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 第六十七章 阆州失陷

第六十七章 阆州失陷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第68章 阆州失陷

安重诲拆分东川,想要削弱它的实力,又不断派兵入川,终于如他所愿,逼反了董璋。

阆州镇将李仁矩,遂州镇将夏鲁奇,和利州镇将李彦琦,飞表向朝廷上奏。明宗召集群臣一起商议军事,安重诲说:“臣早已料到,两川必反,但是陛下一味地包容,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局面!”

明宗说:“我不负别人,既然别人负我,那就不能不讨了。”于是命令利州、遂州、阆州三州联兵进讨。偏偏这三镇的部队还没准备好呢,人家两川的兵马已经抢在了前面,先发制人,已经先来进攻了,反到弄得这三镇自顾不暇,哪里还顾得上甚么联军。

原来后唐朝廷正在商议发兵的时候,恰好西川进奏官苏愿就在京城呢,他得知了消息,立刻派手下飞报孟知祥。

孟知祥和赵季良得到消息,就在一起商议,应该如何对付。赵季良说:“为今日计,不如让东川先取遂州、阆州,然后我们发兵相助,一起守住剑门。到那个时候就算朝廷大军到了,咱们也能无内顾之忧了!”

孟知祥觉得赵季良说的不错,于是依计而行,当下派了个使者去约董璋起兵。董璋立刻率兵去攻打阆州,同时请孟知祥进攻遂州。

孟知祥派指挥使李仁罕为行营都部署,派汉州刺史赵廷隐做他的副手,任命简州刺史张业为先锋,率兵三万,前去进攻遂州,又派牙内指挥使侯弘实、孟思恭等人,领兵四千,去帮助董璋攻打阆州。

阆中镇帅李仁矩本来是个糊涂虫,这个我们前面说过。他一听说敌兵来了,就想要出城迎战,部将们对他说:“董璋造反是蓄谋已久的,兵锋必然势不可当,咱们不如坚守城池,挫一挫他的锐气,等大军到了,贼兵自然就败走了。”李仁矩很生气,说:“蜀兵胆小懦弱,怎能是我精兵的对手?”根本不听大家的意见,坚持要领兵出战。诸将因为自己的意见不被主帅采纳,一个个都心无斗志,还没跟敌兵交锋呢,就已经溃退了,李仁矩策马逃了回来。他逃进了城,董璋就在后边乘势追击,险些儿冲进城来,幸亏指挥使姚洪断后,抵挡了一阵,唐军才得以收兵入城,登城拒守。

董璋过去曾经是后梁将领,姚洪曾经是他的手下,于是董璋就给姚洪写了封密信,让他做自己的内应,姚洪把来信直接扔进了厕所。董璋昼夜攻城,城中除了姚洪以外,都不肯为李仁矩效力,就那么眼睁睁地看着城池被敌人攻陷,李仁矩本人和家属全部被杀。姚洪坚持巷战,最后也被擒了,董璋当面责问他说:“我曾经在军中提拔过你,你今天为什么要有负于我!”姚洪瞪着眼睛骂道:“老贼!你当年只是李家的奴才,给人家扫马粪,主人给你点剩饭,你就感恩戴德了。如今天子让你做了节度使,有什么对不起你的,你竟敢造反,是你有负于天子,我受过你什么恩情?反而说我有负于你,我宁可为天子而死,也不愿意跟你这个别人家的奴才共生!”

这姚洪骂董璋一口一个奴才的,并不是没有原因的。五代的时候,汴州有个富豪名叫李让,这是个很神奇的人物,他自己以前认了朱温做义父,朱温给他改名叫朱友让,这个咱们以前提过一句。

李让自己到没啥,但是他有三大家奴,这三个奴才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后来都做了大官,二是人品都不怎么样。

第一个是高季兴,原名高季昌,人称高赖子,抢了人家后唐的钱财,杀了人家的人,说你去找水神吧,这事跟我没关系,你说赖不赖吧。但是不管怎么样,人家后来建立了南平政权,也算是一方的帝王。

第二个是赵殷衡,就是跟安重诲斗法,最近刚把女儿嫁给了皇子的这个孔循。他以前跟着朱温、蒋玄晖杀了唐昭宗,然后又杀了蒋玄晖、何皇后、宰相柳璨,是个狡猾透顶的货色。

第三个就是这个董璋,这三个人以前都是李让的家奴,仨人是同事。现在姚洪揭了董璋的老底了,董璋越听越怒,就让手下的士兵扛了一口大锅来,割了姚洪身上的肉,直接在锅里涮了吃,姚洪绝对是条汉子,至死骂不绝声。这人呐,道义上占了上风就能激起一种不怕死的精神,这可以说是信念吧。英雄心里都有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的东西。一个人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不怕死,不卑躬屈膝地求活命,这是我特别佩服的,我得赞一声“好汉子”。

朝廷得知了阆州失守的消息,就下诏,削去董璋的官爵,并且杀了董璋的儿子董光业,又任命天雄军节度使石敬瑭为招讨使,任命夏鲁奇为招讨副使,任命右武卫上将军王思同为先锋,三人一起率兵前去征讨董璋,并且命令孟知祥负责提供给养。这时候的孟知祥已经和董璋一起造反了,所以他当然不会接受这道命令,反而又增兵围困了遂州,还催促董璋赶快拿下利州。

董璋向利州进发,路上遇到雨天,粮饷跟不上,只好又退回到了阆州。孟知祥得知以后,大惊,说:“阆中已破,正好进攻利州,我听说李彦琦没什么谋略,肯定会望风而逃,如果占领了利州的仓库,据险自守,北军就无法西救遂州了!如今董璋待在阆中那么个偏远之地,而放弃了剑阁,这可不是个好主意,一旦剑门失陷了,两川就都吃紧了!”于是派人去告诉董璋,说自己愿意发兵三千,帮着他守住剑门。董璋说:剑门我守的好好的,不用你派兵来。于是孟知祥又派人去拿下了夔州、泸州,还兵分两路,去攻涪州。

过了十来天,孟知祥又得到董璋的急报,说石敬瑭的前锋已经袭击并且占领了剑门,守将齐彦温被活捉了。孟知祥跺着脚,大叫:“这老董果然耽误事啊!”急忙召都指挥使李肇来见自己,让他率兵五千,倍道行军,前去占领剑州。同时又派人去遂州,让赵廷隐分兵一万,也去剑州防守。再派前蜀的永平节度使李筠领兵四千,守住龙州要害。西川这些将领很多都是郭崇韬留下的,郭崇韬被冤杀,众将都认为这是朝廷的错误,所以大家都很愿意为孟知祥效力。当年冤杀郭崇韬的恶果,现在还在延续呢。

时值隆冬,天寒路滑,赵廷隐率兵奔赴剑州,很多士卒都不太想去,大伙都在那观望,不肯前进。赵廷隐哭着对大家说:“如今北军兵势极盛,你们如果不肯力战,那妻子儿女就都成了别人的了!”大家听了他的话,这才赶快向剑州进发。

西川的牙内指挥使庞福诚、昭信指挥使谢锽屯兵在来苏村,他俩听说剑门失守了,两人都觉得,如果唐军下一步拿下了剑州,东西两川恐怕也就难保了。于是马上带了一千多人抄近路赶往剑州,正好石敬瑭的前锋王思同和阶州刺史王弘贽、泸州刺史冯晖等人从山上下来,一眼望去,大概不下一万余人,庞福诚就对谢锽说:“我军只有一千来人,敌军在万人以上,就算我们以一敌十,恐怕这点人也不够,现在天要黑了,等到明天早晨,咱们恐怕就没有活着的了。”谢锽说:“不如乘着今夜先去劫营,杀他个下马威,免得被他轻视。”庞福诚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敌众我寡,只能用疑兵之计,前后夹攻,把他吓退,如此才能保住剑州了。”谢锽奋然说道:“我挡在敌前,你去敌后,如何?”庞福诚大喜,就和谢锽兵分两路,悄悄接近唐军。

这天夜里,唐军已经越过了北山,就在山下扎营,打算等到黎明就开始进攻剑州。眼见夜色将阑,忽听营外喊杀声骤起,唐军急忙出兵对敌,不料来兵非常勇猛,一个个手持利刃,乱冲乱砍,好似生龙活虎一般。此时正是黑夜,唐军也不知道敌兵到底来了多少,情急心虚之下,阻拦不住,又听得山上吹角鸣鼓,响彻行营,不由的惊上加惊,大伙立即弃营而逃,退守剑门,一连十多天都没敢出来。庞福成、谢锽二人把唐军吓退,随后来到剑州,赵廷隐、李肇两军也陆续到了,这下剑州总算是安全了,再加上董璋也派了将军王晖率兵前来帮助守御,现在这里兵力强盛,已足以于对抗唐军了。

........

知识卡片:

说起国内最着名的险关要塞,大家最容易想起的可能就是山海关、嘉峪关,但是四川的剑门关可绝不能漏掉。古代就有“北有山海关,南有剑门关”的说法,剑门关也有“天下雄关”和“天下第一关”之说。

在春秋战国时,秦国为了争霸天下,就想吞并巴蜀,由于关中入蜀的道路几乎不通,秦王就骗蜀王说要送给他五头会拉金粑粑的牛,这下蜀王中计了,于是征发劳役开通蜀道,这条路就是着名的金牛道。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司马错沿着金牛道南下灭蜀,把天府之国打造成了秦国的大粮仓,而剑门关就是金牛道的咽喉,是蜀地的北方门户。剑门关破,蜀地不存。

虽然金牛道在战国时已经修了,但是剑门关的出现却要晚一些,直到三国时期诸葛亮才开始修建。诸葛亮和姜维先后十六次北伐中原,剑门关就是蜀汉重要的进军通道和粮草供应通道。公元263,姜维在剑门关凭三万人马拒守钟会的十三万大军。要不是邓艾偷袭阴平小道,恐怕就不会有后来钟会的丰功伟绩了。

剑门关的位置实在太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发生在剑门关的战斗是数不胜数,剑门关关楼被摧毁重建那是常事。

后来在西晋、东晋、北魏、北周、隋代、唐代,剑门都发生过大战。北宋大将王全斌剑门之战,破关而入,杀了后蜀一万多人。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宋朝军队攻克剑门,长驱直入到了成都,消灭了起义军。剑门关的苦竹隘是南宋蜀道防御的最后堡垒,南宋在利州路北部地区建立了蜀口防线,组织修筑了大量的城堡关寨。端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236年,蒙古三路大军进攻南宋,西路军由大汗窝阔台之子阔端统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了蜀口防线,奔袭剑门关,血洗成都。史称“丙申之变”,也叫“阔端入蜀”。通过这次事变,蒙古夺取了蜀道的控制权。1252年,蒙古大军又一次抵达剑门关,蒙军大将汪德臣被宋兵设伏打败了。可是就在第二年,蒙古的蒙哥汗继位,蜀地又成了目标,蒙宋两军在剑门关纠缠了好几年,直到1258年,蒙古人才算彻底攻下了剑门关,这段时间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事情发生。1935年的长征途中,红军血战剑门关,全歼国民党军三个团。剑门关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战斗是在1949年12月,人民解放军对剑门关的国民党军展开进攻。12月18日下午,解放了剑阁县城。

现在我们看到的剑门关关楼是2009年在清代原址上重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