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不会打仗的战神夫人,不是好神医 > 第9章 开始逃难

第9章 开始逃难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不会打仗的战神夫人,不是好神医!

等苏芫回到苏家村时,时间已经不早了,午时过半,弟弟苏荇蹲在大门口,撑着下巴两眼只盯着村口方向。

一开始苏芫还很开心,觉得这个弟弟真乖,一直在等自己,但直到她赶着骡车到了家门口,苏荇都没有把目光放在她身上。

苏芫不由挫败,不是吧?弟弟瞎了吧?

“阿荇!”她大喊一声。

苏荇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给吓得差点摔了下巴,这才注意到那迎面赶着骡车的人就是姐姐,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这哪里来的?”

这样的反应才对嘛,苏芫向他炫耀,“你姐我厉害吧,以后就是咱家的了。”

门外的动静早就惊动了屋里的人,苏阿奶先跑出来,正好听到这句话,掏了掏耳朵,“我年纪这么大了?已经老糊涂了?”

苏荇“啊”的一声蹦起来,冲过去围着骡子直乐,惹得骡子打了个响鼻,避开他灼热的视线。

“阿奶,你没听错。”苏荇叫道,“我也听到了,这是咱家的骡子。”

苏阿奶惊喜之后只剩惊吓,拉过苏芫,“芫娘啊,你跟阿奶说实话,这是哪儿来的?你没干坏事吧。”

苏芫把骡子牵进院里,“阿奶,我那是替天行道去了。”

“哇!”苏荇很配合,“姐姐快说,我要听。”

看见苏芫牵了骡车进来,屋里的几人也不淡定了,纷纷围过来,问怎么回事。

苏芫选择性的说了,自己不认路结果跑到了吴家,吴家正好大乱呢,骡车牛车到处跑,她就顺手牵了辆骡车。

大家齐齐吸口气,这胆子也就比豹子胆小一点。

苏锦玉忙道:“吴家那是什么人家,要是被发现了,打上门怎么办?你爹……”

苏芫打断她,“我就是记着爹的事呢,这仇以后说不定也没得报了,先拿他们辆骡车抵罪。”

苏季武叫好,“就是,再过个把时辰咱们就走了,他们吴家还找得到?芫娘,你没被瞧见脸吧?”

苏芫摇头,其实吴家那两丫头和一群家丁,以及县令家里的那个丫鬟都看见了的,但她怕说出来吓到家里人。

苏伯文又欣慰又忧虑,“就怕路上碰到了,万一被认出了呢。”

兰氏道:“他们至于和我们一路吗,人家奴仆成群,家底厚着呢。”

这可不一定,苏芫在心里默默补充。

苏阿奶也说:“这骡子身上又没什么印记,怎么认?别傻愣着了,赶紧帮把手把板车上的东西都搬部分过来,背篓就别背着了,放到板车上,到时候季武你推着板车,这骡车……”

“我来赶,我赶得可好了。”苏芫立马道。

苏阿奶看了苏芫一眼,点头,“行,那就芫娘来。”

苏芫又道:“到时候您和阿荇就上车坐着,不用下地走。”

“这怎么行?”苏阿奶却心疼起骡子来,“这一路还要靠它呢,你阿奶都还能下地干活,又不是老得走不动了。”

苏芫也就没勉强了,在庄稼人眼里,牛啊驴啊骡啊这些牲畜可是非常重要的家里成员,不舍得让它们往死里干活的。

杜家几人在一旁看着也没有多话,毕竟是人家家里事,能让自己旁听就很好了。

一家人简单吃了顿饭,也没有心情休息,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等着时间到申时。

“铛铛铛!”

村道上有人敲着锣通知大家往村口去,“申时集合,过时不候。”

苏阿奶着急忙慌的又把各个屋子都跑一圈,进行最后的检查。

一大家子出了院子,苏阿奶郑重用木棍插在门栓上,叹了口气,就坚定的转身,“走吧。”

村口已经围了好多人家,村里的大户没几家,所以几乎都是手推板车、肩挑扁担、背着背篓。

看到苏家竟然赶了两辆车都有点惊讶,不过在看到杜家人时便以为是杜家人带来的。

未知是可怕的,大家心底很不安,只好不停的找其他人家聊天来舒缓压力。

苏荇乖乖的坐在骡车边上,也不乱跑,而杜伦早就又睡过去了,小孩子总是觉多。

村长见人差不多齐了,让儿子大河敲了锣,“安静安静!”

大家伙停下话头,全都看向被围在中间的村长。

村长:“现在将近申时了,到了申时就出发,不等人。等会儿张家走在前头,他们家请了镖师认得路,所以咱们跟着张家走。别怪我丑话说在前头,路上不过夜,走出秦州地界才能休息。干粮和水都准备好,到时候没得吃喝就忍着。”

说着,他的目光扫过村里几个有名的懒汉癞子。

“路上不许闹事,闹事者一律赶出队伍,鞑子就要来了,谁想死的尽早说了,别连累大家。大家少说也是住了几十年的邻里了,有困难的时候能帮把手就帮一把,大家团结一心才能尽快逃去京城。”

眼见前头张家的马车牛车都动了,村长利索结束讲话,“好了,我话就到这里,大家赶紧跟上吧。”

众人呼啦啦的抢着推着板车就往前去。

苏家的板车给苏季武推,不过上头的东西不多,所以比较轻松,又有苏伯文和兰氏帮忙,崎岖的山路也没颠下东西来。

一启程,路上就没有再停下,大家都沉默的赶路,只有几个垂髫小儿还不知事,绕在长辈身边嬉笑打闹。

村子坐落在山里头,走了大半天也才刚出大山而已。

居高临下望去,村子显得格外渺小,昔日烟火十足,如今看着竟有了破败之感。

队伍里有人忍不住哭了出来,小声的啜泣着,这让大家背井离乡的心情都沉重了几分。

苏阿奶静静看了一会儿,只道:“快走吧,跟上他们。”

村长看大家没跟上,拿着锣在前头喊,“好了,好了,以后有机会还会再回来的。现在咱们还得挣命去,过了前面的山坳就休息一刻钟。”

大家闻言又有了气力,快步往前去。但看山跑死马,那山坳好像怎么也走不到。

等所有人费劲过了山坳,有一块较宽阔的平地,张家已经停下整顿晚食了,不时飘出阵阵饭香,有几户人家特意在张家周围休息,就着饭香啃干粮。

苏家众人早就累得瘫在地上,苏阿奶从背篓里拿出干粮,给每人都分了分,“渴了就喝缸里的水。”

一家人只带了两个水袋,也装满了水,但苏阿奶决定先和水缸里的,等水缸里的水喝完了再喝水袋里的。要是路不好走可以先丢了水缸。

苏芫啃着手上的饼,有点硬,再放两天可能牙齿都咬不动了。

苏荇倒是一点也不嫌弃,吃得津津有味,“阿奶,我们要走多久啊?”

苏阿奶一辈子就没出过县城,哪里知道?只能含糊道:“跟着大家往前走就是了。”

苏伯文两兄弟大口大口的嚼着,累得并不想说话。

杜家也拿出了干粮来,为了路上方便保存,他们吃的都是提前烙得干硬的饼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