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 第62章 儿女茁壮成长

第62章 儿女茁壮成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熙风和渌云不得不承认自己生了一个哑巴儿子,庸田直到现在还不会说话,连最普通的咿咿呀呀都不会。连比他小两岁的枫田都学会说话了。

到了这个时候,两人想起了当初萧大莲骂他哑巴的话,感觉钻心的疼。

熙风整天唉声叹气,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特别是在村前咳嗽村后响的农村,消息传的最快。

虽然一家人在高岭山上独门独户的住,但三塘村和峰下村都晓得他家里出了个哑巴。

一个五岁的孩子还不会讲话,除了自己的家人会可怜外,在别人那里只能是一个当做闲聊话题的笑料了。

当个哑巴,他的命运从他出生开始就已经注定。

他不能说话,也听不懂别人说话,很难与人交流,只能活在自己小小的内心世界。

当个哑巴,不能结婚生子,只能在有限的岁月中流淌在无限的寂寞河流之中,他哭了没人晓得他心中的苦,他笑了没人晓得他心中的乐。

当个哑巴,注定没有人晓得他心中的喜怒哀乐,注定只能在孤独中慢慢的老死。也不会留下任何的东西,注定只能在世界上白走一遭。

当个哑巴,特别是乡下哑巴,且不说自己要打一辈子光棍,对兄弟姐妹的结婚都是大有影响的。

娶进来和嫁出去的人家都要考虑一下他的家庭背景,知道家里出了哑巴,人家就会仔细考虑会不会有遗传,人家怕影响后代。

这给熙风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

近的是,除了庸田这个哑巴儿子,他还有几个孩子,这些孩子将来的婚姻怎么办,会不会有问题。

远的是,将来等自己跟渌云老了,这个哑巴儿子能不能自力更生,如果不能,他该怎么办。

熙风带着这种压力,深田年纪也不小了,他觉得现在应该给他物色一门亲事了。

本来应该先给大儿子绍田找老婆结婚的,可现在他在部队,还不晓得什么时候回来,只能先给深田找了。

熙风以前从卖猪肉开始在外面做了那么多年的生意,人脉广。

他托熟人,找亲戚,可是找了好几户人家都不同意,有的是嫌弃他家住在山上,有的是直截了当的说他家里有个哑巴,要不得……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晓得送出去多少野味,终于在乾塘村找到一个女孩子。

这户人家的父母和女孩子不在乎深田的家庭出身,只在乎深田本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媒婆的说嘴下,两家人在女孩子家里见了面。

女孩叫曾致女,扎着两条黑闪闪的大辫子,深田一眼就相中了她,接着他做了一件事,让熙风在心里直骂他是个笨蛋。

当时,深田坐的凳子四脚不平,他坐在上面不稳当。

本来相亲第一次见面,就当没发现忍忍就过去了,没想到他当着众人的面问女孩的父亲要了一把锯子,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端起凳子锯了起来。

熙风看着他“犯傻”,在这种场面上又不好直接点拨他,只能任着他“胡来”。

深田认真的对着凳脚忙了起来,旁人只能尴尬的笑笑,不理他继续聊天。

熙风心想这门亲事算是完了,心里正想着让媒婆再觅一个。

不料,姑娘就好这口,深田此举正中了她的意,见深田修凳子的那个认真样,不觉对他产生了情意。

为人父母最了解子女,姑娘的父母哪还看不出姑娘的意思,再有就是,姑娘父母见深田当着面就修起凳子来,也是个实在人,对他的感觉还不错。

这样一来二去,深田跟女孩相当于暗传了情意,于是双方父母在征求了自己孩子的意见后,又再商量了一下,两下就把亲事给定了。

直乐得熙风高兴了好些日子,因为庸田带来的压力也得到了缓解。

真是好事逢双,儿子深田定亲没多久,渌云生下一个女婴,这是两人第一次生下女儿,就像小棉袄一样,感觉很暖很窝心,后来给她取名刘棉红。

这是他们生的最后一个孩子,又刚好是个女儿,后来就取个外号叫“足仔女”。

邵田在部队表现优异,上面同意了他加入新群的申请。

在排长和班长的帮助下完成了资料填写后,他终于接到了参加部队新群大会的通知。

邵田抱着兴奋的心情走进会议室,里面坐满了部队的新群成员,邵田心想,这些都是部队思想觉悟高的人,以后一定要多向他们学习请教。

会上毫无悬念的通过了他的加入新群申请。

又经过专门的谈话,上级终于批准了他的申请。

他激情勃发,力争上游,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愿把自己全部奉献给轰轰烈烈的建设事业。

熙风的三儿子旬田这年十二岁,尚在乾塘村的书院读书,这个孩子是个老好人。

山上的虫子多,有很多好玩的,他经常乘放学抓了用自己在柴禾堆捡的竹筒装起来,去上学的时候带给同窗玩。

而且他脾气温和,所以跟同窗的关系很好。班里有时候同窗打架了,他去劝一劝,效果都比较好,为此老师也经常表扬他。

但是也有受委屈的时候,有天放学他哭哭啼啼的回了家。

渌云问他怎么了,是不是被谁欺负了,还是跟同窗打架了。

他只是哭哭啼啼的不说。

等他平静下来,吃完饭后,熙风和渌云再问他,他才说了出来,原来班上两个同窗打架,他去劝解,结果反而被那两人联起手来打了一顿……

旬田学习成绩一般,后面读了几年就没再读,回家一面挣工币一面接受父母的教育。

也许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使他用心去看待和判断事物,养成遇事应变的性格。

对于熙林来说,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即使经历了考最高学府的巨大压力,到了最高学府后仍然不忘初心,在农专书院坚持看了很多的书籍,从一位农民,彻底出脱为一个具有书生气的文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农专书院几年的坚持,也算是熬出了头,由于成绩优异,他被直接分配到行省农司上班,成为了一位官府正式吏员,彻底摆脱了农民的命运,这也可以说是他人生的一个新开端。

庆田长到七岁了,长得骨骼粗壮,身体结实,虎头虎脑的,每天跟着深田跑前跑后的,两人关系也比较好。

深田喜欢做一些木活,他也跟在屁股后面摸摸这个,看看那个。

随着村里群集大锅饭恢复成自家小灶吃饭,村里生活稍微好了一点,口粮似乎更经吃。

对于熙风来说,或许都一样,影响不大。

但是今年可有一件大事等着他去办,就是深田结婚的事。

深田去年定亲后,与女孩子相处一段时间,觉得对方都是值得托付终生的人,于是在算了生辰八字后定于今年结婚。

其实,自去年一定亲,熙风和渌云就已经开始准备结婚的一应物资了。

两人开荒翻土,多种了许多菜。田里的稻谷收割得干干净净,又把打出来的秸秆晒一次,把谷子全部打下收起来。

收木子的时候将树上和地上土巷的木子全面搜罗下来,把木子岭弄得干干净净,见不到一粒木子,结果打到三百多斤木油。

去年冬下,熙风带着深田到山里打猎,收获颇丰……

眼下万事俱备,只等着把儿媳妇迎进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