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亮剑之李云龙成上将 > 第90章 攻克东宁要塞

第90章 攻克东宁要塞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亮剑之李云龙成上将!

5月22日拂晓,抗日先遣军第3纵队以坦克为先导,向麻达山要塞发起排山倒海般的猛烈攻击。

然而已然做好准备的第786大队不动声色,待大批抗日先遣军接近阵地时,隐蔽在残余工事内150人的日军敢死队突然冲杀出来,肉弹们身上系满炸药,扑进抗日先遣军的人群就拉响手榴弹引爆炸药,与身体周围的抗日先遣军同归于尽。

除此以外,日军的敢死队还组成游动的反坦克小组,趁抗日先遣军坦克行进时,瞄准坦克行进路线,抱着反坦克地雷躺在抗日先遣军坦克前与坦克同归于尽。

抗日先遣军虽然与日军血战了8年,但从未没见过攻击意识如此强烈的日军,更没见过如此众多的官兵甘心充当“肉弹”,冲到阵地前沿的抗日先遣军几乎全部伤亡,日军如此拼命,结果也伤亡惨重。

抗日先遣军看到这种情况,又调动兵力组织了第二次进攻。不料,日军故伎重演,再次组成敢死队扑入抗日先遣军战斗行列,拉响炸药与抗日先遣军战士同归于尽。

沈泉见状连忙下令炮击,就算自己的战士们不怕死,但是在这种明显的优势下,以命搏命回去不得被老团长骂死?

当天下午,沈泉动用了更大的兵力,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同时向麻达山发起攻击。

攻击的同时,炮火保持连续射击,日军受到猛烈炮击后失去抵抗,被迫转入地下防御工事,傍晚时分,抗日先遣军终于占领麻达山要塞的主阵地表面。

不料,正当沈泉等人研究如何围歼进入地下工事的日军时,日军隐藏在子阵地三角山的240毫米火炮突然向密集在主阵地表面的抗日先遣军猛烈射击,抗日先遣军没有任何防备,顿时血肉横飞。

同时,隐藏在地下工事内的日军也随着地面炮火冲出坑道,端着刺刀与抗日先遣军展开了肉搏战,不过却被先遣军的战士们的冲锋枪扫中身亡。

面对日军的顽强抵抗,沈泉下令持续对麻达山以及附近的子阵地和交通枢纽依次轮番炮击。

所有重炮在第786大队的阵地以及周围20平方公里范围内,投射了2000多吨炮弹和炸弹,平均1平方公里要挨100多吨炸弹炮弹的强力轰炸。

除了对炮击和轰炸,抗日先遣军还出动了工兵对日军的一些火力点实施爆破。

连续两天的火力准备,彻底摧毁了麻达山山主阵地与附近子阵地的所有地面工事和火力点,阵地之间的交通也被破坏,甚至连整个山体都改变了形状。

第786大队在抗日先遣军连续两天的轰炸和炮击中,伤亡惨重,战死68人,剩余人员被迫退入地下工事,但仍然死战不降。

5月23日上午5时,沈泉再次调集兵力,不惜代价地向麻达山要塞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攻击,日军元气大伤后被迫转入地下工事。

沈泉吸取上次的经验教训,攻占麻达山阵地前首先控制三角山和409高地的子阵地,确保不会再次发生炮火袭击的可能。

然后占领麻达山表面阵地,通过通风口和排烟孔向麻达山要塞的地下工事灌汽油,随即点燃,熊熊大火燃烧起浓重的黑烟。

这些残军部分人因为隧道封闭,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而死,剩下的人在大队长驹井少佐带领下趁天黑冲出洞口,再次展开肉搏战,被抗日先遣军的战士们全歼。

苏军虽然夺取了麻达山要塞,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2个纵队数万人以及配属的炮兵和坦克被600余日本军队死死拖在边境线上,整整30个小时无法继续向纵深发展,而且战斗伤亡惨重,阵亡人数就高达1000余人,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客观的说,守卫胜洪山要塞的日军战斗意志的确极为顽强。

胜洪山位于绥芬河的南岸,三岔口镇东南方向大约10公里,主峰地图标高240米,要塞由五个部分组成:胜洪山、朝日山、勋山、荣山、出丸山。

负责守卫胜洪山要塞的是第132旅团的独立步兵第783大队,大队长是斋藤俊治大尉。

斋藤俊治时年60岁((没错!不是笔误), 45年7月关东军紧急扩军25万人时,因缺少基层军官才将其征召入伍。

除了60岁的高龄,还是个高度近视眼并且患有严重胃病,由此可知关东军实在没有人了。

第783大队下属5个中队,1个东宁要塞重炮中队(2门240毫米的要塞炮),1门75毫米41式山炮,1门92步兵炮,全部编制内官兵650余人。

除大队本部人员外,另有挺进队、侨民义勇队、慰安妇、50多名八路军战俘、随军家属共600余人,共计1300余人。

如前面所说,5月22日战斗打响后,抗日先遣军忙于渡河,也没有对胜洪山采取任何地面行动,仅是周期性炮击胜洪山要塞和附近的阵地、军营与生活设施。

抗日先遣军的炮击和轰炸损毁了胜洪山要塞的大部分地面工事,还炸毁了日军唯一的一部电台,使得胜洪山要塞自此与外界失去联系。

第783大队由于火炮少,弹药不足,斋藤大尉下令部下不许还击,只是悄悄地放弃了位置较为突出的勋山阵地(这也是抗日先遣军占领的唯一阵地),将驻守勋山的第3中队撤回了主阵地。

由于勋山阵地没有经历战火,基本保持完整,东宁要塞其实就是日军主动放弃的勋山阵地。

由于日军一直保持沉默,抗日先遣军误认为日军已经放弃了胜洪山阵地。翌日,抗日先遣军组成了一支20-30人的侦察分队,趁着清晨的大雾摸上了胜洪山东部的阵地。

日军发现后并未立即开火阻击,而是待抗日先遣军全部进入火力圈后,才下令机枪和步枪突然射击,抗日先遣军侦察分队顿时伤亡惨重,留下一地尸体,只有少数几个人趁浓雾突围了出去。

如同对待麻达山要塞的战术,5月24日5时抗日先遣军再次猛烈炮击,为即将发起的攻击再次扫平障碍。

5月24中午,第3纵队开始组织力量攻打日军前沿阵地,第一次攻击行动的兵力就高达500人,十倍于当面日本守军的一个小队,并且有坦克助战。

日军小队没有重武器,只能凭借其地势,待第3纵队进攻到山腰时突然开火,狙击兵对后续的第3纵队射杀。

3纵损失四分之一,而日军无一伤亡。沈泉并不甘心,傍晚时分再次集中优势兵力分沿同一路线发起攻击,激战至半夜后攻占了日军这一前沿阵地。

第3纵队的一个步兵营约1000余人在日军主阵地前移动时,遭到日军迫击炮和机枪突然逆袭,几分钟的战斗使得第3纵队再次遭受巨大损失,死伤约500余人,还丢弃了前一天占领的前沿阵地。

沈泉为报复昨日所受的重创,投入了更多的兵力和重武器,达到了数日进攻的最大规模兵力。

日军不甘示弱,也运用最大限度的炮火杀伤抗日先遣军,两军鏖战至傍晚,第3纵队的进攻并没有停止。

沈泉不但没有下令停止攻击,反而变本加厉命令炮兵向胜洪山要塞报复,炮击和投弹整整持续半天,炸弹和炮弹将胜洪山工事全部摧毁,但是第3纵队的步兵仍然无法接近胜洪山要塞的任何阵地。

此时,第4纵队已经攻克麻达山要塞,唯有第3纵队在胜洪山要塞面前一筹莫展。

心急如焚的沈泉下令持续炮击,生生把胜洪山一带的地貌都改变了模样,山体的岩石平均被削平了1米多,最深的弹坑深达10米。

日军厚达3米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碉堡全部被炸毁,许多地下隧道被炸塌,满山遍野都是水泥工事被炸毁后遗留的一米见方碎块。

5月25日凌晨4时,至此,第3纵队终于拿下洪山要塞。

日军以两个三流大队共1500余人兵力,在重武器装备远不如抗日先遣军的情况下,凭借要塞坑道工事与抗日先遣军激战这么多天,可见日本人修建的要塞多么的坚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