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拯救大明:崇祯 > 第25章 八十万新军

第25章 八十万新军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拯救大明:崇祯!

25 八十万新军

因为他不砸了他们的饭碗。他们就会阻碍朱由检任命的五大新总督和南方九大新总兵。不对,应该是13个,朱由检把南直隶分为安徽,江苏两大总兵府,除此外还在皖北的中都凤阳府设立凤阳总兵,原来的凤阳总督和凤阳巡抚都被他下诏废除。因为完全没有意义,凤阳除了有关押皇族的囚牢还有什么,朱元璋的祖先坟墓,你不这样保护,人家还不惦记,你越这样,越容易被人惦记。

还有湖广分为湖南湖北两大总兵府。以及四川总督府除了有成都的四川总兵和贵州的贵州总兵外,还有一个东川重庆总兵。因此九个省实际上分成了13个总兵府。

如果八大总督是大军区,那么各地总兵府就是军分区,省军区。

于是全国14省,被分为八大总督区和19个总兵 分区。就在陈琦瑜的统筹部署下,在兵部陈新甲的配合下。干净利落的把沿袭两个半世纪的军户制度彻底丢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北方五省他的军事实力比较强,比起南方他任命的五大总督,这些人得到他的支持太多了,于是一个多月就解决了。当南方解决的时候。北方军户们早就安居乐业或者转业了。

南方就比较费劲了。五大总督,也不是没有准备的,比如两江总督是杨鹤,跟着他老人,历史上以文官统御西北的他只会砸钱招抚。最终还是没有洪承畴孙传庭的杀人政策有效,也把自己老命搭进去。

可惜跟了他十年,哪怕再不会大战,也被他逼着学会了。不然他怎么教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儿子杨嗣昌。这家伙在澳洲也已”军事理论家“自己,前几年还跟着周延儒的使团去了荷兰学习了一年。自认为学的不差。反正彼得大帝的震惊,杨嗣昌是同样有的。他没想到在遥远的西方,一个叫荷兰的国家如此富裕,如此强大。海上马车夫的战斗力,确实让井底之蛙的他震惊的无以复加。

可以说去过欧洲的人都会发现,这已经不是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的大明了。此时的大明在海上已经全面落后西方了。

如果欧洲排名前三的海军强国倾国来战,他们都不寒而栗,因为肯定打不过。感谢,双方离得太远。这就会出现距离产生美的好处。

万里远征,就是荷兰也干不了。这种能力他们得完成工业革命,也就是鸦片战争前后才有这个实力。而且那个时候,华夏还千万不要是强大时候,而是王朝末期,比如历史上自废武功的清帝国,晚期的海军几乎约等于无,有海无防啊。

话说回头,杨鹤也编练了三万两江军,号”南兵“。自然作为统御安徽江苏和江西三大总兵区,版图比直隶总督都不差的全国第二大总督,还是全国最富的总督。

他除了从澳洲的并州老巢挖来了不是文官武将,还有大量军火。朱由检把他任命为两江总督以后,就让他自己想办法。他费尽心机组建了三万南兵。

自然光靠三万南兵是不行的。因此他和四大总兵,选择了挖墙脚。

在军户制度和卫所制度被废除以后,大量有本领的军官脱颖而出。那些吃空饷的废物也不敢跑到总督府开办的”讲武堂“这种军校去谋个出生。

赶去的都是有本事的。

是的,朱由检没有堵住他们重新加入明军的路。只要他们能在讲武堂顺利毕业,那么他们还会继续被重用,如果受不了里面的棍棒教育和苛刻条件。那么中间只能知难而退。

然而杨鹤也没想到,能达标的人居然还不少。四个总兵府,居然又给他编练了三万战斗力据说毫不逊色他的新军的冷兵器部队。

于是在热兵器没到位以前,两江总督杨鹤就给朱由检报了六万”南兵“的名额。

朱由检也不想把准备帮自己的仁人义士推到叛军那一边,于是批准了。至于如何养活这些军队。暂时他顾不上。

而第一位四川总督,也是大明第一位女总督,秦良玉,就是那个1644年崇祯都自杀殉国了,秦良玉在1648年中兵之际披挂上阵的老将。

朱由检很佩服这个女将,他不歧视女人,找了一圈四川名将,也就张令勉强可以和他竞争。

最终朱由检还是让女土司秦良玉担任第一任四川总督,他儿子马麟祥担任 第一任重庆东川总兵。张令没办法以成都西川总兵简直副总兵协助秦良玉。

播州之战留下了不少西南精锐,比如秦良玉的白杆兵那就是骁勇善战。

自然朱由检不可能依靠这种不太能大规模复制的军队。因此派心腹带着几千澳洲抽调来的军校生,在西南组建了两万新军。自然还有裁撤卫所和军户制度以后,成功达到了成都讲武堂标准的五万陆军,他们都是冷兵器军队。

耗资300万两(差不多一年财政收入了)才平定的播州之乱,也让西南的四川总督府和三大总兵府很高兴,如果不是朱由检派过来的讲武堂的教官非常苛刻,又有锦衣卫东厂的人监视着,他们觉得在增加个两三万没问题。可惜朱由检不敢放开。虽然冷兵器军队成本低,但军饷是一样的。这就决定了,按照他的高薪样职业军。他就不能把军队膨胀到100万以上。

如今北方已经超过五十万了。可以说北方有蒙古,起义军,还有最要命的八旗军威胁,维持很合理。但南方。朱由检觉得没必要,除非北方失陷,那如果有这种危险,他也会让南方提前扩军的。

因此他给南方五大总督的上线是25万人,超过了,他们就要挨罚,减少了才会被表彰。

可能是浙江福建在抗倭战争中的糟糕局面,浙闽总督张名振也可能是感念他的知遇之恩,两个富裕的省,还有监管台湾岛的夷州。算是三个省吧。张名振居然只训练了三万浙闽军,其中火器营的新军两万,其他冷兵器的才一万。

受他的影响,从台岛夷州调到广州担任两广总督的阎应元,最终一个没留,全是新军,不能接受就滚蛋。他的三万名额全是那火绳枪配置大炮的新军。就连骑兵都要学会火绳枪。原来的陋习,也就是习惯了用冷兵器的军队全部解散。

不过这人很有经济头脑,这些军队他没有浪费,让他们组建了殖民公司。有鉴于殖民掠夺黄金白银的暴利。

被他解雇了的军官们居然没有造他的反,而是做起来海外贸易。其中被他们祸害最惨的就是混乱不堪的印度次大陆。被他们抢了一次又一次,居然还是肥的流油(印度人特喜欢穿金戴银)。最后就是湖广总督何腾蛟,既是名人也是狠人。他的套路和阎应元一样,但他更狠,那些闹事的军官,还有士兵,被他全部流放到了东南亚巴拉望岛,也就是隔着南海相望的那个狭长岛屿。只不过这么比较乱,绿教徒土着,西班牙殖民者,华人帮会,什么都有。但是当差不多有两万被他牵连的湖广老卫所,就拿着被收缴重新给他们的武器,就冲上了岛屿。

指挥官告他们”打赢了吃肉,占田地,睡女人,当老爷,打输了,不要指望我们会派兵救你们,你们就只有被屠杀的命。

然后,当年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制造的结果,在这里再次出现。都不知道自己在那里的一万几千军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能怎么办,打吧,反正没船,海上跑了一个多月,估计游不回去“”。然后绝望爆发了他们全部战斗力。土着军队被他们杀的片甲不留。然后他们在巴拉望岛重建了他们喜欢的卫所。

由此可见,大明朝的卫所,烂在军官,烂在了官僚体系。当一个个被拖欠军饷的士兵,拿不到钱,自然磨洋工,不尽全力。然后有一天,何腾蛟把他们的额饭碗砸了。

他们反而破罐子破摔。

你以为就何腾蛟这么干。八大总督19大总兵,为了帮朱由检差屁股。组建殖民公司的组建公司,流放海外的流放海外。总之,他们不能留在国内给他们捣乱。

因此他们只的新皇帝还会继续”作死“。

取笑了藩王的宗禄,裁撤内廷宦官和宫女等。又把卫所废除了。下一步干嘛。

就在所有人都在关注的时候。朱由检在六月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裁撤南京朝廷。

在明朝明成祖打下江山后,也在他老子朱元璋做了30年皇帝的南京继续做了十几年皇帝。然后他就搬到了北京。但是他在南京还是保留了六部,保留了内廷保留了五郡都督府等机构。

朱由检要干嘛,是的,他让施凤来下令,魏忠贤执行,把南京各部养老机构,裁撤了大半,比如毫无作用,权利被两江总督府接管的五郡都督府,就成了六月份被裁撤的机构之一。

想想那些国公在1645年带头投降,朱由检就不想给他们养老和干涉朝政的机会。

然后,徐达的而后人傻眼了。魏国公也傻眼了。

可惜,魏忠贤很强硬”南京有两江总督府就好了。没必要需要这个部门“。

自然座位表率,南京内廷也被魏忠贤废掉了九成,只留下一个司礼监,因为他就是南京司礼监的老大。

六部也没有裁撤,但人数削减了七层。没办法,剩下的三层都是他的嫡系阉党担任。比如崔呈秀这个兵部尚书就跟着来了,其他五虎五彪也都是如此。

南京朝廷本来就没了权利,被裁撤很正常。有了巡抚衙门,却是没必要留下那么多官员。

至于失业的官僚怎么办。朱由检表示,这不在他考虑范围。

等到七月,南京朝廷按照他的命令被魏忠贤废了大半以后,南方的的卫所和军户,也在高效军事解除中,被彻底瓦解。

新军彻底取代了旧的卫所。职业军取代了世世代代都要当兵的军户制度。精挑细选的,装备精良的新军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也是大明走入职业化的转载,在此之前,那些将领小打小闹的家丁武装,虽然也属于职业军,但那属于私人将领,而且人数太少,在历史大潮里面,没能泛起浪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