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佬王妃暴走江湖,王爷忙追妻 > 第22章 皇宫密谈

第22章 皇宫密谈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佬王妃暴走江湖,王爷忙追妻!

清心殿中,当朝皇帝正在跟眼前的一大摞奏折做着斗争。

“哎。”一声叹息在这寂静的清心殿中显得格外无奈。

“皇上,夙王爷和姚家大小姐求见。”喜公公走了进来,向皇帝禀告道。

“哦?让他们进来。”

“是 ,皇上。”喜公公退了出去,把夙王和姚羽鸾请了进来。

“儿臣(臣女),参见父皇(皇上)。”两人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

“起来吧,这个时辰进宫怕是有什么要紧事吧?”皇帝有种不好的预感。

“启禀父皇……”燕凌夙把事情从头到尾原原本本地陈述给了皇帝听。

老皇帝听后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问道,“这么说,北齐和西厥人勾结起来了?”

“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是这样。”燕凌夙点了点头。

“鸾丫头有什么看法?”老皇帝把视线 转向了姚羽鸾。

“嗯,皇伯伯,依臣女看,他们的目的再明显不过,就是冲着大夏来的。”

“接着说。”

姚羽鸾想了想抬头看向皇帝,“皇伯伯,若是臣女说了什么逾矩的话,还望皇伯伯不要怪罪。”

“朕不怪你,行了吧。”这个小丫头真是个鬼灵精。

“谢皇上,”姚羽鸾沉思了会儿接着说:“皇伯伯,百年来姚家对大夏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这是姚家用一条条鲜红的性命换来的。”

“大夏的百姓也是知道这点的,姚家就如同是守护神一样,可若是姚家倒了呢?百姓又会怎么想,会不会人心不稳?”

“皇伯伯,臣女这样说,您不要多心呀,毕竟姚家如今只剩我爹和翰儿两个男丁了,不足为惧。”姚羽鸾试探着开口,她可不想自己掏心掏肺换来的是姚家的灭族。

“你把心放肚子里,我还不至于昏庸到如此地步。”

老皇帝也是愧疚呀,姚家大部分人都战死在了沙场上,大夏能走到今天是离不开姚家的,他怎么可能做卸磨杀驴的事情。

“那臣女就接着说了。”

“姚家倒了,人心就容易不稳,人心不稳就容易被有心人利用,就像是本来完好的一个橘子,只要在它的果皮表面扎一个眼儿,那这个橘子最终的结局就是烂掉。”

“鸾儿说得很对,这就是他们陷害姚将军的目的,只不过他们太着急了,让我们钻了空子。”燕凌夙接过了话头。

“是啊,他们太着急了,露出了马脚,否则,若是让他们成功了,那大夏就被动了。”老皇帝颇为感慨。

“如今呢,对于北齐来说,我们在明,他们在暗。可对于西厥人,他们在明,我们在暗。”姚羽鸾说道。

“这样,我们最起码可以提前布置,多加防范。”

老皇帝陷入了沉思,姚羽鸾和燕凌夙也安静地站在那里,等着皇帝的决断。

过了好一会儿,老皇帝才开口,“如今最要紧的是把京城里北齐的细作尽可能多的挖出来,牵连到的朝臣也要尽快查出来。”

“西厥,朕会派人去联络临瑜关的守将乔之垣乔老将军,让他加紧防御。至于北齐,寒云关有萧云海萧将军镇守,应该无恙。”

“父皇,现下京城耳目众多,西厥的事情还是儿臣派人去吧。”

见皇帝点头,燕凌夙接着说:“还有,为了以防万一,父皇不妨把姚家军秘密地派往西厥边境。”

“夙儿是怕?”老皇帝也想到了。

“对,是怕他们以北齐为谎,以西厥为真,我们不得不做防备。”

“这样,夙儿,一会儿你拿着朕的密旨到大理寺死牢,让姚将军尽快出发前往西厥边境。”

“至于姚将军‘通敌’的事情,随便找个人在大理寺替他坐牢就行,没朕的命令谁敢进死牢。”老皇帝安排得妥妥的。

“皇上霸气。”姚羽鸾马屁拍得响。

“别说这些没用的,往姚将军身边多放些暗卫,防着些总是没错的,这件事就鸾丫头自己办吧,你办事朕放心。”老皇帝嘱咐道。

“臣女替父亲谢皇伯伯的关心。”姚羽鸾感激道。

“哎,谢什么,肃之是朕唯一的知己,朕对不起他。”做皇帝这辈子是注定孤家寡人的,可姚肃之是个例外,是他这辈子仅存的知己好友。

“皇伯伯,北齐,臣女觉得还是派人知会一声好,好有个防备,万一事情超出我们的意料,也不至于毫无准备。”姚羽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鸾儿说的对,还是要做万全的准备。”燕凌夙接着说:“父皇,还记得前两年儿臣向您要的三万铁甲卫吗?”

“哦?他们如今在北齐边境吗?”皇帝有些好奇。

“离得不远,最近正好在那附近的密林里练兵,儿臣回头给鬼三去信儿,让他近期都潜伏在寒云关附近,万一北齐发难,好配合萧将军守城。”

“好,记得通知萧将军,此事也需秘密进行,免得打草惊蛇。”

“是,父皇。”燕凌夙答道。

“行了,目前能做的也就这些,”老皇帝瞧了瞧姚羽鸾,“鸾丫头一会儿也同夙儿一起去大理寺吧,临行前看看他。”

“谢皇伯伯,您也要保重,虽说国家大事重要,但您还是要保重龙体。”

姚羽鸾刚进清心殿时,看见皇帝正埋头在一堆奏折之中,心下很是感慨。

做皇帝容易,但做一个好皇帝很难,所以她敬重这样以百姓为先的好皇帝。

“皇伯伯,回头我去药谷讨些养身的补药来,给您调理调理身体。”要是皇帝昏庸她才不管呢,如今只盼着老皇帝多活些年。

“还是鸾丫头心里有朕,不像这个儿子,整天摆个臭脸,让人看了心烦。”

皇帝用眼睛斜看了燕凌夙一眼,嫌弃之色都挂在了脸上。

“不如,鸾丫头尽快与夙儿成婚,然后朕就让位做太上皇,你们说这样好不好。”

皇帝那个高兴呀,自己怎么那么聪明,这样不就可以从现下的憋屈生活中跳出来了吗。

“不好。”两人的意见出奇的一致。

“父皇,如今朝堂小人作祟,边境又不稳,您怎能轻易让位呢?再说,姚将军不日将前往西厥,现下不是谈论这些的时候。”

燕凌夙的一番话让老皇帝不得不暂时按下这个念头。

夙王殿下心想:以后他还要和鸾儿遍游天下呢,可不能困在这四方天里。

“哎,夙儿说得也对,现下还不是时候,那朕就在这把椅子上多坐几天吧。”皇帝有些垂头丧气。

“行了,别在这待着了,赶紧去大理寺传朕密旨吧。”

“臣女(儿臣)告退。”

老皇帝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唉声叹气,“小喜子,你说朕什么时候能迈出这皇城,出去走走呀?”

“皇上,夙王孝顺,等以后没那么多事儿了,奴才陪着皇上出去走走。”喜公公宽慰着。

“哎,盼着吧,小喜子过来把这盏烛火弄亮些,还有好多折子没批呢。”

“皇上忘了刚刚姚小姐的话了,龙体要紧。”

“行吧,朕先去睡觉,这些明天再说。”皇帝瞧了瞧身边的喜公公,“你也不年轻了,守夜这种活儿就让其他人去做吧。”

“奴才谢皇上惦记。”喜公公的眼圈红了,声音发颤。

互相陪伴了一辈子的主仆俩,说着话儿,慢慢地往寝殿走去。

清心殿的烛火依然亮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