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天仙修凡记 > 第150章 在雨中3

第150章 在雨中3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天仙修凡记!

栖霞关墙上,正是盛年的高大将军的身材微微发福,面色铁青,向西而立,深吸了口气。

扑面云影如山,疾风中带着浓浓的土腥味,插在城上的军旗被劲风扯的笔直,城头最高处,代表大军新任统帅的紫色大纛粗大旗杆弯出了弓形。

此时一同站在关城上迎风而立的这一小群人,不久之前还曾在邛山道对峙。

虢夺统兵权的大将军温勇仅携带两人又折返了栖霞关,如怒狮的老拳师和一位天生阴阳眼的中年官员。

此时站在众人之前和温勇并肩而立,只有头戴金冠一袭紫袍的新任大军统帅元允。

温勇此行是来给大军示警。

元允对温勇带来的示警信息,表露出不置可否。

元允握拳抵在唇边,轻轻咳了几声。他回头望向关城东边,山岭重峦叠嶂,映着红彤彤霞光。

片刻后,他蹙着眉,转头望向西边的天空。

乌云的边缘,那道阳光投射出的金色边缘随着翻涌的云朵,压缩、伸长,忽明忽暗,色彩变幻不停。

温勇几乎是不计生死去而又返的行为,终究让元允不得不正视他说出的话。

‘紫铜关的西魏军要出动大军,出关袭营。’

西魏军袭营?

经营多年造就出如今两座雄关之间的形势的智将温勇,难道不该为龟缩不出的西魏军,终于要出关送死而欢喜吗!?

元允在洛京时就仔细研究过温勇在三河口的布阵,他也不得不承认,温勇将麾下的荡寇军八万大军布出阵势攻守兼备。

栖霞关外的八万大军,河对岸紧逼在紫铜关下的兵力仅有两万,其中真正的军中精锐战兵还不足万人,这不足万人的精兵,施行的是各营轮换制,以战代训。

余下的一万,其中一半是操纵远程攻击武器的辅兵,另一半则是感受战场氛围的菜鸟新兵。

栖霞关这边的河岸,北面纵深较短,仅有六里,是辎重营,有万余守卫部队。

南面有十五里纵深的河岸,才是中军大营,汇聚了水师在内的五万重兵。

两岸仅有一桥相通,桥东头布置八牛强弩,精兵值守,西魏国出关袭营,至多能袭扰西岸前突大营。

元允刚开始学习兵事的时候,温勇已是蜚声三军的大将军了。 他统领的军队,指挥过的战役,免不了被教习拿来当做例子。

皇家教授天潢贵胄们学习兵事的教习,教学的视角自然是维护皇家统治,视野和格局也是要比教导普通子弟宏大。

百年前,温氏倾尽家族所有复刻出魏武卒,一举攻克了秦人所建的一百零八寨防线,达成了魏军百年未曾成就的功业,随后的百年光阴,近乎是温氏私兵的荡寇军,也成就了温氏二等氏族第一家之名。

原本仅是一地望族的温氏,如今已是承载着东魏秦人希望的豪阀。

皇家如何能不忌惮温氏?如何能不挖空心思收束荡寇军的兵权?

元允自认在同等后勤补给,兵员配置下,几乎没有胜过温勇的可能。

但是,只是个假设而已!

温勇永远不可能和他一样获得朝廷全力的支持。

所以他虽然极为赏识这员宿将,还是毫不犹疑的夺走了荡寇军的指挥权。

这就是现实!

真正的无敌统帅,从来不仅仅是个战场指挥官,必须洞彻政局,深得君王信任,能够调动所有资源,为打赢战争而服务。

而合格的统治者,也一定会将战场上所能收获的最高荣誉,收拢在自家人手里。

依存东魏存在的温勇和温氏,只能谨守二等氏族的本分,接受为皇家训练精兵,聚拢财富的现实。

“仅是猜测!?” 随元允同行的携阔剑女子,斜睨着温勇三人。

出自东魏头等门第的女子,丝毫不掩饰对下等氏族的鄙夷。

温勇望向生着阴阳眼的中年人,“尤笃长于望气,曾多次助温某避过劫难,温某从不怀疑他的猜测。”

元允身后一方面红袍僧人双手合十,朝温勇身侧的中年行了一礼,问道:“尤先生此时能观瞧出什么?”

中年人一大一小两只眼大瞪着河对面,凝视片刻,脸上露出的神情古怪,在他的眼里,今日午后发自紫铜关着那股兵戈肃杀之气,不是消散了,而是整个紫铜关都被座五峰并立的山岳遮蔽,山峰间云雾缭绕,他什么也看不清楚。

“有山峰遮掩住了紫铜关内的气机。”中年人抬手揉着明显一大一小的眼睛。

东魏以魏人为贵,又以报福寺僧人为尊,出自二等中等氏族门第的尤笃面对着这几位魏人中头等门第的贵人,和报福寺排名前五的大和尚渡痴,紧张的说话有些词不达意。

渡痴大和尚微微一愕,将精力灌注在双目望向隔河的关城。

大和尚是八品金刚境巅峰,曾指点过紫阳侯修行内息,算是半个师父,虽然名声不如弟子显赫,深厚的内息却是世所罕见。

魏人比起秦人,胜在天生体魄强健,修习上等武道更容易打破上三品瓶颈,但要达到武道大成境界,重在悟性,体魄尚在其次。

紫阳候元允这样的天资超拔,达到武道九品的超级武者,在魏人中是百年难遇之才。魏人武道强者常在年纪轻轻时便能突破瓶颈,达到七品意满境,却是到死时,依然还在意满境界趴着。

所以随同元允来栖霞关的三十多上三品武道高手中,真正够得上超级武道强者的,也仅仅有以渡痴大和尚为首的六七位秦人武者。

渡痴大和尚注目片刻,以他的视力竟然看不穿对面关城上那层薄薄的淡雾。

就在大和尚和阴阳眼尤笃关注紫铜关时,紫铜关青褐色的关墙垛口后,有一豁牙老卒,屁股朝后撅着蹲在长凳上,端着铜烟袋,吧嗒吧嗒,在吞云吐雾。

关门内,一排排战兵默然而立。

天空中响起一串雷声,大雨随即落下。雨丝如雾如烟,淹没了三河口。

冯行偃摆弄着手中铁锤,忍不住边呲着牙。

炫目的银锤被换成了‘屎黄色’,这是阿信说的。

不单是冯行偃的铁锤,他和阿信的亮银甲也变成了同样的‘屎黄色’。

老程帮他们俩变换盔甲兵器颜色时,豁牙老乔往炉火里添了把黄不拉几的粉末,结果就成了这个样子。

阿信的说法,俩人如今并骑而立,就像两坨屎凑在一块了。

阿信说着话的时候一点也看出怒意,还笑的灿烂无比。

接着还眉飞色舞的嚷了一句,‘赚大发了!’

北岳属金,执掌白虎鼎,善炼器。二人的兵器甲胄在他手里过了一遍,绝对已经不是凡品。他才不咋以什么‘屎黄色’。

要说不满意,就是这老山君送礼物有点重女轻男。

他送陆瑶的玉扳指,不说对于一身本事都在弓箭上的陆瑶实用又器形优美,更是一件稀缺的方寸物。

有了这个宝贝,青年女子就不必时时刻刻背负着长弓羽箭。

英气女子此时就在阿信身侧笑眯眯捣弄着新到手的宝贝。

心中默念法诀,手里一晃,长弓就在手了。手一松,长弓便收进了扳指内。

送她此物的豁牙老卒还偷偷和她说,陆姑娘好心有好报,姻缘如意,儿女双全。

对于陆瑶选择随同双虎营作战,来此地助力西魏军的群豪,当面嘴上都没多说什么。看他俩的眼神却又别有深意。

三人的身后,是一百从双虎营五千将士中精选出的敢死勇士 。 他们排在出城第二序列,随在开路的三百重骑,和数百山魈后面。

过桥后,以勇将小霸王冯行偃为箭头,这一百人要将东魏主营从头到尾,破开一道裂口。

慕容素抓紧时间召集本部将校做了个简短的战前训话。 言辞简明,华郡大营的这两万将士,此战唯有死战,既是为了活命,也是为了荣誉!

紫铜关全军尽出,相对关外的八万荡寇军依然不占有兵力优势,别的几支军队都是以寡战多。

唯有慕容素接到的任务是带领两万本部人马,负责攻击仅有一万守卫的对岸北营。

独孤伯璨和高柏相携来找阿信和冯行偃,因为高晋和独孤嫣然的缘故,他们和这两个小将相处的极其融洽。

主帅韩擒虎采纳了阿信的布阵,将进攻东魏主营的任务交由双虎营和他们两支精锐协同完成。

勇将冯行偃和一百敢死士当先冲营,搅乱东魏大营,铁浮屠重骑摧毁营寨,分隔敌军;第三梯队的双虎营五千罪民负责杀戮。

冯行偃冲营开始,高柏就必须和麾下的鹰扬士沿着河岸向南挺进,面攻击停泊的战舰消灭东魏水师,还有一个任务,要用吹响哨子为随后列阵冲击的重骑指示方向,避免转向不便的重骑冲入河中。

以不足一万五千兵力全歼荡寇军五万主力大军,他们几个领兵将军都没显出紧张不安。

独孤伯璨过来就和阿信争开路前锋,被阿信丢了两个白眼,巨熊般的将军也不恼。高柏抽空向冯行偃打听着汉阳县出现的神奇小郎中。

王近山找韩六哥商量,能不能把他换到过桥的几支军队中。

以紫铜关驻军负责歼灭关外西岸的两万东魏军,也是阿信提出来的,所有的将领也都认为这样布置十分妥当。

论起对东魏军在西岸的兵力部署、工事布置的了解,和他们隔着道关城对峙了三年的驻军将士人人心中都有数。几支援军都不如他们。

韩擒虎劝王近山,西岸这边的两万东魏军,也不是根软骨头。

不说东魏军经营三年,东岸的工事坚固、军械充足,一旦他们发现身后的大本营被攻击,归路面临断绝,两万将士拼死突围,一场血战是避免不了。

紫铜关的边军能不能成功将东岸的两万荡寇军隔绝在东岸战场之外,将会是此战的一记胜负手。

关城中心的帅帐处,升起红色的战旗,将领们回归本部,下令准备出击。

数万大军在大雨中做好了出击准备,突袭占领栖霞关的单仲扬等人尚在双虎营阿信的军帐中。

他们在等。

等独自潜往对岸栖霞关的追命,将携带着的龙虎山导引符激活。

掐诀盘坐的大天师赵庭澜睁开眼,向单仲扬点了点头。

“准备!”单仲扬抽出背上的铜剑,众人也各自取出兵器。等众人都踏入了地上的阴阳八卦图,赵庭澜将手中道意盎然的青纸符箓捻动,转瞬间,便将他们送到了一个出乎预想的战场!

震天的雷鸣声中,紫铜关三座城门上的厚重城门同时打开。

章须陀放下面甲。

黑甲黑骑顿时弥漫出魔神气息,随着他手里高举的黑铁长枪向前落下,三百巨装重甲骑士同时策马冲出。

天空昏暗,雨落如鼓鸣,掩盖了兵戈的寒芒和战马铁蹄踏地声。

山魈、冯行偃和阿信、铁浮屠、、、、、、、、

这个大雨黄昏,这片天地间最精锐的十数万将士,就要展开一场决定天下大格局的大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