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平淡不丢人 > 第56章 大傻子

第56章 大傻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平淡不丢人!

今天家里过年,唐一山必须赶回去。迅速的起床,洗漱,杨秀芝煮好的汤圆荷包蛋,温度正合适,几口下肚,告辞出门,直奔老家而去。

到长清镇没作停留,知道家人们应该回老家了。一路青山绿水,分外养眼,儿童喧闹嬉戏,倍感亲切。近了,远远的绿竹林间,寥寥炊烟飘荡,唐家湾到了。

将车停在村小学操场唐卫星的车旁边,十一点,时间正合适。唐一山不停与人打着招呼,回到了家里院坝。厨房,今年掌灶的换作了唐连德,正在卖力的准备中午的酒席。

“老弟回来了。”烧火匠抬起头。

“你怎会在这里?”差点一句大傻子,还好唐一山收得快。

“我来过年。”正在柴灶前烧火的杜文东笑嘻嘻的看着惊愕的唐一山。

“你忙。”情况不明先撤退,唐一山赶快出去找姐姐。

姐姐正在院坝另一边和秀儿等人整理食材。

“姐姐,杜文东怎么会在这里?”姐姐是自己拉回来的,要是早就和大傻子约好,为什么不一起回来?唐一山低声问道。

“我们回来时,他都到了一天了。”唐红英平淡的语气,仿佛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今年他就在长清过年?”唐一山有点意外两人的进度,这就见家长了?

“他准备和我们一起上蓉都。”好嘛,整个假期都安排了。

“哦。”唐一山也不知说什么,看样子是杜文东自己跑来的,姐姐也不拒绝。

“杜老师好久来的?”毕竟远来是客,不能失了礼数,唐一山回到厨房。

“前天下午到的。”将一根粗树枝送进灶膛,杜文东欢乐的回答。

“车子还方便?”从庐阳到山阳是没有直达车的。

“在永城转的车,没有蓉都出来的车挤。”这年代打工潮刚兴起,春运紧俏线路是从沿海回蓉都、渝州,庐阳过来还好。

“回家里耍了好多天?叔叔阿姨身体还好吧。”拉家常嘛。

“放假回去的,耍了九天,我爸妈还好,一天就忙着上班。经常我一个人在家,干脆就跑到你家来过年了。”仿佛说着平常不过的事,就你大惊小怪。

“过来还习惯嘛?”原来你是不好耍过来的,不要脸的。

“文东,一山回来了,你起来,让他陪你周围走走。”看来周文静已被杜文东打动,都文东了。

“妈。杜老师在体验生活,都没玩过柴灶。”唐一山嬉皮笑脸的样子,就想让大傻子多干点事。

“杜老师是客。烧了这么久的火已经够了。”周文静拍了小儿子一下,怪他不会说话。

“周阿姨,我没事。你去休息。”杜文东殷勤的样子,真像唐一山在杨秀芝面前。

“幺妈,你去喊杨世莲进来烧火,让杜老师歇会儿。”唐连德忙不停的样子,看来在唐门小厨的锻炼卓有成效。杨世莲是唐连德老婆,在外面择菜。

“要得。”周文静出门把杨世莲喊进来换下杜文东。

“一山,你带杜老师在周围走走,杜老师第一次来还不熟。”周文静吩咐到。

“嗯,哥呢?”他第一次,还有第二次?别说,还真可能有。

“你哥和小冬、险峰他们在堰塘看打鱼,你带杜老师一起去嘛。”杜老师,周文静现在眼里只有杜老师。

“今天在打鱼?现在还在打?”村里堰塘是对面院里村民承包的,按说打鱼应该昨前天打才赶得上过年,今天打咋回事?

“前两天没请到打鱼匠,今天才到,可能就打点附近要的,应该不会去赶场了。”周文静不出门而知天下事的模样。

“那我去看打鱼了。”唐一山带着大傻子出门而去,反正闲着,看打鱼也是消遣。

堰塘不大,就是山边一块大田改的,不到十亩的样子。两个打鱼匠,一条小舢板,一张网,二三十人围观。闲的。

唐卫星、周险峰、小冬站在高处,津津有味的看着打鱼。

“三哥回来了。”小冬先看见唐一山和杜文东,一副见怪不怪的神情,看来早就和大傻子打过招呼了。

“兄弟回来了。”周险峰今年来得比去年早,唐卫星特别强调不准带酒。酒,谁还有他多?

“打到好多了?”唐一山对钓鱼、打鱼都有兴趣,这个堰塘的鱼,没喂饲料,没下肥料,纯野生鱼。

“三十多条吧,有一百斤没有哦?”唐卫星有点不屑,两个打鱼匠,一上午才三十来条。

“要不买两条,明天吃?”三斤左右的鱼最是好吃,唐一山感觉口舌生津。

“妈已经预定了一条。我们后天不是要到新湖吗?一条够明天吃就行。”原来周文静早有安排。

众人围观打鱼,不停为打鱼匠指点方位,大呼小叫不亦乐乎。临近中午,到鱼桶里选了一条三斤左右的草鱼,付了钱,小冬提着回家了。

院坝,上席还是唐道全和一些长辈,杜文东和唐一山、小冬、周险峰一桌,唐卫星去另一桌作陪。今年酒换作了长清醇·玫瑰红和长清醇原浆,要照顾喝不惯药酒的人。

“杜老师,第一次到长清来,敬你一个。”唐一山拉开了敬酒的序幕。

“杜老师,我是红英的三哥,敬你一下。”

“杜老师,我是红英的四哥,敬你一下。”

“杜老师,我是红英的二哥,敬你一下。”

唐一山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杜文东应接不暇,人都没记全就晕乎晕乎的了。还好,时刻观察情况的唐红英,过来制止了敬酒的继续。

“老三,灌醉了等会儿你背上车。”威胁是实实在在的,一米七八,一百五十斤,你来背?

“不得醉,杜老师酒量好。”口上这么说,行动上还是阻止劝酒的,你妈,一百五十斤,背不动啊。

“红英,喊文东喝点茶。”周文静端过来一盅浓茶,据说浓茶醒酒。

“老三,你也是,杜老师第一次来,你也不关照点。”周文静虽不在这桌,对煽风点火的始作俑者还是清楚的。

“妈,放心,不会喊他喝酒了。”唐一山明白了大傻子在妈心中的地位,不会再作死。就这酒量?还敢过年来。

杜文东晕乎乎喝茶,旁观几弟兄开始闹酒。惨啊,菜都没吃几口。小冬终于光明正大喝酒,周险峰都不是对手。唐一山想到要开车,吴映雪又不在,没敢下死手喝酒,还好今年小冬撑起的。

饭后,各家男人集中在一起,又是家族的事。

唐道全一件一件的听,一件一件的安排。

“幺爹,秀儿、碧儿、佳琪几个小女娃子都挣了大钱,她们终归是别个屋里的人,我们唐家自己屋的晚辈还没挣到钱,怕不公平哦。”大房老二唐连国没读啥书,是个性子直率的人,他还有三个儿子,都成年了,还在家务农。秀儿、碧儿、佳琪今年在蓉都挣了钱,还是传开了。

“二哥,这个事情我来说,首先,秀儿、碧儿、佳琪是帮我卖衣服,卖衣服肯定要女娃儿。其次她们三个至少都是初中生,这个事还是要点文化的。”唐连国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小学毕业,这点是改变不了的。唐一山怕父亲不知道情况不好解释,所以主动站出来。

“那这个总归要不得。”唐连国说不出多余的,翻来覆去就这句。

“老二,这个事情不要多说,这个生意是你幺兄弟的,要什么人他决定。你二兄弟不是把你哥带出去了嘛。”唐道全也不能干涉儿子们的决定。

“爸,我觉得这样,先统计一下愿意出去干活路的人,我和哥哥再想一下做哪样,有机会就安排。”今年唐门小厨要扩大经营,唐一山本就想再带点人出去。

“大家都听到了,你们幺兄弟愿意帮忙,你们下来回去问一下,愿意出去的就给我说。”唐道全很满意儿子的态度,至少是想到的。

“要得,幺爹。”下面七嘴八舌的答应下来。

一场家族的不和谐插曲就此告一段落。

唐一山出来看见秀儿、碧儿、佳琪三个小丫头在一旁窃窃私语,估计是在讨论这事。

“你们三个讨论啥?这件事与你们无关,该干啥干啥,你们是读过书的人,有些老观念是暂时改变不了的,就不管它。以后记到挣钱保密,自己过好生活才重要。”唐一山担心三个小姑娘情绪受影响。

“三满满,我晓得。”秀儿、碧儿觉得三满满真好。

“三舅舅,我晓得了。”佳琪感觉只要三舅舅在,什么都不是问题。

“春节回去车坐不下,你们杨世莲婶婶要上去,你们自己赶车。”唐连德准备把老婆也带上去,反正唐门小厨缺人,春节前就得到唐卫星同意,不可能让长辈挤客车,当然要委屈晚辈了。

“我们准备初二就上去。”三个小丫头虽然大半年没回家,但回来总觉得有什么事挂着,三个小丫头准备提前走。

“初二的车应该不挤,路上小心点,不要随便和人争吵,适当的让点人。宁愿花钱莫要惹祸。”虽然三个小姑娘都是经常出门的人,唐一山作为长辈还是要提醒,赚钱小能手天团哒。

“嗯,我们晓得。”三满满满满的关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