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五代十国演义 > 第六十四回 刘知俊挫汴奔岐 刘守光杀兄降梁

第六十四回 刘知俊挫汴奔岐 刘守光杀兄降梁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五代十国演义!

开平三年,公元909年,五月三日。

梁太祖朱晃(朱温)欲乘胜吞并岐国,再派大将刘知俊为西路行营都招讨使,出兵攻岐。再命刘知俊进取邠州。

邠州被岐王李茂贞养子李继徽占据,李继徽就是杨崇本,拥兵尚多,颇有势力。

李茂贞自从唐僖宗光启二年,即公元886年,担任武定节度使,在这凤翔一带经营已二十三年了。

刘知俊知道李茂贞父子树大根深,难以取胜,托言缺粮,不肯遽进。

梁太祖朱晃(朱温)令他还朝述职;并且因他去年有收复延、坊二州的功劳,所以赏赐十分优厚。

刘知俊正打算赶回京城洛阳,忽然得到一个消息,不由的大吃一惊!

那就是,佑国(长安)节度使王重师被诱捕,身死族灭,梁太祖另用刘扞为佑国留后。

原来王重师出任佑国节度使,镇守长安三年,因长安人口凋零,民生困苦,筹措贡赋较少。梁太祖进驻河中府,他也没有积极供应,惹得梁太祖颇为不满。

之前,王重师曾未经请示,派部将张君练,讨伐邠宁、凤翔,小败。

梁太祖以其擅自发兵,挫失国威,对王重师更加恼恨。

五月五日,朱全忠命王重师回京觐见,另命左龙虎统军刘扞为佑国留后。

刘扞早年即与王重师不和,曾经多次在梁太祖面前说过王重师的坏话。这次刘扞到了长安接任,王重师对他态度冷淡,十分怠慢。

刘扞心中恼怒,又密向梁太祖处进谗,说谎道:“王重师暗通邠、岐。”

梁太祖朱晃(朱温)大怒。

五月二十日,贬斥王重师为溪州刺史,再贬为崖州司户,不久,将他赐死,并屠灭全族。

王重师一向与刘知俊友善,去年曾与刘知俊会师幕谷,大破岐兵。梁廷闻捷,更令刘知俊乘胜进军,连拔丹、延、鄜、坊四州。

刘知俊身为忠武节度使,驻扎同州,与佑国节度使王重师镇守的长安,近在咫尺。二人封壤相邻,脾气相投,十分友善。

况且二人在宣武又都属于客将,王重师出自许州忠武军;刘知俊来自徐州感化军,虽然朱晃(朱温)对他们这些客将十分客气,表面上很亲热,但内心并不是很信任。

刘知俊武艺超群,功高震主,已经身为节度使、兼侍中,位极人臣,威望日隆,恐怕早已引起梁太祖的猜忌了。

看官,试想此时的刘知俊,能不动了兔死狐悲,鸟尽弓藏的念头么?眼见梁太祖年老,猜忌和残忍也一天比一天严重,天威难测,灭族灾难随时都会降临道自己头上,刘知俊内心越发恐惧不安,这次王重师全族被杀,刘知俊更加惊恐。

刘知俊接连又得弟刘知浣密书,教他切勿入朝,说入朝必死,他更加恐惧,观望不前。刘知浣曾任梁廷右保胜指挥使,他在梁太祖朱晃(朱温)前面请,愿自迎乃兄还朝。

梁太祖朱晃(朱温)不知是假,当即允准,他竟将刘知俊一家老小,偷偷送至刘知俊行营。

刘知俊喜家属保全,遂奏报梁太祖说:“臣被军民挽留,不能入朝。”

乃据了同州,降附岐王李茂贞,将梁朝监军、不愿背叛的将领及文职人员,全部抓了起来,加上脚镣手铐,押送岐国,交给岐王李茂贞处置。

时为梁太祖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六月一日。

刘知俊同时暗中贿赂长安诸将,令他擒拿刘扞。长安诸将,正怜惜前任节度使王重师全家惨死,便将到任刚刚一个月的刘扞,械送凤翔,交给岐王李茂贞处斩。

刘知俊又率部兵,攻克华州,驱逐华州刺史蔡敬思,且分兵占住潼关。

刘知俊再派使节,进献灭梁朝方略,请求岐王李茂贞、晋王李存勖各率大军,夺取两京,恢复唐朝。

刘知俊又派心腹,前往丹州,策反了马军都头王行思。王行思发动兵变,投降岐国。丹州刺史宋知诲逃回洛阳。

其实,梁太祖朱晃(朱温),并不没有猜忌刘知俊,召他还京城,这是因为梁太祖准备对晋国再发动一次攻击,打算任命刘知俊当河东西面行营都统。

这倒是真的,否则,梁太祖也不可能让刘知浣把家属带走。

梁太祖朱晃(朱温)派近臣招谕刘知俊,质问道:“朕一向待你不薄,为什么忽然叛变?”

刘知俊回答道:“臣绝不敢忘恩负义,只是害怕跟王重师一样下场!惨遭全族屠灭。”

梁使回报。梁太祖再派亲信晓谕道:“王重师一事,乃是刘扞诬告他与岐王勾结,朕现已查明,十分后悔,刘扞死有余辜。卿若迷途知返,官职、待遇一切不变。”

刘知俊不从。

六月十六日,梁太祖下诏削去刘知俊官爵,特派山南东道节度使杨师厚,为西路行营招讨使,率同马步军都指挥使刘鄩,往讨刘知俊。

次日,亲自前往陕州督战。

刘鄩率先锋急行军至潼关关外,捕获刘知俊预先埋伏的士兵蔺如海等三十人,令为前导,前往潼关叩关。

这时,刘知俊之弟刘知浣,因为迷路,也刚刚赶到潼关。他刚进关不久,蔺如海等人也赶到关下,守关士兵看是自己人,立即开门,刘鄩兵蜂拥而入,遂占领潼关,活捉刘知浣。

当时,同州城内,水咸而无井,只能仰仗城外水源。因此同州孤城,根本守不住。没有水井,大军渴也渴死了。潼关失守,害得刘知俊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是好。

梁太祖朱晃(朱温)派刘知俊的侄儿刘嗣业携带诏书,前往同州游说刘知俊,刘知俊打算只带一两个卫士,亲自前去京师请求宽恕,其弟刘知偃阻止。

杨师厚大军抵达华州,刘知俊部将聂赏开城投降梁军。

六月二十一日,刘知俊只得弃同州西走,带领家族,逃奔岐国。

岐王李茂贞,正杀死刘扞,已经派兵进入长安城布防。

杨师厚派刘鄩率一支突击队沿秦岭急行军西进,绕到岐兵背后,经长安城西门,杀入长安城,占领全城,歼敌颇多。

岐兵败走。杨师厚又急行军,赶到丹州城下,叛军叛乱成功,刚刚十天,兴奋劲儿尚未过去,根本没有任何防备。杨师厚遂一举攻克丹州,擒获叛军头领王行思。

商州刺史李稠,投降岐国,裹挟军民西进。刘鄩率骑兵急行军追赶,斩杀李稠,任命商州都押牙李玟暂任留后。

刘鄩为人聪明,熟读兵书,长于计谋,人称“一步百计”,所向多捷。今年,刘鄩五十一岁。

梁太祖朱晃(朱温),遂任命刘鄩为佑国军留后,令他镇守长安。不久,改佑国军为永平军。

岐王李茂贞又准备发兵援应刘知俊,不料刘知俊已经失败,仓猝逃来,不得已好言抚慰,特授中书令。但是岐国地方狭小,无法任命他为节度使,只能厚加赏赐。

时为梁太祖开平三年,唐天佑六年,公元909年,七月。梁太祖自陕州返回洛阳,患病。

上个月,梁朝朔方节度使、颍川王韩逊,进攻岐国,收复盐州,斩岐国任命的盐州刺史、岐王李茂贞义子李继直。

八月底,岐王李茂贞,命刘知俊北伐攻打灵州,许诺成功后,即授封他为朔方节度使。

刘知俊请得岐兵数千人助战,克日就道,径至灵州城下,把城池围困起来。

这灵州,位于岐国北面,正是朔方节度使、颍川王韩逊的驻地。

岐王李茂贞又派人联络晋王李存勖,请他出兵攻梁。

晋王李存勖乃派大将周德威,率军出阴地关,攻击晋州、绛州。

梁晋州刺史边继威登城据守。周德威命士兵挖掘地道,城墙崩塌二十多步,梁军血战不已,连夜将城墙缺口堵住。

边继威急忙派人向梁太祖告急。

梁太祖朱晃(朱温)大怒,命杨师厚率军增援晋州。杨师厚将周德威击退。

西面,刘知俊尚未平定;南方襄州,后院却又起火。一时间搞得梁太祖朱晃(朱温)焦头烂额,病倒在床,半个月才康复。

却说之前,今年三月,梁太祖朱晃(朱温),命杨师厚为潞州四面行营招讨使。

杨师厚当时的职务,乃是山南东道(襄州)节度使,梁太祖命前泽州刺史、泰宁留后王班,接任山南东道节度使,镇守襄州。

去年王班守泽州,就差点把城池丢了,幸亏大将牛存节及时赶到,协助防守,才保住泽州。

杨师厚知道这个王班不太靠谱。警告他说:“牙兵王求等人,凶悍残暴,你要多加小心!别不当回事!”

王班却不以为然,仗着自己的卫兵都是高大威猛的北方人,根本没把王求这些小个子南方人放在眼里,反而在公开场合,多次侮辱戏弄王求。

七月十五日,正是传统节日,王班却又下令,叫王求等去戍守西部边境。

王求正忍无可忍,当天晚上即发动兵变,杀死节度使王班,推都指挥使刘玘为留后,刘玘佯装答应,第二天一早却与指挥使王延顺逃往京城。

王求再推大将李洪为留后,投降蜀国。

不久,房州刺史杨虔也叛变,归顺前蜀高祖王建。

叛军首领李洪自称山南东道节度使,率军进攻梁朝荆南节度使高季昌。

高季昌派部将倪可福击败之。因叛军来势凶猛,向梁太祖朱晃(朱温)求救。

梁太祖大怒,即命马步都指挥使陈晖,率军南下讨伐李洪、王求。又命均州刺史张敬方,讨伐房州杨虔。

梁军到了襄州,李洪率军迎战。王求一马当先,出来挑战,被陈晖一刀杀死。

叛军输了一阵,吓得退回襄州城内。恰好,杨虔刚刚被张敬方打败,也逃归襄州,与李洪合兵一处,共保襄州。

九月五日,陈晖攻克襄阳城,擒获李洪、杨虔等,斩杀叛军一千多人。将李洪、杨虔槛送西京洛阳,斩首示众。

南方刚刚传来捷报,北方又有好消息送到。梁太祖大喜。

却是邺王、魏博(天雄)节度使罗绍威,正当壮年,不料身患风痹之症,瘫痪在床,自知不久于人世,派人上奏梁太祖道:“魏博军地处四战之地,强敌环伺,请陛下派名将镇守,臣愿意致仕还乡养病。”

梁太祖大喜,激动之下,用手在桌上一拍。这魏州(大名),乃是河朔地带的咽喉,自安史之乱起,就不属于朝廷管辖,至今已经一百五十多年了!这是要回归了!难得罗绍威有此觉悟。

他头脑中立即考虑起接替罗绍威的人选。

不过,转念一想,不急这一时。眼下,潞州才是急所。刘知俊才是心腹大患。魏州,还是维持稳定为好。

当即下令,任命罗绍威之子罗周翰为魏博(天雄)节度副使,代为主持军政事务。

又对罗绍威的使节说:“赶紧回去转告你家大王,好好养病,希望早日痊愈。就算是为了朕,每一顿都要多吃一口饭。如果真的有个三长两短,朕也要让他子子孙孙享受荣华富贵。”

梁太祖一高兴,前往南郊祭天。颁诏大赦天下。

却说刘知俊包围灵州一百多天了。

梁朔方节度使、颍川王韩逊,抵挡不住刘知俊,飞使向梁太祖告急。

梁太祖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十二月。

梁太祖派镇国(陕州)节度使康怀英,为西路行营副招讨使,与感化(华州)节度使寇彦卿,一同率军增援,兼攻邠宁。

唐镇国军本治华州,梁迁至陕州;感化军本治徐州,梁迁至华州。

康怀英等星夜前进,一路所向披靡,连下宁、衍二州及庆州南城,刺史李彦广出降。梁军直入泾州境内,计划切断刘知俊的退路。

刘知俊大吃一惊,连忙解围班师。

但是,刘知俊从来没有被动挨打的习惯,他也要断康怀英的后路!他对康怀英这个老同事可以说是非常的了解。

侦骑探知刘知俊军不知去向。梁太祖大惊,一面下令康怀英撤军,一面又派兵前往三原接应。

康怀英等退兵到了三水,见此地形势十分险要。心中暗想,若是刘知俊在此埋下伏兵,自己的大军就危险了!

正想间,突然一声号炮,只见无数伏兵杀出!霎时,把康怀英麾下的兵士,冲作数段,首尾不能相顾。

康怀英仓皇失措,不知所措,心里想,此番我命休矣!

亏得部下大将,左龙骧军使王彦章,双手持着两杆大铁枪,左挑右拨,当先开路,搠死岐兵数百人,岐兵吓退两旁,只好闪出一条血路,放过梁军,康怀英方得走脱。

不过,偏将李德遇、许从实、王审权等,率军分头突围,统皆失散,不知下落。

康怀英等狼狈逃至升平,蓦有大山当道,两面峭壁,只一狭径可通人马,康怀英正在担忧,猛闻几声胡哨,那岐兵从谷中蜂涌出来,把山口死死堵住,为首一员大将,手持一杆方天画戟,威风凛凛,正是刘知俊,大呼康怀英快来受死。

康怀英吓得手足冰冷,望着王彦章道:“这,这可如何是好?”

王彦章道:“大帅只随我前进。怕他甚么?”

遂舞动两杆长铁枪,杀入山口,一杆枪足重一百二十斤,经他两手运动,好似篾片一般。

刘知俊上前拦阻,怎经得王彦章神力,战到二、三十个回合,已杀得汗流浃背,招架不住,慌忙勒马退还,放他逃走。王彦章且战且走,康怀英紧紧随后,费了若干气力,才得杀透山谷,二人单身匹马遁去。

王彦章,郓州寿张人,骁勇无敌,勇冠三军,双手持着两杆大铁枪,临阵时左挑右拨,挡者立毙,人送绰号“王铁枪”。今年四十七岁,正是铁枪不倒。

偏将李德遇、许从实、王审权等,及手下大部分军士,多被刘知俊率岐兵截住,不是被杀死,就是被生擒,一个都没有逃掉。

唯有寇彦卿与康怀英分道进兵,闻康怀英败还,急急收军回来,还算没有吃大亏。

刘知俊向岐王李茂贞献捷,岐王授刘知俊为彰义节度使,镇守泾州。

却说去年,刘仁恭长子、义昌节度使刘守文,因其弟刘守光囚父不孝,发兵声讨,进攻幽州。

刘守光大恐,急忙向晋王李存勖求救。

两年前,梁王朱全忠(朱温)进攻沧州,刘仁恭就曾向晋王李克用求救。

李克用起初不肯出兵,觉得刘仁恭父子是白眼狼。还是儿子李存勖劝说后才同意。现在,晋王李存勖立即派兵五千,协助刘守光。

刘守文连战不胜,不得已退兵。

时为梁太祖开平三年,公元909年,五月。

刘守文又尽发沧、德两州战士,得二万余人,大军出屯蓟州,来攻刘守光。

刘守光闻大哥刘守文又带兵来攻,也将幽州兵士,全数发出,亲自督领,在鸡苏迎战,双方展开大战,到也是棋逢对手。

双方激战正酣,突然,有两路铁骑,分头突入,冲入幽州军阵中,一阵砍杀。刘守光部下,见他来势甚猛,料知抵敌不住,便即倒退。刘守光也无法禁止,只好随势退下。

原来却是刘守文先前送上厚礼,向契丹借兵。契丹国王耶律阿保机,发兵数万人,并吐谷浑部众数千,共有众四万,来增援刘守文。

刘守文见援兵得胜,也骤马出阵,向自己人喊道:“千万不要伤到我弟弟!”

话音刚落,忽听得飕的一声,一支暗箭射来,刘守文急忙勒马一跃,那来箭正不偏不倚,射中马首,马熬痛不住,扑倒在地,刘守文顿时栽下马来。

原来,刘守光的部将元行钦,认识刘守文的相貌,趁他不备,本来想一箭射死他,不料却射中了马,正好将他一把抓住,夹在腋下,疾趋而去。

刘守文此时心中暗暗叫苦,已经来不及了。

刘守光见元行钦擒住刘守文,顿起万丈豪情,又麾兵杀回。

义昌军已失主帅,还有何心恋战,霎时大溃,逃回沧州。

契丹吐谷浑两路人马,也被牵动。索性各走自己的路,一哄儿都散去了。

刘守光命部将把大哥刘守文押回幽州,囚禁起来,在他的房间外面布满层层荆棘,不准任何人靠近,更督兵往攻沧州。

沧州节度判官吕兖、孙鹤,推刘守文子刘延祚为帅,登城守御。

刘守光连日猛攻,终不能下,乃将沧州城团团围住,围得他水泄不通,又堵住他粮道,连出城砍柴、摘野菜的全部都抓了起来。

围城到了百日,城中食尽,一斤米值三千文钱,还不一定买得到。

刘守光派人到洛阳,向梁太祖报捷,宣誓效忠。并且表示:“待臣收复沧、德二州后,当替陛下扫灭河东盗贼!”

七月,梁太祖加封卢龙节度使刘守光为燕王。

转眼已经是梁太祖开平四年,公元910年,正月。

正是过年的时候,然而沧州城毫无新年气氛。燕王、卢龙(幽州)节度使刘守光围城已经半年多了。

沧州老百姓一开始还能采摘野菜,掺点泥巴;后来,就只能用泥巴,掺点野菜,做成饼子,勉强充饥。仅剩的少数驴马互相咬尾巴吃。

节度判官吕兖,抓来瘦弱男女,投进锅里煮熟,充作军粮,叫作宰杀务。毕竟人肉有限,不足劳军,徒留下满城累累枯骨,惨无人烟。

刘守光又派人将俘虏刘守文牵到沧州城下,喊话让城内守军投降。

孙鹤不得已归顺刘守光,拥刘延祚出降。

刘守光入城,命将沧州将士家属,悉数掳回幽州,连刘延祚也成了俘虏。刘守光留下儿子刘继威镇守义昌军,派大将张万进、周知裕为辅,鸣鞭奏凯,得意班师。

刘守光又派使者报捷于梁廷,并代父乞请致仕。

梁太祖朱晃(朱温)准如所请,加封刘仁恭为太师,命他退休致仕,养老幽州。

加封刘守光之子刘继威为义昌节度留后。

刘守光又派人刺死哥哥刘守文,假装痛哭流涕,归罪于刺客,把他杀死偿命。又下令族灭吕兖全家,仅释放孙鹤不杀。

吕兖子吕琦,今年十五,被牵出市中,将要处斩。

吕氏门客赵玉,急忙赶到法场大呼道:“这是我弟赵琦,误投吕家,幸勿误杀。”监刑官乃命停刑释放。

赵玉慌忙带吕琦逃生,吕琦足痛不能行,赵玉把他背在背上,带着他四处逃亡,隐姓埋名,沿途乞食,辗转来到代州。

吕琦痛家门殄灭,刻苦勤学,始得自立。晋王李存勖闻吕琦名,命署代州判官,并表彰赵玉忠义,赐他金帛。

后人有诗叹道:

囚父杀兄刘守光,幽州黑暗任倡狂,尚余一个忠诚仆,背负遗孤义独彰。

却说梁太祖朱晃(朱温)因康怀英丧师,懊恼了许久,却又不断接到坏消息。

开平四年,公元910年,三月。

定难(夏州)军发来奏报,高宗益发动叛乱,杀死节度使李彝昌。

原来,前年年底,定难节度使李思谏病殁,子李彝昌嗣职,任职还不满一年半,被部将高宗益杀死。

高宗益又被将吏诛杀,军士另推李彝昌族叔、李思谏弟弟李仁福为帅,梁太祖朱晃(朱温)即刻批准,授李仁福为夏州节度使。这就是西夏国的先祖。

四月,梁宣武(宋州)节度使、衡王朱友谅治下一县令,发现一个麦茎上有三个麦穗,当作祥瑞呈献。

梁太祖说:“风调雨顺,农作物丰收,才是上等祥瑞。而今,宋州大水成灾,这种麦穗有什么用!”下诏免除该县令职务,派使节查问斥责朱友谅,命泰宁(兖州)留后惠王朱友能代为宣武留后。

朱友谅、朱友能,都是广王朱全昱之子。

朱全忠因晋州刺史、下邑人华温琪抵抗晋国进攻,建立功劳,打算对他赏赐,正巧护国(河中府)节度使、冀王朱友谦(朱简)上疏说:“晋、绛二州,紧邻河东,地处要冲,请另行建立战区。”

四月十三日,梁太祖划出晋、绛、沁三州,另行设立定昌(晋州)军,命华温琪为节度使(晋、绛二州自护国划出,沁州则在唐朝末年自河东夺取)。

监察御史崔沂,上疏弹劾左金吾大将军寇彦卿,说他纵仆行凶,杀死平民,必须严惩。

寇彦卿乃是梁太祖心腹爱将,又是功臣,梁太祖自然袒护,那崔沂却不依不饶。崔沂是崔沆的弟弟。

原来寇彦卿经过洛阳皇宫南面的天津桥时,有一位平民来不及回避,被寇彦卿的卫兵抓住。卫兵把他举到桥栏杆上面,本来也就是想吓唬吓唬他,那人拼命挣扎,卫兵抓不稳,竟跌落桥下淹死了。

梁太祖无奈,只得将寇彦卿贬斥为左卫中郎将。寇彦卿放出狠话,悬赏一万钱,要崔沂的人头。

梁太祖训斥寇彦卿道:“崔沂少一根毛,朕杀你全家满门!”

当时功臣、武将多半骄横无礼,因此事稍微收敛。

五月,魏博节度使罗绍威病亡,罗绍威长子罗廷规,即梁太祖朱晃(朱温)的驸马,亦早去世。

梁太祖命其次子罗周翰继任。

罗绍威自乾宁五年,公元898年,继任魏博节度使,至今十三年,寿仅三十四岁。其人富有文采,有诗曰:

妆点青春更有谁,青春常许占先知。亚夫营畔风轻处,元亮门前日暖时。花密宛如飘六出,叶繁何惜借双眉。交情别绪论多少,好向仁人赠一枝。

又有诗曰:

虽被风霜竞欲催,皎然颜色不低摧。已疑素手能妆出,又似金钱未染来。香散自宜飘渌酒,叶交仍得荫苍苔。寻思闭户中宵见,应认寒窗雪一堆。

曾经写出过这样的名句:楼前澹澹云头日,帘外萧萧雨脚风。

他常常与着名诗人罗隐唱和,引罗隐为同宗,罗隐年长,遂拜他为叔父,待罗隐甚厚。罗隐是杭州人,笔名江东生;罗绍威为自己的诗集取名为《偷江东集》。他因自己辖区狭小,恐罗隐无用武之地,乃将罗隐推荐给吴越王钱镠。

今年,罗隐亦病故,叔侄俩又同往冥府唱和去了。

六月,长乐郡王、匡国(许州)节度使冯行袭病危,上疏朝廷,请求派人接任。

梁朝的匡国军在许州,就是唐朝时的忠武军;忠武军却在同州。梁太祖把忠武和匡国两军名称对调了。

匡国的警卫牙兵,都是原来秦宗权的部下,骁勇好斗,骄蛮残暴。梁太祖大忧。

梁太祖派崇政院直学士李珽,紧急赶往许州探病。

李珽临行前,梁太祖一再叮咛,务必维稳。

李珽,曾经在成汭(郭禹)部下担任掌书记。

七年前,淮南节度使杨行密,进攻武昌节度使杜洪。杜洪向朱全忠(朱温)求救,朱全忠派兵增援,又下令荆南节度使成汭、武安节度使马殷、武贞节度使雷彦威等共同增援杜洪。

当时,李珽曾经劝说成汭不要趟这浑水,建议他扼守岳州观望。成汭不听,结果,马殷和雷彦威联手,把成汭给卖了。

成汭死后,李珽投奔忠义军赵匡凝,后来投奔梁王朱全忠(朱温)。

当下,李珽星夜兼程,赶往许州,对许州那些骄蛮的牙兵是恩威兼施。

他召集众将道:“许州,此去西京洛阳只有几舍路程,天子朱全忠手握百万雄兵,你们掂量掂量。冯大帅一贯对朝廷、对皇上忠心耿耿,又大公无私,只要你们尽忠报国,不让皇上生疑心,还怕没有荣华富贵!”

众将没有一个人敢表示异议。

于是李珽来到冯行袭的卧室,宣读圣旨,又对冯行袭说:“大王安心养病,皇上他老人家对你很挂念,公事你就不要担心了,连你的子孙后代都会有福气!”

冯行袭哭泣谢恩,将印信、符节交给李珽,请他代主军务。梁太祖大喜,任命李珽为匡国(许州)留后。

不久,冯行袭溘然长逝。

冯行袭自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出任均州刺史,至今已经二十六年。见第三十四回。

唐昭宗大顺二年,公元891年,他又击败李茂贞义子李继臻,占据金州,荣升昭信防御使,见第四十二回,不久即升为节度使,至今已经十九年了。

冯行袭一贯对朝廷俯首帖耳,所做的事,多半对朝廷有利。

梁太祖称帝,累封他为司空、长乐郡王,移镇许州,任匡国军节度使,恩宠无比。

李珽又不动声色,慢慢将骄兵悍将分散,又将冯行袭的各义子,一一恢复原来姓名,配属其他部队。

李珽为人干练,深谋远虑,不声不响地和平解决了一次危机。并且他的做法,为彻底解决中唐以来藩镇割据叛乱、骄兵悍将擅自任命、屠杀节度使,提供了一个思路。

楚王马殷,已经占据武安、静江、武贞三镇,另外还有岳州,求给赐号为天策上将军。

梁太祖朱晃(朱温)不觉自忖道:“我既封他为楚王,他还要这上将军名号,却是何用?”意欲批斥不准,转思笼络要紧,不如依他所请,免令反叛,乃许给天策上将军名号。

楚王马殷得报大喜,遂借天策上将军名目,开天策府,置文武百官,令弟马賨、马存为左右相,居然也独霸一方了。

梁太祖朱晃(朱温)没什么文化,不知这天策上将军的奥妙。原来唐朝开国时,李世民曾经担任天策上将军,建天策府,设立左右相。

楚王、天策上将军马殷,派兵进攻荆南节度使高季昌,进驻油江。高季昌出击,斩杀楚军五千人,追击到岳州才回。楚军失败而回。

吴国水军指挥使敖骈,将前吉州刺史、现楚郴州刺史彭玕的弟弟彭瑊,围困于吉安赤石洞。楚军增援,擒获敖骈,班师。

七月。岐王李茂贞,命令下属静难(邠宁)节度使李继徽(杨崇本)、彰义(泾原)节度使刘知俊二人,联络晋王李存勖,建议河东一起出兵,趁定难军内乱,进攻梁朝孤悬北方的夏州。

定难军驻地夏州,前不久,发生兵变,现任节度使李仁福上任还不到半年。

岐、晋两国,共集结五万大军,包围夏州。

定难节度使李仁福急忙向梁太祖朱晃(朱温)求救。

梁太祖任命河南尹张全义为西京留守。又命宣化留后李思安为东北面行营都指挥使,率军一万,进驻河阳,以保护西京洛阳。

梁太祖朱晃(朱温),亲自率军前往陕州。命镇守陕州的镇国节度使杨师厚,为西路行营招讨使,会同感化(华州)节度使康怀英,率军三万,进驻三原。

又命夹马指挥使李遇、刘绾,率军自鄜州、延州北上,直扑银州,截断晋军退路。

岐、晋联军立即撤兵。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