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怎么办?我奶她天天想卖我! > 第91章 抵达

第91章 抵达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怎么办?我奶她天天想卖我!!

村民们从那伙歹人手里收缴了不少兵器,为防再遇上这样的事,村长将兵器分发下去,几乎人手一把。

如此又走了三日,他们遇上了十来个结伴逃难的难民。

对方见到他们,很是谨慎,调转方向,想要离他们远一些。

村民们对他们的做法倒是理解,毕竟他们自己也才刚摆脱一群歹人。

村长带着两个村民上去攀谈,想要得到更多的信息。

村长笑容和煦地走过去,对方更加戒备了,往后退了好几步,仿佛村长再靠近一些他们就要转身逃跑。

村长几人连忙举起双手解释道:“不用怕,我们是良民!”

对方朝村长身后的村民们看了一眼,顿时更加害怕了。

好家伙!谁家良民人手一把兵器?说是匪徒都有人信吧!

村长连忙解释:“我们是苍州逃难来的百姓,路过此地正巧碰上你们,我们只是想打听些消息,并无恶意。”

村长又补充道:“你们若是不放心,我们就不靠近,就这样问几个问题便走。”

对方好似被说动,停下了后退的脚步,转过身道:“你们想问什么?”

村长一喜,语气温和:“你们可知哪个州府愿意收留难民?”

他们得到的消息太少了,一路上没怎么遇见其他难民,哪怕遇上了也知之甚少。

村长也是碰碰运气,万一有可用的消息呢?若是走错州府,官府不管,他们又得接着逃。

可他们已经没有试错的成本了,剩余的物资已经不允许他们再耽搁时间了。

对方犹豫了会儿,咬咬牙还是告诉了村长:“我们得到的消息是建州可以收留难民。”

村长皱眉,他们现在的位置离永州最近,只需两日的时间便能走到。

若是建州,他们还需走上五日。

“永州官府可是不接收难民?”村长问道。

对方见村长一行人似乎真的只是打听消息,并不像匪徒,便放下心来解释道:

“我们去过永州了,永州官府对待难民比澧州官府更严苛,他们甚至不让难民踏入永州地界!”

“各个交界处都有官兵把守,有强闯的难民通通被射杀,否则我们也不会原路退回来。”

对方的另一个人道:“建州能接收难民的消息也是在那边得到的,不知真假,我们正要赶往建州。”

村长叹了口气,对官府的敬畏少了许多。

这不是官逼民反么?真把老百姓逼到了绝境,不用等异族打进来,百姓自己就会造反。

怪不得会有那么多难民逃着逃着变成了匪徒,几日前遇上的那伙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么个情况。

“多谢各位解惑,如此我们便也赶往建州,与各位倒是顺路,不知各位是否愿意同行?”

既然对方愿意给他们消息,省了他们来回折腾的功夫,村长也是想帮一帮他们的。

多的不说,他们人口多,兵器足,匪徒轻易不会对他们下手,跟他们一起走,多少也能得些庇护。

对方好似认真在思考村长的建议,十几人短暂交流了一阵,最后走出一人道:

“如此便多谢各位照拂了,实不相瞒,我们路上遇见不少匪徒,侥幸逃脱几次,跟你们同路,我们确实会安全不少。”

他们那么多老弱妇孺,跟路上碰见的匪徒不一样。

村长笑着点点头,转身跟村民们说明情况,两波人一起朝建州赶去。

建州荒凉,地广人稀,若有选择,百姓一般不会选择建州定居。

因为建州也常年战乱,建州在大祁的西北部,周边异族虎视眈眈,年年都要打上一场。

好在有定国公陆渊陆大将军一家镇守,建州百姓才得以安然度日。

如今异族见建州久攻不破便转战苍州,苍州沦陷,大批难民北上,跟太后一党的其他州府官员又不愿接收难民。

难民只得涌入建州,也不知等他们赶到建州时,建州还愿不愿意接收他们。

一伙人赶了五日,在物资快要耗尽之时终于赶到了建州。

城门外,大批难民正排着队办理入城手续。

看到此景,众人欢呼出声。

“能进城!”

有人感叹,“终于可以有处安身之所了,哪怕在城里要饭也比在外面担惊受怕强啊!”

村长背过身去,抹了抹眼角,逃了那么长时间的难,他终于带着他的村民们平安找到了安身之所。

哪怕以后的日子还艰难,可好歹活着不是,比起死在苍州的同胞们,他们全算是幸运的了。

一切都会好的!

不少人都红了眼,小孩子不知愁滋味,还笑话自己长辈哭鼻子,大人也不责怪,静静等着排队。

人群中有饿得受不了昏死过去的,这时便有官兵上前查看,检查没有异常不是奸细后便会安排人抬进旁边临时搭建的棚屋里。

等人醒后送上一碗稀粥再办理手续。

也有耍横想要插队的,乱子还没闹开,立马就有配刀的官兵上前镇住。

杨晚见了,心里赞叹,不对百姓见死不救,不对百姓兵刃相见,这才是为民的好官兵。

看来镇守建州的定国公是位真英雄。

村长见状,对今日能顺利进城的信心又更大了一些。

排了约一个时辰的队,眼见就快要轮到他们的时候,村长赶紧通知道:

“咱们赶紧把自家户籍找出来拿好咯,办理手续要用。”

众人闻言,赶紧东翻西找的找户籍,这东西太久没用都不知道塞哪里去了。

杨晚从空间里拿出自家的户籍递给冯氏,户籍上的户主是明泽,小家伙被冯氏拉到身边等着。

轮到清河村的时候,村长上前去跟官兵说明情况。

“我们是苍州平安县清河村的村民,一共22户106口人,还有一位是隔壁清溪村的秀才老爷。”

办理手续的官兵诧异的看了众人一眼,他办理了这么多人的入城手续,还是第一次碰见一个村那么多人齐齐整整的来办理的。

能带领那么多村民平安从苍州逃到建州的村长,且这群人中还有秀才老爷,官兵不由带上了几分敬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