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综武丁春秋,开局截胡北冥神功 > 第35章 六脉神剑,少林绝技

第35章 六脉神剑,少林绝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综武丁春秋,开局截胡北冥神功!

第35章 六脉神剑,少林绝技

大理国有四景最为出名,分别是上关风、下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天龙寺就坐落于苍山的中岳峰,原名叫崇圣寺,只是大理国民叫习惯了,便都称之为天龙寺。

至于这苍山,又名点苍山,山中还有一个隐世门派,名为点苍派。

据说点苍弟子皆是从小拜师,在这里长大,大多数都是温良如玉的君子,对名利都看得很淡。

点苍的剑法轻云飘忽,很少有致命的杀招。

可是江湖中却没有敢轻犯点苍的人,因为点苍有一套“长庚剑阵”,绝不容人轻越雷池一步。

只不过这套剑法一定要七人联手,才能显得出它的威力,与武当的真武七截剑阵,全真的天罡北斗阵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点苍门下,每一代都有七大弟子,江湖中人总是称他们为“点苍七剑”。

至说天龙寺这边,枯荣大师已经来到了牟尼堂。

“牟尼”二字乃是寂静、沉默之意,此处既是牟尼堂,自然是没什么人说话的。

见枯荣大师到此,其中一个和尚从蒲团上坐了起来,说道:“师叔!”

说话的人是一个眉毛雪白的老和尚,他是现今天龙寺的方丈,法号本因。

而在他的身边,还有四个人,其中三个穿着和本因一样的僧衣,分别是本观、本相、本参,均是本因的师弟。

剩下的一个相貌年轻许多,是个威严的中年人,身穿黄袍,正是当今的大理国皇帝,保定帝段正明。

听到本因说到师叔,剩下几人也立即从入定中醒了过来。

他们各自起身,向枯荣大师行礼。

“六脉神剑的剑谱参悟得怎么样了?”

本因喟然道:“本寺虽藏有此经,但说来惭愧,我们无一人能练成神功,连稍微入门都做不到。”

枯荣大师冷冷道:“如今大轮明王已至大雄宝殿,尔等竟然还未入门!”

他沉吟片刻,忽然道:“如今我有一法,可使尔等学会此剑。”

本因道:“还请师叔指点。”

枯荣道:“六脉神剑,并非真剑,乃是以一阳指的指力化作剑气,有质无形,可称无形气剑。”

“如今尔等参悟多时,想必对剑谱已烂熟于心,接下来尔等专攻一脉,我让小沙弥去拖住大轮明王。”

这时,本因方丈道:“正明,你是俗家弟子,若参与我们佛门的争斗,恐怕不妥,如今该当剃度为僧,待此间事了,便可还俗。”

保定帝段正明点头:“还请大师慈悲。”

枯荣大师道:“你随我来。”

保定帝走上前去,跪在枯荣大师身前,只见枯荣大师伸出右手,在保定帝头上按了下去。

枯荣大师的手上全无半点肌肉,皮下包着的全是骨头。

他的手放在保定帝的头上,念念有词:“一微尘中入三昧,成就一切微尘定,而彼微清真寺亦不增,于一普现难思刹。”

说完,保定帝满头乌发就全数落下,头顶光秃秃再无一根头发。

只听枯荣大师道:“入我佛门,法名本尘。”

“谢师父赐名。”

保定帝合十道。

佛门不论辈分,保定帝本为本因方丈的侄子,可他被枯荣大师剃度,如今便成了本因的师弟。

接下来,六人便各自修行一脉。

枯荣大师练拇指少商剑,本因练食指商阳剑,本观练中指中冲剑,本尘练无名指关冲剑,本相小指少冲剑,本参练左手小指少泽剑。

这六剑分别对应着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手上六脉左右对称,右手五指加左手小指为一套,左手五指加右手小指为一套。

现今六人只练了右手一套,自然是因为他们都是右撇子。

时至傍晚,小沙弥带大轮明王到禅房休息。

枯荣大师等六人才有机会在牟尼堂练了一夜。

第二日,但听得雄鸡报晓,牟尼堂内剑气纵横,六人终于是将剑谱入了门。

过了一会,小沙弥也拖延不下去了,他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明王法驾,请移这边牟尼堂。”

“有劳带路了。”

一个男子的声音响起,这声音甚是谦和,彬彬有礼,绝非什么凶狠霸道之人。

说完,牟尼堂的门被打开了,只见六人已收了剑谱,各自在蒲团上打坐。

推门而来的,是一个黄衣僧人,这人不到五十岁的年纪,布衣芒鞋,脸上神采飞扬,隐隐似有宝光流动,便如是明珠宝玉,自然生辉。

此人便是吐蕃护国法王,大轮寺住持鸠摩智了。

鸠摩智向枯荣大师合十道:“吐蕃晚辈鸠摩智,参见枯荣大师。有常无常,双树枯荣,南北西东,非假非空。”

听到这四句偈言,枯荣大师心中一惊,说道:“大轮明王佛法高深,果然名不虚传。”

原来,释迦牟尼入灭之时,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一面的株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

指佛经言:东方双树为常与无常,南方双树为乐与无乐,西方双树为我与无我,北方双树为净与无净。

茂盛荣华之树意示涅般本相:常、乐、我、净。

枯萎凋残之树显示世相:无常、无乐、无我、无净。

如来佛在这八境界之间入灭,意为非枯非荣,非假非空。

枯荣大师数十年静参枯禅,还只能修到半枯半荣的境界,无法修到更高一层的“非枯非荣,亦枯亦荣”的境界。

这时,鸠摩智道:“天龙威名,小僧素所钦慕,今日得见庄严宝相,大是欢喜。”

本因方丈道:“明王请坐。”

鸠摩智道谢一声坐下。

“佛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小僧根哭鲁钝,未能参透爱憎生死。小僧生平有一知交,是大宋姑苏人氏,复姓慕容易,单名一个‘博’字。”

“慕容博先生对天龙寺的六脉神剑推崇备至,恨未得见,引为平生最大憾事。”

说罢,鸠摩智轻击双掌,只见门外一个汉子提一只檀木小箱进来。

鸠摩智掌中托起小箱,放于天龙寺众僧身前。

这时,本因心中暗道:“我大理产国一百五十余年,什么奇珍异宝没有,再说,我等为出家之人,早不贪图世俗之物。”

这时,鸠摩智打开小箱,里面竟是三册书籍。

他将三册书籍摊开,说道:“此乃少林寺七十二绝技、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项指法的修炼与破解之法,小僧愿以此换取六脉神剑副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