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的兽宠是大腿 > 第24章 心有所悟

第24章 心有所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的兽宠是大腿!

池天悯不客气的做法,反而让雷母喜笑颜开,心中也彻底放心下来。

虽然才接触短短片刻,但看他对身边下人的态度,雷母已经可以感觉到池天悯是一个好主子,雷振宇跟着他,不会受苦。

池天悯对于雷母有着天然的好感,因为他从她身上感受到了她对雷振宇浓浓的母爱。

他们进入院子的第一时刻,她的目光是落在雷振宇身上的,目光中散发出的慈爱,让人无法忽略。

池天悯前世是个孤儿,老爷子的爱很克制,让人不易察觉。

这一世的池战天同样是清冷的性子,不擅长表达父爱。

对于这种浓浓的母子情,池天悯极为羡慕和向往。

雷母的身体看起来就不是很好,弱柳扶风,仿佛一股风便能吹倒。

雷母的年龄三十不到,看起来却像是四十多岁的妇人,面容苍老,两鬓斑白。

偶尔几声压抑的咳嗽,更是让人感受到她身体的孱弱。

作为一名寡妇,想要把孩子拉扯大并不容易。

既要照顾雷振宇生活,又要完成繁重的农活,日积月累,早已将她身体压垮。

从雷母的身上,池天悯感受到母性的光辉,那是一位母亲对孩子最纯粹的爱。

吃过雷母准备的糕点,池天悯便让雷振宇带他到村里逛逛。

他要巡视下今后的领地,后面很长的时间,他可能都要在这里。

与帝都鳞次栉比的亭台楼阁不同,小瑜村全然是另一番景象。

高山,流水,绿树成荫,鸟叫,虫鸣,交响回荡,让人心旷神怡。

村民们并没有因为池天悯的到来而停止劳作,大家打过招呼后,便继续劳动。

田地之中,只见金灿灿的一片,饱满的粟穗挂在金黄的粟杆上,随着风而摇摆,等待着人们的收割。

今年的年景不错,是一个丰收之年,所有人都洋溢在丰收的喜悦之中,除了池天悯。

看到村民们收割的场景,池天悯却是没来由心中一酸。

只见田地之中,无论是老人、孩子还是妇人,都在辛勤的劳作。

耄耋之年的老人,佝偻着身形,颤颤巍巍的将一束束粟杆割下,累了的时候便停下捶捶后背,然后继续劳作。

年幼的孩子,虽然满手已经充满血泡,但还是不得不忍痛继续收割。

他们哪怕付出如此的艰辛,所获也不过可以勉强裹腹,他们只是活着,已经无比的艰难。

前世从小受着优良文化熏陶的池天悯,看到此情此景,心中恻隐之心发作。

勤劳的劳苦大众,不应该承受这么多苦难,他们值得更好的生活。

在灵武大陆,平民属于底层,那些高高在上的匠者,铸者,只会考虑如何制造更强大的武器,而不会想到为平民做点什么。

这一刻,池天悯意识到他成为匠者的意义所在。

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发明,能够帮这些劳苦大众减轻一点苦楚,对他来说也是极其有意义的事。

怀着这样的想法,池天悯对匠造之术用心起来,也更加认真的观察起村民们的收割。

每一次收割,村民都需要弯腰起身,重复不停的这个动作,对腰腹的磨损极大。

收割的粟米无法直接食用,晾晒干后,需要手工的摔打,才能将粟米从粟杆上摔落下来。

每一粒粮食都他们来说都格外珍贵,孩童们用手挑拣着散落在地里,以及粟杆上残留的粟米。

这种传统的收割方式很落后,费时费力,与前世古时候相差不大。

前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的器械已经替代人工,大大的提升生产能力。

结合灵武大陆的情况,灵力则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池天悯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匠造之器。

他的脑海中翻阅出《匠之书》,回想着是否有类似的器械记载。

《匠之书》中记载着不少攻城器械,屠神杀器,唯独与农事相关的器械甚少。

匠者也是修行者的一种,他们想的都是如何提升修行效率,如何具有强大的攻击力,防御力。

修行者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的优越感,对于普罗大众,他们是看不大上眼的。

“这一亩地可以产出多少?”池天悯继续调研。

“三百多斤。”

“怎么这么少?”这个产量,委实有些低下。

雷振宇不知道怎么回答,在他的意识中,一亩地就是产出这么多。

灵武大陆没有肥料肥力这一说,土地的贫瘠与灵气息息相关。

土壤灵气高的土地,产量相应就高,反之亦然。

有贵族之家的小姐妇人,为了种植的花朵娇艳,甚至会采用聚灵阵聚集灵气。

如此奢侈的做法,对于农人来说当然不适用,他们只能听天由命。

池天悯巡视四周,看到不远处还有一大片荒地无人开垦。

“那边怎么还有这么多荒地,没人种?”池天悯好奇道。

“没那么多人,种不过来。”雷振宇回答。

整个灵武大陆地广人稀,其实并不缺少土地。

但是作物种植都有自己的时节,错过了时节就无法生长,在特定的时间,人力有限,村民可以种植的土地也就有限。

现在能够种植的土地,已经是每个村民的极限,再多他们也种植不过来。

池天悯的眼光自然不是这些普通村民可比,不过他也可以理解,前世古代也不缺土地,但不也吃不饱饭么?

开源永远比节流更有效,提升生产力,才是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关键。

“这可都是白花花的米饭,运作得当,你们所有人都可以顿顿吃白干饭。”池天悯感慨。

粟米干饭,可是农人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的,平常都是稀饭和着各种杂粮,顿顿白米饭,简直不敢想。

雷振宇一听,神情激动道:“你有办法么?”

池天悯是雷振宇见过最聪明的人,他总是充满奇思妙想,化不可能为可能。

“容我回去想想吧,好赖不会比现在更差。” 池天悯笑着答应下来。

他本就已经打算通过匠造之术,尝试改变底层民众的生活,也为他未来的日子,增加一些目标和趣味。

人总是要有些梦想嘛,不然与咸鱼有什么区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