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 第81章 新的筹谋

第81章 新的筹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邵田自休完探亲假回到部队后,对带去的几本书是爱不释手,只要一有时间就端起书本把自己的思想沉入其中。

因此,在本班的工作上花的时间就少了,工作做的就不大好。

不久,他被部队派往外面参加通讯兵技术尖子比武,可惜成绩不大理想。

自比武回到部队后,邵田受到了连长严厉的批评,原因是他在思想课上的发言太过于强调“我”,过多的考虑个人问题。

邵田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识到自己的思想觉悟还是不够,于是他以自身能力不足为由,辞去班长的职务,部队同意了他的辞职请求并将他调到另一个班工作。

邵田认识到自己还要努力加强学习,他在后来的部队生活中花费更多的精力在看书学习上。

年底,高岭山上的棉花、红薯等作物全部收了上来,田地里的事基本很少了,这时往往是打猎者活跃的时期。

这天下午,熙风到山上打了一只麂子,到家整治干净,渌云和着辣椒炒得香咪咪的。

一家人大饱口福,吃完晚饭后,天空刮起了冷风,紧接着下起了小雨,温度因此骤降。

一家人都感觉身上发凉,熙风便取出自己挖小窑烧制的木炭,叫渌云点火烧起了一盘旺火来,一家人围着火盆烤起火来。

火盆中的火光照在众人身上,温暖之极,众人都静静的享受着这份舒适。

熙风想,现在提出自己心中的那个决定刚刚好。

熙风伸舌头润了润嘴唇,打破了这份温馨的宁静,开口说道:“高岭水库已经建好了,明年春天水满的时候,我看北凹岭那七八亩田全部会被水浸掉,栽不了禾了。”

熙风并不是第一次在家人面前说起这件事,所以大家并不觉得惊讶。

深田说:“能不能去找古星恒商量一下,另外给我们一些自留地?”

熙风一听到古星恒的名字就冒火,但碍于曾致女抱着孙女在火盆旁边,怕吓着还在襁褓之中的孩子,于是尽量压低自己的音量说:“没用!找那个王八蛋有个屁用!”

深田见父亲突然发起火来,吓得一缩脖子,低下头看着火盆。

熙风见此又压了压自己的火气,也不想再去提古星恒故意瞒着他修水库的事,以平静的口吻说:“本来以前上山就是因为山上田多粮食足,现在这山上大部分农田收归了群集,种得没劲,再失去了北凹岭那七八亩自留地,就彻底没啥意思了!”

说完熙风看着深田,叫了他一句,深田这才又抬起头看着熙风,其他人也都把眼睛放到熙风脸上。

熙风见引起了家人的注意,于是说出他的决定来:“我是这样想的,现在峰下村和三塘村都实行了农田群集化,高岭山上的这几十亩田全部由我们一家种,粮食却是群集收,这一点还不如山下,大家一起种一起收。”

说到这里,熙风停顿了一下,拿起火钳往火盆里添了一根木炭,然后接着说:“现在山上比山下好的一点就是油很足,我们可以随意吃,但如果粮食不够吃,油再多也没用。所以,我想让深田带老婆孩子今年先下山回三塘村,到村里试一下群集生活怎么样。如果比山上好,明年我们一家全部都下山回老家住。如果比山上差,你们仍然回山上来住。深田,你看行不行?”

深田心里想:现在下山,刚好可以参加明年的群集种田,刚好筹谋明年的事情。而且他自十三岁到高岭山来,一住就住到了二十一岁,每天独门独户的生活,他实在是有点厌倦了。

他转头看看抱着孩子的曾致女,她面露喜色,他晓得她也想下山去住,于是对熙风说:“可以,我先带老婆孩子回老家去住了看看。”

熙风说:“嗯!那行,明日我们两个先回一趟村,把住的地方和参加群集的事情落实一下。”

深田点头表示同意,然后一家人又围着火盆聊了一会,但是大人的心情都不大好,没聊多久便各自回去睡觉了。

第二天,熙风和深田回到三塘村,跟张左英说了这次下来的目的。

张左英却告诉他说,深田下来住的事情要跟熙水商量一下。

熙风当初还没上高岭山时,熙火已经搬到别人空出来的一个厦房后段居住。

说起熙火住的这一段厦房,是熙火的大伯,也就是祖德的兄弟过世,房子有祖德的份,便分了一段到祖德的名下,刚好让熙火带着家人搬去住。

熙风上高岭山住后,原来家里的老房子就剩下母亲张左英和熙水一家住,其实也就是张左英占一间房,其他地方基本上是熙水一家大人和孩子的领地,连熙风建的厦房都给占了。

熙风跟熙水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并跟他商量空间房给深田住。

这房子本来熙风有份,何况厦房还是熙风建的,而且熙水的房子已经建好了,准备搬进去过年,所以熙水没有推辞,只是提出能不能等他搬了新家之后,深田再搬下来住。

熙风想反正能保证在年底之前搬下来,也不急在一时,就两下商量定了。

当时三塘村的村长仍是刘旺,熙风和深田找到他,跟他说想让深田先下山来,但是略去了古星恒将高岭山的农田收归群集一节,只说在山上住烦了,想回老家来住。

熙风一家本来就是三塘村的人,刘旺没有理由推辞,痛快的答应明年按照村群集的规定分发口粮,并将深田一家分入村里的第二生产队。

如此,事情已经说定,熙风和深田回了高岭山。

深田和曾致女先整理出一部分暂时不急着用的东西,包括深田自己打制的那些箱子柜子等。

熙风和深田先分批将这些东西搬下山,放到母亲张左英的房间。

农历十二月,熙水和熙火的房子已完全建好并打扫干净。

这是两兄弟合建的一套土坯房子,房子的样式跟现在张左英住的那套房子一样,也在主房右边多建了一路厦房,主房与厦房之间开了一扇门,两边可以互通。

早在做房子之前,两兄弟就已经商量妥当,熙水为哥哥,理应占用左边(左边为大),熙火则占右边。

即熙水拿左边的一间廊房和两间睡房,还有前厅跟后厅;熙火则拿右边的一间廊房和两间睡房还有厦房。

房子做好之后,两家却迟迟没有搬家,因为萧大莲对房子的分法有意见。

她觉得主房的前厅和后厅加起来跟厦房相比要大的多,这样分法自己很吃亏。但萧大莲也只是心里盘算着,没有明着说出来。

熙水晓得萧大莲的厉害,也不跟她摊牌。

这两家两下都有顾虑,于是干脆请大哥熙风来做中间人,把事情敲定一下,也好搬进去过新年。

熙风刚好和深田搬东西下山,熙水把事情跟他说了,也把萧大莲的想法私下跟他通了气。

熙风把熙水和熙火两家都叫到新房子里面,熙风循着房子里里外外看了一遍,然后对两家说:“熙水为大,理应住大边,但是前厅加后厅确实比厦房大一些,就这样,熙水在后厅起灶做饭,熙火在厦房起灶,前厅就共用,熙火有东西也可以放到前厅来。你们看怎么样?”

熙风这个分法刚好遂了萧大莲的意,哪还不答应,背着众人暗示熙火同意。

熙水想他反正吃住都挨着前厅,要用也是他自己方便些,熙火要用就用吧。

于是事情就这么说定,两家欢欢乐乐的忙着起灶搬家。

年关,熙水和熙火先后搬进了新房,开始过起独门独户的日子。

熙水将原来老房子的房间全部腾了出来,深田便也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带着老婆和女儿搬到了三塘村的老房子居住,生活用品、柴米油盐等全部从高岭山带了下来。

深田结婚时间不长,又刚生了小孩,冷不丁脱离父母亲单独生活,刚开始有点不适应,好在有张左英帮助他们带孩子,教他们生活经验,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去料理生活中的琐事。

两夫妻带着孩子跟婆婆张左英一起过了新年。

开春之后,生产二队队长窝灰叫他们一起到田里去干活并给他们分配了劳动任务,从此,两人开始了出工挣工币的生活。

种早稻之前,村里按照分配比例,给他们两夫妻及女儿分发了口粮,彻底过上了三塘村群集化的生活。

渌云可怜儿子儿媳刚生完孩子不久就要自己下山单独生活,经常下山看望自己的孙女,每次都会从山上带下一些木油、野味或者专门泡好的油圆给他们吃。

熙风也从渌云的嘴里了解一些三塘村群集化生活的状况。

山上的积雪融化,雪水和着山泉水全部汇入高岭水库中,水库的水位因此不断上涨,漫漫的没过了田埂,进入农田。

熙风北凹岭的农田果真一块一块全部被水库的水淹没。

熙风对此早有预见,不过当他眼睁睁的看到七八亩农田全被浸掉,仍不免感到惋惜。在那一瞬间,他觉得自己对种高岭山上的田失去了力气。

开春之前,峰下村组织分配了村民的口粮,熙风去领口粮的时候才晓得,古星恒了解到深田一家已经下山回三塘村居住,扣除了深田一家的口粮,而且古星恒对熙风断了他的木油供应耿耿于怀,将深田一家的工币全部划掉,不计入粮食分配。

熙风去找古星恒理论,古星恒以深田没有参加峰下村的群集劳动为由拒绝恢复深田的工币。但实际深田参与了高岭山上农田的管理,高岭山上农田收割的谷子全部被峰下村群集上收,理应按工币分配给深田。熙风找古星恒多次,古星恒都推托不肯给粮,事情就这样拖着。

三塘村的口粮分配是在割早稻之前,深田因为回村前一年在三塘村没有工币,在分配粮食的时候,只分到了基本口粮,没有分配工币粮。

民以食为天,粮食可是个天大的事,三塘村不给确实站得住脚,峰下村不给就没道理了。

深田气不过,就和熙风一起到古星恒家里问粮。当时深田已经跟着罗背村的海贼当了屠夫,这一点,古星恒是晓得的。

所谓屠夫不能惹,古星恒见深田气势汹汹,便有点势软。

之前熙风找过他很多次,缠得他已很烦,深田又年轻气盛,言语之间表露如果不给要动手的意思。

古星恒才终于松了口,但是这次的粮食分配已经完成,只能下次再补上。熙风和深田见他已经妥协,也不再强逼。

后来,古星恒还是履行了承诺,补上了深田的工币粮,只不过,跟熙风一家的关系也因此闹得更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