一趟了。”

“大哥我们是一家人,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大哥何必如此见外?”

“爹、二叔去办就是,不过我对山庄重建我有点小小的建议。”

“灵儿你有什么建议?”

“爹在说之前我们能先吃饭吗?我一天没吃东西饿了。”

众人一愣上官雄忙吩咐下面的人准备饭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