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拯救大明:崇祯 > 第151章 抚顺2

第151章 抚顺2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拯救大明:崇祯!

151 抚顺

有了这份圣旨。他们的圈地行动就是”合理合法“被朝廷保护,被宪法承认的永久私人领地。

未来能不能迅速人口破百万,就指望他们多招募内地人口,前来开发和戍卫了。

可惜不是1619年打下,那个时候西北到处都是吃不饱饭的流民,和破产雇农,佃户。

现在这些人要么去了不缺地方的澳洲,不缺地方的东南亚,印度次大陆,要么去了美洲。

那里的地方可不比这里少,更便宜。而且气候很多地方远远超过安北军区。诱惑力度已经不那么大了。

因此他的的小目标就是恢复到1206年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包括西伯利亚地区靠近外蒙古的广大地区),人口也有九十多万人

恢复四百多年的标准不难吧。

可惜如果没有东北亚的膏腴黑土地一起抢移民,抢人口。估计不难。

但横渡大戈壁就是很多靠步行移民的百姓望而生却的死亡地带了。

更何况,现在中原七省(甘肃,陕西,绥远,山西,河南,山东,直隶)压根不缺土地。

没有鞑虏威胁,加上多年坚持植树造林。环境恢复的还不错。

根本没必要逃难一样逃到远离故土的地方。只要不是强制移民和天大的诱惑,否则都不会远离家乡。

自然那些叛逆心态的的人,吃撑了跑去投靠李自成这种情况。朱由检表示没办法。

傻逼乐趣多啊。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能怎么办。

等他安排好这一切。卢象升就接到急报,”皇太极屯兵十万,意图反攻。“。

卢象升一边派赵率教北上驰援顶在最前线的曹变蛟和贺人龙两位将军。另一边就是劝说皇帝朱由检,赶紧回去。

就连赶来的孙传庭这个西伯利亚巡抚兼任库伦将军,也急忙劝说他赶紧离开。

朱由检看着天气越来越冷,该做的都做了。也怕成为下一个明英宗,就是1449年土木堡之变被也先太师俘虏的那位皇帝,偏听偏信了大宦官王振的建议带着九边精锐和大明禁军精锐五十万人去送死的那个,简直蠢得和三征高丽的隋炀帝杨广一样。各种束缚我军战斗力的命令,不要命的下达。

最终成功作死成功。

朱由检显然也知道自己在这里,也没得玩,还会引起几位大将束手束脚。

于是就在规模缩小版本的护卫部队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回访了。

他去了绥远首府,归绥城,也就是归化,后来的呼和浩特。在这里他见到了新任绥远督军。执掌五万绥军和15万绥远民兵的李卑。他的上司邱瑜当上了三边总督后,他也水涨船高。

朱由检考察以后,发现,按照后世思维,现在是落后的,但对比起刚来大明时候,一个个面黄肌瘦,青黄不接,朝不保夕。现在的百姓由于大量竞争劳动力,人口走了。变成地广人稀以后。都能吃上饱饭了。

由于重商主义流行和重商政策流行,来自南方的各种物资,比如东南亚甚至是南亚的水稻,涌入了北方,还有各种水果也泛滥成灾,主要是以前种树开始有收获了。

还有水果商人南来北往的贩卖。

最关键配合他们的红薯,玉米,小麦等作物,完全够吃了,尤其是还可以放养牛羊的他们,每年都能卖不少钱。

地方多了,可以腾挪的办法也就多了。

比起以前,人挤人,一起不够吃,现在确实舒服很多了。

估计21世纪的华夏国民也有很多人巴不得赶紧把14亿人口迁移走一半,甚至更多吧。

很不幸,2000年以后,全世界各国都只有有钱人,有技术,有学位的精英。卖力气的移民,就算了,人家不欢迎跑去抢饭碗的。

但是17世纪可以,这是一个强盗的世界。

只要抢下来,你可以干任何事,别说移民。就是更过分都可以。

等他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下雪了。不知不觉已经11月了。寒冬已经来临了。

他也要赶紧会燕京过冬了。他的家,在紫禁城啊。

这个时候,卢象升报告,皇太极已经撤军,好像是遇到了西部强敌。由于大雪封山。他们也没办法去打听。

就连支援的赵率教,孙传庭等人也都赶紧跑回来驻地。准备过冬,不然被冻死在郊外,就坑爹了。

朱由检回到了紫禁城这个权力中枢。睡着暖烘烘的炕。窗户等也都被他封死,除了通风管道和玻璃烧制的新式玻璃窗户。

由于没有电灯,白天批阅奏折,处理各种军国大事以后,晚上天黑,除了必须的接见大臣什么的,其他的都是早早睡觉奥。

他似乎被古代人同化了。早睡早起。

还有按照明代朝会制度,子时就要起床,也就是半夜12点起床,三点入宫城,凌晨五点进金銮殿旁边的小房间等着。

极其浪费时间啊。小半天就这么折腾没了。

因此他做了改变,那就是宫城附近做了一批”拆迁“,修建了大量”酒店“。租借给需要上朝的大臣,就不要跑那么远。他没办法改变紫禁城大小的时候,只能给百官减负。

另一个就是减少了朝会次数,除了初一十五都会准时,其他的朝会大概三五天才会来一次。而且参与的人数大大降低。

很多去了也没用的官员,就可以回家睡着了。

最后就是他把朝会时间改为九点,冬天改为十点。这都是给给他办事的官员各种优惠。

一个个哈欠喧天的跑来上朝,不打瞌睡才怪,就好像那些读书的学校,哪个上早自习不是迷迷糊糊的。尤其是冬天。

更何况大白天的效率不是更高吗。

就这样,他确实改变了很多不好的习惯。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是朱元璋啊。他是苦日子出身,权力欲望又特别大。

和朱由检这种官二代,富二代,完全本质不一样。朱由检还好一点,九岁就敢跨海去澳洲的狠人。但朱由检能指望自己的额后代都和自己一样。

该人性的时候,他还是很厚道的。为明清官员默哀。996的福报都没有啊。没有地铁,公交车,他们要从燕京三环以外跑到故宫上班,可真不容易啊。

另一边,朱由检也了解到,今年密河总督带着40万全副武装的军民,成功把数万英国殖民者赶下海,夺去了北美13州。

整个北美就只剩下荷兰人的新纽约(新阿姆斯鹿特丹领地)和纽芬兰一带的法国殖民者,还在盘踞在北美东北部,成为密河总督和加拿大总督的心腹大患。

只不过现在忙着和英国佬谈判。按照欧洲规矩,他们要拿赎金,才能把战俘和移民,带回去。

矛盾激烈的议会派和国王派,最终居然真的出了这笔钱。主要是这支军队和移民人口和英伦三岛千家万户密切关联,不买回来肯定不行的。

作为欧洲仅次于荷兰的运输大国,欧洲海军第二大国(第一还是马车夫荷兰)。

就在他们谈判的时候,张献忠,终于扬帆出海,带着两三万精锐大西军,离开了知根知底的大明远征军的虎视眈眈的监视下,来到了苏格兰。

打着援助苏格兰抵抗英格兰的旗号,实际上却是准备学高迎祥李自成篡权叶尔羌汗国那样,夺取苏格兰王国的权柄。

得知高迎祥和李自成的成功经验的张献忠,自然不甘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