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综武丁春秋,开局截胡北冥神功 > 第22章 函谷八友,回归师门

第22章 函谷八友,回归师门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综武丁春秋,开局截胡北冥神功!

第22章 函谷八友,回归师门

苏星河一生共收了八位弟子,其中最大的一位有五十多岁,最小的一位也有三十多岁了。

当年苏星河为了让弟子们免于灾祸,把八人共同逐出了门墙,从此不见,这八人不敢再以师兄弟相称,但眷念师门情谊,同时为了纪念在函谷关学艺之地,便称“函谷八友”。

这八人分别为大弟子琴癫康广陵、二弟子棋魔范百龄、三弟子书呆苟读、四弟子画狂吴领军、五弟子神医薛慕华、六弟子巧匠冯阿三、七弟子花痴石清露、八弟子戏迷李傀儡。

苏星河本人是个通才,他的八位弟子,才情及不上他,因此每个人只修一门专科,由于一心一意地钻研属于自己的学问,这八人也各自成了自己领域的宗师。

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于五弟子薛慕华,此人是江湖中首屈一指的神医,号称“阎王敌”。

据说薛慕华本不叫此名,而是拜入逍遥派后,取仰慕华佗之意,改名为此。

其实苏星河的八位弟子,用的都不是本来的名字。

比如大弟子琴癫康广陵,康是嵇康,善弹琴,最出名的就是广陵散,广陵之名从此而来。

又如二弟子棋魔范百龄,本姓范,因仰慕大明帝国的一位围棋大家——过百龄,而改为此名,他以棋盘为武器,落子之时,可将方寸棋盘化为天地,让对手困于其中,不得而出。

三弟子书呆苟读,是对“句读”的化用,句读指的是文章的层次划分,大唐帝国的韩愈《师说》有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此人修的是儒道,才气在身,诗可杀敌,词能灭军,文章安天下。

四弟子画狂吴领军,这吴指的是大唐画圣吴道子,领军是他拜师苏星河之前的官衔。此人修的是画道,千里江山皆入画,九州风流尽成姿。

而剩下的冯阿三、石清露、李傀儡等人的名字,也是各有来历。

苏星河用聋哑门特殊的传信方式,将门下的八位弟子召了回来。

虽然八位弟子如今各有家业,但那些都及不上他们对恩师苏星河的感情。

不到三日,八位弟子便来到了擂鼓山。

“广陵,这是你们丁春秋师叔,如今是我派掌门,还不过来拜见。”苏星河虽然老态龙钟,但自有一股威严气势。

康广陵跟随苏星河最久,深悉逍遥派的规矩,见丁春秋手中戴着七宝指环,心中就已猜中了七八成,如今听师父苏星河说出掌门二字,心道果然如此!

康广陵连忙对着身后的七人说道:“众位师弟,随我参见本派新任掌门师叔!”

说着,康广陵便跪倒在地,对着丁春秋磕头下去,范百龄一怔,也很快领悟,迅速跪拜下去。

其余的苟读、吴领军、薛慕华、冯阿三、石清露、李傀儡等人,见大师兄和二师兄都已跪拜在地,均即省悟,便也一一磕头。

他们一边磕头,一边心里嘀咕着:“师父平日里不是最痛恨丁春秋吗,怎么今日又叫让我们称他为掌门,究竟是吃错了哪一门药?”

苏星河看他们脸上的表情,就猜到了他们心里的疑惑,便为他们一一解释。

当康广陵等人听到自己的师祖无崖子根本没死,而是一直隐藏在山谷的石窟中时,他们不由地惊诧起来。

又听到无崖子是多么丧心病狂地将苏星河与丁春秋当作增长功力的口粮时,无不愤慨。

当他们知道如今师父在丁春秋的帮助下大仇得报,恢复了自由之身,终于纷纷轻了口气。

虽然心中还是疑惑万分,但既然苏星河已经这么说了,做弟子的也不会有太多的质疑。

只是如今还有一件事,让八位弟子耿耿于怀。

康广陵身为大师兄,便再一次充当起了师兄弟们的代言人,他对着苏星河说道:“师父,当年你将我们师兄弟逐出门墙,非是我们犯了什么过失,而是师父怕我们被无崖子……那恶贼加害,这才出此下策,如今无崖子已经伏诛,是否能收回成命令,叫我们重回师门?”

听到康广陵说出这话,他身后的七位师兄弟皆露出期待的神色。

苏星河却是皱起了眉头:“本派之事,皆该由掌门定夺,如今这事我虽然答应,但其最终的结果,却还要看掌门的意思。”

说罢,苏星河的目光向丁春秋看来,与此同时,苏星河的八位弟子也看向丁春秋。

见此,丁笑道:“这有何难,师兄既然已经允许你们重列门墙,你们自然能够回归本门。”

康广陵大喜,转向对着师兄弟们叫道:“师弟、师妹,你们听到没有,掌门师叔已经允许咱们重回师门了!”

“函谷八友”中其余早已听见,他们尽皆大喜。

当下,琴癫康广陵便带着棋魔范百龄、书呆苟读、画狂吴领军、阎王敌薛慕华、巧匠冯阿三、莳花少妇石清露、戏迷的李傀儡,一齐过来向丁春秋叩谢。

“谢掌门师叔成全!”八人齐声叫道。

这时,康广陵又说道:“师父、掌门师叔,我还有一个弟子,名唤阿碧,八年前我将她庇护在了姑苏慕容家之下,如今我已回归逍遥派,也是时候叫她回来侍奉掌门师叔了。”

苏星河点了点头道:“自该如此。”

听到康广陵说起阿碧,丁春秋心中一动。

阿碧不仅美丽绝伦,更有一颗善良的心,原着中,慕容复沉浸在复国大梦之中,整日疯言疯语,在所有人离他而去时,只有阿碧还跟随在他身边。

那一日,树林有七八个孩子叫道:“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们各自跪在坟前,土坟之上,坐着一个头戴纸冠的青年,此人便是慕容复。

孩子们一边叫,一边伸出手来:“给我糖,给我糕饼!”

慕容复道:“众爱卿平身,朕既兴复大燕,身登大宝,人人皆有封赏。”

她的身边站着一位女子,便是阿碧。

她身穿浅绿色衣衫,明艳的脸上颇有凄楚憔悴之色。

只见她从一只篮中取出糖果糕饼,分给众小儿,说道:“大家好乖,明天再来玩,又有糖果糕饼吃!”

语音呜咽,一滴滴泪水落入了竹篮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