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综武丁春秋,开局截胡北冥神功 > 第18章 世界的本质,十识之说

第18章 世界的本质,十识之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综武丁春秋,开局截胡北冥神功!

第18章 世界的本质,十识之说

接下来,丁春秋回到了星宿派,专心研究起道心种魔大法来。

功法融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道心种魔大法修炼到大成境界。

道心种魔大法一共十二篇,分别是入道第一、种魔第二、立魔第三、结魔第四、魔劫第五、种他第六、养魔第七、催魔第八、成魔第九、魔极第十、魔变之境、魔仙。

这十二篇循序渐进,讲的是先修炼道门心法,再点燃道功的阴中之阳,结成魔种,最后将魔种植入其他道体,在道体死亡前的一刹那,将其一身道功据为已有。

下面的境界,就是将魔种与自身的道心逐步融合的过程,也是修炼道心种魔大法最漫长的一个过程。

当魔种与道功完美融合,到大成境界时,就能完成破碎虚空。

“不愧是直指无上破碎的功法!”

丁春秋越是参悟,越是感到此功法的高深莫测。

不过在参悟的过程中,丁春秋却也有了很多疑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篇道心种魔大法中,缺少了关于波动的记载。

据说大唐女帝座下的大将龙鹰,以及邪帝向雨田,都是按照这个最正统的方法修炼而成。

虽然龙鹰如今已经修炼到第十一篇的魔变之境,距离无上破碎魔中之仙只有一步之遥远,但其实力却不足以让他天下无敌。

这是因为龙鹰没有得到历代邪帝精元凝聚而成的邪帝舍利,功力比向雨田远远不如,而向雨田则凭借着邪帝舍利的无尽精元,达到了传说中无上破碎的境界。

至于庞斑,他侧重的则是第六篇的种他之境。

庞斑没修炼过正统的道门功法,从小跟随“魔宗”蒙赤行修炼《藏密智能书》这门精神奇功,并没有走上最正统的由道入魔之路,而是走上了魔中之魔的道路。

虽然庞斑如今只是陆地神仙境,但他遇到同一境界的龙鹰,必可轻易战而胜之。

想到这里,丁春秋似乎有些明悟:“如此观之,这十二篇正统的道心种魔之法,或许也并非最正确的道路。”

丁春秋决定开始钻研道心种魔大法与波动的关系。

按常理来说,道法与魔功,就如同天地中的阴阳两面,是水火不容的关系,强行合练,如同以水浇火,最终的结果,就是水火皆灭。

这个道理也被很多人实践过了,道魔合一,看似容易,但实践起来,无一不是功力大退。

那么道心种魔大法又是如何做到道魔同修的呢?

表面上看,是在其他道体中植入魔种,以魔种吸取他人道功,但这种方法想做到真正的道魔合一,难如登天。

向雨田所依仗的,是无数代邪帝精元凝结的邪帝舍利;龙鹰依靠的,是一次次巧合;庞斑依仗的,是魔种对炉鼎的完美掠夺。

这些方法,丁春秋都不满意。

那么有没有能够一步登天,直接实现道魔合一的方法呢?

只能靠所谓的波动了。

波动的说法,其实从来没有被记载于道心种魔大法中。

这一说法的真正来源,还要从龙鹰说起。

当年女帝为稳定大唐帝国的势力,对境内的道门和魔门均展开雷霆打击,尤其是针对魔门,女帝颁布《荡魔檄》,全力打压这个不利于国家稳定的反动势力。

龙鹰手中十二篇道心种魔大法早年被他亲手焚毁,后来他皈依女帝后,为女帝默写下十二篇道心种魔大法,他因此封获国宾之位。

女帝参悟道心种魔大法后,却并没有选择修炼,因为她所修的《天妖屠神法》,同样是一门直指无上破碎的绝世武学,丝毫不弱于道心种魔大法。

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女帝凭借高屋建瓴的智慧和身在局外的立场,洞彻了道心种魔大法最深层的奥秘,便提出道心种魔大法是一门视天地万物为波动的功法。

“万物的本质是波动,一草一木是波动,气血是波动,甚至精神,也是波动。推此及彼,生死是波动,虚空亦是波动。”

丁春秋喃喃自语道:“这实在是空前绝后的惊人猜想。”

世界是物质的,然而物质又是什么呢?

身为穿越者,丁春秋知道,物质由一系列微观粒子组成,比如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等。

而在这些粒子,也不是最基本的粒子,目前我们还无法找到最基本的那个粒子,但终有一天,我们会知道它是什么。

于是我们便姑且将那个最小的粒子,叫做量子。

量子首先要具有能量,没有能量,无法构成物质。

其次,量子需要有动量,量子的运动呈现波动性,波动的频率、幅度,则决定了它最终构成什么物质。

因此,当我们以量子的视角看待世界,就会发现,我们之前所看到的,其实都是世界的表象。

世界真正的本质是波动,而人体,则是把这一切波动转化成了我们所能理解的信息,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等,而感知这一切,需要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但是超出五感之外,则需要第六识——意识。

在这之上,还有第七识——末那识。

末者,根也;那者,源也。

第七识已经是人体所能感知的极限了,若想感知更广阔的天地宇宙,必须抛弃人心,修成天地之心、乃至宇宙之心。

若能修成天地之心的境界,便到了第八识——阿赖耶识,又名如来藏。

当拥有阿赖耶识,观察天地和宇宙,就如反观掌纹,纤毫毕显,感知天地,再也不是难事。

然而,天地之心所感知到的,就是天地的本身吗?

就如同我观掌纹,虽然纤毫毕显,但也只能看到皮肤表面的纹理,皮肤真正的本质——细胞,乃至细胞的本质——微观粒子,我们都看不到。

由此,阿赖耶识不是终点,在那之上,还有第九识——阿摩罗识,又称真如识。

阿摩罗者,本质也。

至此阿摩罗者,方能看清万物的本质,看清波动的真相。

传说在第九识——阿摩罗识之上,还有第十识,名为阿弥陀识。

阿弥陀者,无量也。

净土宗千莲寺有一部《阿弥陀经》,据说记载着超脱无上破碎的法门,然而此经从来没有一人修成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