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五代十国演义 > 第七回 迎佛骨懿宗驾崩 登皇位儿童称帝

第七回 迎佛骨懿宗驾崩 登皇位儿童称帝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五代十国演义!

唐懿宗李漼(李温)又特别好佛,常请高僧到宫中讲经,也常驾临京城内外各大佛寺。他还下令拨款,到处兴建佛寺,印刷佛经,赏赐黄金给佛像塑造金身,给僧侣和寺院赏赐巨额钱财和大量土地。

三十年前,唐武宗大力灭佛,全国拆毁寺庙四千多座,废道场四万多所,得良田数亿亩。二十六万僧尼还俗,十五万奴婢获得自由,国家经济为之一振。

后来唐宣宗继位,佛教有所恢复。如今,在唐懿宗的大力提倡下,佛教完全复兴,已经恢复唐武宗灭佛前的盛况。

唐懿宗李漼(李温),甚至还要做五十多年来没人做过的一件大事,那就是“迎佛骨”。

所谓佛骨,据说是佛祖释迦牟尼手指骨的舍利子,乃是佛教宝物,古时来自天竺,供奉在扶风法门寺地宫内。

唐朝历史上,有好几位皇帝都曾迎过佛骨,就是从法门寺地宫里面把佛骨请出来,敲锣打鼓地迎接到京城长安,在皇宫和京城各大寺院轮流供奉,接受众生朝拜,热闹一番后,再敲锣打鼓地送回法门寺。每次来回折腾,最短的也要一年多,长的要好几年,花费无数,劳民伤财,耽误正事。

唐朝的皇帝,包括武则天,共有六次迎佛骨。

第一次,公元659年,唐高宗迎佛骨,结果呢,高宗皇帝从此以后身体一直不太好,经常头疼,最后连眼睛都看不见了。

第二次,公元704年,女皇武则天迎佛骨,结果呢,武则天第二年就驾崩了。

第三次,公元761年,唐肃宗迎佛骨,也是第二年就驾崩了。

第四次,公元790年,唐德宗迎佛骨。他是唯一一位迎佛骨后还能平安的皇帝,但是德宗皇帝在位二十六年,前明后暗,自从迎佛骨后,就变得昏庸无道,藩镇不服调遣,天下陷入连年混战,民不聊生。

第五次,公元819年,也就是五十四年前,唐宪宗迎佛骨,结果当年就得病驾崩了。唐宪宗,就是懿宗皇帝的爷爷。

第六次,公元873年,也就是今年,唐懿宗迎佛骨。

群臣听说皇上又要第六次迎佛骨,多半都来劝阻,大家历举迎佛骨的种种危害。

首先,就是劳民伤财,兴师动众的,每次还要大量赏赐寺庙、僧人,费用太大了,这个是最主要的。

其次,还耽误正事啊,一来一去,春夏之交,最短也得一年功夫,善男信女赶来参加,经常会误了农时,耽误农业生产,城里人也耽误正事,工匠耽误做工,商贩耽误经商,年轻人耽误学习。

而且,你皇家带了个坏头,鼓励大家信佛,大家都出家当和尚去了,谁给你缴税呢?那时,寺庙是不用给官府缴税的。而且有人算过账,平均一个和尚,要十户人家来供养。而当时全国才一千多万户。武宗为什么要灭佛?就是这个原因。

甚至,有人说佛骨不吉利,毕竟佛骨应该是属于另外一个世界的东西,在法门寺也只能供奉在地宫里面,地下,放在那里面才安全。迎佛骨,你要把它请出来,肯定没有好事。

还有人举例说,上一次,陛下您的爷爷,宪宗皇帝迎佛骨,当时大文豪韩愈,就曾经劝谏宪宗皇帝,写下一篇着名的文章。里面说,梁武帝信佛,非常虔诚,甚至出家当过和尚,最后却被活活饿死,看来并没有得到佛的保佑。

如此等等,大臣们列出各种理由来劝谏。然而,唐懿宗李漼(李温)都不肯听。

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正月,唐懿宗派遣使者赴扶风法门寺,奉迎佛骨。迎佛骨时,自法门寺到京城长安,两百多里路,这一路上车水马龙,锣鼓喧天,不分昼夜。

佛骨将要经过的道路,都用上等细腻黄土,拌上米汤、香灰重新铺过,夯得非常平整,不起尘土。沿途到处都打扫得干干净净,道路两旁的树上、房屋上都张灯结彩,挂满了灯笼和彩绸,并有官府驿站免费提供饮食给往来使者。

迎请佛骨的仪仗队,都由御林军担任,好像阅兵一般,个个都穿着崭新的军装,甲胄鲜明,兵马刀仗齐全。

又派德高望重的文武大臣领衔护卫,名扬海内的得道高僧诵经祈福,一路上旌旗蔽日,鼓乐鼎沸,香烟缭绕,梵音绕梁,供奉奢靡。

全国各地信佛的善男信女闻风赶来,沿途虔诚地顶礼膜拜。很多人三步一跪,五步一叩,一路陪伴佛骨到京城。

长安城内各大街道,富贵人家争相用绸缎扎起大小彩楼,举办无遮大会,互相祈福,斗奢比富。真是比过年还喜庆,喜庆里还多了一分虔诚庄严。

过了四个月,佛骨才终于迎到京师。禁军仪仗队开路,绵延数十里,佛教音乐伴奏,鼓乐声震天动地。白天,彩旗飘飘;夜晚,灯火辉煌。仪式盛大,甚至超过了祭天大典。

富人家夹道搭建彩楼,并举办无遮会,所有人不分贵贱集合在一起祈福,互相斗财炫富,看谁最浪费、最奢侈!

唐懿宗李漼(李温)亲自到安福门城门楼上迎接,此时他激动得泪流满面,立即跑步下楼,第一个来到佛骨前,双手合掌,举到额头,再跪下叩首膜拜,悲痛哭泣,脸上挂着泪珠,十分恭敬,无比虔诚。

唐懿宗李漼(李温)拜完后,妃嫔、皇子皇孙、文武百官依次叩拜,然后将佛骨迎入宫中佛堂,喃喃诵经声中,供养了三天三夜,期间一直由高僧不停诵经祈福。

然后,唐懿宗李漼(李温)给寺庙、和尚、尼姑布施了大量钱财。又下令寻访,所有曾经参加过五十四年前宪宗皇帝那次迎佛骨的老人,参加宴会,赏赐他们金银绸缎。

最后颁诏大赦天下。

三天后又将佛骨迎入京城各大寺庙轮流供奉。文武百官和豪族巨富都争相孝敬,献上大量的金银财物。

四方百姓扶老携幼前来寺院瞻仰佛骨,甚至有很多信徒头顶燃香、断臂截指,以示虔诚之心。

这次迎佛骨,比起唐宪宗时那一次,规格更高,规模更加宏大。

然而,这样的无道昏君,佛祖有灵,又岂会保佑他?就在佛骨迎入京城不久,当年七月,唐懿宗李漼(李温)突然患病,急召御医救治,服药无效,几天后就已病危。

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七月十九日,李漼驾崩,年仅四十一岁,在位十四年,年号咸通。

群臣议定庙号为唐懿宗,谥号恭惠帝。他是唐朝最后一位得到善终的皇帝。

先前,众大臣劝谏唐懿宗李漼(李温)不要迎佛骨时,他曾说过:“朕只要能亲眼见到佛骨,就是马上死了,也死而无憾。”

现在果然应验了。后人有诗叹曰:

骄奢淫逸唐懿宗,声色犬马游城东。瑶池宴罢归来醉,几疑君王在月宫。宠坏驸马韦保衡,不学无术做相公。十六陵下万骑动,又迎佛骨入禁中。

却说唐懿宗李漼(李温)在世时,并没有立下皇后,也没有立下太子。

李漼(李温)有八个儿子,都已经封了王位,老大为魏王佾,老二为凉王侹,老三为蜀王佶,老四为威王偘,老五为普王俨,老六为吉王保,老七为寿王杰,老八为睦王倚。

唐懿宗在世时,既然未立皇后,那么这八个儿子就不分嫡庶。根据无嫡立长的惯例,论将起来,长子魏王佾理所当然应该继任为帝。唐懿宗就是以长子的身份当上皇帝的。

然而,当时掌握禁军兵权的两个宦官,左神策军中尉刘行深、右神策军中尉韩文约,觉得按常理立长子魏王为帝,似乎是顺理成章,却显不出特别的拥戴功劳,新君也不会特别感谢自己。

而如果立个年纪小的,本来没希望当上皇帝的,容易显出功劳,必定对自己感激涕零。而且刘、韩二人觉得,立个年龄小的当皇帝也容易控制,有利于宦官专权。

这唐懿宗第五子、普王李俨,年仅十二,最像他爸爸,胸无大志,不喜读书,爱好玩乐,像是个容易忽悠的顽主。

而且他的生母王贵妃,八年前就已经过世了。而且她出身一般,其家族没有一个人在朝中任职,对宦官掌权没有任何威胁,这不是最理想的傀儡吗?

于是二人私自作主,将十二岁的普王李俨,改名李儇(音宣),簇拥到唐懿宗李漼(李温)灵前,立为新君,这就是唐朝第十三代、第十八位皇帝,唐僖宗。

唐僖宗李儇(李俨)继位,追尊生母王贵妃为皇太后,又打破宦官不得封将军、王公的祖制,加封两位掌权宦官刘行深、韩文约为国公,作为回报。

唐懿宗晚年时最后的四位宰相,如韦保衡、刘邺、赵隐等三人,统统都是无能之辈,只知道贪赃枉法,玩弄权术,排斥忠良,根本不关心皇位继位这个大问题。另一位宰相王铎,原来是韦保衡的恩师,在唐懿宗去世前,刚刚被韦保衡进献谗言罢免,贬职到了外地,一个月后懿宗皇帝就死了。

唐懿宗在位时,有头脑的大臣屈指可数,如刘瞻、萧遘等都已经被韦保衡排挤出京城,贬到外地,这些人连懿宗皇帝驾崩都根本无从知晓,更无法参与选择皇位继承人了。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韦保衡来说,该管的事情你不管,改抓在手里的权力你不抓,肯定要倒大霉、吃大亏。

果然,唐僖宗李儇(李俨)即位不到两个月,就有谏官弹劾韦保衡,一一列举他的各种罪状,将他贬到远离京城的偏远地方,也是位于岭南的贺州,做刺史。不久,更将他贬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岛,澄迈县,做个小小的县令,不久更是将他赐死。

前任宰相路岩,时任西川节度使,调任为荆南节度使,又贬斥岭南,任新州刺史,后又改为流放儋州,不久也赐死。韦保衡的所有党羽先后被一网打尽。

朝廷擢升尚书左仆射萧仿,兼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代替韦保衡的空缺。

萧仿,出身名门望族的兰陵萧氏,与萧遘是同宗,其先祖为南北朝时萧梁皇室。他为人正直刚毅,曾经主持过黄河水患赈灾。但是这年他已经七十九岁了。

这年乃是多灾之年。八月,关东、河南相继大水成灾。江南却又大旱,几个月滴雨不下。代北遭遇百年一遇的大寒,夏日飞雪。全国各种自然灾难,不一而足。

年底,朝廷终于想起佛骨还在京城里呢,于是下令将它送回扶风法门寺,重新埋入地宫。

过了除夕,就是新年,继续延用咸通年号,称咸通十五年。后来到十一月初五,才改年号为乾符元年。

咸通十五年,与乾符元年,是同一年,即公元874年。

去年,全国到处水旱相继,收成锐减,民不聊生。到了冬季、初春,民间粮食吃光了,更无野草充饥,顿时全国各地哀嚎一片。

翰林学士兼户部侍郎卢携,请求对遇荒州县,一律停止征税,并发官仓粮食赈济灾民。

卢携上疏,建议道:“陛下刚刚登上宝座,应体念百姓的困难。国之有民,就好像树之有根,如果秋冬施肥灌溉,则春夏一定繁荣茂盛。我曾经亲眼看到去年关东的旱灾,西自虢州,东到大海,春麦只收割一半,秋季杂粮也寥寥无几,冬季菜蔬收成更少,贫穷人民把蓬草的种子,磨成细粉,把储存一些捡来的槐树叶,捣碎当菜来吃。有的人比这更为贫苦,惨状更难形容。年复一年不能丰收,人民都逃难到相邻各州,留下来的全是饥民,没有地方可以投靠,坐困荒村之中,等待饿死。所谓免除捐税,实际上不免除也一文钱都征不到,而州县却必须向朝廷三司缴钱,所以暴力催逼,对穷苦人动不动就苦刑拷打,但是,即令把房屋拆掉,贩卖梁柱木材,使妻子去当奴仆,出卖儿女,所得的几个钱,也只能供税吏饮一次酒、吃一顿饭,并到不了国库。更可怕的是,除租税之外还有各种徭役,官府如不赶快安抚,百姓再无法活命。请陛下训令各州县,对于百姓所欠的捐税应一律豁免,新的捐税应一律停止征收,使百姓得以苟延残喘到秋天麦子收割、布匹绸缎织成;同时命各地赶快打开义仓赈济,才能熬到晚春(三月),那时,野菜、树叶以及林木,开始发芽,才可采吃,接着桑葚成熟,也可下肚。最近三个月的时间情况最为紧迫,行动不可缓慢。”

唐僖宗李儇(李俨)准奏,颁下圣旨,不过却成了一纸虚文,竟然无人执行,也无法执行。你说为什么呢?

原来当时官府收税制度,实行的是唐德宗时开始推行的两税法,规定各地不论人头,而是按每户资产多少来评定户等(也就是纳税标准),户等三年一定,富户多缴,穷户少纳,一年缴税两次,除两税外决不许加收。

实行两税法本是好事,但是自推行两税法以来,几十年过去了,实际执行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首先是免税户太多,加大了普通缴税户的负担。当时僧尼、朝廷和地方官员,都是免税户。这样,交税的负担转嫁给了穷人。有些穷人连人带地,挂靠到寺院或官员人家,也就不再向朝廷缴税。

其次是户等长期不变。寺院、地主、官吏兼并穷人土地,资产增加了,穷人失去土地,资产减少了,这些情况每天都在发生,按规定,应该每三年一次,重新评定户等,调整各户的应纳税额,但地主、富户往往勾结官吏,户等长期不改。

第三是地区之间,税收负担也差别很大。两税法刚实行时,全国并无统一的税率,而是按照之前的十几年中,各州县实际缴纳税收数额最高的那一年,作为标准,实行定额税,这就具有了一定的偶然性。于是各地税收负担不平等,税收负担轻的州县,人口就会大量流入。税收负担重的地区,人口就会大量流失,但各地税收又是定额的,于是官吏就把流失人口应缴纳的税,摊派到其邻居身上,称为“摊逃”。

第四是额外加税,层出不穷。两税法刚实行时,说是按户等定税,一年分两次征收,此外决不许加税。加收一钱,都算枉法。但是帝王浮华,官吏贪婪,上行下效,奢侈成风,节度使超员养兵,地方官孝敬上司,于是各种名目的额外加税,层出不穷。遇到官员即将调任,往往提前预收未来好几年的税。遇到战乱,往往更需额外加收数倍。

所以,这时候颁下圣旨,谈什么减税,都是空口说白话,只有朝廷实实在在地拨放钱粮,才能赈灾。而且,必须由正直、得力的大臣亲自去主持,否则根本无法落实到灾民头上。

不久,罢免碌碌无为的同平章事之一赵隐,贬为镇海节度使。这镇海节度使,驻地润州(镇江),下辖苏州、常州、湖州、杭州、睦州等六州。

此六州,人口都非常稠密,镇海道总人口,在天下各道中排名第一。而且,镇海道下辖各州,都十分富裕。

镇海节度使,可以说是个肥缺!

任命华州刺史裴坦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裴坦也是出身名门望族,河东裴氏,其先祖在隋朝就做过高官了,他父亲曾任福建观察使。不过,裴老先生也已经年过花甲了。

又召还唐懿宗时的前任宰相刘瞻,担任刑部尚书。

刘瞻为人正直,两袖清风,除了自己一家人生活所需外,几乎把所有的俸禄,都用来捐助穷人。他之前被韦保衡陷害流放,朝廷内外,市井民间,很多人为他喊冤。

长安民众,听说刘瞻这几天就要昭雪归来,十分高兴,为表示对刘瞻的欢迎,大家纷纷捐款,雇请戏班,在刘瞻回京的大路边上天天演戏,比过年还热闹。刘瞻听说后,不想扰民,于是更改回京日期,另由小道低调入京。

刘瞻果然是位得力的干臣,上任只三个月,去烦除弊,多年的积案一扫而空。

不久裴坦去世,唐僖宗任命刘瞻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这时,刘瞻只有五十五岁,作为宰相,还算年轻的。

另一个同平章事兼门下侍郎刘邺,之前我们说过,他参加科举考试没考中,于是找韦保衡的关系送了钱,唐懿宗特赐进士及第出身。他从前曾经与韦保衡一起,在懿宗皇帝面前诋毁刘瞻,以至于刘瞻被流放。

现在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刘瞻回来后,一定会追究这件事,不免心虚,就设了一个酒宴,邀请刘瞻饮酒,刘瞻有意与其和解,共同辅佐新皇上,也觉得不好推辞,一定要尽兴,不醉无归。

哪知刘瞻醉后回家,竟一病不起,没两天就突然暴病去世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刘邺摆的酒宴,竟然是个鸿门宴?

民间不久就传开了。很多人都说,这不是明摆着吗,肯定是刘邺有意谋害刘瞻,在酒里下了毒药,摆了个鸿门宴!但刘邺贵为当朝宰相,事情做得毫无破绽,什么证据都没留下,已经既成事实,谁还敢认真调查?

于是这个案子只好就不了了之。

唐宣宗驾崩、唐懿宗继位以来,朝廷中奸臣当道,很少有既能干得力,又公正廉明的大臣,这刘瞻,就是其中很少见的一位,可惜被奸党先流放,再害死,英年早逝,未能一展鸿图,中兴大唐。

刘瞻去世后,朝廷又擢升兵部侍郎、判度支崔彦昭代之。崔彦昭也已年过五旬。

崔彦昭出身名门望族的清河崔氏。清河崔氏高官如云,在朝廷内外,是一股强大的势力。前面说过的崔慎由、崔彦真、崔安潜,都是他的堂兄弟。他为人忠直,因刘邺涉嫌毒死刘瞻,虽然查无实据,但是情迹可疑,因此上书弹劾,唐僖宗李儇(李俨)乃将刘邺罢相,贬为淮南节度使。

任命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卢携,以本官同平章事。卢携出身名门望族的范阳卢氏,今年五十一岁,可以说正当盛年。

又擢升吏部侍郎郑畋,为兵部侍郎,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郑畋出身名门望族的荥阳郑氏,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进士及第,可以说是书香门第。他自幼文采出众,十八岁就进士及第,出任宣武(汴州)节度推官、授秘书省校书郎;二十二岁,就被吏部选调,评为出类拔萃人才,授予渭南尉、直史馆事。而且他相貌英俊,又是少年得志,所有人都觉得他一定前途无量。

然而他并非一帆风顺。就在他进士及第三年后,他的父亲郑亚,就因陷入牛李党争,被当作李德裕一党,而被贬斥到岭南,先后出任桂州、循州刺史。郑畋选择和父亲同行,在岭南受尽了瘴疠之苦,他的父亲也死在循州任上。此后牛党长期执政,他一直受尽排挤。

直到四十岁,郑畋才进入朝廷,担任刑部员外郎、万年县令。万年是京城长安的附廓县。后来,刘瞻出任同平章事,擢升郑畋为翰林学士、户部郎中。

然而,好景不长。刘瞻被贬斥,郑畋也得罪韦保衡,再次被贬窜到岭南,担任梧州刺史。参见上一回。

可以说,郑畋是晚唐少有的忠臣、能臣。这一年,郑畋已经五十岁了。

这正是:书生老去,机会方来!

与郑畋相比,大一岁的卢携,就属于大器晚成型,他三十二岁才进士及第,比郑畋足足晚了十三年!而且,卢携相貌丑陋。可能就是因为这些,不会引人嫉妒,他一出道即处处顺风顺水,进士及第才五年,就入朝了,先后担任右拾遗、殿中侍御史、员外郎中、长安县令、郑州刺史、谏议大夫、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官职。可以说是坐火箭升上来的!

至此,已先后擢升萧仿为门下侍郎;崔彦昭为中书侍郎;郑畋为兵部侍郎;卢携仍为户部侍郎,四人同为同平章事。

这四人都是出身名门望族的精英人才。除了萧仿已经老迈,其他三人都只有五十岁出头,正当盛年。

唐懿宗李漼(李温)驾崩前,王铎被罢免,因此唐僖宗李儇(李俨)刚继位时,只有韦保衡、刘邺、赵隐三位宰相。现在,四位宰相,不管他们的本事如何,至少这个数字,总算是凑够了。

有位看官说了,什么,四位宰相?怎么这么多?宰相不是应该只有一个么?最多也就左、右丞相两个吧。再说,什么是同平章事?这是个什么官职?

原来,中国古代,朝廷通常都设宰相一职,统领文武百官,辅佐帝王。宰相又称相、相国、相邦或丞相,往往是当时最德高望重的大臣,号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很大,因此自古就不断引起皇帝们的猜忌,一再遭到削弱。

秦朝时将宰相职权一分为二,设立左、右丞相;汉朝废除丞相,将宰相职权又一分为三,用三公取代左、右丞相;隋朝时,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以尚书省负责行政,职权最大,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

尚书省的首长,称为尚书令,为正二品。尚书令下面设两个副职,尚书左右仆射,为从二品。

尚书省下设六部。六部是指吏、户、礼、兵、刑、工六个部门。六部首长,称为尚书,正三品。副职称为侍郎,正四品。

六部下面,又各分四司,共计二十四司。这就相当于今天国务院下属的各部委。

中书省、门下省这两个省,级别比尚书省略低。中书省的首长,称为中书令;门下省的首长,称为侍中。中书、门下二省的副职,也都称为侍郎。他们比六部的侍郎级别略高。

三省六部分工明确,从此干脆取消了宰相这个官职。但在官场上,大家常常把三省长官,也就是尚书令、中书令、侍中,称为宰相,或也尊称为三公,但实际上,他们的权力、威望都比从前的宰相、丞相,甚至也比汉朝的三公都要小得多。

到唐朝立国,李世民曾经担任过尚书令,可以说是实际上的宰相。

李世民当上皇帝后,这个职位就轻易不再授予其他人。尚书令空缺,实际上也是唐朝削弱宰相权力的策略之一。

在尚书令空缺的情况下,尚书令的副职,尚书左右仆射,还有中书省的首长,中书令,以及门下省的首长,侍中,有时候也被称为宰相。

后来,就演变为中书门下两省首长,合署办公,共同参政、议政,而尚书省六部,只负责执行。

为进一步削弱宰相权力,唐朝时三省的首长,甚至包括尚书省的副职,尚书左、右仆射,都常常空缺,后来干脆都变成了虚名闲职,没有实际职权,靠边站了。国家大事,参政、议政也不让他们参与了。有时候,连六部尚书,也经常空缺,而由六部侍郎,代为实际处理日常事务。

唐朝的所谓宰相,一般就从这六位尚书、十几位侍郎中间,遴选出四位比较得力的人,共同担任。

门下侍郎、中书侍郎是正三品,但是六部侍郎的官职低,只有正四品。没有权威就镇不住文武百官,因此通常会将他们临时升为正三品,给他们一个“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称号,简称同平章事。

同平章事,书面意义姑且可以理解为四人“同时评论奏章”的意思,朝廷诏书必须要由四人磋商,意见达成统一才能起草、发布,世人称这四人为宰相,对四人之中为首者,或者资历最老的,也称首相。

但是他们真正的权力、名望、地位,是无法与以前各朝代的宰相、相国、相邦或丞相、三公等官职相提并论的。

因为,他们都要受到枢密使的牵制,枢密使有权跟他们一起讨论奏章,并负责上奏皇帝,还负责传达、宣读圣旨。而枢密使,由宦官,也就是太监,来担任。

唐朝时很多大臣,担任过同平章事后,改任地方武官性质的节度使,并不觉得是降职,并不觉得面子上挂不住。同僚还会祝贺,尊称其为“使相”,就是既当过“宰相”,又当过节度使,是很光彩的。

事实上,节度使一般是正二品,比同平章事正三品的级别还要高。

现在,这四位宰相的才干,并非不足,怎奈唐僖宗李儇(李俨)继位时才十二岁,童心未泯,年少无知,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要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玩各种游戏。遇有大臣奏报,根本也搞不懂,也不想搞懂,于是往往置之不理,实在不行就叫他最宠信的宦官头目田令孜决定。

田令孜原是一个低级宦官,他是西川成都人,出身贫寒,为了出人头地,小时候自愿净身入宫。因为他是青春期前就阉割的,长大后,出落得身材苗条,容貌秀丽,皮肤白皙,声若黄鹂,婉转好听。性格也是像女人一样温柔亲切。知道的,是个太监,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位女扮男装的美女。

他自小曾经陪伴小王子们一起读书识字,很有心机,但一直得不到宦官头目们的赏识,职务只是个小马坊使,在宫中专门负责饲养小马,相当于西游记里面孙悟空曾经当过的“弼马温”。

本来,这是个完全没有任何前途的低级职位,根本没有机会见到大人物,甚至连宦官头目也几乎见不到。他自己也曾经很绝望,心中哀叹,完了,没前途了,这一刀算是白挨了!如果没入宫,恐怕像哥哥陈敬瑄一样,有儿有女了!有个女儿嫁入豪门,说不定也能沾上光呢。

世上别的事都能后悔,唯独净身入宫这种事,后悔也没有用了。不止一次,他在梦中哭湿了枕巾。不料铁树开花,时来运转!

欲知田令孜如何时来运转,且看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