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清穿之金手指多多 > 第63章 后世论坛体

第63章 后世论坛体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清穿之金手指多多!

【谈一谈那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宠妃】

楼主:我靠,以前学历史那阵只觉得这位从未摄政却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皇贵妃牛批,可我从来都没想到她竟然这么牛批啊!(让我看看有多少盆友是被标题骗进来的hhh)

1L:让我看看是谁在说大话?哦,原来说的是明贞贵妃啊,那没事了。

2L:哈哈哈哈哈哈,差点误伤友军,没点进来之前我还想呢,哪个历史粉不带脑子说话,点进来一看,哦,原来是以皇贵妃之尊下葬儿女却给她上了六个不同封号的传奇太后娘娘啊,那没事了。

楼主:2333,真的,楼主上学那阵讲历史都听不进去,就喜欢些有趣的历史,然后就注意到这位明贞贵妃了(我知道人家是皇贵妃,也知道人家是太后,但是我叫贵妃比较顺口)我靠,当年学历史就觉得她厉害,但楼主偏科,历史低分飞过及格线,等上了大学,教授跟我们讲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贵妃时我才知道,我擦她好牛批!

……

63L:的确,要说能力的话,历史上有以女子之身摄政,参军,称帝的,但是从来都没有一个人能当上六个国家共同的太后的,不但是古往今来头一回,往后也再没发生过这样的事。

64L:而且人家最初还是宫女来着,根据皇家捐出来的,雍正的手书记载,这位贵妃娘娘临终前亲自说的,因为当初做宫女时相貌不显,都没被当时的德妃看中,还是后来自己的姑母在德妃身边得用说了好话才被选中的,而且雍正也都知道这些,心里也没有忌惮,我擦,要是我当时是雍正,我估计就给个院子就完事儿了,哪还能跟她生那么多孩子啊。

65L:但是史书上记载明贞贵妃姿容清婉秀丽,仪容言表均为女子典范,既然这样怎么可能容貌不好啊?

66L:楼上你换个场景想想,你每天劳心劳力七点打卡上班九点打卡下班时不时还要加个班,睡得不好工资不高还要面对同事的勾心斗角跟领导的挑剔,说不定哪次就被领导请退,这跟有保姆阿姨照顾,大牌护肤品用着,没事做个美容按摩,家里有钱不用操心不用上班面对勾心斗角,每天睡到自然醒的生活能一样嘛?别说精神面貌了,就是心情好了外貌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啊。

67L:也是哈,我就说,画像上人家贵妃明明是个看上去就温柔如水的美人,怎么当时还没被看中,这没道理啊。

68L:你们在意贵妃从前有没有被选中,我在意的是,为什么居然安和帝和太后竟然还想搞一出死生两皇后却被雍正拒绝了,迷茫,不解。

69L:楼上没仔细看除了正史之外当时皇家人的手书,不然你不会觉得这是什么大事的。

首先,贵妃跟当时的皇后关系好是公认的,史书跟野史都没否认过这件事,野史还yy过这件事来着,觉得两个人亲密的不像话。

但我们要从当时王府的大环境来看,王府当时只有三个人,当时还是福晋的皇后,还有当时都只是格格的贵妃跟后来的齐妃,顺带一提,齐这个字雍正特意说过,是内务府挑的,皇后定的,意思是齐妃容貌好的意思,不是什么夫妻的意思哈,就算不提皇后也还有贵妃在那站着呢,那才是名正言顺史书都承认的宠妃。

说远了,从当时来看,皇后跟雍正成婚已经三年了,还没有孩子,当时可不会管你年纪到没到,是不是要守孝,只看时间觉得三年都没有孩子,就指了两个格格,就是先前提到的贵妃和齐妃。

皇后晚年的手书也是说过的,当时她年少没来月事不能承宠生子,知道府里没有孩子不行,在当时因为容貌而傲气的李格格跟对她恭敬的宋格格之间选了宋格格,毕竟没有孩子她名声不好就会连累家里的女孩,既然这样索性就选个对她恭敬的生孩子。

然后我们回想一下,史书上怎么记载贵妃娘娘的?温良恭俭,书画皆通,宫内无一不夸赞。

然后回到当时的王府,贵妃承宠了,有孕了,生下了那位据说跟孝庄太后十分相似的大格格嘎鲁玳,人家正经的称呼是萨日可敦,凭一己之力将外蒙跟内蒙打通关系,中年时称帝,连当时的额驸,后来的皇夫超勇亲王策棱在她面前都跟个小娇夫似的,出去还要提前报备表示舍不得她的那种。

之后凭借着大格格,当时的贵妃就成了庶福晋,没成侧福晋是因为雍正当时没有请封侧福晋的资格,后来有了连个磕巴都没打就给请封了。

生了大格格之后,史书上的记载是在皇后生了安和帝,也就是嫡长子弘晖之后才生下了相貌各异,与长辈甚至没有直系血脉关系的皇太后都长相相似的三胞胎。(是各自相似,不是全都相似)

这么看没什么问题对吧,那我们结合皇后的手书来看,下面的是人家的原话,顺带,古人不全都是用文言文说话,只是古代纸金贵,再往前竹筒难得,能流传下来的书才会尽量精简语言,人家平时都是跟咱们一样正常说话,只是称呼上略有不同而已。

【在白青生下嘎鲁玳时,我其实有些庆幸,毕竟若是府里先有了庶长子,我的地位便有些难堪,那些年皇上也宠着她,所以我心里还是害怕的,只是后来,她亲自到我面前说了,若嫡长子不出,她绝不有孕,我这才开始慢慢信任她。

担心么?或许也有,只是府里的日子太寂寞了,我跟皇上也不是什么喜欢谈情说爱的,自然更希望身边能有个能说说知心话的人,便想着信上一回,索性,她也的确是个赤诚的人,从不违背自己的诺言。

与此同时还经常带着嘎鲁玳到我这里,有时甚至还会将嘎鲁玳直接放到主院,她却回了明然院歇下,让人好气又好笑,但我心里却是妥贴的,毕竟嘎鲁玳的确是个让人很难不疼的好孩子。

兴许也是有了嘎鲁玳和白青劝说,我才没有心急,对着当年的齐妃也能公平对待。

只是多年没能有孕,我总是担忧的,甚至想过若是过了双十还不能有孕,便让白青停了那名为养身实为避子的药,索幸我还有两分运气,后来我有孕了,一举生下了长子,也是我的独子弘晖。】

上面都是皇后手书说的话,到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来不对了,人家为什么一直等皇后有了嫡子才再有孕,那是人家主动避孕了。

在古代这很难见,毕竟人家重男轻女很厉害的,也就雍正是个长情的,但凡换个人,贵妃娘娘就只能沉寂下去了,毕竟美人多的是不是嘛。

69L:但是这也不是安和帝跟太后想追封贵妃为皇后的理由吧?最重要的是雍正居然还拒绝了?

70L:别急,刚刚字数太多,我还没说完。

避孕等皇后生下嫡长子只是第一件事,皇室近些年放出来的手书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皇后手书里就说过,贵妃女红极好,时常送衣物鞋袜抹额等到主院和前院,就连弘晖出生后都没落下弘晖,十年如一日都是如此。

就这么对待,是条狗都有感情了,更别说是人了。

手书里还说,贵妃年轻时常以身体倦怠为由,将几个孩子送到主院让当时的福晋帮忙看顾着,几个孩子都是一起长大的,感情好,两人关系自然也越来越好。

但是一切的转折都是在嫡长子弘晖感染天花后开始将信任跟感情推到顶点的。

温馨提示,当时的贵妃已经是侧福晋,有了五个孩子,四男一女,且均占除弘晖之外的长位,也就是说身为嫡长子,当时的承爵人,默认世子的弘晖一旦出事,受益人就是贵妃跟她的孩子。

但是皇后跟安和帝的手书,说的却都是当时的贵妃不顾自己安慰亲自照顾弘晖直至身体安好,下面依旧是手书,原文有几句文言文我帮着翻译了,你们要是感兴趣可以自己去看看。

首先是皇后手书。

【当年弘晖感染天花,我只觉得此生无望,前方遍是黑暗,毕竟那是天花,在弘旭从古书中找出牛痘之前只能靠着身体硬抗过去的存在。

当时弘晖才多大?大不过九岁罢了,哪怕往日瞧着身体还好,可终归是幼童,幼童的身体怎么能和成人相比,更何况成人中抗不过的也不在少数。

当时宫里派了太医,雍郡王府紧闭,弘晖的院子更是被围住,不许人进出,哪怕太医住了进去,我的心也宛若刀割,当时若是弘晖出了事,我怕真的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皇上跟我当时都不能进入,哪怕皇上年幼也种了痘痂出了喜,但却也不能进,我更不必提,从未有过天花这样的病出过。

就在我们两个沉默心痛时,白青急匆匆的赶了过来,说她得过天花,进去照顾弘晖,后来我才知道,她哪得过天花,不过是仗着自己身体好,这才进去罢了。

我不知他们在里面如何,只能每日对佛祈祷,敲打着府里的下人不要怠慢了那里,将白青的孩子接到身边跟皇上轮流照看着。

索性,传来的消息都是好的,不过一月他们便安全的走了出来。

当时我只觉得欣喜,可这些如今想来却都成了让人心痛的遗憾,若是她没有这般赤诚,没有这样纯粹,没有不顾自身安危,或许我也不会这么伤心了。】

这是人家皇后的原话,我们看可能会觉得是不是太圣母了?连自己孩子都不顾了么?

但抛却一切,不可否认,贵妃的确是个好人,若是她真的去世了,雍正跟皇后也不会亏待她的孩子,若是活下来那更好,夫君宠爱,儿女双全,主母信任,嫡子孺慕,她都有了,我们不知道她当时是怎么想的,但是无可否认,如果我身边有个这样的人,我绝对会交付所有的信任,就像皇后对贵妃一样。

看完皇后,再看安和帝的手书,这是安和帝晚年退位后写的,里面的内容很有趣,我只截取了一小段。

【当时看到宋额娘时是什么想法呢?只觉得是不是自己病的糊涂了,宋额娘有自己的孩子,怎么会跑过来照顾我呢?

可后来知道那的确是宋额娘时,心里却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想法,感激吗?还是难过?我不知道,即便是如今我半身入土,也描述不出来,只觉得此生似乎再不会有那样的感觉了。

宋额娘对我很温柔,我自己都嫌弃自己,她却只是心疼我,为了照顾我甚至日夜不休的守在床边,我本来是想哭的,但看着宋额娘憔悴许多的容貌却咬牙挺了过来。

宋额娘总是会下厨做糕点,问了太医,在我喝了药后给我吃,兴许真的是命不该绝,在宋额娘跟太医的照顾下,我活过来了。】

先前也说过,天花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这个转折点,让宋白青(贵妃娘娘的名字)成功在皇后和安和帝心里成为了雍正都要退居一席之地的存在。

至于之后皇后和安和帝想要追封皇贵妃为皇后为什么被雍正拒绝,人家手书里也有写,给你们看原话。

【我曾经有过想封她为皇贵妃冲喜的想法,皇后跟太子也都没拒绝,当时的圣旨我都已写了,可没想到这事被她知道,拒绝了。

她没说自己的想法,只说皇后在不可立皇贵妃,连皇后劝说自己同意了也不赞成此事,她本就重病,如今连太医都没法子,撑着那一口气只是为了等几个孩子回来罢了,我不愿让她动怒,便悄悄地收起那晋她为皇贵妃的圣旨。

……

后来皇后跟太子想追封她为皇后,我心里其实是动摇过的,我不算是什么昏君,自认为也算是有了几分功绩,连皇后跟太子都同意了的事为什么要拒绝?

后来还是她身边的玛瑙过来送了她的信,说了她不愿有这样的事发生,我这才消了念头,驳回了太子跟皇后的想法。

太子跟皇后本来或许有不满,但看了她的信后却也没再提这事,只是葬礼办的奢华无比,我也没说什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死后哀荣,哪抵得上她还在呢。】

以上,结合所有来看,才是为什么贵妃没在活着的时候成皇贵妃,雍正拒绝追封皇后的理由。

71L:emmm……道理我都懂,但为什么安和帝手书有一种,我喜欢上了我的小妈的既视感?是我的错觉吗?怎么感觉雍正头上有了一顶自己儿子带上的帽子?

72L:我也……但我是看过皇后手书的,我觉得皇后跟贵妃之间貌似也有点不对劲……个人认为啊,不是历史上真这样。

73L:这大概就是,我们思想不对吧,人家单纯感情好而已,但是,楼上上截的雍正手书里那段话好有感觉啊,死后哀荣,哪抵得上她还在呢,这句话真的分分钟脑部万字小长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