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病秧子首辅的招赘夫郎 > 第11章 疯狂买买买

第11章 疯狂买买买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病秧子首辅的招赘夫郎!

后院是重病治疗的地方,四处弥漫着浓重的药味。

柳小如很快就在后院的最后一间房里找到了许大夫,此时的许大夫还在睡觉,听到敲门声很是烦躁。

“来了来了,别敲了。”许大夫起身披着衣服,披散着头发臭着脸开门。

开门的人是个两鬓斑白的老年人,他披头散发,脸色发臭,明显是起床气的症状。

柳小如机灵地躲在顾满仓身后,歉意地笑了笑,“抱歉,打扰您睡觉了,是李掌柜让我们来找您的,说您是杏林医馆医术最好的大夫,所以我们才冒昧打扰,还请您大人有大量,别跟我们一般见识。”

顾满仓也恭敬地向许大夫拱了拱手。

虽然打扰了许地榆睡觉,但是许地榆瞧见顾满仓病骨支离的模样,加上两个人诚信道歉,他就不再计较了,“你们先进来,我洗漱一下。”

招呼两人坐下后,许地榆束完发,拿着木盆准备打水洗脸时,柳小如站起来,殷切道:“许大夫,我来我来,您告诉我厨房在哪儿就行。”

许地榆挑了挑眉,“出门右拐,走到尽头再左拐,便是灶房。”

柳小如脆生生地应了声,端着木盆快步打水去了。

有人帮忙干活,许地榆便先给顾满仓诊脉,一边问道:“这是你夫郎吧?”

顾满仓点了点头,眼底满是苦涩,十分心疼柳小如为了他低声下气的模样,要是他没生病,要是他地位很好的话,何至于如此。

“你这身体也太弱了些,不好治啊。”许地榆脸色有点凝重,怎么说呢,他从未见过如此虚弱的脉象,这人竟然还活着,也是奇迹。

顾满仓心头一紧,不好治,言下之意是可以治,他目光炯炯地看向许地榆。

“嗓子不好治,你的身子骨更是不好治呦。”许地榆收回手,捋了捋自己下巴处的山羊须,他上下打量着顾满仓,遗憾地说道,“你治不起啊。”

门口的柳小如快步闯了进来,木盆里的水四溅,不小心打湿了他的衣服。

“不管多少钱,我们都能治的。”柳小如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他有空间这个金手指,有钱只是时间的问题,就是厚着脸皮求赊账,他也得把顾满仓治好。

倒不是柳小如对顾满仓如何感情深厚,两个人才认识几天,仅有的感情也是些许好感。

而是顾满仓已经入赘柳家,士农工商,士的地位在古代是超群的,如果顾满仓能够青云直上,柳小如相当于找到了个金大腿,铁靠山。

虽然现在穷了点,但是未来可期,不是吗?

顾满仓瞧见柳小如胸前的湿润,忙站起来接过他手里的木盆,他是高估了自己的身体情况了,这一端差点洒自己一身。

还是柳小如动作敏捷地助了个力,不然顾满仓绝对散着腰。

没想到现如今自己这般无力,一时间臊得脸上通红,他忍不住剧烈地咳嗽起来。

柳小如忙把热水放好,轻拍着顾满仓的后背,忍不住唠叨道:“我知道你想帮我忙,但是也得量力而行啊,万一你闪到腰,我还得背你回去,你想累死我啊。”

顾满仓心里委屈极了,一边咳嗽一边摇头,有神的眼睛里飘起一层薄雾,极致的破碎感让柳小如心口狂跳。

最后还是许地榆觉得吵,给顾满仓扎了几针,他才停下了咳嗽。

这一手厉害的针灸之术,惊艳了柳小如。

他上大学时也修过针灸实践,但是古代出神入化的针灸之术,大多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柳小如五年大学都只学到了点皮毛。

相对于浩瀚无垠的中医学宝库,柳小如学到的只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

“许大夫,您还收徒吗?”柳小如忍不住问道,他喜欢中医,更想用自己所学来帮助病痛中的人们。

许地榆快速地洗完脸,听到柳小如的问题,他神情黯然了一瞬,随后低声道:“不收,不收徒。”

“为什么啊?”柳小如不死心地问,中医一向讲究脉脉相承,师傅带徒弟,徒弟在收徒。

而且谁不想把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承下去,除非许大夫看不上他。

“许大夫,我是有天赋的,我背书特别快,是有基础的。”为了证明自己,柳小如开始背书,

“半夏,草本植物,块茎近球形。叶出自块茎顶端,在叶柄下部内侧生一白色珠芽;一年生的叶为单叶,卵状心形;2~3年后······”

“别吵了,你相公还看不看病了?”许地榆忍无可忍地低吼道。

“看,看得,许大夫您先给顾满仓看看吧。”柳小如心头满是失落。

以前老师都夸他聪明,记性好,一点就通,是块当中医的料子,难不成老师只是说个客套话吗?

柳小如低着头,开始emo——

顾满仓牵着柳小如的手,两个人挨着坐下,他想安慰柳小如,叫他别伤心,可是偏偏张不了口,只能干着急。

许地榆把水当门泼了出去,一同泼出去的还有自己的心里的怒火,不是他不想收徒,而是他不敢收徒了。

曾经的事情还历历在目,每每午夜梦回都会惊醒。

许地榆平复完心情,端着在顾满仓面前,再次给他诊脉,这次时间比较长,柳小如等得着急,但是不好打扰,只能干着急。

顾满仓心里也紧张,他握住柳小如的手,两个人彼此安抚,等待许大夫的最后决断。

半炷香后,许地榆收回了手,还是那句话,“你们诊不起的。”

“无论如何,砸锅卖铁,我们都要治。”柳小如坚定地说道。

他行了一辈子医,见多了为了治病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悲剧,大多人起初也是无比坚定,但是久病床前无孝子。

“你们以后不要后悔就好。”许地榆给他们提了个醒,走到一旁的桌上开始写药房,薄薄的一页纸带着两个人的希望。

“这个方子是给你相公调理身子的,一贴喝三天,每天晚上一碗。这药一直吃着的话,他活个十几年是不成问题的。”许地榆细细地叮嘱,

“他这病是天生的富贵病,打娘胎里出来的,以后要精细地养着。”

柳小如接过药房点了点头,心里沉甸甸的,话虽说的豪气,奈何囊中羞涩啊。

“许大夫,那顾满仓的嗓子,是治不好吗?”

许地榆摇头,道:“能治好,但是有这几味药材极其难寻,杏林医馆没有。”

顾满仓心情起起伏伏,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只听柳小如说道:“许大夫,可否治嗓子的方子写给我,万一我以后能找到呢。”

“行吧,我也会留意的。”

“多谢许大夫。”柳小如把治疗嗓子的方子塞进袖子里,拿着调理身子的方子去掌柜那里取药。

李掌柜一看见柳小如出来了,挂着满脸的笑,“柳夫郎,顾相公。”

“李掌柜,看来我的方法没出问题。”一看李掌柜都快咧到耳朵的笑容,柳小如就知道成功了。

李掌柜笑着点头,“血成功止住了,多谢柳夫郎赐方。”

柳小如听着李掌柜的话,有种自己吃亏的感觉,“李掌柜,我帮了你这么大忙,一句谢谢就行了?”

“不敢不敢。”李掌柜的笑意消散了些,想了片刻后,道,“以后柳夫郎的药材,本店都比市场价高三文钱收购,如何?”

“行吧,还是李掌柜会精打细算啊。”柳小如感叹一声,无奸不商这话没错,他把许大夫开的方子交给李掌柜,“这是许大夫开的药,先给我那五贴吧。”

“好嘞,柳夫郎稍等。”李掌柜应得积极,手脚麻利地抓了五贴药给柳小如,“总共三两银子。”

柳小如听到价格,心头都在滴血,三两银子,够村里吃喝几年了。

颤着手把银子递给李掌柜,李掌柜笑着准备接银子,柳小如抓着银子不放,道:“李掌柜,我买了这么多药,你不给我送点东西吗?”

他就知道!柳夫郎雁过拔毛,怎么可能让他轻松赚到银子,李掌柜苦笑道:“本店尚小,恐怕没什么能入柳夫郎的眼吧?”

柳小如才不管,花了这么多钱,不给点东西怎么行!“板蓝根种子有吧?给我来三两。”

马上冬日来了,天气寒冷最易感冒,提前准备些药材也好。

“有的有的,我这就让人给您去拿。”李掌柜忙道,喊了刚才的小二。

很快小二送了种子跟柳小如的小背篓来,李掌柜带着笑送走了顾满仓跟柳小如,心里暗暗想着,以后别来了。

现如今背篓空了,顾满仓抢过背篓背在肩上,让柳小如心情终于好些了,还好那么钱不是给白眼狼花的。

“咱们总共带了四两银子,花了三两,赚了五十个铜板,还剩一千五百文。”柳小如盘算着自己的小钱钱,感叹道,“花钱容易赚钱难,顾满仓你以后可要好好对我。”

顾满仓立马表忠心点头,自己这条命都是柳小如的,以后肯定一心一意对柳小如。

经历了这么多,他也明白了,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他们顾家那些“好”亲戚们就是反例,不是谁都像柳小如这么傻的。

一阵肉香飘来,柳小如好久没吃过肉了,顺着香味看去,是一家酒楼,鼎和楼,门口人来人往,看着生意还不错。

“咱们也去买点肉,回家吃肉去!”柳小如握紧自己的银子,豪气万丈地道:“今天的任务就是,把剩下的银子全都花掉!”

柳小如在心里列了个需要采买的物品清单,一列才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除了柴,家里全都不剩。

两个人的衣物都勉勉强强能穿,过半个月他还得来趟县城,冬衣到时候在准备,现在最重要的东西——吃!

两人先去了趟粮铺,进去了才发现,什么都贵。

白面则要十文钱一升,白米七文钱一升,粗面是玉米面跟高粱面混合而成,要五文钱一声,粗米是最便宜的,是高粱跟粟米组成,三文钱一升。

冬日要存粮屯菜过冬,柳小如便要了三升白面,五升白米,十升粗面,外加二十升粗米,合计一百七十五文。

不知道够家里吃多少天,柳小如想着半个月后还得来,缺了可以再补。

正巧隔壁就是油铺,各色油香混合在一起,有种别样的香味。

此时大多人家又是吃芝麻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出油率低,价格较贵一些。

柳小如以前是南方人,吃不惯芝麻油炒菜,但是吃面还是不错的。

最后他买了些芝麻油跟菜籽油,又花了七十五文。

到了肉摊的时候,只剩下些五花肉跟后腿肉了。

老百姓难得吃一口油腥,肥肉不仅可以炼油,还可以吃,所以肥肉很难买到,价格也更贵些。

而柳小如作为现代人,对肥肉无感,他选了些较肥的猪五花,多少可以炼点油,后腿肉要了两斤,一共花了五十文。

在摊贩用荷叶包肉时,柳小如注意到了摊位边缘的一个木盆,盆里是些下水跟猪蹄,而他最爱的就是黄豆炖猪蹄和猪肝汤。

“老板,这些怎么买啊?”

摊主闻言惊讶道:“你要这些?横竖不好卖,猪蹄算你十文钱一个,猪肝猪肠猪肚十文钱你都带走。”

顾满仓手里提着两个装油的葫芦,怕柳小如被敲竹杆,忙扯了下他的衣角,柳小如笑着扒拉开顾满仓的手。

“好的,老板,我全都要了,你给我包起来吧。”柳小如脑子里全都是各种菜的做法。

黄豆炖猪蹄,猪肝汤,醋熘肥肠,山药猪肚汤······

他把这些东西美滋滋地塞进背篓里,顾满仓在一旁欲言又止,随后老实闭上了嘴。

去了趟专门买官盐的铺子,买了半斤盐,花了十五文。

真是令人咋舌,一斤盐三十文,是白米的三倍!!!

最后去了趟杂货铺子,买了两盏油灯,打了半斤灯油,恰巧看见专门采药的小锄头,柳小如又买了个小锄头。

前前后后花了五百文钱。

两个人赶回茶楼的路上,买了十三个肉包子来当午餐,顺便买了一块红糖,用来感谢村长忙了一天的忙。

等全部买完,背篓已经满满当当,柳小如背的够呛,顾满仓两只手也提得满满当当。

村长看到二人的身影,赶着牛车载上两个人,三人吃着包子回了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