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陈家有女 > 第95章 盘酒楼

第95章 盘酒楼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陈家有女!

“就这样?”

“嗯,就这样啊,我方子上写的清清楚楚啊。”

“就这样那我们废这么大力气把你请来做什么?我们都懂字啊。”

“谁晓得你们抽的什么风,说了就这样你们又不信。”

一阵沉默后……

“可是这也没有成冰啊。”

“你以为变戏法呢,手上一比划就啥得给你变出来了,说了要静置一个时辰,到底能不能听懂?”

陈三妹说完便拉开了耳房的门,不听顾清咋咋呼呼的便出了房间。

“好了?”

周庆年迎了上来。房里的动静他听得清楚,却还是有些不放心的将她上下打量。

“好了,本来就写的很清楚,他们偏要多心,要不是看在顾先生的面子上,我才懒得与他们纠缠不休。真是不能理解,才十几岁的少年,哪来那么多疑的心思!”

陈三妹边走边抱怨,话说的很是大声,显然也是故意抱怨给随后出来的几个少年听的。

三个少年果真听得真切,也皆是面面相觑。不怪他们多疑,他们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多疑,那是环境所致。

“完事了,爹,咱们走。”

陈三妹说着便想着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见陈三妹要走,朱瑾急道:“三位且慢,在下已命厨房备下酒席,三位可否让在下略尽地主之谊?”

什么尽地主之谊,分明还是信不过她罢了。陈三妹在想,这人可真是脸皮厚,他都把话说在了明面上了,他却能把那么难听的话当做耳旁风,人才!

陈三妹道:“朱公子客气!只是我们还有事要办,耽搁不得。要不这样,我们先去办事,就在这松子街,一个时辰后若是成了,我们再离开如何?”

吴岂忧道:“如此甚好,既然就在送子街,不如我陪着诸位一起。这片区我熟悉,还可为几位带路。”

陈三妹闻言,与周庆年对视了一眼,也只得无奈道:“吴公子自便!”

爱跟,那就跟!真是油盐不进!她就长着一长骗子的脸吗?怎么就这么不信任她了。

换位思考,她若要做生意,肯定不会像这三位大少爷这般行事,尽把人往死里得罪。

几人出了吴宅,就奔着松子街走来。一路上,吴岂忧就如同个隐形人一般,只是跟在几人身后,盯着他们,生怕他们卷钱跑了。

“还是想盘下那酒楼?”周庆年见陈三妹仍旧朝着什锦酒楼的方向去,便开口问。

“先看看吧。这酒楼地段不错,只要价格合理,倒是可以拿下的。”

周庆年是不赞成陈三妹盘下那么大的一间酒楼的。那个地段,无论是布庄,米粮铺这些基本饱和。银楼没有,但开一间银楼铺子投资仅仅凭她手上的一千两银子根本开不起来。

又如当铺什么的也不需要这么大的铺面,况且当铺是个手艺活,鲜少有人能干,所以,那个酒楼若盘过来,大抵还是用来做吃食的。

可今年做吃食生意,那不是嫌钱多的没花处么?

尽管不认同,他到底没多说什么,他也想看看,就凭她一个乡下小丫头能闯出什么花样来。

几人进了什锦酒楼,选了二楼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点了几个菜,一看价钱,陈三妹都有些心疼。

一个清炒油菜它能买出二十文钱一盘,一盘红烧肉要八十文……这随便一顿家常便饭,吃下来不得一两百文,这种消费,生意能好才怪呢。

你说它收费这么贵,要能玩出些花样来也到算了,比如走什么风雅路线,富贵路线,要么就是菜色绝佳也还能勉强让人接受,但这平平无奇的菜色,又无附庸风雅的安排,自然只能是“泯然众人”!

“三妹做的对,咱们还是得出来自己花钱吃饭,咱老话不是说,吃人嘴短,我看那朱公子岁年纪轻轻,却是不好相与的,咱还是不要欠他人情的好。”

陈喜富看着窗外热闹的街说,显然是忘了身边还坐着一个吴岂忧。

气氛一下子冷下来,吴岂忧喝着茶的手俨然一抖,耳根便红了起来,一时间,这茶喝也不好,不喝也不好。

陈三妹轻咳了一下,陈喜富顿时回过神来,连忙补话道:“不过,像吴公子这般和善之人,到真是难能可贵……”

这……越描越黑?陈三妹扶额,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陈喜富越说,吴岂忧越发尴尬起来。这不是在骂他吗?和善?和善能把人家姑娘给推倒?

“吴公子觉得这酒楼如何?阿羽打算把它盘下来,公子是见过世面的人,不防给阿羽掌掌眼?”周庆年笑着岔开了话,温润谦和的话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勉强!”

吴岂忧环顾四周,上下两层的酒楼,就是没有几个人。他想摇头说不行,却还是改了口,比竟小地方,又怎能与京中的繁华相比,有此规模,也算勉强可以。

“在下也觉得勉强。”周庆年道:“真要盘下来,实在不是明志之举。”

周庆年说着,又看向了陈三妹,陈三妹会意,这话是说给她听的。

“爹,你觉得咱把这酒楼盘下来怎么样?”陈三妹问。

“啊?真,真盘下来?这,这得多少钱啊?”陈喜富心中直打颤。

他搓着手,四下张望着在他看来可谓豪华的酒楼,从没有想过能在柳林村以外的地方置办产业。

“爹,要不您给我掌掌眼,咱先四处看看,要是满意了,咱再来谈价钱的事,如何?”

陈喜富闻言,只得依了陈三妹。几人找来掌柜的,四处看了后都觉得满意,后又与东家还了价格,最终以四百两白银买下这一栋酒楼连着后院的那一进院子。

只是陈三妹坚持要把房契过户成红契,这有些麻烦,他们早上之所以那么顺利办了红契,还是朱瑾使了银子才办下来的,这会子再去办,肯定是不行的了。

权衡再三,与东家交易清楚,只得让东家拿了房契,日后再慢慢过户成红契。而陈三妹又与东家有言在先,东家可经营至月底,而后便重新装修待新店开业。店里几个伙计看着还机灵,陈三妹便与其约好,日后还在店铺里继续干。

得知虽然换了东家,差事却还有,几个伙计皆是感恩戴德,连连道谢。

店铺里的掌柜姓王,是个年过三十的中年男子,陈三妹看他在盘点店铺内一应物具时很是麻利,人品不知,能力到是了得,便问了王展柜是否愿意继续留下来。

王掌柜而今更是上有老下有小,要养一大家子,今年讨生活又实在比往年更为艰难,虽说眼下是个丫头做主留他,且不问能否成事,也只得留下岂走一步再做打算。

于是,陈三妹便与王掌柜约好下个月开始关门重新装修,她负责送来装修图纸,其余事物皆由王掌柜打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