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 > 第66章 与君歌一曲

第66章 与君歌一曲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

“不过仅是有酒,没有节目助兴哪行?

且听我来为你们吟诗一首,以记今日之隆重。”

郭嘉连忙做出洗耳恭听状,他可是知道刘星作诗的水平。

拜读了刘星之前作的那几首诗,以及横渠四句,在他的认知里,单论作诗之才华,当世无出其右者。

荀彧也是眼前一亮,作诗可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学修养,而文学修养又大部分靠多读书来培养。

而多读书就自然明理,懂得取舍,以此逻辑推理,作诗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

刘星稍作沉吟,一手持杯,一手轻轻拍案,击打出一定的节奏,开口吟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荀文若,郭奉孝,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纣王昔时宴朝歌,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酒尽?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荀彧与郭嘉都惊呆了,这首诗也太特么的纵横恣意了!

以他们的文学底蕴,虽然自己写不出来如此锦绣华章,但是欣赏起来就完全没有问题。

他们都被刘星诗中所表达出来的,那种奔放的豪情,狂逸的气度,排山倒海一般的热情,给彻底震住。

尤其是刘星在诗中透露出来的,那一丝略带有,面对人道崩坏急需涤荡的郁郁,却也以一种异乎寻常的浪漫姿态,淋漓尽致地绽放出来。

《将进酒》,这本是乐府的古题,一般多用来借饮酒抒怀,感慨人生苦短。

而刘星却用这样一个古题,写出了自己的胸怀,顿时引起郭嘉和荀彧的共鸣。

开头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是多么天才的想象,得有多大的气魄才能有这样的比喻?

第二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是啊!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两句诗,给人一种既视感,让人眼前迅速地显现黄河水正奔流到东海。

早上还是青丝黑发,到了晚上就成了白发。

刘星为什么对时间感到如此的紧迫?

郭嘉和荀彧当然知道。

越是志向远大的人,就越是会对前途有种时不我待,他们对于时间流逝的迫切,也比一般人更加深刻。

“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既然时间紧迫,生命宝贵,那就让我们及时做自己想做的事吧!

人生一世,切莫像某些好酒之徒,以手中金樽空对明月,浪费了这大好的时光。

“天生我材必有用”。

这句诗就好像是刘星在对着这两人说,每一个人的オ华都能为世间所用。

不管你是为政之才,还是有诗文之才,或者是如典韦那般勇武之才,在我的手下一定会有所用途。

“千金散尽还复来”。

对刘星来讲,这一句诗虽然只是一个比喻,但是却尽显他的自信。

你们不用担心,只要你们与我共谋发展,花掉的钱,用去的资源,我都会把它收回来。

“荀文若,郭奉孝,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刘星在诗中写出他们两人的名字,并且说来来来喝酒,酒杯不要停。

你们先喝着,我给你们吟一首诗歌。

你们且竖起耳朵,好好给我听着。

接下来的诗句: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刘星告诉两人,不管什么珍贵的东西,在我的眼里,都不足以与两位饮酒重要。

我要一直陪着你们喝,甚至都不怕长醉而不醒。

潜意思里说,无论是拿什么东西来换,都抵不上我与你们喝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历史长河中有几个先贤,他们留下了一些名言,事迹。

他们的名字在老百姓们的心中,如同神仙一样,高高在上,但是这样的圣贤却寥寥无几。

而我希望,今天一起喝酒的几个人,将来能在历史上留下一些名声。

后面的几句诗,在两人的耳中,实际意思就不大,只是为了诗的完整。

但是前面那些句诗,意思已经表达出来了,让听明白了的郭嘉荀彧两个人,心潮这个澎湃。

这主公不仅仅是有才,最主要是是有大志向啊!

两人连呼好诗,随即都端起酒杯一口干下。

干了以后还觉得不过瘾,又都各举起一个酒壶,将壶中酒狂饮进腹。

然后放下酒壶,高呼痛快。

这就像后世的职场一样,同事们聚餐的时候,老板给大家表演了个节目,你说应该怎么做?

就算这老板五音不全,但他肯给你开嗓唱歌,就需要你给予热烈的掌声回报。

更何况这个老板的水平,还是当世第一,那就更需要你有所动作。

所以,郭嘉和荀彧两个人,就着刘星这一首“将进酒”,连着干了好几壶酒下去。

直到刘星觉得不对劲,出声阻止他们才算作罢。

不过就这几壶酒下了肚,虽然只是刘星专门为自己准备的四十来度的酒,不是五十五度的无回,却也是喝得两人酒劲上涌,脸红脖子粗。

刘星把荀彧放进了政务管理团队,与孙杨一样作政务副官。

孙新今年四十八岁,身体已经开始衰老,首席政务官也干不了几年,将来这个部门的负责人就是荀彧。

至于孙杨,刘星还是希望将来让他在军队里任职,这是最重要的力量,一定要掌握在靠得住的人手里。

毕竟孙杨是自己的姐夫,而且已经发誓,做自己的护道者。

再说,如果单论政务能力,荀彧他们几个,比孙杨强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荀彧给荀攸写了一封信,派人给他送了过去,信中详细讲了他在阳翟这么长时间以来,经过和看过的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