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拯救大明:崇祯 > 第18章 捞钱

第18章 捞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拯救大明:崇祯!

18 捞钱

因为大明这条破船,并没有因为少了几千万人就好转。财政还是没钱。没钱怎办。

温体仁,洪承畴,史可法,一个个见过洋墨水,打开世界观的新官僚就在给他出谋划策。

大名的户部尚书是最难当的。原来的户部尚书只会贪污,不会理财。

然后他就让温体仁执掌户部。然后大致清点以后,绝的皇帝第一刀,必须砍在,人数庞大到不下十万的大明皇室子弟的“宗禄“。

就是作为皇室成员每个月按时领到的俸禄。

这和晚清在清帝国身上吸血的几百万八旗旗民是一个道理。

搞财政嘛,无外乎开源节流。魏忠贤亲自去山西给他开源了。他也要节流。

刚好,各地宗室都来参加皇帝葬礼和崇祯皇帝的登基礼。

明朝支持朱棣造反成功以后,就把各地藩王当猪养。几百年下来,吃了睡睡了吃,不搞女人,生孩子还能干什么。

面对这群吸血虫。朱由检也知道是时候改变的时候了。

自然他不会乱来。比如他会先把皇宫他活动的地区”打扫干净“、换上他在澳洲培养的侍女和各种管家。朱由校怎么完蛋的,他可是触目惊心。

历史上朱由检就非常小心,没道理,他还吃亏了。自然负责他饮食起居的是大太监王承恩,那个练了童子功的曹化纯,去了御马监掌印。在他不能削弱魏忠贤权势的时候。他只能让曹化纯重建御马监和他的军事武装。至于原来的已经烂了的。曹化纯一点没有心慈手软。全部被他打包,跟着京营一起乘船去了遥远的东南亚。他们的龙骧等军士,在抵达一个叫新加坡的小岛以后,就被宣布解散。同去的还有大批太监宫女,宫女好安排。太监就是自求多福。

可以说曹化纯除了要了一块御马监的牌子,其他的都是他从澳洲带来的心腹嫡系。作为朱由检的特务头子。他虽然瞄准了魏忠贤的位置和东厂的资源。可暂时,他还需要借助御马监这个”壳资源“上市。

不然他们也就在澳洲蛮荒之地嚣张,但是有了御马监这个资源以后。他就成了大明朝内朝12监之一。而且还是出来锦衣卫,东厂之外,唯一的有武装力量的机构。

他们可是知道朱由检对于内宫体系负责很不满。在澳洲长安,他就只设立了三个部门。相当于司礼监的秘书处,相当于后勤总管的御用处,和负责情报的青衣处。

到了燕京秘书处就是司礼监加东厂,御用处就是御用监,负责皇帝衣食住行等,基本上一直都是王承恩的地盘。

而他的御马监就将是他的眼睛就是另一个国家化的青衣处。

至于其他九个衙门如印绶监神宫监,尚膳监什么的都会被合并裁撤。,还有四司,八局,估计都会整合到这些大衙门。

朱由检完全决定没有必要让皇宫住着十多万人就为了他一家子服务。他也不准备找太多女人。毫无必要,皇帝为什么短命,和他女人太多容易精尽人亡不无关系。

他安排好了这些。

就开始让洪承畴等人,轮流给还没被他放着离开的王爷们谈心。

大致上只有一个:”国库没钱,以后你们的宗奉,没有了。有什么条件,尽管提。“

虽然他们都一个个富得流油。不在乎那点钱粮,可是他们要面子,他们要皇帝一个态度。

朱由检其实很怕这种类似吵架的谈话,所以他让巧舌如簧的熊文灿和洪承畴出面。陈新甲带兵边上警戒。

反正有一点,不同意都不行。

然后留在燕京的王爷太多。很快就闹了起来。

然而,当熊文灿口如悬河的说:”你们逼迫皇帝也没有用,你们难道不知道国库没钱,就连内帑的钱都拿去养了军队,根本就没钱,你们也看到了如今天灾不断,朝廷以后只会越来越缺钱,你们不如和皇帝商议换成其他好处“。

闹得大一干王爷,一听,也知道大明王朝就那么四百万两税收,基本上没可能给他们。

他们就很快点头,这群以贪婪着称的藩王,很快提出了各种千奇百怪的办法。也多亏了熊文灿干了多年外交官,更是培养了一大批外交官学生。如今代表大明出使或者担任,欧洲各大国的公使,大使,大多都是他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非常牛逼。

历史上招降大海盗郑芝龙,让明朝的海军强大几倍。还打退了荷兰人的入侵。只是可惜,他居然想用外交手段招降张献忠,结果搭上了脑袋。没有实力的外交行动,下场都不会太好。

也和崇祯没有用好人不无关系。

别看朱由校折腾了七年,大明好像好转了不少,可是如果不从根本改变烂到了骨子里的统治阶级,那么农民起义只是早晚。这几乎是每个王朝的宿命。

然后,成了”藩王之友“的熊文灿,和他的学生们,就把这些藩王玩的团团转,颇有苏秦张仪护身的味道。

至于为什么。这和熊文灿提出的一些建议,非常符合他们利益。

比如他说”只秦汉唐宋以来,一旦到达王朝末期,藩王往往不得好死,因为改朝换代的新王朝总怕旧的王朝王室密谋造反,所以往往会斩尽杀绝。

如今天下纷纷扰扰,辽东建奴有气吞山河的气势。而国内由于阶级矛盾计划,再加上天灾不断。一场浩浩荡荡的陈胜吴广起义已经可以预料。为了各位王爷计。你们应该请求年轻的皇帝陛下,允许你们恢复藩王军镇制度,当年太祖分封诸王,不就是怕朱明江山流入外人手上,哪怕成祖,拿了建文帝的江山,也不过是一家人的交换,对大明整个皇族没什么影响。可是一旦陈胜吴国之流建国,或者建奴窃取神器。你们都是待宰的猪羊,哪怕再多的土地,再多的钱粮,在人家的屠刀下,也根本毫无反抗之力。“

在他滔滔不绝的引导下。几乎所有藩王都开始恐惧,然后就想抓兵权。

”这行不行,“朱由检的叔叔朱常洵,胖乎乎,满脸是油。

”你们不问怎么知道不行,现在陛下年幼,才17岁,不正是各位王爷帮助分担重任的时候。“劝说的人继续努力。

经过长达近一个月的心理斗争,各种思想准备。

一群藩王就请旨面见皇帝。

朱由检穿着别人梦寐以求的龙袍,来到了回见地点:宗正寺。

为了诱骗这群肥的流油的藩王给他出钱出力,不然他没钱支付真正膨胀到40万的陆军的军械的钱粮,想想一把火绳枪带着一个基数的弹药,需要二三十两白银。他可是要武装40万人。除去5万已经武装的。还有35万人,哪怕扣除5万炮兵和部分骑兵,差不多也要30万杆火器。别看17世纪满清用弓弩打败了大明朝的火器部队。

可实际上,朱由检非常清楚,由于军费不足,加上官员腐败。大明制造的火器,包括大炮,全都在偷工减料,只为了多贪污一点。比起同时期欧洲各国君主 费尽心机武装的火器完全不是一回事。看看康熙皇帝动员了两万多人,才费力的打垮了几百俄罗斯殖民军在黑龙江的扩张,就知道,哪怕再17世纪被北欧霸主瑞典欺负成狗的沙俄,在战斗力也要强于八旗军。这是时代的必然。要知道当时虽然在位的是彼得大帝,可是比起下个世纪精力几十年改革和北方战争的沙俄,17世纪末的沙俄军队,绝对算不得欧洲强军。这也是彼得大帝牛逼之处。他看到沙俄的而落后,于是跑去先进的荷兰等地学习。然后20年后。沙俄打垮瑞典后,就成为欧洲一流大国。再也没有掉队。

而康熙为了打垮这么一只几百人的孤军,居然动员了东北亚两万多驻军。还接受了放弃西伯利亚和尼布楚等地的《尼布楚条约》。就已经明白。火器时代已经到来。

不然欧洲不论是沙俄,还是日耳曼都是马上民族,却争前恐后武装火器。并且成了主力,他们真的那么傻逼,不知道冷兵器成本低,消耗弱。

因为不用最好的火器,他们根本活不下去。这种趋势,未来会越来越明显。

所以他在澳洲新建大量军火集团,坚决不会让官僚卷入,看看晚清的洋务运动就知道,这是什么把戏。

而他的制度很简单,枢密院有参谋部和后勤装备部,参谋部回去核对全球最好的火器,坚决奉行,只卖最好的。不买便宜的。

然后成立的股份制军火公司们就开始为了军方的订单,不断研制符合军方的武器。然后获得订单。

他为什么这么缺钱,因为40万大军需要的火器,光是武装的火器,就需要九百万两,大明朝国库不吃不喝要两年多。也就是扣去开支,可能十年都没办法筹齐。

更不提动不动就在上万两,甚至十万两的大炮,西洋大炮很牛逼,历史上的红衣大炮已经在辽东证明这点。可是也太贵。一百们就需要几百万两白银。这还不算消耗可怕的弹药。

为什么军火暴利,就在这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