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拯救大明:崇祯 > 第21章 八大总督

第21章 八大总督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拯救大明:崇祯!

21 八大总督

时间进入崇祯元年的三月,崇祯原本如临大敌的准备爆发内乱后,镇压各地官僚起义的崇祯皇帝猛然发现,各地文官居然除了各种弹劾,臭骂,居然没有其他反抗。

这就别怪他欺软怕硬了。

清朝皇帝们能把他们当奴才,要杀就杀,自己也不需要太客气。想想历史上崇祯帝就是太要脸,17岁啊,太懒了。哪里是这些老官僚,腹黑政客对手。忽悠着铲除了阉党。实际上崇祯只需要干掉魏忠贤就好了,然后扶持另一个如王承恩,又或者曹化纯去接替魏忠贤的势力就好了。结果,过刚易折的崇祯帝倒好,配合着东林党的君子们彻底铲除了阉党。结果万历皇帝还能拉一派打一派,逼着大臣们干点事,朱由校还能扶持浙党,齐党楚党残余组建阉党力挽狂澜。逼得东林党君子们不得已,也必须继续伪装成君子,继续乐善好施。

等到了崇祯时期,东林党就放飞了自我,骨气什么的完全没了,闯王李自成来了他们就投靠李自成,李自成太狠,要抢他们的家产,大兴追缴。于是他们又勾结了八旗军干掉了大顺军。

投靠来满清,继续吃香的喝辣的。只有崇祯皇帝挂在了煤山歪脖子树上面,话凄凉。

为了防止阉党卷土重来,为了怕他们贪污腐败被皇帝看见,于是又忽悠皇帝把锦衣卫和东厂废除了。这两个差不多的相当于美帝国的cIA和FbA的机构,显然很重要。果然裁撤以后,崇祯皇帝的官员们更加肆无忌惮的捞钱了。他就连山西老抠们勾结八旗军,一起挖大明墙角的事情都不知道。可见是彻底瞎了聋了。

历史上天启七年,1627年的下半年,朱由检忙着搞死政敌魏忠贤,自然没有他做得多。

可以直接从澳洲抽调势力和人手的朱由检可没这种估计,过渡的非常平稳。8月25日,大批澳洲的旧部集体抵达燕京首都以后。尤其是五万大军抵达以后。魏忠贤基本上翻不了盘了。

毕竟哪怕他的十万太监军队训练有素,在几百门西洋大炮和数万只精良的火绳枪面前,也是渣渣。

所以,按照他的计划他能做的就太多了。

不过,一心学司马懿的朱由检怎么可能自己亲自上阵,那太危险,也没有转换的可能性。他自然不会,于是铲除晋商的恶名,魏忠贤的阉党帮他担了。他拿了好处。

不仅仅把晋商们遍布北方的土地通过一招叫”抄家“的惩罚,就变成了他的。不过作为新时代青年,朱由检也没心思种地。于是土地就被他送给了曹文昭卢象升等人,成了他们招募军队,安顿士兵的一剂猛药,虽然拿军饷很好,可是家里人怎么办,总不能就等着月薪下来把,考虑到大明朝喜欢拖欠工资的尿性,几乎所有士兵都愿意把军饷换成土地,来的安心。

然后洪承畴,曹文昭等人看士兵如此渴望土地,那么,就跑不了了。考核,只要考核通过,就可以把月响换成土地。

看着被皇帝赏赐给军队的土地,一块块变成表现优异的士兵的私产,拿到了正儿八经的田契,甚至还有成立抄家剩下的房契。你就知道那些文盲士兵会有多么刻苦。

朱由检是个穿越者,深知军队必须认字,否则如何和他们谈依法治国,如何谈其他。

因此他带来的澳洲一半的陆军,全部都是这九年来被他培训识字的。自然,考虑到汉字,尤其是明代汉字的复杂性。老外都抱怨,汉字太难学。他们估计没去学习繁体汉字。那简直要了老命。真没有电脑给他输入,未来几个世纪必须手写,多一笔都要命。

于是为了解决文盲太多问题, 他推行了简化汉字,也就是简体字,为了更加容易 学会读音什么的,还编译了拼音和拼音字典,汉字字典等。

然后,没说的,卢象升等人都把他全部带来了。其中的好处,自然而然。

热兵器士兵,对文化要求可就更高了,不会一点物理和数学,要想打准大炮,靠经验,朱由检表示没那么多钱喂养他们。一颗炮弹十两银子,绝对不开玩笑,在明末,一户人家靠打工,一个月都别指望赚到。就有人记载了一户人家吃吃喝喝,非常节俭,六十年下令,也就一百多两一直的存款。这可是农业社会,你指望有那么多工厂找你去打工。全靠土地收入赚钱。吃吃喝喝以后,能剩下一百多两银子,已经是家里土地太不少,不算贫农雇农阶级。

洪承畴等人发现自从这样以后,他们招兵也容易了,训练军队也不用费尽心机的棍棒教育了。

朱由检很推崇普鲁士的棍棒教育训练军队。所以他训练军队就不会太客气,只要不弄出人命。绝对不会对犯了军法的人客气,关禁闭都是小意思。战队列,迟到早退,那都是皮鞭伺候。众目睽睽之下,抽的你颜面无存,外带鲜血淋漓。

正是如此,到了崇祯元年三月的时候,远在太原的曹文昭就笑了。半年下来,军队成了,至少比起原来的大明军户。那些边军,那是强了十倍百倍。

唯一让他恼火的可能就是,年初裁撤了山西总督,降级为总兵府。八大总督里面,没有山西总督,因为失去晋北的山西,只剩下三分之二。朱由检自然不可能设立山西总督府和山西总兵府重叠。

于是就在去年底被裁撤的太原总兵府衙门原址,曹文昭的山西总督府很快换了山西总兵府。虽然都是省军区的设置,但平白低了一级。毕竟总督是正二品,总兵是正三品。差一个台阶两个等级。

年初,朱由检召开秘密会议把全国剩下的14省,划分为14个巡抚(省政府)和八个总督府。自然每个巡抚府,也对应了一个省军区,也就是总兵府,明朝的总兵可比清朝总兵值钱多了。全国也就20多个,再把九边裁撤城八个藩国以后,数量更加锐减。毕竟各个藩国他们的总兵府都被改为”大将军府“。毕竟朱由检推崇春秋秦汉。各地藩王自然也要有点眼力见。

实际上各个藩国巴不得各种办法削减中央几百年留下来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因此不能叫巡抚,得改成相国府,不能叫总兵府,得叫大将军府或者太尉府。但实际上,还是明王朝这一套。各地藩王都不傻,不可能培养权臣架空自己。因此朱元璋那一套中央集权,都被他们换了个名字继续使用。

曹文昭生气就在于,他比洪承畴能打仗,反正在澳洲军区比武,洪承畴就没赢过他。

结果山西和河南合并建立的山河总督,洪承畴赢了,从此以后,晋兵低了豫兵一头。

要知道他可是十万人,洪承畴才五万人。

为此回来以后,他就狠命的操练,在忻州雁门关长城一线进行多次军事演习,炮击剩余甚至下得大同的晋王坐立不安,因为得罪了他,连夜派人给他”贿赂“。这些个藩王建国以后,可没少挖大明王朝的墙角。

这一天,曹文昭遇到一个老熟人,如今已经执掌朱由检秘密成立的”总参谋部“这个新衙门的孙承宗。至于为什么不直接用五郡都督府这个明朝”军委“组织。很明显,都是些老爷官。干什么都没有效率。那些个七老八十的国公和他们的子弟镀金用的,养老用的。根本起不到分权的目的。可以说土木本之变以后,集中在这里的勋贵军功集团,就已经垮了,完全不是文官集团对手。

长期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尴尬局面。

”孙先生,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孙承宗笑了,他这个先生,主要是因为他是朱由检的老师,于是很多人就这么称他,在明代不是德高望重的,想被人称呼先生并不容易。一般都是学生称呼老师的尊称。”无事不登三宝殿,此来只有两件事,第一替陛下阅兵,看看这晋军战斗力如何、这第二吗,就是陛下有旨,命令如下,原借调山西巡抚衙门的李国奇部两万晋兵。转为山西巡抚衙门户部司,继续担任税兵,公安警察等任务,不在返回晋兵序列。“曹文昭虽然可惜,但也能理解,最关键,朱由检承诺,以后收上来的税三分之一直接拨给军方。为了自己不至于没有军饷可用,这两万税吏部队,也不能回来,关键他们调到巡抚衙门以后,换上了冷兵器。武器装备和军服都留下来,自己早已经重新招募了两万人补充进去,虽然不如之前的精锐,但好好训练一下,恢复战斗力并不难。‘

’第二就是剩余八万晋兵抽调五万精锐,由曹将军带领,前往燕京,曹将军也知道中央现在的中央军比较弱小。加上山西相对穷困,养不起十万新军。因此陛下要求削弱到五万人,其中包括三万老兵和两万新兵。五万精锐加入中央禁军,陛下要组建近卫军,你们也知道只有最强的军队才能加入近卫军并且获得皇家陆军番号和军旗“

曹文昭也知道,澳洲就是这么干的。最能打的都是近卫军番号序列。相比之下各州郡兵,待遇就很一般。自然大明情况特殊,尤其是北方的郡兵自带边军作用,因此不肯能像澳洲郡兵那样不予重视。毕竟朱由检还有剩下五万晋军,帮他镇压农民企业和很可能破关而入的蒙古人或者八旗军。

曹文昭点点头以后,就带着孙承宗检阅晋军,最终目光如炬的点了最能打的五万,让曹文昭带着去燕京拱卫。

自然,孙承宗也没忘了帮曹文昭解决后顾之忧,朱由检不会让山西晋军随着曹文昭走了”人走茶凉“人亡政息。

曹文昭自然要提拔一批旧部,他自己就兼着山河总督府副总督的军职,虽然他的实职还是山西总兵府一把手,山西总兵。

”原本李国奇就不错,很有能力,不过既然去了巡抚衙门,做的还不错,那么就论资排辈一次,让副总兵左光先接替我的总兵职务,崔宗荫和冯举各进一步,担任左右副总兵。其实我侄子曹变蛟也很能打,不过年纪小了,才22岁,再加上已经被孙先生点了名去燕京,再让刘成功和王善性跟着我一起去燕京,就差不多哦了“。

他可不是光杆司令过来的,不仅仅去年八月过来时就是七千精锐,他自己可在澳洲也有大量没仗打,要被退役的旧部。光是他奉命开办的扬州国防大学,每年毕业的学生也不再少数。这几个月他可没少派人去拉人。不仅仅他卢象升,洪承畴,哪一个不是如此。真的让他们一万变十万。那训练质量,就没现在好了。

最关键在他们看来,澳洲一个萝卜一个坑,有没有外敌,五万陆军都太多了。更何况还被紧急补充了五万。完全没必要。还不如优先补给自己这里。

而事实上,这半年来,澳洲也确实一直在补给中原,各种人才都是优先输送。

”那就这样,我要去陕西,孙传庭可没你好命,我可是要去当恶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