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天仙修凡记 > 第5章 祖传秘法

第5章 祖传秘法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天仙修凡记!

童掌柜端着杯子,没喝,攥在手里发了会痴,忽而问道:“你家庄子这几年如何过来的?!”

王小石举杯润了润口,仰着瓷白的俊脸,缓缓说道:

“我家庄子本在金水河边上,金水河改道后来,旧河道成了深沟,将我家庄子三面围着,再后来地牛翻身,引发地裂,另一面也裂出条深沟。

庄子四面有深沟阻隔,平日进出十分不便,这回却得了好处。

元氏兴兵的第一年,庄子正在忙着夏收,听闻外庄被乱兵祸害的消息,抢在乱兵到来之前,先烧光了田地里来不及收的庄稼。

抢晕了头的乱兵,隔着深沟,见大火弥漫烟尘滚滚,还以为是自己抢过后放的火,就给糊弄过去了。

后来一直没战乱结束的准信,田地便没有开垦种植,保留着人为放火烧地后,无人打理的荒凉样貌。

到了前年秋天,周围的村庄基本都逃难走空了,方圆数十里的田地都撂荒。不熟悉当地情况的,只当全都是无人荒地,远远的就绕路而行,我家庄子夹在中间,反倒安全了。”

他缓了缓,平复了一下情绪,接着说道:“安全,不等同安稳。 兵匪不登门,是因为看到田地荒芜,没粮可抢; 可庄户人家不种田,吃什么呀!?

庄里防备荒年,也是预备着对付兵祸,会在粮仓里积攒足够吃一年的存粮;得舅父资助,粟米混合着野菜草根,勉强由对付一年;

去年开春,瞅着安稳了一冬,正在收拾农具准备着开荒种粮,元氏大军就又打到了京畿。

隔三不五接济我们姐弟的老舅,莫名其妙的就没了。

青壮们为给老幼们省下粮食,就结伴去都城里讨生活了。

留在村里的百十口老幼,这一年里省来省去,饭碗里粟米粒子越来越少野菜越来越多,粮仓里还是要断了粮!

即便是大着胆子开荒种地,等不到收成,就都得饿死。

实在没法子了,我们姐弟只得出庄找条活路。”

说到这,少年神情凄然,默默地摇着头,停了陈述。

静了片刻,王小石开口问道:“童掌柜,我送到店里的绣品,还行吧?”

话题虽然才转到了正事上,可前面有了足够的铺垫,王小石无需多说多解释,童掌柜就明白了他姐弟有何打算。

姐弟的娘舅沈耀,本来就是汉阳县商家老户,待人和善,口碑很好,和童掌柜俩人私交尚可,他瞧着王家一对小姐弟,也煞是顺眼。

姐弟俩谋划的刺绣生意,一头在韦记赊欠物料,另一头,韦记却揽下绣活转销,这一来,虽是赊货的生意,风险却极小,甚至就不存在什么风险。

童掌柜笑着说道;“拿来的样子我看了,图样和搭配的针法都挺新颖,价格定的也合适,是个能长久做下去的生意。

都是知根知底的街坊邻居,这赊欠的生意自是能做,至于布匹丝线的价格,我保证在权职之内,给到最大的优惠。

只是,按着东家定下的店规,此事还需要找个体面的中人,给你们姐弟做保。”

王小石手指摩挲着杯沿,笑容温醇,心里却在暗骂!人生地不熟的,和你童掌柜都是刚搭上话,这一时半刻,到哪再找个肯作保的体面人去?

设想中最有把握的都卡死了,也就更指望不上在米铺大量赊欠粮食,全盘的规划都成了空想!

眼看着事情要黄了,王小石抬手轻揉着微蹙的眉。

转机,突然出现。

夏夜蚊虫烦人,王芝秀取来两条细绳点燃了,分别悬在谈事的二人坐椅旁边。

童掌柜坐的稍稍久了,便发现这种香草绳真好。

确切的说,是好得过了头!

荧荧一点火星,无烟,无刺鼻气味,空气中只有一缕暗香悬浮。

扰人的蚊虫却不见一只。

童掌柜抽抽肉乎乎的鼻头,确定不是熟识的西市黄家所贩卖的香草绳的味道,侧身细看,二尺多长灰色的细绳,比黄家售卖的粗一倍,也长出一截。

不禁好奇地指着燃着的绳头,问道;“此种香草绳购自何处?价格多少?”

“自家所制。”王小石收了按在额间的手,视线不离童掌柜的脸,笑问道。“童掌柜觉得如何?”

“哦!?自制,,,,,,”

童掌柜脸上一闪而过的惊喜,没能逃过王小石的眼睛。他抢着说道;“童掌柜,搓绳和刺绣都是适合妇人的生意,家姐计划等到刺绣生意捋顺当了,再考虑香草绳,,,,,,,”

“你家有泡制香草绳的秘方?每年出产多少?”

王小石从童掌柜急迫的神色中,已经肯定,香草绳大有商机!

一面暗中用眼神制止一旁想要插话的王芝秀,一面注意着童掌柜神情变化,说道;

“一年里就,,夏天,,蚊虫最烦人。 这种草绳,,,,祖上传下的秘方,,,,材料收集不易,,,,以往也就只做少许,供自家使用。”慢悠悠说着,话头已经随着童掌柜脸色变化转了几个弯。

“,,,不着急,事情总是要一件一件来!我们先把丝布,,,定下,,,,至于香草绳吗,,,,,”

“公子可曾谈好了承销香草绳的商号?

做生不如做熟,不如把香草绳和绣品一起交给鄙号承销。”童掌柜一着急,连谦称都用上了。

随后的商谈,童掌柜已经忽视了控制好情绪,不知不觉被王小石掌握了商谈的主动权。

当他袖笼里暗藏着三条作为样品的香草绳离开王家的时候,比手里紧攥着二两银锭离开的陶掌柜笑的更开心。

王家姐弟拿出的这种比黄家的香草绳,长三分的香草绳,将会以黄家售卖价百文的一半,一条五十文钱,全部交由他转手向外发卖。

香草绳送进京城去,一条加上二十文,过个手,转发给本家做零售的商铺,即便零卖价定得与黄家一样,也是稳稳当当三分的利润。

百文一根的价格小门小户自然难以承受,在高门大户就不算什么奢侈之物了。

单只是京都,和韦家过往亲密的高门大户就不下百家,假设一户一日里用上十根,拿下一半的用量,就有五百根。

一根二十文,五百根是十贯的净利。

这可不是一次的买卖,而是长流水的生意。

今年剩下的夏日过半,就算是还有一个半月的行市,刨去七杂八杂的折损,小小的根香草绳所赚取的利润也不会少于三百贯,远远超出了汉阳县城这间布庄太平年景时一年的利润总和。

做好了这笔好买卖,年底所有大掌柜们聚集在东家堂屋里报账,就再不会被排在贴着门口的座位上了。

童掌柜心中窃喜,来年、甚至是后年,一整个夏季,香草绳大赚特赚的场面都自行脑补了出来。

当下他担心的不是销路,只发愁王家的秘方配置不易,产出跟不上了。

他如何也想不到,香草绳这样的好货色,并非王家祖传的秘方,只是个王小石昨日路途遇雨,歇息在河神庙中时,夜来被蚊虫滋扰,想出来驱赶蚊虫的应急小玩意。

送走了童掌柜,王小石仰望着夜空,视线在星河里游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