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四合院之平凡纪实 > 第34章 回来了

第34章 回来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四合院之平凡纪实!

现在的孟广文,是师长最喜欢的小老乡,武,就不说了,文,也不说,一手漂亮的瘦金体没几个能赶上的。生活方面,能开车不说,还能做饭,地道的东北农家菜让师长时常拉着孟广文回家,就连62年的春节都是跟师长一家一起过的。

孟广文知道师长是东北人,还得是从前年受罚见师长那次说起。

那次,听完孟广文汇报后,来了句:

“小老乡东北哪的?”

孟广文还纳闷呢,他这一世从说话开始,就接受着通州这面的口音,尤其他还进城了,应该也妹有口音啊。

不过,后来成为警卫员,跟师长熟了,才知道,师长今年都快60了,小老头是真牛币。

别看小老头比现在1米83的孟广文矮半头,也就1米7的样子,可是年轻的时候,是个狠茬,35年的时候,就在老家凤城,跟同乡参加抗联,39年的重伤,都以为活不下去了,被人送回老家,44年,这位爷,活蹦乱跳的又回部队了,就是唯一一个第五纵队,被林x命名的还是呢,49年,五纵改制成了42军,他当时已经是团长了,随军留在了东北,成为了凤城老窖的副厂长。

50年,因为他们地理位置的问题,被召回了,成为了第一批入朝的,后来53年回来,他成了师长。

这老先生,到现在为止,抗日、解放、抗美都参加过,共计46枚奖章,里面一二三都有,只有零星几枚纪念章是凑数的。

没事的时候,师长就给孟广文讲解放鞍山的事,谁让孟广文嘴贱,非得说他爷爷当时去的是鞍山呢。

接着,就会讲他那个小老弟,他小老弟现在是鞍山的交通局副局长,比他小十多岁,35年的时候,才9岁,就跟着他参军了,一直跟着他,39年回家养伤也是他小老弟送的,44年,小老弟又是跟着他回的部队,等49年,也成了团长了,当时凤城老窖的正厂长就是他小老弟,53年回来,还当过副师长呢,奖章都比他多一个,47枚。不过58年以团长转业了。他小老弟的姓特别少,是藏族的藏,去掉草字头的臧(zāng)

不过没事时候,孟广文总跟他小声比比,说老家伙坑了他。

事实也是这么回事,这小老头有个战友身体不行了,回了北京养老吧,但是部队不放啊,就成现在东城区的武装部的主任。

他战友是惦记老部队的,一看这么好的苗子,还是难得的高中生,可不能让人抢了,直接用了自己关系,把孟广文塞进特招。这才有了孟广文自己孤孤单单穿越了大半个中国,来广东当兵。

孟广文当上警卫员之后,时间就过的特别快,每天忙忙叨叨的,根本闲不下来,时间也来到了63年。

63年刚开春,师长这小老头虽然还挺精神,可那也是尸山血海里爬出的,身体也出现了状况,不得不退了。

不过临退之前,给忙叨了一年多的孟广文升了一级,一毛二,22级,可以算半步科长了。

因为老爷子一家准备回东北老家了,孟广文求了近一个月,老爷子才同意把他调到北京卫戍部队。

本来老爷子不打算放人的,就孟广文这样的,以后最低也是团长,留在老部队也是留个人才。孟广文跟老爷子说了,明年就准备转业回家,孝敬父母去,这给老爷子气的啊,好好的一个人才志不在此啊。虽然孟广文也知道,留在部队,他会发展的挺好,不过还是舍弃不了他的家。

就这样,5月份,等给老爷子一家送上回东北的火车,孟广文已经在北京火车站站台上了。

孟广文家都没回,就去了部队报到,没办法,时间紧啊,省着回家之后又急冲冲的来报到,反正也没多长时间就转业了。

本来这次能调回来,老爷子虽然找了战友,可还是以教导近身射击法的名义,回来的,关系也是借调的关系没落回来的。

折腾这一圈,孟广文都不知道当初调回来是图点啥呢,关系调不回来顶什么用。不过,也有好处,这边卫戍部队是高配,也就是他这个一毛二,当上连长了,算上教官,级别也加到了20级,每月津贴70块了,如果到地方,算主任科员了,真正的半步科长了。

孟广文现在,刚教了没几天,就没事干了。别管是莫桑比克射击法,还是cARS,说白了,就是个理念,其他的,都是靠练的。而部队是干什么的,不就是靠练出来的么?尤其是老兵,他们可能讲,讲不出来,但是真遇到特殊情况,他们用的比你还溜。

没办法,孟广文成天就在团部晃悠,谁有点啥事,他都能帮上,别管是办公室的活还是外出充当司机还是警卫。

最后,刚过来俩月的孟广文,再一次被要走,当警卫员,不过是不固定的警卫员,团长、副团长、政委,谁有事外出,谁叫他,弄的他好像是门面担当。旅长级别的,不好意思,根本排不开时间好吧。

现在,这群老兵油子,出去跟老战友见面,要的不就是脸面么,哪还有什么身边站个1米85的壮汉,区别于仪仗队的那种流线型的身材,孟广文的虎背熊腰更虎人好吧。

10月底,在孟广文的“努力”下,各位领导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下,孟广文的关系,可算落了下来,正式成为北京卫戍区的战士,呃,中尉连长。

不过,这跟孟广文的关系不大,他现在天天不是跟团长去天津开会,就是跟副团去北京武装部审查新兵资料。甚至,11月份,跟着政委跑了1个月的街道,去核实新兵政审。

不过好在他们本来就有他们自己的警卫员,孟广文跟着去,最多充当个司机,偶尔跑个腿的。大事,根本没有好吧。

眼瞅要冬至了,孟广文急了,在不退伍,就又得过半年了,跟着夏季退伍那一波了。不过退伍这事,好说不好听啊,这刚落下关系,就要退伍,成什么人了。

于是,孟广文又咬牙过了半年。

今天去团长那协调个大衣的,后天去政委那协调盒白皮没牌,就写着特供两个字的烟。再不,就是去军械部吹吹牛币,练练手感。

从过完年,团里也看出来孟广文的心不在焉了,5月份,团里给孟广文升了一级,一毛三了,名正言顺的上尉连长了,也告诉他了,6月份给他开通知,让他转业。

不过孟广文硬是拖到7月份,跟最后一批退伍的人一起办理的转业手续。

不要小看这一个月,虽然按现在算,他是5年的军龄。可是后来改革过,就像他后世退伍的时候,军龄是按10个月算的,他就是7年8个月兵,按7年军龄算的。

吃过亏的孟广文不想在吃一回,所以拖了一个多月,等他办完手续离队的时候,都快8月了。

孟广文背着一个大包袱,手里还拿着两个包袱,一路倒车,好不容易的才从部队回到了东城区,看了看天,不早了,要不他还想家都不回,直接去武装部报道呢。

走在熟悉的巷子里,已经快5年没回过家的孟广文不断的感慨着。

本来刚当兵的时候,每月津贴才两块钱,他就没寄回来,等他5块了,开始寄钱了,第二个月没等寄呢,就被老爹把第一个月的钱寄回来了,并嘱咐他别寄了,这几年发生好多偷取信件的事了。

孟广文没给他爹解释什么叫军属,也就没在寄钱了,知道家里过的不错,那就行了呗。

而想起60年4月末出生的何清和,何雨柱家的大丫头,孟广文笑了,剧情改变了,不错。

不过现在何雨柱有俩孩子了,去年老爷子转业之前,孟广文还收到过何雨柱的信呢,目的很简单,得瑟他媳妇又给他生了大胖小子,起名叫何成业。

终于不是那个何晓了,儿女双全的何雨柱现在还是连妹妹都不顾了,全心全意的顾着家里的两个小娃娃。

何雨水现在也不用他管,早在62年,就考上了中关村发展学院,学制4年的法律,好嘛,这也变了。

而跟她一届的孟广武,没辜负老孟家被人说的那样,文不文,武不武的,考上了新成立没几年的首都医科大,呃,现在叫北京第二医学院。同样学制4年,不过学的中医。

好嘛,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劝人学法,千刀万剐,这下他家都有了。

好消息挺多,坏消息也挺多。

贾东旭还是在那个秋天,走了。

而易忠海没有备胎的情况下,只能先把秦淮茹当成第一选择,而备胎呢,自然就是棒梗了。要说何雨柱?现在连鸟都不鸟他,贾家困难跟他发生什么关系,自己家还有两个小的呢。

也不知道贾家怎么商量的,秦淮茹在生完小槐花、接班进厂之后,用小雨水的话说,就是开始装起来了,动不动就哭,装可怜。

而贾张氏就是另一面了,强横,野蛮,耍泼,怎么厉害怎么来。这还是小雨水无意间听到的,才知道贾家这俩寡妇是在合作。

“唉,同志你好,你是找人么?是这个大院的么?我看你都站了一会儿,你告诉我要找谁,我是这个大院的三大爷,我帮你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