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亮剑之李云龙成上将 > 第78章 铁三角聚在长春

第78章 铁三角聚在长春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亮剑之李云龙成上将!

5月9日上午11时,第一、第二兵团在李云龙和丁伟的带领下一路向东急行军,终于到达了长春的西大门—公主岭。

公主岭,日本关东军第30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的司令部,就设立在这里。

30军下辖123师团、124师团、125师团、126师团四个师团。

饭田祥二郎这家伙小时候身体不好,上学时还尿床,后来效忠天皇,一腔热血,身体也正常了,而且在陆军大学毕业时成绩是全校第一。

他当过第五师团长,在广西作战。后来调到东京担任教育总监本部长,奉东条英机的命令制定《战阵训》——给新兵洗脑,让他们为天皇去死,决不投降。

因关东军缺少领军大将,本来已经转为预备役的饭田祥二郎重新被启用,才成为了日本关东军第30军的司令官,新公主岭城区狭小,他将阵地摆在了城外15里处的一块宽阔地。

5月9日下午1时,抗日先遣军第一第二兵团组织1500辆坦克、1090门大炮大举攻打公主岭,由于战场周围全都是开阔地,非常利于装甲机械化部队作战,关东军30军暴露在先遣军坦克面前,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在先遣军强悍火力的打击下,关东军只得匆忙开炮还击,但他们的炮火不仅打不到先遣军的炮兵阵地,反而招来了更为猛烈的轰击。

上千辆坦克冲入敌阵后,利用履带碾压、车载机枪扫射,消灭了不少敌人,日军阵地顿时哀嚎遍野。

日军为了摆脱困境,命令士兵携带燃烧瓶和反坦克手雷,不顾一切地向坦克发动冲锋,这一战术被称为“肉弹”。

随着日军的“肉弹”越来越多,先遣军坦克顾此失彼,只得暂时退出战场。

李云龙下令步坦协同作战,第一兵团的战士们发起冲锋,战士们手持冲锋枪,在坦克的掩护下,强大的火力网打的日军成片成片的倒下,尸横遍野,损失惨重。日军阵地上尸横遍野,损失惨重。

关东军从高地上开始射击,数十挺机枪一齐咕咕地叫起来。身着黄绿色军装的日本兵从路沟中、从伪装的“狸穴”中蜂拥而出。

他们被脖子上吊挂的地雷和炸药包压得弓腰曲背,一溜歪斜地奔向坦克。

坦克搭载兵用冲锋枪抵近射击,向敌军投掷手榴弹。坦克机枪的扫射将日军特攻队员一排排撂倒,顷刻之间,战场上就横七竖八地躺下了上百具尸体。

然而,一批又一批的特攻队员不断从洞穴中、石缝中和土丘后冒出来,直扑坦克车底。日军火炮和机枪发狂似地吼叫着,全然不顾子弹和弹片同时给双方造成杀伤,坦克周围已经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几个日军跳上被击毁的坦克,向装甲的孔眼中射击。后面的坦克见状,一梭子弹把敌兵扫下车来。

另一辆负伤的坦克也被敌军官兵团团围住。工兵搭载兵用冲锋枪向围上来的敌兵射击,子弹打光后就用枪托同敌人搏斗。

有的坦克的行走部分被敌人击毁,先遣军战士李福明受了震伤。他挣扎着坐起来握住身边的操纵杆,通讯排长操纵坦克炮瞄准具,他们继续坚持战斗。

指挥连党小组长用手枪在近距离上射击,保护着一辆被地雷炸毁的坦克。

扑上来的日军特攻队员直到被全部歼灭才停止攻击。

改变策略的坦克部队充分利用地势大胆穿插,装甲车始终与日军保持一定距离,让日军无法近身。

面对抗日先遣军的钢铁洪流,关东军士兵被打得人仰马翻,几十辆坦克甚至攻入123师团指挥部,击毙123师团的师团长及参谋长等军官53人。

亲眼目睹先遣军军坦克威力的饭田祥二郎被吓得魂飞魄散,后来在日记中他也多次提及此事。

抗日先遣军以闪电战包围了日本关东军第30军阵地。

如此之快的速度,第30军的官兵彻底被眼前的画面震惊,透过雨雾,他们看到一排排重型坦克和火炮如巨兽一般毫不隐蔽地出现在山下,炮口直指山上关东军阵地。

无数面抗日先遣军的旗帜在空中飘扬,因为离的太近,连先遣军士兵头上戴的钢盔和脚下穿得皮靴是什么样的颜色都能看清。

下午4时,抗日先遣军发起总攻。

先遣军拥有炮兵和坦克如虎添翼, 战斗力十分强大。

与先遣军相比,尽管日军在公主岭有一个战车学校,战车学校所有战车和学员都参加了这次战斗,但是日军对坦克的运用运用简直不值得一提。

日军居然用他们的薄皮坦克直接攻击先遣军的重型坦克, 安排步兵进行两侧迂回前进, 结果自然是溃不成军,士兵只有逃窜的份。

在广阔平坦的陆地上,抗日先遣军由坦克、火炮建立起来的钢铁防线水泄不通,其组建的密集火力网更是让关东军的防御瞬间崩溃。

日军遭受如此规模的突袭,有许多甚至连惨叫都发不出来便死去了,只能选择仓皇撤退。

可是先遣军已经将这些残兵败将团团围住,哪里还有这些日军的退路,无奈之下饭田祥二郎只好率部投降,他也是日军历史上第一个投降的日军中将。

不知道他当教育部长的时候,那些他的学生作何感想。

这些都不是李云龙和丁伟操心的,如今公主岭已经纳入先遣军的势力范围,二人接着整军,准备到长春与孔捷的第三兵团会师。

孔捷的第三兵团,自4月21日进军东北,4月26日攻打通辽,4月30日攻打双辽,5月3日到达长春外围。

5月4日,孔捷的第三兵团开始攻打日军在长春的大房身机场,从而切断长春的空中补给线。

在经过半天的激战之后,抗日先遣军第三路军成功占领了大房身机场,但是在进攻的过程中,守卫机场的日军第148师团第六旅团。

第六旅团比预想中还要顽强,本应该是手到擒来的战斗,但是却打得异常激烈,最后被我抗日先遣军第三路军全歼。

李云龙和丁伟到达长春之前,孔捷的第三兵团从5月4日开始,一直到5月9日,整整围困了长春五天时间。

5月9日下午10时,第一、第二兵团到达长春城外,与孔捷的第三军团在长春西北30公里处的小合隆镇胜利会师。

位于东北吉林省的长春,其实是一个很年轻的城市,长春从建城至今只有200多年的历史。

但是,在九一八事变后,与东三省一起沦陷日本帝国主义手中的长春,居然成为了日本一手炮制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的“国都”,并改名为“新京”。

在东北三省中,当时只有这13万人口的长春几乎是白纸一张,其文化、政治、经济价值不但逊于哈尔滨等城市,就连历史地位和意义,都远不如清朝龙兴之地沈阳。

虽然只是傀儡政权,但是,名义上伪满洲国的“元首”毕竟是清朝逊帝溥仪。

其实想想,可能也是因为长春的规模小,所以日本人才会选中它。

当时的哈尔滨是俄国人的政治据点,而当时的奉天又同时有中国人和俄国人的政治势力存在,吉林又离交通大动脉太远。

所以日本人才选中了长春,并开始了长达14年的建设。

东北抗日先遣军在长春城外会师以后,5月9日凌晨4时56分,他们打响了关于解放长春的第一战,战斗如火如荼的进入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