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一梦红楼,偷天换日 > 第41章 差距和传言

第41章 差距和传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一梦红楼,偷天换日!

贾宝玉从来没有在外面见到贾珠应酬的样子。

今日见到也多少有些意外。

在家里时,自己还只是觉得大哥稳重,并没有在其他什么特别的感觉。

但是此刻游刃有余的在众人中间谈笑风生的大哥,让他觉得有些陌生。

众人入席,宴席开始。

宝玉和贾珠没有在一桌,宝玉的那一桌都是随父兄前来赴宴的。

安排的本意也是因为大家年龄相差不大,并且也为了让宝玉扩大一下交际圈,毕竟总是在家中和姊妹们厮混总归不妥。

因着是林家的宴请,再加上贾珠因着救驾有功兼荣国府的招牌,大家对宝玉这个无功名在身的白丁也算是客气。

席间也有人好奇的问起宝玉随身的玉佩。

宝玉便老实不客气的说道:“听家中长辈说过,我出生时便带着它,便觉得可以保佑我,所以就让我带着了。”

“上面正反都刻有文字,正面篆刻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听到宝玉这样说,众人也是惊奇。?

大家长居京城,传奇的事情自然是听得多,看得少。?

如今有一个就在眼前的,自然是要好好看一看这个神奇的玉。

众人的关注,让宝玉的虚荣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虽然谨记礼数,但是表情上的得意却没有掩盖。?

话语间便有些失了分寸。?

……?

酒宴结束后,贾珠依旧帮着林府送客。?

至少在表面上来看是宾主尽欢的一场酒宴。?

贾珠也是累了一天,晚上的时候才从林府离开回到了荣国府。?

李纨见他一脸疲惫,忙吩咐小丫鬟送热水。

“爷,今日可是累着了?”

贾珠点点头,说道:“姑父家毕竟没有男丁,在京城又没有其他亲戚,我们作为晚辈自然是要帮忙的。”

“更何况,当初在扬州我受姑父照料,这些招待客人的小事,不算什么。”

说着,任由李纨给自己擦手擦脸。?

……?

这场宴请后,京城中便又传言留出。?

【出生异象,衔玉而生,仙寿永昌……】

一开始贾珠听到这个传言的时候只是皱了皱眉头,但是没有放在心上。?

毕竟贾母说过,这种传言在宝玉刚出生的时候也传过一阵子,随后便也就慢慢消散了。

但是半个月过去后,传言反而越演越烈。?

更有甚者,说出了【天赐宝玉,国泰民安】这种荒唐的言论。

而府中的下人,对于这种传言,没有觉得丝毫不妥,反而还洋洋得意。?

尤其是宝玉院中的奴才,更是洋洋得意的添油加醋的让传言更加热烈。

贾珠一怒之下,便让人绑了宝玉院中的下人,在院中打板子。?

“我不管是谁先说出的这些话,既然让我听见了,那么一个都跑不了,全部受罚!”

“外面的百姓,不知内情以讹传讹也就罢了!”

“我们府中的下人,居然也在这里推波助澜,你们可知道这样的传言,于家中是什么后果?”

“……”?

听着贾珠的责问,下人们自是不敢说话争辩,但是宝玉的贴身小厮茗烟等人心中却是不服气。

看出了他们的不服气,但是那又如何!

这里是荣国府,是贾家,不是宝玉的府邸!?

到现在宝玉还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住在贾母的院子,还在为着小丫鬟们今天谁没和他说话生闷气。?

每天说着经济仕途学问都是【蠢蠹】,一边自己也只是看些风花雪月的杂书。

甚至被人下套了,都还没反应过来,以为别人是恭维。

院子中,哀嚎声,板子打在身上的声音,此起彼伏。?

贾珠故意没有让人堵住他们的嘴,就是让他们叫,让他们喊,最好喊的整个宁荣街上都能听见。

随后,便让宝玉去跪了祠堂。

而贾珠则派了传文去祠堂,给宝玉读《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贾母匆匆跑来,看到跪在祠堂的宝玉,不由的便是一阵心疼。?

但是当看到贾珠身边的人,正在宝玉身边念着《中庸》,心中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没有进去。

回到自己院中,便叫来了贾珠。

“宝玉还是个孩子,有什么事情慢慢教不好吗?”

“何苦让他去跪祠堂,那个地方又阴又冷,地上冰凉会跪坏膝盖的。”

贾母知道贾珠此举是为了家族,但是却还是抵不过心疼宝玉,总归还是开口了。?

贾珠这次并没有顺从贾母的意思,也没有如从前那样沉默。

而是直接开口。

“祖母爱护孙儿之心,贾珠知道。”

“就如同您说的,宝玉还小,若是不在此时纠正他的行为和心念,等到再大一些,定了心性后,恐怕就难了。”

“宝玉出生时,在外流传的【祥瑞】也好,【宝玉】也罢,到底也是一个小孩子,又有着贾家的功勋在,众人乐的锦上添花。”

“但是,今时不如往日!”

“祖母为贾家操劳了一辈子,自可以不问世事,安享晚年。”

“儿孙们成人了,自然是要撑起家业,光耀门楣。”

“而宝玉是贾家儿孙,受着荣国府的荣耀供养,便要为家族尽心尽力。”

“如今既不要求他上阵杀敌,也不逼着他去科举入仕,那么他至少要做到谨言慎行不给家族增添麻烦和风险。”

“可是您听听如今外面的传言……”

“玉石上所雕刻的文字便罢了,他居然在林家宴席上洋洋自得的表示【受玉于天】!”

“而外面人不明就里,因着宝玉的洋洋自得,外面更是越传越离谱。”

“外面的也就罢了,无知百姓,以讹传讹,但是宝玉院子中的人,居然也敢说这样的话。”

“若是这些话从府中传出,可有想过皇上那里会如何?”

贾珠一句句的话,重重地敲在了贾母的心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