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风谨 > 第31章 离京和亲

第31章 离京和亲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风谨!

含梅看着这样的郡主有些心疼,安慰着:“郡主是在为嘉宁公主的事担忧吗?其实奴婢倒觉得嘉宁公主看得通透、勇气可嘉,即使知道自己面临的会有什么也毫不畏惧的往前走,她和郡主一样勇敢、可敬。试问当今天下有几人能像郡主与公主一般,这样的气节丝毫不输男子。”

“是呀郡主,嘉宁公主不是说了吗?她在梨颂等你,等你带着东漓大军去接她回家呢!郡主到时候带着赤焰军去接她回来就好了嘛!”隐菊也在一旁安慰着。

她们都是从小跟在南羽身边,自然知道南羽与嘉宁公主的情谊。

之前没见面还好,如今见了面,听了嘉宁公主的那些话,南羽更加心疼了。

别说郡主了,她们听着也心疼,太懂事、太通透的人总是让人心疼的。

“我知道,但是她懂事得太让人心疼了,她要是大哭大闹一场,也许就不会那么难受了。终究还是东漓太弱了,即使赢了也会让东漓嫁公主和亲。”南羽闭眸紧紧捏了捏握成拳的双手。

含梅与隐菊伸手掰开南羽紧握的双手,看着手心都是红痕,两人顿时心疼起来,将手中帕子塞进她手中。

南羽突然睁开眼睛说道:“将来一定不会再让我东漓的女子去和亲了。”

之后南羽在回去的路上一路沉默,未再开口说话。

回到府中后,南羽没有回雅竹苑,而是直接去了祠堂旁的仕女阁,看着里面挂着的一幅幅画像,沉默不语。

墙上挂着的一幅幅皆是历代南家女儿的画像,她们有的是为了代替公主出嫁和亲,有的为了东漓带着目的而嫁给亲王、公侯等人,并监督他们的。

她们有的得到善终,有的惨死,甚至致死都不曾再看故国、再见家人一眼。

南家的男子征战沙场,女儿也不差,皆是有情有义之辈,只要有需要,就在没有刀光剑影的地方战斗。

其中有一个叫南娉婷的女子,是南羽的姑奶奶,也就是南羽爷爷的妹妹。

她被赐婚嫁给一位王爷,那时的亲王有封地,且都会住在封地,但那名亲王却私自屯兵企图谋反。

那王爷对南娉婷虽然宠爱有加,一生也只有她一人,但很多事也不告诉她、不许她打听。

直到快要起兵时无意间知道后,南娉婷通过多方辗转,才将消息递给父亲上报给当时的皇帝。

皇帝震怒,派当时的南帅带兵镇压,并承诺此事不牵连南家女儿。

不久后,那位王爷果真就起兵了,并拿下了周围几座城池。

南娉婷暗中收集情报、城池布局等,为赤焰军破城提供了便利。

在城破之日,赤焰军包围了王府,南娉婷含泪告诉了王爷真相,那王爷不舍杀她,最终饮恨自杀而亡。

南娉婷抱着王爷的尸身说了几句话。

她满含爱意的明眸看着丈夫:“我不会对你说对不起,因为那样太轻了,更弥补不了你什么;我也不求你原谅,身为你的妻子,我背叛了你,更不值得原谅。”

她温柔的摸着自己那还不到十岁的儿子的头:“不要难过、不要悲伤、不要怨恨、更不要去报仇,好好活着。”

她转头看着父亲:“父亲,我身为南家女儿,我知道自己身上的使命,我对南家无愧、对东漓无愧。我只是有愧于自己的儿子、自己的丈夫,我希望父亲能向陛下求个恩旨,留我儿一命,哪怕是贬为庶民,我只希望他能平安活下去。”

说完放下怀中的丈夫,一手轻捂着自己儿子的眼睛,一手捡起丈夫自刎的剑便自刎了。

随后倒在丈夫的怀里,温情的看着丈夫、轻轻抚摸丈夫的脸,微笑着慢慢闭上了眼睛。

最后陛下开恩,赦免了那孩子。

但除了那孩子的宗籍交由南府照料,入了南氏族谱,以后只能以南为姓。

那孩子长大后跟随南氏众人出征打仗,最后战死沙场。

而皇帝感念南娉婷的忠心与情义,以南家小姐与姑爷的身份允许二人合葬。

南家这样的女子太多了,有些在收集情报或者传递信息时败露被自己的丈夫所杀,有些就是什么也没做,就因为是南家女儿就被杀祭旗的。

可以说南家女儿做了很多本该由皇家女子做的,但最后都被南家女儿揽下。

南家儿女有情有义,所以一直以来,东漓皇室对南家礼遇有加,南家女儿更尊贵如公主,甚至有时候的尊宠连一些公主都比不上。

但皇族宗室则不尽然,甚至有些恐惧害怕。

想一想,要是突然有一天你刚醒来就被自己的枕边人捅了一刀的感觉,想想就觉得背脊发凉。

当然,南家女儿也不是所有人都怀着目的嫁给他人,那也只是在东漓需要、东漓皇帝需要时才会如此。

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她们也从不犹豫,这也是为什么南羽能那么容易做到一般男子都难以做到的事。

三日后

嘉宁公主先在撷芳殿换装完毕后,再前往凤仪宫拜别。

凤仪宫

皇帝、皇后、荣贤妃以及后宫各位妃嫔、皇子公主都身穿礼服等待着嘉宁公主。

“嘉宁公主到。”

凤仪宫外传来一声通报,屋内众人全都朝门口看去。

不一会儿,身着喜服、头戴珠冠的嘉宁公主缓缓从门口走了进来,今天的她可谓是明艳动人。

“儿臣拜见父皇,拜见母后。”

嘉宁公主跪在地上,双手交叠置于身前,额头置于上方,行了个拜跪大礼。

“起来吧!”皇帝说道。

“谢父皇。”

嘉宁谢恩后,身后的宫女将她扶了起来。

嘉宁公主再转向荣贤妃,双手交叠置于前方、微微颔首、屈膝行了一礼,道:“母妃。”

荣贤妃红着眼眶看着女儿,满眼都是心疼与不舍。

拜完之后又转向皇帝皇后,等着聆听训话。

其实该说的早都说完了,该准备的也早都准备好了,但是皇后作为一国之母、众皇子皇女嫡母,此刻还是要说些场面话的。

“嘉宁,你作为东漓公主,为两国安邦而去,于东漓有功,东漓会记得你的;此行北去,路途难行,你也需照顾好自己,别让你父皇、让大家担心。”皇后说道。

“是,嘉宁明白。”

皇帝起身走到嘉宁面前站定,伸出一手握着嘉宁手臂,郑重说道:“嘉宁,你是朕的女儿,父皇也心疼你、舍不得你,但作为东漓公主,你有自己的责任。”

“为了东漓,朕不得不如此,你可以恨父皇、怨父皇,但不要怨恨东漓。朕如今能做的,就是让你风风光光出嫁。”

其实去别国和亲,可以不用真的公主,只需在宗室或者大臣家中选个女儿封为公主出嫁和亲就好。

但...谁的女儿不是女儿,更何况自己是皇帝,有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自己的女儿贵为公主,享受天下奉养,也有自己的职责与使命,所以皇帝才会选自己的女儿去和亲。

听着皇帝的话,嘉宁泪眼婆娑,但仍然抬着头看着自己的父皇一字一句的说道:“父皇,女儿无怨无悔,能为父皇解忧、为东漓解难,是女儿的荣幸,父皇不必担忧与自责。”

皇帝听着嘉宁的话,欣慰的看着这个女儿:“好,不愧是朕的女儿。我东漓的公主,理当如此。”

随即双手拍拍嘉宁的双肩:“一会儿朕就不去送你了,就让你太子哥哥和风谨送你出城吧!由你大哥、二哥带着禁军送你去边关。”

“是,女儿多谢父皇。”嘉宁谢道。

南羽,字风谨,寓意行事如风、谨言慎行。

大皇子玉阳,字扶辰,乃杨昭仪之子,喜武,封为宁郡王,一直在京都守备师跟着秦良元帅。

二皇子名玉崇,字佐元,乃云德妃之子,喜文,已封王,为恭郡王。

玉容乃皇后嫡子,排行第三,字辰熹,一出生便被封为了太子。

三位皇子无论是名还是字,皆是皇帝所赐。

东漓皇室有一条规定:东宫储君只能出自中宫元后之子。

若是皇后无子或者太子死亡,便由皇帝在众皇子中挑一位过继到皇后名下,要么其生母被赐死、要么永远不得与儿子相认。

若是太子无德无能、不堪储君之重任,也会被废,另立他人。

若是原配皇后死亡,继后之子想要被立为太子,也需过继给已逝去的元后。

太子只能唤元后为母后,不得唤继后为母后或母亲,但继后是其余皇子公主的母后。

“嘉宁拜别父皇,拜别母后,拜别母妃。”

嘉宁又行一礼,一一做最后的告别。

在两边站着的妃嫔、公主也对嘉宁屈膝一礼,众皇子也行着揖礼。

拜别完众人,嘉宁转身朝门外走去,嫣红的长裙拖曳在地上,带着她的决然、无畏、骄傲,一步一步走出去,慢慢消失在众人眼中。

嘉宁之后跟着太子、南羽、玉阳、玉崇,再之后则跟着陪嫁的众宫女、嬷嬷。

从宫门出来,一直到城门口,十里红妆,满城百姓站满街道两侧。

“恭送公主。”

嘉宁车驾所过之处,文武百官、街上百姓跪地送行,呼喊声此起彼伏。

“把帘子掀开吧!”

听到百姓的呼喊声,嘉宁让宫女将车帘掀了起来,面带从容淡定的笑容看着百姓。

京都的百姓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着和亲的公主,他们也被今日盛装的公主所惊艳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