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风谨 > 第8章 忠烈侯府

第8章 忠烈侯府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风谨!

三天后,北横城也接到了京都的旨意——率兵回京。

东漓国守住了,大军回京了,南羽一直将自己失去父亲兄长叔父的悲痛压在心中,大战受的伤也没有好好将养,没有了意志支撑,在回京的途中一下子病倒了。

她虽然病倒了,但大军回京的日子不能耽搁。

幸亏有第五陌在,一直为南羽治疗,才使得她在回到京都之前慢慢好了起来。

第五陌是百草阁少阁主,他家世代行医,医术超绝,与南家是世交。

此次出征,第五陌及其父第五楠带领百草阁弟子随大军出行,主要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药材筹备等事务。

南亦枫受重伤能活下来也全靠了他们。

大军回京,全城百姓出城迎接,东漓皇帝甚至带领着文武百官到城门口迎接。

身穿黑底绣有金龙龙袍的东漓皇帝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缓缓向京都移动的大军,神色肃穆。

在大军快到城门口时,下了城楼来到了城门外。

“儿臣参见父皇。”

“臣参见陛下。”

“臣女参见陛下。”

“末将参见陛下。”

太子玉容、南羽率领众将士来到城门前下马,走到陛下面前,左手握着兵器、右手握拳举至左胸、单膝下跪向陛下行礼。

“众将士辛苦!快快请起!”皇帝陛下看着众人说道。

“谢父皇。”

“谢陛下。”

随后众将士起身。

待所有人起身后,皇帝缓缓越过太子等人向队伍后面走去。

看着皇帝陛下走过来,南羽等人纷纷让出一条道,目光跟着皇帝身影的移动而移动,直到走到第一辆马车前皇帝才停下脚步。

马车上装着一口黑色棺木,里面放着的正是赤焰军统帅南熠的骨灰和铠甲。

皇帝陛下伸手摸着棺木,久久不语。

后面跟着的一列马车,那些马车上装着的也都是一口口黑色棺木,一眼看不见头,里面都是战死的赤焰军将领。

这一场战争,东漓国的军队中,赤焰军和北境守军伤亡最重。

在那最后一场战事结束后,原本不到五万的守城军,最后只剩下了一万多人,赤焰军更是剩下不到五千人。

皇帝看了看这排棺木后,又转身向城门方向走去。

陛下的目光越过文武百官,看着文武百官身后,那里面有这些战死将领的家属。

赤焰军将领的家属在看到大军、看到这些黑色棺木时就已经忍不住悲痛地哭了,只不过一直没敢哭出声来,只是默默流着泪。

因为太过悲痛,有些甚至都已经站不稳了,全由身边的丫鬟或子女或关系较好的夫人扶着。

皇帝陛下越过文武百官,直到走到南家家眷面前才停下脚步。

在场的南家人基本上都是女子,皇帝看了她们半响终究还是没有说什么,只是转身喊道:“阿羽、亦枫,你们过来。”

南羽和南亦枫相视一眼后朝她们走了过去。

走到老太君跟前,二人跪下,抬眸看着老太君。

“奶奶。”

南羽喊了一声南老夫人阮太君。

“奶奶。”

南羽忍不住含着哭音又喊了一声。

这声奶奶中,有颤抖、有悲痛、有难过、有愧疚,也有一丝在经历了绝望之后能再见亲人的重逢之喜。

“好孩子,好孩子。”

南老夫人忍着眼泪伸手慈爱地摸着两人的头,眼中全是心疼。

听到南羽的那声颤抖的奶奶、看到南亦枫苍白的脸色以及空荡的左臂,强忍悲痛和泪水的南氏众女眷再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京都忠烈侯府内外挂满了白幡,整座府邸都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悲伤中。

“请节哀。”

灵堂停了七具漆黑的棺木,堂前有人不断烧着纸钱,府中不断有人来吊唁,俱是朝中大臣、皇室宗亲、亲朋好友等。

南家众女眷则在站在堂前两侧,穿着孝服,脸色苍白,默默流着泪。

府外也不断有百姓前来,对着侯府遥遥一拜。

“忠烈侯府满门忠烈,无论是几位将军还是几位公子,无一不是天之骄子、国之栋梁,可惜了。”

“南氏七人皆战死,这一仗是东漓巨大的损失呀!”

“南氏男儿一死,以后谁还能撑得起东漓战侯的名号呢!”

前来拜祭的百姓无不惋惜。

小小的南诺凡安静地跪在灵前,稚嫩的小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目光一直看着棺木。

他还不明白什么是死亡,只知道自己好久没有看到爹爹了,也没有再见到疼爱自己的几位爷爷、叔叔。

奶奶、娘亲她们全都告诉他:他的爹爹、几位爷爷和叔叔都躺在那些看上去黑漆漆的棺木里面。

可他还没见到他们呢!

他想要去看,可是还没走近就被所有人都拦着,他更加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不能见爹爹。

不过他也没有闹,非常听话、乖巧地做着大人们让他做的事。

“夫人,宫中传旨的公公到了,在门口呢!”

侯府管家平叔来到灵堂,走到益阳长公主身边轻声禀报。

益阳长公主嫁到南府后,便让府中下人称其为夫人,其他几位公主和郡主也如此。

“我知道了,你去准备一下。”

益阳长公主安排管家去准备接旨相关事宜,又转头吩咐身边丫鬟:“去母亲那里一下,说宫中旨意到了。”

“是,夫人。”

那丫鬟行了一礼便退出了灵堂。

安排完相关事宜后,益阳长公主才带着一众女眷走出灵堂,前往大门处接旨。

等她们到大门处时,相关事宜也准备好,府中家眷除了老太君也都到齐了,站在院子里等着。

“请长公主节哀,请各位夫人、小姐、公子节哀。”

宫中传旨太监看到长公主一行人来了后,先走上前向她们行礼请安。

“多谢苏公公。”

长公主向来人颔首致谢。

来人是皇帝陛下身边的太监总管苏玉苏公公。

等老太君到了之后,由老太君领着一众家眷跪在院中接旨。

“恰逢国之危难之际,南卿率南氏众将出征北去抗敌,挽国之将倾,惊闻卿之噩耗,朕心悲痛。南卿统率赤焰军,屡率众将出征抗敌,定我江山,于社稷有功。”

“南氏一门忠烈,今封忠烈侯南熠为定国大将军,加赐上柱国,赐谥号忠定;封南晰为一等安北伯、怀化大将军,谥号武毅;封南越为怀义伯、归德大将军,谥号武靖。”

“封南亦书为怀化中郎将、赐爵润德子,封南亦之为定远将军、赐爵端宁子,封南亦枫为勇毅将军、赐爵嘉澄子,封南亦行为游骑将军、赐爵惠宁子,封南亦哲为归德郎将、赐爵嘉宁子,封南羽为定安郡主,封南亦书之子南诺凡为世子。钦此。”

苏公公念完这份旨意后将圣旨收拢递给老夫人说道:“老太君,请接旨。”

“谢主隆恩。”

老夫人谢恩后双手接过圣旨,站起来递给一旁的人。

“还有一道呢!是给南大人的。”

苏玉又拿出一道圣旨。

南大人是老夫人几个儿子中排第三,名叫南策,也是唯一一个从文的,现任从六品吏部员外郎。

众人又跪,只是这次由南策跪在前方。

“封南策为静澄伯,擢升为正五品户部郎中。南大人,接旨吧!”

“臣接旨。”

宣完旨意后,交谈了几句,苏公公就回去了。

“一场战争,忠烈侯府九个人出征,七人战死,二人重伤归来,其中一人断臂、一人浑身伤痕,也算是对得起‘忠烈’这个封号了。”

“南氏众将不愧忠烈侯的称谓,至死都在沙场无一人后退。”

“不仅是忠烈侯府,赤焰军亦是。此次赤焰军北去抗敌,赤焰七十三战将,战死六十二将,校尉二百零八人,战死一百八十九人,可谓有史以来伤亡最重的一次了。”

“去时十万赤焰军,归时不到五千人,赤焰军算是再次打出了赫赫威名。”

“只是这一次对赤焰军和侯府的损失太大,不知东漓今后该如何?”

朝廷对忠烈侯府众将的厚赏也引起了东漓上下的讨论。

七人战死、二人重伤归来,忠烈侯府赢得了东漓国全国上下的尊敬、获得了东漓至高无上的尊荣。

当然这场战事除了军队方面,还有朝中各部官员的功劳,其中大学士柳家长子柳清尘功劳最甚。

柳家是书香门第,祖祖辈辈都是读书人,柳清尘祖父、父亲、几位叔父全都是进士出身,柳清尘本人也是十五岁中进士,还是一名状元郎。

不仅如此,他还是东漓连中三元的大才子,也是京都九子之一。

此次东漓危机,十九岁的柳清尘手持节杖率领使团出使诸国,舌战群儒、分晓利弊、破其联盟,才让诸国退兵。

“清尘公子博学多才、舌战群儒、辨若悬河、对答如流,破其联盟,挽东漓于危机中,当真是惊才绝艳呐!”

“这清尘公子不愧为东漓大才子、京都九子之一,这一次更是光耀柳家门楣了。”

“柳家在东漓盛而不衰,其父柳大学士还是咱东漓首辅,他们家还差清尘公子一个光耀门楣的人吗?”

“他们柳家哪还差这些呀!东漓士子的文风不都跟着他们家走吗?”一个中年男人戏谑道。

柳清尘的父亲柳宗泽,是现任内阁大学士、东漓首辅。

其祖父柳公乃一代大儒,一心着书教学,也是上一个连中三元的大才子,现为东漓三大书院之一——应天书院院长。

应天书院与国子监不同,主要是面向寒门学子开放的,因书院院长为柳公,也有许多达官贵族之子前去求学,就如南家几位公子也都是柳公的学生。

其叔父柳宗瑜考中进士后,一直在京外做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