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拯救大明:崇祯 > 第12章 宫斗

第12章 宫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拯救大明:崇祯!

12 宫斗

田尔耕不知道,这位爷也是短命鬼。几乎过不了八月份。

由于船队忙着运人,所以他们骑快马北上。比船运还慢的陆运,他们需要赶路一个多月。

也就是说,如果朱由校没有听他的阻止红丸案爆发,此时的他,力量还不如朱由检,朱由检仗着山高皇帝远,建立起属于他自己的个人武装和领导团队,天启帝啥都没有,就一个太子的身份,泰昌帝几乎见不到他。

事实上也是,当他们快马抵达武汉的时候,泰昌帝驾崩的消息就传到武汉,也就是说按照传播速度,泰昌帝已经驾崩多时了。

然后作为儿子的朱由检自然需要披麻戴孝。然后继续北上。

而就在他日夜兼程北上去参加父亲葬礼的时候。遥远的燕京紫禁城内。

也爆发了激烈的宫斗。

必须感谢现在已经去世的泰昌帝,虽然他至少在位一个月,可是和万历帝什么奏折都压着,什么官吏都宁可空着也不任命不同。他批阅了大量奏折,任命了大量官员。而受益最大的自然是投资最大最早的东林党人,其中有一个东林党人就特别能感受新皇帝的知遇之恩,这个人就是品级只有七品的小官,兵科给事中杨涟。

就在泰昌帝自感时日无多的时候,他做了如下安排,任命名义上抚养朱由校的李选侍为皇贵妃。但是和万历帝的郑贵妃一样,如果当不上皇后,就没办法当上皇太后。没看现在万历皇帝死后,郑贵妃就凉了么,根本没人在鸟她。李选侍自然不甘心。于是就在懦弱的皇帝丈夫和在乾清宫面奏的宰辅面前怒斥朱由校。这是为什么,无非是指桑骂槐而已。她要当皇后、然后礼部尚书孙如游灵机一动,立即道:”陛下要封李选侍为皇贵妃,臣立即用印“。然后皇后变成低一等的皇贵妃,李选侍在这群老奸巨猾的老官僚面前,吃了大亏,然后一顿无理取闹。除了让大臣们更加忌惮李选侍成为第二个吕雉,第二个武则天,没有半点好处。

见识了这个女人的无理取闹的杨涟就策划了移宫事变。硬生生逼着李选侍离开了皇帝寝宫乾清宫,彻底失去对皇帝也就是皇权的影响力。

回到燕京的朱由检就听到了惊心动魄的移宫案经过,其中泰昌帝的心腹大太监王安起了关键性作用。朱由检几乎不用考虑就知道这属于吃里扒外的家奴,绝对属于”内外勾结“的典范。

未来他能当上司礼监头把交易,也是源于此,但被魏忠贤干掉,那也是因为犯了忌讳。

至少朱由检就要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那个扮猪吃老虎的皇兄是个什么人。就好像汉武帝和秦始皇年纪不大都心机深沉一样,他皇兄也会如此。

能在紫禁城活下去的人,没几个是省油的灯。毕竟位于帝国核心,各种勾心斗角集中于此,没点本事,下场就会和他那个没什么感情的爹,泰昌帝一样,不被自己亲爹承认,坎坎坷坷活了38年,结果登上帝位后,一个月就挂了。可以说是一辈子窝囊受气。

整个过程,实际上李选侍都有翻盘的能力,毕竟宫内她说来算。可惜被狡猾的杨涟和王安忽悠了。最终一个好好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牌,打得稀烂。然后她就出局了。也许在她的宫殿,还能继续嚣张跋扈,可惜却已经影响不了大明王朝这个大帝国。

当九月底,朱由检抵达燕京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作为新皇帝的亲弟弟,有没有开府,他就住在紫禁城皇宫,毕竟今年他也就10岁。

然后他就在西暖阁见到了当上皇帝的朱由校。

”五弟,是不是很吃惊,我也很吃惊,你那一个梦,看到的东西真多,父皇的红丸案,牵扯太大,实际上即使没有李可灼献出的金丹,父皇也早已经病入膏肓,当年廷击案,伤了根子。郑贵妃本就是想要他的命,只是没想到,咱们爹太能活,如果他早死一个月,估计咱们皇爷爷,都会改立郑贵妃的儿子福王即位了。可惜一切都没有如果,于是这个重担落在了咱们兄弟头上“。

朱由校希意的看着他。

朱由检道:”我还是那一套理论,如果不解决大明朝的人地矛盾,以现在的生产力,只要我说的七年后的小冰川全面来临,那么颗粒无收,没有活路的老百姓一定会造反,内战就会爆发,辽东的野猪皮也会趁着我们的虚弱,越发嚣张。

我从南方一路看来,现在还没有频繁天灾,各地流民数量就已经不少了。按照我们两个月一来一回,以现在国力一次只能运输五十万人口。可是两广就有不下百万。还有辽东,为了不资敌,在留下必要的军备军户人口外,大约需要运走150万人口,这就需要一年。还有西北。这里最危险,人口上千万,可最后能养活的人不会超过三百万,七八百万人口的移民难度。小弟力有未逮啊。可如果不搬空这些苦哈哈的移民难民,那么一旦爆发旱灾,那么陈胜吴广起义的事情就会爆发。战火一起,瘟疫遍布。人口固然锐减,我们作为上位者也难逃厄运“。

”难道没办法改变,至少还有七年时间,也许只要我们抓住这次机会,就可能成功“。朱由校信心不足的强撑。按照朱由检的说法如果他不落水,确实应该还有七年时间。他争取不落水,但有句话说得好,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啊。

”可是如果现在全国性腐败,还有朝廷党锢之祸不解决,那么互相扯后腿,最终都只会便宜其他人。比如现在辽东局势维持的很好的熊廷弼就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而且脾气暴躁,他会激化朝廷内部党派斗争,害人害己。此前杨镐的事情也让朝廷各派看到了以辽东战局进行博弈的好处,只要他们卷进去,辽东就只会越来越差,所以为了保证不资敌,我要亲自去完成辽东人口撤离,只留下故土难离的和守卫的军户子弟,多余的土地也可以作为他们的奖励,赏赐给他们。辽东镇,已经多久没有赏赐士兵土地了。“

”你有什么想法“。”上策自然是学习汉高祖刘邦,设立一个燕国,最好是东周初年秦国那样的虎狼之国,当年的秦国可是帮助东周灭了犬戎等部落的。也为东周争取了几百年。咱们不要求这人争取几百年。只要有十年,我们解决了内乱,都将会大为好转。“

朱由校摇摇头,“朝廷诸公不会同意的,估计肯定会拿西汉七王之乱,西晋八王之乱说事。”

如果是这样就只能尽可能不让朝廷党争威胁到辽东布局。“想想历史上取代熊廷弼的袁可泰,如果放在其他地方都是好官,爱民如子,可是他最大弱点就是不会打仗,然后他居然接替熊廷弼经略辽东,可想而知,在他好心的接纳来自草原的蒙古各部流民以后,这些部落和西晋五胡乱华的胡人一样,成了捅刀的内应。历史上希特勒的德意志第三帝国为什么疯狂报复犹太人和波兰人。就是因为,害他挨了子弹,还莫名其妙打输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这两帮人捅刀子。为了复仇,为了防止他们再来一次。犹太人交上了五百万人头。波兰人交上了六百万人头。

朱由检同样痛恨内应汉奸。可是袁可泰这种不识大局,不知道兵事,乱搞,也是辽东失守的关键。沈阳,辽阳几百年修建的成果,居然就因为他招降蒙古人,结果成了不设防的城池。他是自刎谢罪了。可是两百万沦为奴隶的汉人,他们怎么过。努尔哈赤不是皇太极,他搞的是奴隶制度。不会善待汉人奴隶。这些人大多被杀害,这也是这里面很多人跟着毛文龙和努尔哈赤死磕的根本。

两兄弟谁都说服不了谁。“既然如此,你就去辽东吧,正好我准备封你为信王,就把辽东封给你吧。但愿你能用你的好运稳住辽东局势,给朕争取几年时间布局。魏朝没有野心,反而是他那个义子李进忠,恩好像改名字叫魏忠贤是个人物,不仅有手段,还能忍。不知道能不能成为下一个司马懿”

朱由检很想说,魏忠贤一度权倾朝野,不逊色曹魏的司马懿。只不过他的权力来源于深居简出的朱由校。本人并没多少资本。这个和司马懿背靠司马豪门士族,大为不同,司马懿可是偷偷训练了三千死士,高平陵突然来一下,废物点心曹爽就把曹操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

而魏忠贤就没有这种高门支持,反而是无数豪门的死对头,两千年来,士族瓦解了,现在是人数众多的庶族称霸天下。但本该分散的他们,拉帮结派组建政党后,危害毫不逊色当年的士族门阀。

”臣弟明白,我们就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试验。也许你会对的。也许我是对的。但只要去变革,总比等死好“。

然后没多久,祭拜了两人去世的先皇以后。他就带着圣旨,拿着尚方宝剑,秘密前往辽东。然后他就认识了能力不凡的辽东巡抚王化贞,这家伙正在辽西(辽河以西)的广宁城练兵,后来最多时高达15万人。

然后他又去了辽阳见到了熊廷弼这个经略也就是军事上一把手。类似清朝的总督吧。

然后就是协商如何移民。

两人虽然都不认同他的移民走大部分人口的决定,但是在皇帝密旨,以及”哪怕丢了辽东也绝对不能资敌,满清只有六七万大军,死一个少一个,但如果我们大量人口又被他抢走。大量妇女为他们生育大量孩子,大量汉人壮丁为他们种田,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将他们的国力消耗光。所以坚壁清野必须辽东,辽西都要执行。先搬走不重要的,在慢慢筛选。两年内,我要求辽东各镇只拥有20万军人和他们的父母妻儿四十万人,我甚至要求他们的妻儿带着他们年幼的孩子一起移民到南方。他们和不愿离开的老人一起坚守。等消灭了鞑虏,我们再把他们接回了“。

他巧舌如簧的劝说下。奉他的命令带着主力北上的熊文灿的船队,抵达旅顺港。这里已经陆续云集大量移民。然后还有盘口等其他沿海城池,也成了登陆点。

”大概可以移民多少“”六成都在这里了,大概能运30万人。剩下的在广州台南就装满了,估计都快到了澳洲。“。

”这太慢了,还能拿到船吗“。”已经买无可买,自己建造的战舰运输船都太慢,增长不起来。加上欧洲打了起来,大量运输船都在欧洲运输兵源粮草,根本顾不上远东这边。“

朱由检也无奈。于是道:”这样吧,我怕辽东有变,你这只船队就负责把辽东人口运到夷州。让夷州官吏安顿好他们。如果可以定居夷州最好,如果嫌弃土地太少,再把他们运去澳洲。

你的工作就是将辽东人口南迁夷州,然后将江南粮草运到辽东。我们要打持久的,粮草器械必须充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