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神瞳:鉴宝全世界 > 第47章 杆秤

第47章 杆秤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神瞳:鉴宝全世界!

三平让两人称瓜,又对看热闹的人道:“一家一个我请了,刚刚自己偷偷抱回去不要来拿,谁敢来看我不揍他。”

众人这一刻又都含蓄起来,有人开口道:“三哥,怎么能让你花钱呢,要不我们自己…”

“别扯那有的没的,领了瓜就散了,生意都不做了。”

瓜称完,一边470斤,另一边510斤,合一起也才不到一千斤,三平付了钱,先挑了几个好的,

然后指定其中一人,让他给现场大伙分瓜。

两个瓜农也不打了,反而全都脸上带着笑,今儿个可算是赚着了,多卖三分钱一斤呢。

赵源走到近前,对着瓜农道:“这秤卖不?”

“不卖,我吃饭的玩意。”

“价格好说。”赵源见三平走过来,他摆手让对方不要开口,他怕这货一开口,买卖的性质就变了。

瓜农咧嘴一笑道:“你这伢有意思,我要五百块你也给啊。”

赵源想了想摇头道:“500确实有点高了,300块怎么样?”

这下轮到瓜农愣住了,片刻道:“你真买?”

“真的。”

说着就从口袋掏出三百块,递到了瓜农的面前。

瓜农几乎不带犹豫的就将三百块拿到了手里,就算现在找人做这样一杆新秤,顶多一百块就够了。

今天碰到了款儿,还一下子碰到了两个,瓜农想着,怪不得今早出门,听到了喜鹊叫,敢情好事落在这儿。

另一个瓜农眼睛都瞪直了,拿起自己的扁担道:“伢儿,上好的桑木扁担,跟了我半辈子呢,今天忍痛割爱,只要280就成。”

赵源摇摇头,拿着秤杆就往回走。

三平指挥着两人抱着他挑的瓜,跟着一起回到了店里。

到店没一会,三平也知道赵源这是来送冰箱钱的,当即说什么也不肯要,还说赵源看不起他。

赵源很想问一句,自己就是看不上他,但想想昨天的牛肉确实很香,就忍住了。

拉扯之间,就见不少人涌了进来,手里拿着五块十块的,到前台买游戏币,换了币有的还装模作样的玩几把,有的直接塞进机子里人就走了。

三平贼鸡儿尴尬,赵源也没好气的看着他。

这些都是刚刚领了三平的西瓜,现在来送瓜钱的。

三平真的很郁闷,原本是想在赵源面前表现自己,结果这下又变成了恶霸,玛的,以前也不见你们这么会来事。

“不是你看…”

“行了,钱拿着,不拿以后就别和我打交道了。”

三平心想,搞的自己很想跟你打交道似的,但也知道,这钱是拒绝不了了。

见赵源要走,他让人将之前的几个西瓜装进一个蛇皮袋内,然后捆在赵源自行车的后座上。

“骑慢点没事。”

赵源这次没有拒绝,将那个秤杆捆在大梁上,跨上车时,到底还是没忍住对三平道:

“你我也算是认识一场,你这个路子不长久。”

望着赵源远去的背影,三平若有所思。

……

家里,见到他拿回来的西瓜,小生高兴不已。

洗了一个切开,足有十多斤的西瓜,小生一人居然硬生生吃了三分之一,

这次赵源倒没有阻止,这玩意就这样,尿两泡尿就没了。

“阿源,咱破烂不是不收了吗,你搞个大秤回来干啥?”

赵源拿着块干布,正在擦试秤杆,见他问及,也不隐瞒道:

“这是清末民初时的,海黄的杆子,在当时也不是普通人家用得起的。”

“值多少?”

赵源没有回答,这杆秤还是有瑕疵的,秤尾的包铜掉了,当然这并不算什么。

他初看到第一想法就是,把杆子给车了,能车个十八子的珠子,送给柒老戴。

二师父说过,海黄有沉静安神的作用,他不知真假,但想来总不会对人体有害处,

但现在擦着擦着,看到上边每个星戳都做得极为精细,他又有点舍不得了。

中午蒸了一小盘子干鱼,再加上一小锅牛肉炖萝卜,赵源和阿满都喜欢吃辣,

所以易姐在干鱼上,放了一层的干辣椒。

泡了牛肉汤的米饭,再就着干鱼,在赵源看来这比国宴都要对胃口,虽然他连国宴长啥样也不知道。

两小时前,小生才吃了三四斤西瓜,但这会一点不影响他干饭,比他头还大的碗,一碗米饭也是快速的见底,小肚子吃得溜圆。

自从搬到这来,他依旧还是很瘦,但面上的血色明显好看起来,不像之前那种病态的瘦。

饭后歇了会,阿满就开始收拾板车,易姐则拿着两个蛇皮袋,还有一个米斗,放在板车上,刚刚吃饱的小黑,也跟着上窜下跳。

一家四人,三个大肚汉,米缸见底了,买成米太贵,阿满这是打算去收点稻子,然后到加工厂自己打米。

现下普通的杂交稻一斤才三毛七左右,出米率大概在六成左右,碎米也可以留着煮粥,

米糠给加工厂,加工费就省了,等于一斤米也才六毛左右,但如果要买成米,不仅落不着碎米,一斤还要近八毛钱,贵着呢。

“齐奶奶,家里的米还有吗?”板车到门口,还能听到阿满在问隔壁。

听到齐奶奶说还多,他就拉着板车走了。

小生和赵源对视一眼,噌的起身道:“哥,我去午睡。”

“睡醒起来练字。”

“哦。”小生很怂的应了一声,这才钻回了房间。

赵源则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贾平凹的废都。

不知为什么,柒老这段时间借给他的书,大多都是偏现代文学的,他看书没什么特别的爱好,有什么看什么。

对于这本书,赵源的感官不是很好,除了偶尔能把小弟弟看得抬头外,其他方面吸引他的地方不多。

当然,不一样的眼睛,看这个世界是不同的,有人看到了明媚的阳光,看到了时代的进步,

有人则就只看到了一片灰暗,难说是否他本人就是如此,但却与赵源本身的认知严重不符。

或许,这也是他熟知历史的原因。

其实,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大部分的文学家都是既得利益者,他们一方面大鱼大肉讨论着今天的肉新不新鲜,

另一方面,又在说社会不公、制度不公等等。

不描写阴暗的地方,他们就不会说话了,反正赵源纯粹是当性启蒙书籍来看的,这方面三位师父没教他,

他也只能自行领悟。

这就是他喜欢看史书的原因,因为大多时候修史会带着当时的社会风潮,但极少会带着作者的个人情绪,

当然史记除外,司马迁对武帝就是看不上,不仅是武帝,连汉高祖刘邦他也看不上。

把刘邦形容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无赖二流子,而武帝更惨,变成了‘俯观嬴政,几欲齐衡’,

在汉时,秦是被称为暴秦的,司马迁直呼秦皇之名,也代表他根本看不上始皇,

这句话的意思是,汉武帝比之残暴的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相反,司马迁则把项羽描述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只谈过,不谈功,这就是严重的偏颇。

当然,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公的才情功绩,不容抹杀,熠耀千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