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盛唐崛起:从内丹烧水 > 第153章 曙光号

第153章 曙光号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盛唐崛起:从内丹烧水!

这批新农作物除了满足农庄育种种植,剩下的大部分都被送至抚州官田,抚州会用二十顷官田作为江南最大的育种基地。农庄附近的百姓这次都分到了一些新农作物,最多的还是新水稻,这种水稻种植方式没有差别。并且由于抗性更好,正常种植就能养活。

直到十一月份才全部收获完毕,现在农田已经进入养护期,剩下的稻茬一类的全部在田间焚烧作为来年的养分。农庄附近的村民在得到沈无忧赠送的新农作物后,恨不得找个柜子锁起来,一家人轮流看守。

“好兄弟可想死我了!你要的东西我亲自给你送来了!”

图谷在今天不远千里来到江南,这次主要是给沈无忧送一批石油,之前他从赵钱那里得知沈无忧要石漆,这次特意送到江南。

沈无忧闻声后立即出来,现在图谷对汉人的语言越来越精通了,突厥口音虽然还掺杂一点,但正常的日常交流已经完全听不出来了。

看着图谷身后的商队,沈无忧忍不住说道:“现在听说你已经是突厥最富有的商人了?”

图谷笑呵呵的说道:“还不多亏了好兄弟你,现在我已经有500多骆驼,在大唐还有800多的马车。对了!这是你要的黑石漆我给你送来了,这东西你要干嘛?突厥到处都是,地上老是冒出来,一但点着可以焚烧好长一段时间。”

“后面做实验用,这东西运送不方便,还特别危险,辛苦你了!”

沈无忧说完就让人把石油搬下来,只有五大桶的原油,主要是给慕山海练练手。柳江来信说纺织机现在容易卡住,只好从石油中自己提炼,除了润滑剂,还有后面需要的石蜡也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图谷想起了要紧事说道:“好兄弟,我后面的日子可能不太好过了,那个新船能不能先卖我两艘?”

沈无忧露出为难的神色道:“这不太好办啊,你也知道这船不但朝廷要,还有许多大商人也在天天催促,这个你也是知道的。”

图谷之前特意在格物学宫问过那些老学究,自己800多马车还没有一艘新船运输能力强,要是自己没有这个船很快就会被淘汰掉,到时候还想重现汉朝的丝绸之路无疑痴人说梦。

“也怪当时关内受灾的时候,老图我不在,不然第一当属哥哥的!好兄弟帮我想想办法!”

图谷想起这件事情有些欲哭无泪,当时他还在突厥,没有赶上捐粮。

沈无忧拍了拍图谷的肩膀说道:“也不是没有办法,到时候我偷偷在江南帮你弄两艘大船,只是价钱恐怕不会便宜啊!”

听沈无忧这么说图谷两眼放光,问道:“可是有那个什么机啊机的?就是那个船跑起来上面冒烟的那种?如果是那种的话我出60万贯一艘!”

沈无忧听了摇了摇头说道:“比我的烟云号还要大的多,一艘这样的船能抵的上三艘烟云号!”

“什么!三艘?哪……哪好兄弟你说多少钱!能帮我吧?”

图谷听完就跳起来了,只要有一艘就行了,到时候自己还用得着养上千匹马?这其中的人力物力,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

沈无忧装作为难样子道:“我最多只能帮你建造两艘,并且还得明年交货!”

“两……两艘?好!好兄弟你可一定要帮我啊!对了多少钱?”

本来图谷以为自己能有一艘已经不错了,没想到沈无忧直接对他甩了两艘订单。

沈无忧问道:“这样吧!150万贯两艘,最晚明年年底就交付给你,你看怎么样?”

图谷听完吸了一口凉气,150万贯的话,他这些年就白赚了。不过要是有两艘这样的船,以后就不用浪费这么多人了,还有日常维护和更换马车。

“我回去就准备钱,今年年底全部结清,到时候是给你送这里还是五台山?”

图谷想了想,之前和沈无忧做生意,五台山从来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坑过自己,这次又是直接交付成品,可以省掉很多事情。

“50万贯帮我送给江南总督府,剩下的100万送到五台山。”

沈无忧说完后又带着图谷走向书房,准备把图纸先给图谷过目一遍,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可以现在提出来。

一旁的慕山海和慕雨两人听到150万贯的船惊呆了,他们见过最贵的船就是漕运的大型船只,不过那种船好像也不到3万贯一艘。他们父女二人平常买100斤粮食也才34钱,这两艘船简直就是天价。

图谷看着沈无忧给出的图纸,听到这船的大小后喜笑颜开,这钱花的真值。这哪是船啊,简直就是移动的大宅院。

这船一共分为三层,最地下的就是动力室和燃料室。第二层是储藏室,直接连接舷门,也是进出船的出入口。最上面一层是提供给水手的休息间,可以容纳一百多人生活。根据沈无忧图中给出的承载量,最大可以装载150万斤。

得买!这是图谷看完图纸后的第一想法,他现在恨不得就开着这种船回到突厥,到时候自己在突厥做生意,这船就是实力的象征,一艘就要75万贯。

在图谷回去以后,沈无忧叫来了慕山海,主要是讲解从石油中提炼润滑剂的过程。这次除了要用到慕山海熟知的蒸馏手段,还有分馏。

除了汽油和柴油,润滑剂和石蜡可以从石油中提炼出来。提炼润滑剂主要用到蒸馏手段,通过加热石油并按照不同沸点进行分馏,将石油分成不同的物质。这些物质中就包括润滑剂和其他化学物质。

于此同时,运送到长安的第一台蒸汽涡轮机也即将组装完毕,这和烟云号上使用的蒸汽涡轮机大小一样,所以采用的承载船大小也是一样的。这次由都水监牵头,尚方严华带领上百个尚方工匠,完全按照沈无忧给出的图纸组装。

组装过程也是一波三折,严华带着尚方的人,拆解学习了一个多月才弄清楚所有构造。不得不说能在尚方做供奉,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他们这段时间发现了几个重点。

首先,他们发现蒸汽涡轮机的热效率是影响组装的关键因素,而要提高热效率,必须精确控制蒸汽的流量和温度。其次,他们发现蒸汽涡轮机的旋转轴必须与船只的动力输出轴精确对齐,以确保动力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后,他们发现需要更加注意蒸汽涡轮机的安装位置和固定方式,以确保其在承载船上的稳定性。

在发现了这些问题后,尚方严华开始重新安排组装过程。他首先精确测量了蒸汽涡轮机和承载船的大小和形状,并根据测量结果定制了合适的安装架。然后,他根据图纸的要求,将蒸汽涡轮机组装到安装架上,并将其与承载船的动力输出轴对齐。最后,他使用了高强度螺栓和精密的固定件将蒸汽涡轮机牢固地固定在承载船上。

经过这些改进后,尚方严华再次进行了组装试验。这次,他成功地将蒸汽涡轮机组装到了承载船上,并且成功地实现了动力传输。在进行了多次试验后,他发现蒸汽涡轮机组的运行稳定性和动力传输效率都有了显着的提高。

终于在都水监的催促下,第一艘由尚方自己组装的蒸汽船在年底开始了下水测试。李世民更是亲自为这艘船命名为‘曙光号’,之前想命名为‘贞观’号,但遭到了文武百官的强烈反对,在他们看来这艘船还不足以承载‘贞观’年号。

之前没有给船命名的习惯,还是沈无忧带了个头,后来这个风气渐渐盛行起来,甚至有许多传统的风力船也开始有自己的名字。不过这也为都水监的工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后面所有的船只都要登记在册,包括原来的帆船。

下水测试后才是真正收集问题的开始,第一个问题就是蒸汽船的速度和动力不如预期,好在沈无忧给出的组装方案里有详细的诊断。通过详细的分析,他们发现问题主要出在汽缸的设计和蒸汽管道的铺设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尚方团队重新设计了汽缸,并调整了蒸汽管道的铺设方式。

经过一周的艰苦努力,蒸汽船终于可以顺利运行了。尚方严华还有乌连行对这一时刻的到来感到非常兴奋,他们终于可以展示自己的技能和成果了。

测试结果令所有人都感到振奋。蒸汽船的性能和功能都达到了预期,甚至有些方面表现出了超过预期的表现。根据沈无忧给出的测试数据,这艘蒸汽船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18节,这是尚方团队一开始没有预料到的。此外,蒸汽船的操作简单,安全性能也非常好,可以在各种复杂的水域中运行。

正式下水的时候已经是十二月底了,这次一共用了半年的时间才完全弄清楚蒸汽机。这艘船在李世民眼里,里程碑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可以为后面的五艘‘军舰级’的大型船提供技术支持。

在这座古老的长安城中,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终于到来了。那是一艘令人叹为观止的蒸汽船,首次在长安上公开航行的时候。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航行,更是大唐科技进步的巨大里程碑,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这一天,阳光熠熠生辉,照射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数以千计的长安百姓、世子、商人、豪绅簇拥在河边,他们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脸上带着兴奋和期待的表情。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这艘奇特的船只上,这艘船就像一个巨大的金属怪兽,咆哮着,喘息着,在码头上准备出发。

李世民也亲临现场,他穿着华丽的龙袍,神态庄重地站在一群文武百官的前面。他的目光专注而坚定,仿佛在确认这艘船将改变这个庞大帝国的命运。在他身后,文武百官们议论纷纷,都对这艘船的壮观和神秘感到惊叹。

随着蒸汽船的轰鸣声越来越响亮,人群中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热烈。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两艘蒸汽船开始缓缓移动,沿着长河一路向前。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大家都为这个壮观的景象所震撼。

前面是早已亮相的‘烟云号’,后面跟着的是‘曙光号’,这次所有水手统一着装,全部穿着新式制服。这是都水监新制的服装,和官吏身上穿的不太一样,尤其是袖子。

李世民皇帝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他知道,这艘蒸汽船的首次航行不仅仅是一次新的冒险,也是一次新的机遇。这标志着大唐科技的巨大飞跃,也预示着这个新帝国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日子里,长安百姓们见证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两艘蒸汽船在黄河上缓缓驶去,带着轰鸣声和欢呼声,也带着李世民皇帝的期望和众人的希望,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人群中的掌声和欢呼声如潮水般涌来,回荡在长安城的上空。人们不仅为这艘船的壮观而感到惊叹,更是对李世民皇帝的英明决策表示臣服。蒸汽船不仅展示着大唐科技的伟大成就,也成为了长安城的一个新的地标,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个共同的记忆。

这一天的长安城,因为这艘蒸汽船的首次航行而变得格外热闹。无论是河边的百姓还是城中的商人,都在议论着这艘船的伟大和壮观。而在他们的心中,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新时代的憧憬。

李世民皇帝站在那里,看着蒸汽船消失在黄河的拐弯处,他的脸上仍然挂着微笑。他知道,这艘蒸汽船的航行不仅是一段新的旅程,也是一段新的历史。它预示着中国的未来将更加繁荣昌盛,也预示着这个古老帝国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