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德意志风暴 > 《阿道夫.希特勒,他的德意志梦想》

《阿道夫.希特勒,他的德意志梦想》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德意志风暴!

“未来的德国,将会是伟大的,我们将会引领这个世界。

日耳曼民族的荣光将会绽放,我们将用我们的技术,我们先进的管理理念,让世界向我们学习……”

在酒馆里,希特勒做着演说,这次演讲不再是攻击犹太人,不再是攻击布尔什维克,而是仅就德国面临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毫无疑问,希特勒的演讲才能可以对这类话题驾轻就熟。

在他的描绘下,未来德国将会由工人阶级领导,他们依靠成熟的工业体系引导经济,在强大的院校体系加持下,德国将会在管理和技术层面突飞猛进,成为整个世界的领航者。

他的演说,赢得一片掌声,人们欢呼着,似是期待那一天早些到来。

而希特勒也向所有听众挥手致意,他笑着走下台,接过姑娘们送来的鲜花,来到一个酒桌前坐下。

就像其他人一样,没有任何不同。

“非常精彩的演讲,阿道夫先生。”

一个操着奇怪口音的男人递过来一杯啤酒,希特勒用手帕擦了擦汗水,然后接过啤酒,一饮而尽。

“这没什么,观众们需要鼓舞,而且我觉得,德国具备这样的潜力。”

放下酒杯,希特勒看向对面的男人,只见这个男人身材与自己相仿,手里拿着相机。

卢德维尔.丹尼,一名美国记者,他来到慕尼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结识了希特勒。

从此以后,他便对这位慕尼黑的“演说家”感到着迷,所以决定做一个专题,一个关于南德意志地区政治生态的专题。

而主角,就是面前这个留着卫生胡的男人。

甚至名字都想好了——《阿道夫.希特勒,他的德意志梦想》。

对于这位美国记者的采访请求,希特勒欣然应许,事实上他已经和很多外国政要及媒体有过接触,并且认为这些国际力量,是纳粹党迫切需要的。

他的名字已经出现在奥地利和意大利的报刊上,他的主张,他在慕尼黑引起的影响,已经开始向着这些地区扩散。

所以他拥有了德国以外的支持者,执掌意大利权杖的墨索里尼,甚至派来代表与他接触,法西斯主义正在深入希特勒的内心,他越发觉得,这条路,将是自己唯一的出路。

“要去我的住处看看么?”

希特勒看了一眼时间,他觉得是时候该回家了。

“当然,如果您不反对的话。”

面对希特勒的邀请,丹尼感到很高兴,他希望对希特勒有更深层的了解,这样才能出一份好稿子。

于是希特勒和丹尼离开了酒馆,他们没有乘车,而是步行向着希特勒的住处走去。

然而到地方,丹尼傻眼了,希特勒依旧住在提埃西大街,虽然换了一个房间,不像原来那么冷,但是依旧显得极为寒酸。

环顾房间里的一切,丹尼突然感到鼻子发酸,这个在慕尼黑呼风唤雨的人物,就住在一个十平米的房间里,家具都是旧的,为了给书桌让出地方,床非常小,即便希特勒个子不高,也仅仅能勉强伸开腿。

“如果他再长高十厘米,那么这张床根本容不下他。”

这是丹尼在几天后发表的文章里所说的话,希特勒的简朴,让他动容。

在征得希特勒的同意后,丹尼自由地在房间里转着。

他看到地板上铺着最便宜的旧油毡,看到墙上挂满了画幅和插图,看到床对面的书架上面有各种各样的书籍。

于是他走过去,伸出手在书籍上轻轻触摸。

这些书籍的类别很杂,有描写刚刚过去的那场战争,有关于德意志这个民族的历史,有克劳塞维茨所着的《弗里德里克大帝传记》,有豪斯顿.司徒.张伯伦所着的《瓦格纳传》,还有斯文.赫定的《我的探险生涯》。

在这些书籍中,历史类和英雄类书籍占了很大比例。

“这或许就是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他崇拜英雄,喜欢自己民族的历史,他也许一直期待着,期待自己,也能成为这个民族历史的一部分,就像那些英雄一样,建立自己的伟大事业和不朽传奇。”

丹尼在自己的文章里写着,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希特勒的喜爱之情。

弯下腰,丹尼看向书柜下方,这里全是小说,让他感到惊讶的是,竟然有犹太作家艾杜阿德.伏西斯所着的一本半色情书,甚至还有一本《色情艺术史》。

丹尼转过头,他发现希特勒并没有表现出不安或担忧,他对着自己微笑,仿佛这些东西,并非那么见不得人。

“在那一刻,他变成了一个普通人,不再是激情澎湃的演说家,不再是一个激进政党的领袖,他就是一个普通到再普通不过的德意志男人,就像在慕尼黑街头与你擦肩而过的那些人一样,没什么不同。”

丹尼在文章中有感而发,在他看来,希特勒是那样亲民,那样的“真实”,他不会去刻意掩饰什么,与那些“人前好话说尽,人后坏事做绝”的政客完全不同。

“为什么不换一个地方,我是说,更大一点儿的房间。”

看完书柜,丹尼站起身,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开口问道。

“为什么要换一个房间?这里很好,很舒服,而且交通便利。”

因为屋子里只有一把椅子,他将其让给丹尼,自己则坐在床上,显得十分轻松和随意。

“但是这里太小了,而且和你现在的身份……”

丹尼把话说到一半,然后做了一个经典的美式表情,希特勒笑了,他抚摸着床单,眼睛看向窗外。

没有回答。

“知道么,对我这样的人而言,这样的住处已经很好了。

在我至今的人生中,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住在比这里更加破旧和狭小的房间中。

特别是在战争时期,我只能待在战壕里,一边忍受冰冷的雨水,一边感受炮弹在不远处爆炸掀起的热浪。”

希特勒开口了,他的语速很慢,仿佛在回忆那段战火纷飞的日子。

“可现在已经和平了,你应该为自己的生活着想,或许你可以把家人一起接来住,这需要一个大点儿的房子。”

丹尼表示无法理解,虽然纳粹党并不算有钱,但是作为党首,希特勒依然可以自由支配一些党产,换个房子住,并不算是职务犯罪,这可以理解成福利,合法的计算在党派支出中。

“我已经没有家人了,我与父亲的关系并不好,在我的童年时代,对父亲的记忆几乎都是他在发脾气,特别是喝过酒以后。

唯一能够给我安慰和温暖的,只有母亲。

但是她很早就离开了我,去了天堂。”

希特勒站起身,他看向窗外街道的对面,其中一扇窗户,正好对着卧室,一位母亲正在安抚自己的孩子,拿着一本书,给他讲故事,哄他入睡。

“我曾经写了一首诗,来悼念我的母亲,如果你想听,我可以念给你。”

希特勒收回目光,他终于有了表情变化,显得有些哀伤。

“我相信,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对自己的母亲充满着思念。

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母亲,不论出身,不论贵贱。”

丹尼在文章里写道,仿佛看着希特勒的表情,他也开始思念自己的母亲。

“当你母亲已老迈年高,

而你也年岁不小;

当昔日之轻而易举,

今朝成了重挑;

当她忠诚而亲切的双眼,

已不再与昔日一般看待人生;

当她的双脚已软弱无力,

不能再带动她那身躯。

伸出你的双手将她扶住,

兴高采烈的将她陪伴,

那悲痛的时刻终会来临;

当你伴着她走完她的最后旅程,

回答她吧,假如她向你发问;

再回答她吧,假如她再次问你!

再次回答她吧,

假如她再次问你;

切不可大发雷霆,

而是轻声轻气!

她若听不明白,

高兴地给她解释;

悲痛的时刻终将来临,

当她再不能启口!”

这是希特勒所创作的一首诗,表述了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老实说,当我听完这首诗后,流下了眼泪。

并不是因为这首诗有多么精彩,而是因为我感受到了,一个孩子,对自己母亲那种由衷的思念。

每个人都有母亲,所以全世界的孩子,对于母亲的思念,都是一样的。”

丹尼把整首诗都放进了文章里,他对希特勒流露出的真实感情而动容,毕竟他本人的母亲,也是在他幼年时离去。

有了这段插曲,两个人的距离被迅速拉近,他们谈了很多话题,包括希特勒的生活,对于纳粹党的期望,对于德国现状该如何改变。

整个过程,希特勒都表现得很温和,哪怕提到了犹太人和布尔什维克,这个在演讲时喜欢高举拳头的男人,却能温柔地说出“他们终将失败”或者“不足为惧”之类的话。

因为时间关系,丹尼的采访不得不结束,在离开时,希特勒又带他看了自己的一名“伙伴”。

“它叫乌尔夫,很不错的名字,不是么。”

希特勒来到房屋后院,这里有一个犬舍,一头巨型犬看到希特勒靠近,当即从犬舍里出来,亲昵地舔着他的手腕。

“知道么,我非常喜欢它们,因为它们非常忠诚,无论你贫穷或富有,得意或沮丧,它们都会出现在你的身边,与你作伴。

它们是很有趣的生物,有些狗很愚蠢,它们总是无法领会你的意图,让你气得想要跳脚。

有些狗则十分聪明,甚至聪明地让你痛苦,因为它们太善解人意了,让你觉得让它们待在犬舍,是种歧视和虐待。”

希特勒说完话,便站起身,他和丹尼分享了自己对于动物的看法,他认为这些动物是上帝赐给人类的宝物,不仅仅是狗,小猫,松鼠,刺猬,甚至蚂蚁。

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如果可以,希望人们永远不要伤害它们。

“我对这一点感到震惊,我敢发誓,他当时的眼神极为真诚,绝非说谎。

这或许和他的经历有关,他曾经在战场上拼杀,要知道在炮火硝烟中,突然在战壕里出现的小动物,可以安抚士兵们的情绪。

那些在和平时期你看都懒得看一眼的小家伙,在战场上却是拥有神奇的魔力,对士兵们而言,它们就是无价之宝,是在漫漫长夜里,唯一能让他们感觉温暖的存在。”

对于希特勒的过往,丹尼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在战争当中,这个下士都经历过什么,又对他的人生和观念,产生怎样的影响。

毫无疑问,希特勒是个很容易引起他人兴趣的人。

丹尼的文章发表后,无论在德国还是美国,希特勒都开始渐渐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他的人生看似普通,但又透露着不凡,这个小胡子的魔力穿越了大西洋,在北美的土地上,缓缓飘荡。

特别是在美国的德裔人群中,“希特勒”这个名字,已经不再陌生,开始被人们反复提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