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粥天下周天子 > 第290章 立嫡立长

第290章 立嫡立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粥天下周天子!

清宁哎哟叫了一声,拉着韩氏手腕说道:“娘啊!你可别再这么夸你那宝贝孙子了啊!就他先前做的那些事、闯的那些祸,都让我胆战心惊的,你再夸夸他……那不是能让他胆子更大更不知道什么敬畏了吗?”见韩氏仍然笑眯眯的不以为然,便又苦笑着说道,“娘,不是媳妇埋怨你,就说先前他从汴梁城飞走那事……你觉得在平常人家会不会落下个灭门族诛的天大罪名?咱们家……幸亏以前文仲救过陛下,还有刘三哥他们帮着说情,要不然……唉……我都不知道咱们还有没有这个家啊!”

韩氏听罢清宁这一番诉苦,敛起了笑容,略一沉思便又微微摇头笑着说道:“平哥儿既然敢那么做,肯定知道咱们家不会儿有什么事!至少不会出什么大事!”

清宁看着她,心里叹息着,心说这老太太护起孙子来那真是护得严严实实的啊!不由得翻了个白眼说道:“娘,你呀……这孙子就是你的心尖子,谁也说不得!”

韩氏笑着说道:“是啊!平哥儿就是我的心尖子!可也并不是说不得的,你是他娘,你管教他时我可说过什么没有?没有吧?再说他现在老老实实的,你倒还不踏实放心了,反倒盼着他闯祸似的!你说你这心里……倒是咋想的呢?”

清宁倒被韩氏这话给问住了,怔了一下,方才摇摇头道:“娘,你孙子要是真的在家老老实实安分守己的读书写字,那不正是我盼着的吗?我……我就是觉得他这性情大变,跟以前的闯祸小魔头完全两个样了,这才心里发虚啊!”

韩氏笑着摆摆手道:“我看你是自找麻烦!他不老实总折腾,你担心害怕;他老老实实的安分守己了,你又心虚,呵呵……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你好了!”笑了笑又说道,“反正他现在也不出门,而且还向咱们娘俩下了保证,只要着人好生看着他,不就行了?”

清宁皱着眉头说道:“那让谁看着他呢?他阿爷成天在留守府忙着公务,他大哥得帮我管着这个家;至于琼哥儿……那是只长个头不长心眼的,只怕平哥儿甩甩手就把他糊弄了;至于这内宅里的几个女孩子……琳姐儿、翠姐儿、灵妹子她们,还有几个丫头……”说到这里,她恨铁不成钢地摇摇头,心说这几个女孩子只怕早就被他折服了,哪还能看着他管着他呢!

韩氏笑着说道:“我看琳姐儿、翠姐儿她们可以帮你看着他,另外那派去服侍他的那几个丫头……也能帮着。不说别人,那个金樱就很不错啊!”

清宁仍然紧皱眉头,想了想道:“那个金樱还好吧,至少能把平哥儿平时的动静无论大小都能来告诉我。那几个……现在哪还能指望?”

韩氏一听脸色顿时严肃起来:“你说这些话……难道有哪个丫头跟平哥儿做了什么不成?”

清宁摇摇头道:“这倒不像!那几个丫头我天天看着呢,没有任何异样,平哥儿那动静也不像。”

韩氏想了想又问道:“那……翠姐儿呢?他和平哥儿可是一块儿跑出去两个来月,真要做了什么……咱们怎么也看不出来啊!”

清宁笑着摇摇头道:“这倒没有。”见韩氏脸上仍然有疑惑,便凑近了说道,“娘,我以前在宫中学了点看人面相的法子,是不是破了身……能看得出来的。翠姐儿她……还是黄花闺女。”

韩氏瞅着清宁,微微一笑,点点头道:“翠姐儿回来这些天,也跟我睡了几晚,我也曾仔细观察过,确实不像。只是你现在提到这些,我才想着问问你。既然你也这么说,那肯定不会有差的。”

清宁却恨恨地说道:“便是没有做了……那些事,那翠姐儿……我待她也不薄,可她却肯定勾引了平哥儿!那平日里看平哥儿的目光、神情……稍为留意便能看出来,可我问她时,她含含糊糊的根本不承认,还企图瞒我想着糊弄我!就她那十来岁的孩子……她……哼……能瞒得了谁啊?”说完这些,一看韩氏表情有些古怪,便问道,“娘,你……怎么了?”

韩氏若无其事地端起茶盏喝了一口道:“翠姐儿……你不满意?”

清宁答道:“做我闺女我当然满意,可想做我儿媳……就她那身份,我又怎么可能满意?!”

韩氏微微笑着说道:“她的身份……真实身份却是大唐庄宗陛下的遗孤,也算是位公主,要搁以前就凭咱们家这种地位,是尚不了公主的!”

清宁冷笑着说道:“以前是公主……那也只是以前!现在可不是了,她现在属于怙恃皆失,只有个妹妹还不是一个爷的,怎么配得上我儿子?”看一眼韩氏又急忙问道,“娘,不会是你许了她什么了吧?”

韩氏笑着摆摆手道:“我能许她什么?你是平哥儿亲娘,给平哥儿定亲那是你和文仲你们夫妻当家作主的事,我不会乱说什么的。”

清宁这才放心,笑着说道:“就知道娘懂大体识大局,不管怎么说你最疼的只有你的心尖子,那外人再怎么喜欢,也比不上你孙子啊!”

韩氏微笑着说道:“平哥儿的亲事,当然由你们做爷娘的当家作主,但翠姐儿、灵妹子她们姐妹的婚事,你们就不用管了。”

清宁一听,不由得愣了一下,随后方才犹豫着问道:“难道她们俩……老太太你早就安排好了?”

韩氏点点头道:“那姐妹俩认了我做祖母,天天跟亲孙女一般在我身边,我倒是很喜欢。”

清宁微一思索,便笑着说道:“既然娘有安排,我就不操这份心了。”

韩氏笑着说道:“她们的事你不操心,只怕平哥儿的事……你有操不完的心呢!”

清宁一听,便连连点头:“是啊!要不然我也不会总是想着拘束着他!”

韩氏笑道:“我是说他的亲事。你就不怕你们夫妻便是给他定了亲,他要是不愿意,会不会闹腾?”

清宁一听便瞪起了眼睛:“敢!他敢!自古儿女的亲事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怎么可能由得着他!”

韩氏一听,不由得看着她笑了笑,却没言语。

清宁一怔,随即便明白了,也不由得有些羞恼,便悻悻地叹息一声不再说话。她说那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这世间的绝大部分都适合,却偏偏不适合她。因为她和郭威的结缡便是自己做主的。虽然郭威当时父母双亡,但别忘了眼前这位韩氏虽只是姨母,却也是养母!还有那张记夫妻,那也是义父义母!她和郭威成亲时,可没有这些郭家长辈之命!

韩氏笑了笑拉住她手道:“你不用这样,你和文仲成亲这么多年,我又何曾嫌弃过?还屡屡向我那苦命的姐姐和姐夫祷告,说文仲娶到了这天下最难得的媳妇。后来你们夫妻有了孩子,我也一样给你们带着,咱们之间也没有像别的人家那样起过什么婆媳之间的争执。”

清宁听了倒有些惭愧了,红着脸小声道歉:“娘,我知道你也是非常贤德的,要不然也不能把文仲给教养得这么好啊……”

韩氏笑道:“文仲说是自小便由我带大,其实还是他自己从小就懂事,也知道争气。要是那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再怎么教也不成啊!”

清宁也跟着笑了:“那还是多亏了娘,要不然当初只怕连命都保不住,又哪来咱们现在这个家啊!”

韩氏笑了笑,也有些自得。她前半生也是苦命,如今郭威也算是名成功就,虽然子嗣单薄,可眼看着这孩子长大便有可能将这原来看似极其凋零的郭家开枝散叶,发扬光大,甚至还有可能将她原来断绝了香烟后嗣的夫家也给延续下去,这日子眼瞅着是越过越红火,哪能不让她高兴?至于郭威免职降衔,来到了这太原城,在她眼里反倒是连麻烦都算不上、倒有可能是因祸得福的好事情了,毕竟在汴梁城里,郭威也有政敌,也得防备着那些人的明枪暗箭;而在这太原城里,看似官职不高,但除了刘知远便算郭威了,而且刘知远与郭威不但是结义兄弟,而且极其信任,可说得上是言听计从说一不二了!便是刘知远也时不时的来拜见她这个义母,刘知远正妻魏国夫人李三娘,更是像串门子一样,隔三差五的便来一趟,两家的关系好的不能再好了。如此情景,韩氏又怎么会不觉得比在汴梁城里过得舒心惬意呢!

婆媳俩说了会儿话,见顾氏扶着吴氏,跟着张记一块儿过来,清宁站起来笑道:“娘,你的牌搭子来了,我就不在这里碍眼了。”

韩氏笑了笑还没说话,便听顾氏接着说道:“哎呀,知道你事情多,我们就不给你添乱了。”

清宁笑着说道:“我事情也没什么,倒是嫂子你能把三位老寿星给侍候好了,那就省了我多少事!”随即让丫环去拿牌,自己行礼告退。然后便去书房那边看了一眼,见郭壹仍然在伏案写东西,不觉欣慰地笑了笑,也没去打搅,便悄悄离开。

此后郭壹仍然是两点一线,从自己住处到韩氏这边,除了早中晚拉着韩氏、清宁还有张记吴氏夫妻以及顾氏练练太极拳外,便是在书房写东西,当真是大门不迈二门不出,让家里人都感觉到这位郭三爷是彻底收了心,不再胡折腾了。

至于郭成义他们什么时候离开的,郭壹也不清楚,还是后来郭威告诉了他一下,但也没怎么详细述说。

随后在郭荣的主持下,按郭壹给的各种小册子和图纸,在几处空院子里又建起了作坊,还因此招收了不少人来做工。除了按郭荣的要求,郭壹到作坊这边指导一番外,郭壹连作坊也不去了,有时间便在韩氏这边的书房写东西。

一连又过了将近一个来月到了八月中旬,郭荣定下的婚期到了,刘延庆亲自送女儿来太原城与他完婚。婚礼过后,刘延庆便与刘知远、郭威还有太原留守府的史宏肇等几个结义兄弟便在郭威书房摆下一桌酒宴,屏退众人后,兄弟几个小酌慢饮,谈起事情来。

刘延庆现在由禁军调入到了皇帝亲卫御营司担任副都指挥,官不大权也不大,但其职位却极其重要,因为负责皇帝的安全,只接受皇帝的指挥,所以很多朝廷机密尤其是与皇帝石敬瑭有关的绝密之事,是知道很清楚也很多的。

此次刘延庆名为送女来成亲,暗地里也是为几位结义兄弟通报一下近些天来他所知道的一些绝密。因为有些事情可以通过信件来往通知,而有些事情却根本不能留诸笔墨,更不能通过他人哪怕是极亲近的人来传讯息,他也只有借着这次送女成亲的理由,亲自来太原一趟。

这次是他们结义十兄弟中的四个,老三刘知远,老六刘延庆,老幺郭威,另外一位就是才从外地调过来的老二史宏肇。

刘知远来太原后,也在不停地扩充自己的势力,这其中和他最为亲近的本家族之人虽然也提拔了不少,但基本不堪大用,好在他还有九位结义兄弟,在和郭威秘密商议后,把二哥史宏肇先给设法调来留守府任职。原本刘知远也想把刘延庆也给调来,但被郭威阻止,说朝廷里虽有盟友,但刘延庆虽然官职不大,但极为重要,是他们能获得宫庭中最机密情报的极为重要的一个位置,这位置绝对不能抛弃。

而刘知远接受了郭威的建议,很快地便得到了回报。比如这次刘延庆过来,便是给他们通报最让他们关注的消息:即皇帝石敬瑭……已经病入膏肓,命不久矣!而朝廷中则暗流涌动,围绕着石敬瑭的身后事,开始了各种角逐!

那就是立嫡还是立长!

立嫡是皇帝石敬瑭的心愿,毕竟他原来子嗣虽众,如今却只留下第七子石重睿这唯一的血脉;但这儿子……现在才五六岁啊!在这大乱之世,幼子为帝肯定不合适;但立长……石敬瑭原本最宠爱的齐王石重贵倒是成年了,问题是他是养子而不是亲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