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再造汉明 > 第641章 陈永福守太原(6)

第641章 陈永福守太原(6)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再造汉明!

第641章 陈永福守太原(6)

令狐强、石发奇等占领范县县城后,没有在城内停留,直接率铁血军扑向了60里外的濮州城。

濮州领朝城、范县、临清、馆陶、观城等5县,州城原在济水(今黄河)南的旧城镇(今属鄄城县),景泰三年(1452年)因济水水患,濮州知州毛晟将州治迁到了济水北的王村集,此后王村集就成了濮城镇。

崇祯十四年(16si1年),濮州知州是张其瑾,河南洛阳人,崇祯十年(1637年)的进士。崇祯十五年阿巴泰率清军劫掠山东时,张其瑾率濮州城军民抵抗,被清军杀害。此后,朝廷还没来得及重新任命濮州知州,大顺军来到了濮州。巴哈纳率清军南下后,在濮州的大顺军主力随郭升、董学礼退入了河南,留在濮州的大顺军残余有的被地主武装消灭了,有的被清军消灭或投降了清军,有的跟随“榆园军”进入了丛林,与清军打起了游击战。

清军占领濮州后,与范县一样,也没设知州,暂由李凤阁主持濮州政务(历史上,16si5年李凤阁正式出任清廷濮州知州)。李凤阁,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人,贡士出身,清军入关后降清。巴哈纳南下后,他随清军来到了濮州,参与镇0压“榆园军”。

李凤阁还不知道范县已失守,听说有数千兵丁来攻打州城后,以为是“榆园军”来了。他自己手下留在城内的只有200多人,肯定打不过“贼军”,不过刚从满家硐过来的豫亲王好像带了2千多人过来,于是他立即向豫亲王报告。

刚从满家硐逃到濮州城的多铎还在考虑该怎么向多尔衮汇报时,李凤阁来了。多铎听了李凤阁的报告后,心想梁敏的“贼军”都被封锁在榆林里,这支“贼军”是哪来的?难道是其它地方漏网的“贼军”联合后来救梁敏的?我从满家硐带回的2000人在城内休整,看我怎么收拾他们。

多铎随李凤阁来到城头,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城外的“贼军”都身穿蓝色制服,大炮都已经架好了,随时准备开炮。多铎心想这哪是“贼军”?他们分明是南直隶的那支部队,与他们打一点胜算都没有,得赶紧突围。

于是,在濮州城内吃香的、喝辣的2千“辫0子兵”,还没享受够,就从西门突围。清军从西门一涌而出,冒着枪林弹雨开始了“悲壮”的突围,在死伤了1200人后,终于逃出了濮州城。李凤阁也被打死在了城门口。

令狐强也没想到多铎会在濮州城,待他得报从西门突围的都是“满人兵”后,立即下令追击清军。

多铎的手下逃出濮州城后,又被追击的铁血军打死了200多人。多铎心想,自己带来了2万人马,现在只剩下1万多人了,如自己还留在濮州地区的话,明军肯定会继续袭击自己,于是他给围困“榆林军”的各部下令,立即撤往北直隶的大名府。

多铎率领的清军撤离后,单县、巨野、郓城、寿张、观城的清军及官员都逃离了。

在濮州城西南50里的一片榆林边有个叫梁庄的村子,这个村子曾经有200多户人家,经十几年的天灾人祸后,现在只剩下了6户人家。

50多岁的村民梁老六和16岁的孙子狗剩推着一辆独轮车,走过村外的一片地,这里曾驻扎着200多名清军,昨天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些清军突然离开了。他回头望着西边的林子,这片榆林很大,尽管不规则,但长度也有4里,宽度也有2里半,梁老大就躲在那片林子底下。昨天深夜,梁老大来到家里,给了他一些铜钱,让他趁清军不在的时候,赶紧去濮州城里去买点粮、买点盐。

梁老六和孙子刚走出村子1里路,就见前边走来了100多个军爷,他们都身穿蓝色制服,脚底下穿着皮靴,腰间扎着皮带,手中拿着火铳。他们一边向前走,一边警惕地注视着周边的情况。他们看见自己和孙子靠到路边后,走来了2个人。

其中一个人问梁老六:“老伯,前边那个是什么村?”

梁老六说道:“军爷,这个村叫梁庄。”

“你是这个村的人吗?”

“是的。”

“附近就只有这个村吗?”

“这儿方圆五里就这个村子。”

“哦。有鞑0子来过吗?”

梁老六听他们问的是“鞑0子”,心想他们绝不是清军,于是就指着不远处的一块地,说道:“来过,他们曾驻扎在那里,昨天他们匆匆离开了。”

“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吗?”

“不知道。”

二个士兵回去后,向一个军官报告了了解到的情况,只听那个军官说道:“tm的,来晚了。我们继续搜索。”

军官带着100多人向村子走去,梁老六心想这帮军爷该不会进村抢东西吧?就与孙子悄悄地跟着了他们的后边。只见他们进村后,没听到村里传来“鸡飞狗跳”的声音,过了一会儿,这些军爷都离开了村子,沿着林子向西边走去。

梁老六和孙子赶紧回家,他问老伴:“刚刚那些军爷有没有来我家?”

他的老伴说道:“来了呀。”

“没抢我家的东西吧?”

“他们只是问我,有没有鞑0子过来?有多少鞑0子?现在鞑0子去了哪里?我就实话实说呗。再说,家里养的几只鸡早就被鞑0子抢了,现在他们要抢的话,家里也没东西可抢了。”

“这倒也是。”

“你们怎么还不去城里?再不去,你们晚上都回不了家了。”

“我们马上走。”

梁老六和孙子狗剩就离开了村子。梁老六曾有三个儿子、二个女儿,三个儿子成婚后,给他添了5个孙子、7个孙女,二个女儿嫁人后,也给他生过6个外甥、5个外甥女,可前几年闹灾荒、闹瘟疫后,3个儿子都死了,只剩下了2个孙子、1个孙女,2个女儿倒还活着,可11个外甥、外甥女只剩下了2个外甥、2个外甥女。他一边走着,一边想着自己的命真苦。

到了濮州城后,梁老六看见城门口站着几个军爷,也身穿蓝色制服,他们简单问了几句话后,就放自己进了城。梁老六进了城后,就买盐、买粮。买东西时,他向掌柜的打听道:“掌柜的,城里的军爷是哪来的?”

“他们是从南直隶来的。”

“他们是官军?”

“嗯。”

“城里原来的鞑0子兵呢?”

“你还不知道?城里的鞑0子兵都被他们打死了。”

“他们这么厉害?”

“他们还真的厉害,鞑0子兵看见他们就跑。”

“他们进城后,不抢东西吗?”

“你知道吗,他们原来都是‘小袁营’的人。”

濮州的西边就是北直隶大名府的开州,开州的西边就是大名府的滑县(今属河南)。袁时中在滑县起事后,就经常在北直隶的大名府、河南的卫辉府、山东的东昌府一带活动,因此濮州人都知道“小袁营”的事,于是梁老六就惊诧地问道:“‘小袁营’被朝廷招安后,来这里了?”

“嗯,他们的军纪还是很严明,不抢东西、不抢女人,谁要敢抢东西、抢女人,会被就地正法。”

梁老六心想,怪不得他们与以往的官军、大顺军、鞑0子兵不一样。

晚上,梁老六和孙子狗剩终于回到了家。一家人开始做干粮、烧菜、煮汤。

到了深夜,梁老六来到柴房,搬开几捆柴禾后,露出一块木板来。他轻轻地敲了几下木板,一会儿木板被托了起来,露出一个人头。

那人问梁老六:“东西买回来了?”

梁老六说道:“嗯,饭菜都给你们做好了,你去拿给老大他们吧。”

“先给我喝口汤。”等他喝了一口汤后,咂着嘴巴说道:“真咸呀。”

“我只放了一丁点盐,你还嫌咸?”

“你知道我们好久没吃到盐了,你放一丁点我们也会觉得咸。”

“那我给汤里加点开水?”

“别呀,你一加开水,汤就没味了。”然后,他问梁老六:“一路上没遇到鞑0子吧?”

“没遇到,他们都跑了。”

“跑了?”

“当年的‘小袁营’回来了,他们把濮州城里的鞑0子兵都杀了。听说他们还占领了范县、东平、嘉祥、济宁。”

“‘小袁营’回来了?”

“嗯,在濮州城里有好几千人呢。”

那人忙接过梁老六递过来的干粮、菜盒,说道:“我马上去向老大报告。”

次日,梁敏来到了濮州城。

梁敏是范县人,崇祯十三年他实在活不下去了,才率族人起事的。起事后,他曾与袁时中、彭捷一起攻打过开州城,因此他与袁时中有过交情。只是后来袁时中不满足于打家劫舍,渡过黄河去了开封、商丘一带活动,他与袁时中才失去了继续合作的机会。后来,他听说袁时中投了李自成,接着又离开了李自成,去山东拦截鞑0子兵了,甚至把鞑0子兵赶出了关内,不知怎么的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去了南方。

大顺军来到濮州后,梁敏与张七、任七都投奔了李自成。谁知大顺军不争气,在山海关被清军打败了,还被清军一路追着,不得不退出了北直隶、山东。梁敏、张七等都不愿离开家乡,就留了下来,他们还趁机扩大地盘。可没过几天清军就来了,梁敏、张七、任七打不过清军,就退进了榆树林。梁敏有个亲戚在梁庄,因此梁庄成了他的据点之一。

昨夜,梁敏听说“小袁营”回来了,并杀光了濮州城里的“鞑0子兵”,就决定亲自进城去看看。一路上果真没看到一个鞑0子兵,进城后看到城内井然有序,街上不时有穿蓝色制服的兵丁巡逻着。他来到原濮州卫指挥使门口,问哨兵:“军爷,请问你们的头是谁?”

哨兵警惕地问道:“你有啥事?”

“也没啥事,我就想问问一位朋友在不在这里?”

“你的朋友叫什么?”

“他叫袁时中。”

“什么,你和袁总是朋友?”

“嗯。”

“你等着。”

哨兵进去一会儿后,梁敏看见一个军官走了出来,这个军官看上去似乎有点面熟。

令狐强来到门口,向梁敏自我介绍道:“我叫令狐强,是袁总的部下。请问你是......”

梁敏见令狐强报出名字后,忙问道:“你是刘军师身边的阿强?”

令狐强当年是刘玉尺的亲兵头目,他见对方认出自己后,忙盯着梁敏看着,然后说道:“你是梁老大?”

“对,我就是梁敏。”

“哎呀,好久没见了。快请进。”

2天后,张七、任七也来到了濮州城。他们接到梁敏的信件后,走出榆树林,来到了濮州城。梁敏、张七、任七3人的手下还有4700多人,比当初的几万人马少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