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拯救大明:崇祯 > 第39章 新的问题

第39章 新的问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拯救大明:崇祯!

37 新的问题

朱由检就喜欢这种有挑战的事情。最关键养着前前后后20万海军官兵,大致包括海军舰队官兵,海军陆战队以及港口维护的后勤官兵。自然军方运输船等也属于序列,只不过不是战斗序列而是后勤序列。但这些人都是要拿军饷的。如果白养着显然不科学。那么想全球给他寻找新的领地,安置人口,就是必须的。巨大的购舰费用都出了,他不介意再出点弹药费,燃料费。只要打赢了,一次都赚回来了。

如果输了。那么如此丢人,你们好意思不接受罚奉的处罚吗。

所以,打下苏门答腊没多久,还在建设新苏州的时候,在他召开的御前海军会议,就确定了下一个目标,对准了,印度次大陆。在亚洲,比大明富有的国家不多,但印度绝对是最突出的一个。

打穷地方赚不到钱,但打富裕地方,就很快很难亏本。光是撤退的抢劫,那也是利润大头。

所以,会议布置了以后,南洋舰队承担起了这个工作。自然在此之前,他们需要先把基地:苏门答腊给搞定了。但搞定这里之前,可以先制定方针,打听情报。这不都要时间准备。等他们准备好了,苏门答腊的移民也就完成了。这里也会摇身一变成了海军的新基地,新的大后方。

自然这个需要准备时间。朱由检稠密之后,也只能让相关部门盯着,比如负责打仗的南洋舰队,比如作为基地的苏门答腊州。

这个地方的知州居然是历史上1628年,崇祯元年铲除阉党以后的内阁辅臣之一,叫钱龙锡,也是个能臣。历史上能当宰相的人,能一般。

他和1630年平反的南洋冀州知州周道登,文州知州李标,协助英国公张世贤平定南洋京州之乱的京州知州韩爌,以及取代郑芝龙,李成栋,担任婆罗洲的豫州知州第三仁知州的刘鸿训。并称”南洋东林五杰“。这些人的才会真的没话说,绝对的优秀的殖民地文官,把地方治理的妥妥帖帖。唯一的问题,哪怕在南洋也没解决,那就是喜欢抱团,结党营私。

因此这群人,朱由检会用他们,但绝对不会把他们拉到朝廷用,那么好不容易安定的朝廷,立马又会开启扯皮模式,为了斗争而斗争,熊廷弼不都能为了王化贞的赌气放弃辽西,结果把自己一家老小打上去。可是这群身在居中的人却很容易干这种事情。

朱由检就只能让他们乖乖的呆在殖民地,不想明白,不要指望有计划回来,老实在地方执政。最多三年任期满了,给你换到其他殖民州去,继续当知州。

阉党倒台了,整个四月,各界报社都在报喜欢呼。洋洋得意。被称为拨乱转正的开始。

他们不知道,被打压的那些人还是会被继续打压,因为他们原来的位置有人了,这些人不希望他们回来。因此把握实权的人,也就庆祝一下,至于更大规模平反,或者归还他们的土地,财产,呵呵,朱由检都没这个心情帮他们拿回自己的巧取豪夺的财富。

包括他的太子朱慈烺的外公,周皇后的亲爹,那个历史上坑爹的周国仗周奎。

就因为朱由检找他开口借钱。第一,朱由检一度很缺钱。直到1628年税务改革以后才改变,在此之前,都不太好。尤其是移民的消耗,很坑。

然后周奎拿出来五十万两家产中的三千两。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真当锦衣卫和东厂是吃干饭的。

然后周皇后都劝不住暴露的朱由检,然后腹黑的朱由检自己都没出面。崔呈秀就以贪污军饷的名义,把他抄家,发配到了遥远的马绍尔群岛当岛主。包括他的管家,亲朋,都很有性一起前往。马绍尔群岛各大岛屿于是就有了他们划船沟通的身影。

对此周皇后毫无办法。因为和周奎差不多的王公贵族,可以列一本英汉字典那么厚。

比如废物点心成国公自以为劳苦功高,公然反对废除军户卫所制度。然后就被抄家了。理由也是贪污军饷,而且而且数尓巨大。

然后,他们就被押送到了夏威夷晒太阳去了。为什么去夏威夷,因为朱纯臣一家九族,人数太多了。居然高达数万。加上他们的家奴什么的,只有夏威夷几个大型岛屿才能养活他们。

其他倒霉的被魏忠贤打倒的百年豪门。不计其数。其中也有不少作恶多端的地方藩王,直接削为庶民,,还把他们流放到比较容易监视,又很难回得来的所罗门群岛。

这群在明末花样作死的大明寄生虫,结果被魏忠贤施凤来和躲在后面的温体仁,周延儒,,干净利落全部铲除。就连没能拿到13国藩国的藩王也没有好过。号称掌握四川七层土地的藩王,除了迁去云南开国的,其他大多被“移封”就是迁移封地。土地财产府邸宅院被没收。他们带着一部分钱财,去了海外殖民地当了岛主。

全国14省。1627年废除俸禄以后,又被他打击了好几次。反正没钱就找他们要。造船厂没钱,削藩,海军造军舰没钱,还是削藩。

要知道他可是按照他的高标准训练了北方军35万人。南方军23万人。这就已经五十八万了。路易十四能为了四十万法军头疼死。朱由检不也一样。尤其是他奉行大炮主义。每个军都要有上百们大炮。每个师都要有不低于30们的师级火炮。

按照这个标准,北方五省35万人,就需要至少700门红衣大炮。一门按照兵工厂的最低报价7.5万两。这里就是差不多五千万两了。用铜铸造的大炮,却是就是金钱堆起来的。不仅仅明国如此,欧洲也是如此。如果不掠夺全世界,欧洲军事力量,根本不可能吊打全世界。

在炼钢技术还没办法避免频繁炸膛的情况,只能把制造铜钱的铜,冶炼成大炮。因此它的拿着可以打十里的大炮,低了这个数还真不行。你也可以买三万,五万报价的,但结果估计就是甲午战争,北洋舰队的下场。打出的炮弹砸中对方,居然就起到了石头的作用,因为他根本不炸天。你说如何不败。

因此朱由检这个方面很大方。甚至很多钱都没走户部,毕竟户部是国库,有监督。也不可能把军费原来一年327年万(历史上1628年数据,这里是1627年天启皇帝最后一年数据)一下子暴涨到了五千万两。然后,没毛病,负责抄家的各地驻军,为了更好地大炮,一起喝锦衣卫,收了“抄家提成“。

这些钱都被各地总督总兵,拿去支付购买大炮和其他武器的银子了。而从澳洲搬过来的不少军国公司立即靠着这些订单,越来越投入研发更多坚船利炮。

可以说大明朝养了几百年的勋贵和藩王,成就了35万北军,23万南军,和20万中央禁军,也就是十万御林军和十万近卫军。

朱由检也不知道砸进去了多好钱改善武器,但他知道原来的明军,武器真的很一般,在贪官污吏蹭蹭回扣下,所剩不多的银子也就能制造样子货。根本没用。不仅仅火器如此,就是刀剑也是如此。这就由不得他把砸钱把这88万”国防军“给整饬了。整顿军风军纪以外,还得训练有素,可是如果装备不到位,训练个什么。

自然,这只用钱堆出来的88万大军,质量也很牛逼。然而你以为这就舒服了。没有,还有20万海军,十万澳洲陆军也需要补充装备。如果都按照他的那种建军模式。没有1.5亿两白银投入海陆军。几乎没办法完成。这也是他不急着和皇太极死磕的原因,他要憋大招。

加上澳洲十万皇家陆军,枢密院直辖的实际上已经高达68万地方军,20万皇家禁军,以及20万海军序列。枢密院管着108万常备军,他们分为皇家禁军(御林军10万,近卫军十万)各省地方军(燕京领导的北方五省35万,南京领导的南方九省23万,澳洲13州10万)高达68万,其中还不包括按照民兵计算的南洋的豫州,苏州和京州的常驻兵马,他们算预备役地方军。但朱由检不可能不驻军。编练一只人数五六万的南洋陆军,已经被他提上了日程。未来的枢密院直辖的常备军将会继续翻身冲到114万上下。

这是一只庞大到了吓人的军队,但是大明却吃得消。因为原来的大明军队在数字上更吓人:260万,还不算东厂和锦衣卫。

可实际存在有多少,一半都不到,都被吃空饷了。剩下的军队除了三大征打过的老兵,基本上都是渣渣。和他现在精简下来的军队,不可同日而语。

朱由检并没有跟着阉党倒台而兴奋。

因此到了四五月份。1630年的四五月份。他需要的反而是内部稳定。因为他知道,哪怕他背后不断帮助,燕国也不可能打倒辽国。只不过离得更近,忒进战场,成本更低。毕竟朱隶键等人不需要等他命令,自己就可以下达各种调动燕国力量的命令,这就是藩国的好处。

但他知道皇太极一定会想办法打破天启皇帝留给他的囚笼。自己的对决时间会很快。

因此他需要做更多安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