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黄金时代1990 > 第二十三章 《海马歌舞厅》爆火!

第二十三章 《海马歌舞厅》爆火!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黄金时代1990!

第23章 《海马歌舞厅》爆火!

文副台长最近又得了个罐子,这个东西大概就是以前古时候插毛笔或者书画用的。

就这个器型,就这个釉色,就这个里面细细的裂,他怎么看都觉得这个东西老的。

眼下还没给马老师看这个东西,自己先盘一下。

正把玩着呢,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进来。”

“领导,好消息呀!”

“啊?什么好消息?”

“之前我听说了,咱们台的电话都接不过来了!”

“啊?”

“就是《海马歌舞厅》!许多观众看过了之后,都觉得这部戏很好。”

“真的?……我当初就知道!”

“对!领导眼光独到!就跟看古玩一样。”

“哈哈哈……”

“对了,领导,我们要不要找一下兄弟单位?”

“嗯,也好,一部好戏就应该多宣传宣传嘛。”

“我明白了。”

文副台长高兴的很,他跟下属所说的这个兄弟单位,就是燕京广播电台。

其实现在的央视,以前叫燕京电视台。

现在的燕京电视台,原本是燕京广播电台分出来成立的。

虽然已经有些年头了,可毕竟还连着根嘛。

互相帮忙,实属应该的。

这部《海马歌舞厅》一开始确实是因为人家马老师的面子,这才来咱们台来播一下试试。

得赞一句马老师人头熟,连梁佐这样的知名老师都请的来。而且,要是没硬关系,那就算是跑批文什么的,都得卡个一年半载的。

这年头就这样,只要上头有人,分分钟就解决了。

人家马老师开这个海马歌舞厅就花了43万,这能是一般人物嘛。

文副台长有些感慨,也很羡慕,他听说央视在下个月会上一部戏叫《渴望》,这部戏拍了10个月,50集总共才花了100万。

马老师,你早干嘛来着,就应该投影视剧嘛。

其实,京台前不久正好开了一个二频道,文副台长干脆安排这部戏在二频道播出。

这家伙确实也是看到了收视率报告,还有反馈,但他也有个刮彩票的心态。

这部戏要是不成,那也是丰富了二频道的节目,而要是成了……

功劳还不是我的嘛!

文副台长越想是越高兴。

当然了,还是要请马老师好好的喝顿酒,再帮忙看看这个罐子。

只是现在的文副台长,还没有意识到这部《海马歌舞厅》会火到什么程度。

……

随着时间的流逝,《海马歌舞厅》在正式播出了一周后。

观众的热情就不说了,关键是,许多其他媒体忍不住了。

“听众朋友们!昨天晚上的《海马歌舞厅》大家看了没有?又反映了一个当下的社会问题呀!”

燕京广播电台,最近的节目也在聊这部电视剧。

原本广播电台比较火的节目是‘评书’。

评书真正火起来是在八十年代,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东北的多位评书大家进京录制节目。

其中袁阔成老师,单田芳老师,刘兰芳老师等等,简直是群星璀璨。

这个时候,辽台那更是干脆把评书节目搬上电视台。

评书名家们,那讲的是口沫横飞,声情并茂。

京城毕竟不是东北,广播电台也不能成天连轴转的播评书。

聊点儿新鲜的呗。

这部《海马歌舞厅》就不错,主播这边讲,那边就有电话进来,热心观众聊天说事儿,大家一互动。

节目效果就挺好,听众也多。

这是电台,还有报纸呢。

“《海马歌舞厅》开启了全新的电视剧模式!”

“虽然是喜剧,但却反映了社会现实问题。”

“我们这个时代应该对军人以足够的尊重!”

京城这边纸媒是非常强大的,各种报呢。

几乎每一家都对咱们这部《海马歌舞厅》进行了报道,而且,很多报纸还发表了自己的‘社评’。

这部戏的第一集,就反映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

在当下,我们确实对军人不够尊重。

其实,这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儿。

这里面的根源其实是‘金钱’。

不仅仅是军人,当下不还流行着这样的话嘛:

研究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人家卖茶叶蛋的能赚钱,赚的比开死工资的体制内研究导弹的人多。

如果是社会经济学家看到这些问题,一定会非常兴奋,因为这其实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系。

安兰德,一个前苏联后来成为美国人的女人,她写过一本小说叫《源泉》。

她在欧美粉丝无数,而且还全是大佬,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极其崇拜她。

安兰德的理论就是:

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越是有钱的人道德就越高尚。

当然了,这些在咱们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特别是当下这个年代。

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到底应该怎么面对金钱?

《海马歌舞厅》第一集里面,就展现了这样的问题。

有钱的就牛逼,就是横。

而这些情况,在当下是现实发生的,还不在少数。

于是乎,报纸这样的媒体,自然要探讨一番。

其实这个问题很深。

而且,这部戏之后的几集,也有在新时代市场经济之下的其他变化。

这些话题一出来,那还能不火?

电台这边每天关于《海马歌舞厅》的节目,那绝对是电话不断。

报纸这边也是收到许多热心观众的来电跟信件。

京城台更不用说了。

现在打去他们那边电话里,说的最多的就一件事:

你们就不能一天多播几集吗?

播三集就不行嘛!

有趣的是,大家讨论着讨论着,有一个问题似乎终于被想到了。

到底有没有一家叫‘海马’的歌舞厅呢?

……

“哈哈……”

海马歌舞厅里《海马歌舞厅》依旧在紧张的拍摄中。

观众们笑声不断,根本不需要引导员。

梁老师、马未嘟他们也是眉开眼笑的。

白锋依旧躺平。

只是,刚刚结束了一段戏的俞飞虹,忍不住飘了老白这货几眼。

说真的,现在咱们这部戏火成这个样子,实在是很意外。

据电视台那边来的消息,他们摸底的收视率已经超过7成了。

京台主要覆盖的就是这京畿地区嘛,虽然范围可能有些小,但这么高的收视率,那也真让人欣喜。

自己第一部电视剧,就火了,那我俞飞虹的未来……

还是不想这些了。

俞飞虹其实对老白还是有意见,虽然之前自己的那个担心,现在看来有些多余。

就算是把歌舞厅里的啤酒全都换成了雪椛,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妥的。

收视率,话题讨论什么的,依旧热度不减。

但是,俞飞虹刚刚演的那段,让她实在是觉得别扭。

主要是台词。

今天,方芳换了一件新衣服,红色羊毛衫。

这衣服穿在俞飞虹的身上,那真叫一个好看。

自然有人问了。

“你哪儿买的呀?”

“西单。”

“西单哪家商场啊?”

“就是那个……”

俞飞虹报了一个非常详细的商场地址。

这合理吗?

就这段戏,跟整个剧情有关系吗?

而且,分明就是白锋后加上的。

这个家伙绝对有鬼!

很快,来到了休息的时候。

……

“张老板,大概4天后吧,伱们商场的名字就出来了。”

“你到时候看效果,要是你们商场客流量没增加,我立马把这1万块钱退给你。”

“好,咱们以后肯定有的是合作的机会。”

白锋又一次挂了电话,他脸上的笑容,不咸不淡的。

对的,帮这开商场的王老板在咱们戏里加了一句词儿。

赚了这么一万块钱,白锋就觉得嘛,顶多算是蚊子腿儿肉吧。

蚊子腿儿肉也是肉,不要白不要。

合计着,好像李成儒李老师现在开商场呢,哪天去他那儿忽悠他一笔。

一边想着一边走出了电话亭,结果就又碰见‘哥们儿’俞飞虹。

“我说老俞,你这个喜欢偷听的习惯,可得改改。”

俞飞虹一听,更气了,她现在已经对白锋这种反客为主的说话招法,有了一定的免疫力。

“你少来!我就偷听了!我要是不偷听,怎么知道你这个家伙竟然,竟然……”

白锋对她的偷听其实也有一定的免疫力了,现在见她生气,这货竟然笑了。

“没错,我就这么干了,刚刚你说的那个词儿,赚了一万块钱,这有什么问题吗?”

“你,你……”俞飞虹现在有一种生气生的很迷茫的感觉。

白锋这么做,有错吗?

好像也没什么错,他能赚这个钱,真的就是靠脑子。

就连之前说给葛尤老师,雪椛啤酒的事情葛尤老师都忍不住大赞。

这法子太好了!

可莫名的,俞飞虹又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白锋这接下来就更有趣了,“看你这么不甘心的样子,要不分你点儿?”

“分我?”俞飞虹要气笑了,不行,先忍着,“那你打算分我多少?”

“嗯。”白锋的表情,似乎在考虑一个世界性难听,“两千。”

“才两千?!”俞飞虹这下真不能忍,“我说的词儿!才两千?不行!最少五千!”

“五千?这可是我想到的法子,我去拉的广告,而且啊,现在这个季节,我这也是提醒一下广大群众,要换季了,注意保暖,买一件羊毛衫吧。

我这可是为了国人健康,为了国家经济做了贡献的。”

他这话……太臭不要脸了!

“你……噗哈哈……”

俞飞虹实在是忍不住了,大笑了起来。

白锋也跟着她笑。

只是两人笑过之后……

“赚钱,没啥错的。”

“我知道,可就是……你会不会像那些家伙?”

“有钱了就变坏?”

“你也知道啊。”

“那我要是说我不会变的,你信吗?”

“得了吧,你现在就够坏的!”

他们俩回来的路上就这么聊着,时不时的笑一下。

到底白锋分没分俞飞虹两千块,这事儿似乎不重要了。

而等他们回到了海马歌舞厅,发现多了人。

“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

梁老师拉着白锋要介绍,而白锋笑直接说道:

“王蒴王老师,你的大作我可没少看。”

来人脑袋大脖子粗,不是王蒴还能是谁呢。

感谢机器人之血的打赏个,感谢大家的月票推荐票收藏,感谢大家的支持,多谢多谢!

《渴望》这部戏当年真的火的厉害,成本也是100万,这部戏影响确实很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