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寒门小郎君 > 第88章 小狸奴

第88章 小狸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寒门小郎君!

月上西梢,整个小汴京彻底安静的下来,就连十里烟花胜地也没了喧嚣热闹。

赵庆走出了书斋,站在回廊里看了一眼东梢间,里面没了灯光,像是已经睡下了。

赵庆没有打扰贺双卿休息,转身走向了正房。

黄婉儿一直等着赵庆,还没有睡下。

伺候他宽衣解带以后,两人睡在了床榻上,又是折腾到了后半夜,在就在喘息声中渐渐睡了过去。

红木镂空隔断的次间里,发出了一声幽幽的叹息。

辗转难眠,等到没了声音才勉强睡下。

第二天清晨,天色刚亮,漕水河畔升起薄薄的雾气。

赵庆穿着一件绢布袍子,顺着漕水河畔跑步,锻炼起了身体。

旁边的漕水河边,时不时传来小汴京船娘唱曲儿的声音,船娘比赵庆起的还早,醒来的第一件事磨练各自的小曲儿。

歌喉圆润,声音清脆,给正在跑步的赵庆提供了天然的小曲儿。

赵庆忍不住感慨了一句:“难怪小汴京船娘的名声很大,单是这份勤勉,远胜其他州府的青楼歌妓。”

“小郎君这话说的好。”

这时,迎面走来一名猎户,肩膀上扛着一杆铁叉,上面绑着陷阱里捉到的猎物。

猎户听到赵庆夸赞了小汴京的船娘,满脸骄傲,感到了很大的荣幸:“可着整个天下的歌妓,没有小汴京的船娘嗓音好,身段好,把京城里权贵伺候的舒舒服服。”

猎户明显是个健谈的人,看了一眼赵庆脑袋上没有软巾,神态轻松了很多,就怕他是个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

见他是个白身,猎户忍不住多说了两句:“敢问小郎君是哪里人,跟着家中长辈来小汴京经商?”

赵庆没有因为自己是个读书人,就看不起乡野村夫,笑了笑说道:“我是北乡汾河村人,这位大哥有什么见教。”

猎户听到他是小汴京自己人,脸上的神情明显热络了很多,吹捧了两句:“你们汾河村的赵庆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听说他以前是个连饭都吃不起的穷苦人家,现在白豆腐买卖做到了小汴京四个乡的三个乡,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啊。你和他是一个村,应该认识赵庆。”

赵庆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不错,认识他,和他还挺熟。”

猎户听到他提到一句与赵庆很熟,一脸的羡慕:“看来你也不愁吃喝了,听说赵庆这个人挺仁义,白豆腐买卖从来不自私抠门的紧紧攥在手里,交给了他娘家的同族兄弟,个舒翰斛律光这些边民都跟着他发了大财。看你的样子还是个中原人,肯定跟着赵庆赚了大银子。”

赵庆摇了摇头,有些哭笑不得,虽说知道乡里流传一些传闻最后都会变了味,没想到他的名声也变了味,好在是仁义好名声。

赵庆与他闲聊了两句,迈开脚步准备离开了,朝着前方继续跑过去。

猎户挠了挠脑袋,难为情的说道:“今早只抓了两只野鸡,没有什么好皮子,我家里倒是有不少的好皮子,小郎君如果想给家里的娘子做上几件御寒的冬袄,可以告诉我家里的住址。送几样过去给小郎君看一看,如果能够瞧得上眼就留下,瞧不上眼说一声,想要什么皮子,只要抓到了立即给小郎君送过去。”

赵庆哑然失笑,没想到在这等着他,看着这名猎户倒也是个憨厚人。恭维了一大堆话,这才说出想要卖皮子。

这换成其他厚着脸皮的商贩,直接就上来兜售了。

银鼠皮、貂皮这样的上等皮子,赵庆买不起,买上几张狐狸皮倒是可以。

给家里的两个…额…三个女人一人做上一顶狐狸皮帽子,还有穿在里面的狐狸皮比甲,从猎户手里直接买走,总好过在小汴京的铺子里买。

赵庆停住了脚步,走到了猎户身边,刚想询问什么价钱。

突然看见铁叉上挂着一只狸猫,颇通人性,可怜巴巴的望着他。

猎户看见穿着绢布袍子的小郎君望着狸猫,还以为他想要狸猫皮子,热络的说了起来:“这只花狸猫是今早刚刚抓到,家里倒是有不少野猫皮子,如果小郎君想要的话,今天就能送过去十张八张。”

狸猫觉察到了危险,喵呜一声,拼命挣扎了起来。

它的两条后腿背紧紧绑着麻绳,挂在钢叉上,再怎么挣扎都没用。

以猎户的年纪来看,是个老道的猎户,怎么可能让抓到的猎物逃走。

赵庆指着钢叉上的狸猫说道:“我家娘子养了一只狗,刚好再买只猫给她作伴,这只狸猫的价钱是多少。”

小郎君想要直接买走狸猫,猎户赶紧拿出绳子,把狸猫的前肢也给绑了起来。

绑的严严实实,生怕它跑了。

猎户抓着狸猫的后颈,放在了赵庆手里,笑哈哈说道:“狸猫皮子不值钱,小郎君随便给个十文钱就成。”

赵庆早上出门没带银子,指了指家里的方向说道:“你顺着漕水河畔往南走,我家住在过去武举人宅子,直接找到门房哥舒翰要十文钱就行了。”

猎户听到这句话,一脸恍然,态度恭敬了很多:“原来小郎君和赵庆是亲戚,狸猫您拿好了,就不耽误小郎君在这里闲逛了。”

猎户抱了抱拳,转身走向了曾经的武举人宅子,现在的赵家宅子。

小汴京占地极广,每天都会发生宅子的买卖,一处宅子的主人发生了变动,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只不过武举人宅子在整个小汴京相当有名,自从命硬的赵庆住进去以后,没有发生一次被雷劈的情况。

赵庆的命硬再次在乡野里传开了,哪位才子吟诵出来了一首佳作,名声再大,乡野里的老百姓不见得知道。

涉及到了谁的命好,陡然暴富,在老百姓里传的极快。

以至于赵庆娶了黄婉儿以后,再次在村民里坐实了他命硬的名声。

漕水书院里的秀才们瞧不上赵庆的出身,对于佃户等村民来说,赵庆就是了不得的乡野大户了。

赵庆走到附近的一间亭子里坐下,准备给狸猫松绑,放它一条生路。

如果没有野性,就拿回家送给黄婉儿养着。

如果是野生十足,只能把它放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