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从一中的小透明开始 > 第二十四章 指点江山(下)

第二十四章 指点江山(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从一中的小透明开始!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乏天才。

在彼此聊天的过程中,吕锋和张勇福逐渐相信了肖想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金融财务“专家。”

而他不断冒出的一些超前的意识和思想,也让吕锋这位想在酒都推行互联网产业的人啧啧赞叹。

三个人的讨论点主要还是互联网这个在华国开始萌芽的新兴产业上。

从某种角度来说,吕锋团队选择这样的赛道是很有远见的。

但放在眼下酒都这样的华国三四线城市,却是有些格格不入。

每个地方好像都有适合自己的一种产业基因。尤其是在实业和传统行业这块,跟一个城市的底蕴,资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存在密切的关联。

而现在酒都的产业因子,是白酒和煤炭。

因为身处内陆西部地区的原因,在信息上相对比较闭塞,对新鲜事物的反应速度也相对更慢。

此时的华国互联网,正处于一个百家争鸣的时期。

1998年是门户网站元年,先后诞生了旧浪,网翼,搜虎三大门户网站。

1999年则掀起了电子商务热潮,b2b的阿外巴巴,b2c的7749,以及c2c的易物网纷纷浮出水面。

这些创业公司,都源于京城,魔都,临安以及沿海的鹏城这些城市。不要说酒都,就连蜀省省城蓉城都没有一家能打的互联网公司。

这也是酒都内部的领导班子否决吕锋提议的关键原因。

都没有金刚钻,揽什么瓷器活?

省城都做不动的产业,你吕锋瞎凑什么热闹?

而之所以成立新经济局,给吕锋开了个口子的原因,在于1999年,华国的舆论导向确实是在大力提倡信息技术发展。

1999年,也是政府上网元年。

只不过,现在各地都处于一种摸索阶段,电脑和英特尔还没有普及到千家万户,老百姓关于政务方面的消息,主要还是来自于窗口的现场指导。

所以,酒都的政务网,也就是模仿着省城那边依样画葫芦的弄了一个,上面的消息基本上几个月都不会更新一次,反正也没有人去关注。

以目前酒都的现状,恼火之处在于互联网具体方向的选择,如何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来真切的解决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这也是肖想这几天冥思苦想的一个点。

前世他是金融圈的熟手,对华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也琢磨的比较透,甚至还自己有过创业的经历。

这一世,摆在他面前的选择,其实很多。

如果抱着小富即安的思想,他可以活的足够潇洒。股市上几段波澜起伏的行情,就够他衣食无忧,还有房地产,最不济的还有博彩,压中几场世界杯的冷门行情……

可这样的话,能够在历史长河中重新书写出什么呢?

好像什么也没有。

这样的重生似乎有点浪费了。

重活一世,谁不想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点印记?

更何况拥有上帝视角这样的金手指。

那么问题来了。

是做华国的风投教父,将那些有潜质的企业孵化成功,还是当引领行业,亲自下场的企业家?

亦或者两者皆具?

好吧,肖想承认自己想的有些飘了。

他还只是一个高中生,一个没有任何背景,家里也不富裕的普通高中生。

即便知道未来的发展,又有谁会在意?

要想真正成为华国互联网行业的弄潮儿,他需要一个契机,需要一个真正能融入圈子的契机。

而这个切入点,想来想去,好像只有小马哥的藤讯比较合适。

自己作文里面无心插柳的一段,如今分析下来倒是比较可行的一个选择!

因为,藤讯现在的处境,并不乐观,2000年4月,若不是IdG的注资,未来的游戏帝国将提前夭折!

可惜自己重生回来的时间稍微晚了点,若不然的话,能想办法从IdG中抢下藤讯的话,资金方面会节省一大半。

“我和勇福前段时间去燕京,魔都,还有鹏城调研了一趟。”吕锋蹙眉道,“有两个感想,第一,酒都和这些地方的互联网氛围相比,天壤之别!第二,目前华国国内的互联网创业前景似乎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

肖想并没有直接回答吕锋的疑问,而是托着腮帮子问道,“吕总,勇福哥,这两天纳斯达克指数你们有关注吗?”

“纳斯达克指数?”吕锋狐疑道,“啥情况?我一个华国人去关注米国佬的股票指数干啥?”

旁边的张勇福微微蹙眉,“小肖,你是想说,纳斯达克指数能反映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

在后世中,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逻辑。

只不过,在眼前电脑还没有爆发式普及的华国,创业板都还没有推行,像吕锋这样的三线城市的一个公务员,更不会去将两者联系起来。

但别忘了,互联网行业兴起于米国。

华国在这方面,还只是个弟弟!

从1990年到1997年,米国家庭拥有计算机的比例从15%增长到了35%,计算机就这样从一个奢侈品变成了一个家庭必需品,类似于电视机这样的家电。

而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标志着世界正式进入信息时代,大家开始注意到了互联网能够给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不少人开始绞尽脑汁想蹭一蹭信息时代发展的红利。

比如,亚马迅。

市面上有数以百万计的书,一家线下的书店不可能全部放下,但是,在网络上却可以几乎把所有的书都列出来!

同时,书的大众需求量也很大,价格相对于汽车游艇什么的也比较低,比较适合互联网的这种模式。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成立仅仅三年后,亚马迅便于1997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而刚上市的亚马讯,营收非常微薄,利润更是不存在的!

因为它的老板贝佐斯相信,只要用户量增长上去了,赚钱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也就是互联网界的经典理论——Get big Fast!

前期烧钱占领市场之后,营收就自然而然增长上来,前途一片光明!

还有一家叫Netscape的米国企业,1994年成立,1995年上市,发行价28美元,上市第一天最高就涨到了75美元,最后收盘时公司市值29亿美元!

诸如米国百年企业,通用动力,花了43年才能达到的市值,就被这样一个才两岁的互联网公司给超越了,这样的成就让很多唯利是图的商人嗅到了商机。

而真正推动米国人开始疯狂投机的,除了对利益的追逐,还有两个政策,降息和减税。

长期资本利得税从28%降到了20%,这使得更多米国人把存款投入了股市,去争相购买那些所谓的互联网公司。

因为,凡是和互联网沾边的公司,估值高,股价上涨的空间大。

上边是投资者的狂欢,下边是创业者的盛典,上游的钱不要命的一般砸向这些公司。

老板的脑袋也给砸晕了,毫无节制的放火烧钱。

大部分公司并没有像亚马讯或者谷歌一样把钱投入到技术和产品本身的建设,而仅仅停留在打广告拉新推广这种烧钱的模式中,占领市场全靠昂贵的广告以及并购。

随着资金被迅速烧干,市场增长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互联网公司的扩张速度,故事讲不下去了,泡沫也到了破灭的边缘。

现在,纳斯达克公司的整体市盈率已经超过了200倍,伪互联网企业,功不可没!

……

安静的听完了肖想对于米国过去几年互联网发展的科普之后,吕锋脑袋还是有些转不过弯来。

先不说肖想这番言论的真实性,他还是没太明白就算现在米国的互联网存在所谓的泡沫,可华国这边的互联网还处于一种上升态势啊!

“今年2月份,米联储加息了!”肖想继续说道,“3月,有经济学家分析,太阳国经济将再次进入衰退期!”

“国际市场上开始针对科技股进行抛售!”

“米国也进入到了挤泡沫的阶段!”

“周一,纳斯达克指数暴跌,或许,这只是个开始!”

“主流国家的互联网经济都出现了问题,华国这个新兴市场,又怎么能独善其身?”

“有米国那边发展的前车之鉴,投资人将会更加谨慎,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凡是带一点.的公司就疯狂炒作。”

“这样的恐慌情绪,从二级市场也波及到了一级市场!”

……

“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张勇福点了点头,“现在华国市场的互联网创投,大部分以海外的一些投资基金为主,米国互联网泡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华国这边新兴互联网市场的判断!钱袋子,开始收紧了!”

“不错。”肖想笑了笑,“现在很多风投投资的项目,特别是以前在上市前期跟风进入的项目,都开始出现利润回撤,甚至亏损!这也让他们在选择新项目的时候,除了关注用户流量,也开始注重盈利的可能。”

“懂了!”张勇福深吸了口气,这段时间的一些疑惑豁然开朗,看向肖想的眼神充满了好奇,“这些,不太像是你爷爷教的吧?”

“我爷爷打算盘拿手,计算机嘛,连怎么开机都不会……”肖想有感而发,“互联网这玩意,听着新鲜,本质上却还是离不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就抽丝剥茧了。”

“按你的分析,现在似乎并不是一个发展互联网产业的好时机?”吕锋皱眉。

“方向上的选择很重要!”肖想停顿了下,开口,“现在已经过了光靠忽悠,就能拿到一大笔投资的时代了……”

“忽悠?”

“就是说大话,用Get big Fast那一套画大饼!”

“你为什么看好藤讯?”吕锋想起了肖想作文上关于入股藤讯的提议,“据我们了解的情况,qq也是你刚才说的“快速扩充用户量”理论的典型代表!”

“网站方向,华国三大门户网站格局已经比较稳定。对了,旧浪这两天就要在纳斯达克挂牌了。我们可以关注下上市以后它的股价走势!”

“据说,搜虎,网翼,也在积极推进上市进程,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三家都会登陆米国资本市场。这个方向上,我们基本上已经没有了任何机会!”

“再来说说电商,从几个基本要素来看,要在酒都本土孵化一个电商平台,没有这个基因,物流也不支持……”

“Icq你们知道吧?”

“嗯。”

“去年,米国在线可是花费了接近3亿美金收购了Icq!”

“嘶!米国人还真是……够奢侈……”

吕锋和张勇福俩人齐齐吸了口凉气。

“qq被是国内最好的Icq效仿者!据说,现在的注册用户数已经快达到500万!”肖想笑道,“Icq能值3亿美金,那么qq呢?”

“这个不好说。”张勇福拿起桌上的可乐,喝了一口,“像你说的,藤讯还没有找到一个赚钱的点,在这个前提下,空谈估值,也只是画饼。”

“qq现在是纯免费的产品,需要的运营费用,随着在线人数的增加,将会是一个指数级别的增长,尤其是服务器费用,听说马花藤现在很头疼!”吕锋道。

“吕总说的不错!根据我对藤讯的资金流测算,如果没有新的资本进入,将撑不过这个月!”肖想思索了一下道。

“那你还建议咱们去当接盘侠?”吕锋没好气道。

“这是藤讯的危机,也是我们的机遇!”肖想认真点了点头。

“说说看?”吕锋不懂。

“如果不是米国最近互联网行业泡沫的爆发,像藤讯这样的标的,在那些国际风投企业的眼里,算是华国现在很优质的了。”

“正是因为今年开始的宏观因素的突变,才使得资本市场变得紧张且谨慎了很多,所以,藤讯现在才很难找到能够拉它一把的机构。”

“它现在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IdG!我看到过国外的一些新闻报道,IdG将增资藤讯,也许就是这两个月的事情。”

吕锋更懵了,既然IdG出手了,那他们还有什么机会?

“IdG其实也是在赌!”肖想分析,“赌藤讯能够很快摸索出一条赚钱的路,赌米国这次引发的互联网泡沫持续时间不长!而我们,其实也是赌!赌IdG希望的情形不会如愿!”

吕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